NO.590 小沛燒糧,荊襄回軍

數萬退卻曹軍行跡難以遮掩,不過數日,曹操丟了陳留,退避徐州的消息天下皆知。全文字無彈窗小說網許都城中百姓得聞曹軍兵敗,皆道賈詡屠城之仇,如今得報

的不僅僅是許都一城,龐山民治下各州,盡皆慶賀,而與之相反,無論河北抑或江東,則人人驚懼荊襄兵鋒。

陳留大戰之前,曹操挾兵馬十餘萬,氣勢洶洶的橫跨黃河收復舊土,如此兵力令天下人皆以爲曹軍勝算不小,然而短短月餘功夫,不僅失地未能收復,就連陳留這兗州重鎮,也給丟了,戰前無論何人,皆未能想到,素來強勢的曹操竟於荊襄面前“一觸即潰”。

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爲,曹軍雖失陳留,然而其兵馬並未損傷多少,尚有一戰之力,然而時近嚴冬,若曹操仍欲用兵,留給他的時間,已然不多

信使未到,諸葛亮便已知曉曹操已挾大軍往陳留而來,自司馬懿至徐州後,諸葛亮於小沛城中,緊閉城門,並不出戰。

小沛乃曹軍屯糧之所,吃曹軍的糧,養荊襄的兵,諸葛亮覺得數日來過的十分愜意,司馬懿至小沛後,只佯攻兩次城門無果之後,便退兵三十里,與荊襄軍馬遙遙相峙。

如此一來,也給了諸葛亮遣斥候四處查探小沛周遭的機會。

於戰亂之際,消息總是比人走的要快,斥候於小沛周遭村落休整之際,便聽聞兗州大勝。曹操退避徐州的消息,如今曹軍已過東郡,浩浩蕩蕩往徐州而來,欲與司馬懿合兵一處。

斥候探得消息,匆忙回報,諸葛亮聽聞曹操大軍前來,心中一緊,急召關羽,魏延二人同來議事。

小沛城小,不比陳留。雖諸葛亮極擅守城。卻也沒打算以此城拒十萬曹軍。

二將至府衙之中,便見諸葛亮面上略有憂色,片刻之後,諸葛亮輕嘆一聲道:“可惜這城中巨量糧草了”

嘆息過後。諸葛亮便將曹操即將前來徐州的消息與二將說了。關羽。魏延二人聞言,盡皆大驚,魏延不假思索。對諸葛亮道:“主公敗了”

“倒是亮先前未說明白,主公已得陳留,曹操此番前來,乃是潰軍”諸葛亮說罷,二人面上皆現驚喜之色,關羽一臉感慨,口中讚道:“昔日曹操親征,難逢一敗,主公卻只用數日,得曹操起兵之地,如此本領,關某心服口服”

諸葛亮聞言卻道:“如今陳留新得,主公麾下數萬兵馬,亦須休整,並無餘力,援助我等,以亮觀之,我大軍小沛不得久滯,當速速歸去。”

“可城中這些糧草”魏延話音未落,卻被諸葛亮打斷道:“付之一炬即可。”

魏延聞言,頗爲心疼,此番曹操親率大軍出征,原本的打算便是于徐州匯合,劍指壽春,然而被荊襄接連打亂其用兵節奏,使其分兵於兗州,徐州二地,小沛城中積糧無數,足供十萬大軍所用三月,得小沛後,荊襄將士皆敞開肚子,日日飽腹,然而倉中米糧,卻不見少

想到此處,魏延嘆道:“我等亦可運些糧草,歸返壽春。”

“離小沛後,大軍輕裝速行”諸葛亮聞言嘆道:“我荊襄本不缺糧,再要這些糧秣,並無大用,自賈詡屠城許都後,亮心中深恨其惡行,如今亮已打算焚城小沛,也要讓那賈詡知曉,什麼叫做痛徹心肺”

諸葛亮說罷,關羽,魏延二人只愕然片刻,便一臉堅定的點了點頭。

諸葛亮這般應對,雖不比賈詡狠毒,然而也足以令曹操肉疼,曹操於河北休養生息了三年,才積累了此番大軍出征的軍械糧草,如今被諸葛亮一把火燒掉半數屯糧,如此舉動,也足以報復賈詡之仇了

翌日清晨,諸葛亮命關羽,魏延二將召集大軍,除將少量糧草贈予城中百姓外,將小沛糧倉屯糧付之一炬,後率大軍出城,日夜兼程,奔赴壽春。

熊熊大火燒了三日,待司馬懿軍馬趕赴小沛之時,才得知荊襄報復居然如此劇烈。

當張郃見小沛糧倉皆化作焦炭,當即心中怒極,吐血墜馬,司馬懿忙命軍中醫者相救,張郃於馬下幽幽轉醒,聲淚俱下道:“文和先生離徐州時,便將小沛屯糧重地,交由張某把守,如今大軍糧草被付之一炬,皆郃之過失,張某以再無顏面,與丞相,文和先生相見”

司馬懿聞言,輕嘆一聲。

事已至此,懊悔無用,就算要了張郃性命,小沛的糧草也找不回來了司馬懿見張郃欲尋短見,忙出言勸道:“陳留兵敗,正是丞相用人之際,雖小沛糧草被焚已無法挽回,然而儁乂當留有用之身,爲丞相解憂

張郃聞言,仰天長嘆,一臉悲慼道:“自文和先生離去半月有餘,張某與那諸葛孔明交鋒,難尋一勝,張某這還算什麼有用之身”

話音未落,張郃已再度咳血,昏厥過去,司馬懿見狀忙命人照料張郃,另遣信使,將小沛糧草被焚之事告知曹操。

又過數日,曹操大軍抵達小沛,與司馬懿相見。

只月餘未見,司馬懿便察覺丞相似乎蒼老許多,心中唏噓不已。

將數日戰況詳細報告過曹操之後,曹操只漠然的點了點頭,此番引敗軍而來,一路上曹操也有想過,彙集大軍,重徵兗州,然而小沛糧草被焚一事,徹底絕了曹操這般念想。

雖離陳留之時,將城內糧草盡數帶走,然而這些糧草,根本就不夠十萬大軍征戰之用,如今對曹操而言,唯一能做的便是歸返河北,重整旗鼓了。

可是接連失地。復仇未果,曹操心中抑鬱難平,雖張郃接連請罪,欲使他將小沛糧草被焚之責,完全歸咎於張郃頭上,然而曹操卻知,張郃打成這般模樣,已然盡力。

想到此處,曹操扶起跪地叩首連連請罪的張郃,對張郃道:“儁乂。若治你之罪。曹某此番丟了陳留,又該當何罪”

張郃聞言,不知該如何作答,曹操見狀嘆道:“白駒過隙。匆匆三年眨眼即逝。然而荊襄卻強盛至這般模樣。這昔日宿敵於曹某眼中,已然陌生的很了”

曹操說罷,一衆將校盡皆漠然。

回想當年龐山民隻身一人。往許都求官之時,不少曹將皆見過此人容貌。

那時的龐山民只一眉清目秀的孱弱書生,可今時今日,卻成了天下間僅存的三大諸侯之首,此番荊襄再得陳留,其聲勢已不可遏制,然而曹軍卻要飲下戰敗的苦果,歸返河北,休養生息

可是曹營諸將皆知,縱使休養生息,日後與荊襄再爭天下,想要取勝談何容易

之前荊襄與曹軍同樣休養生息三年之久,然而三年過去,其戰力比之當年猛增數番,曹軍雖戰力亦提升不少,然而與荊襄的變化相比,便是微不可查了。

就像陳留城外一戰,曹營唯虎豹騎可與荊襄軍馬分庭抗禮,其餘諸部與荊襄交戰,皆敗多勝少。

況且曹操也知曉龐山民於此戰之上,未盡全力,龐山民的最終目的,也只是將曹軍逼退河北,或許那龐山民心中,優先需要解決的對手還是江東孫權,畢竟江東於地理上,毗鄰荊襄,就算江東如何孱弱,臥榻之側也不容他人安睡。

可是孫權又能夠抵抗荊襄多久

曹操原本還寄望於孫權可以對荊襄多作牽制,給他留下充分的時間休養生息,然而此番與荊襄交戰,令曹操對江東的前景更不看好。

之前江東還可倚仗周瑜,率水軍與荊襄周旋下去,然而孫權這個奇葩的君主,卻逼得周瑜投了荊襄,此消彼長,如今荊襄無論水戰抑或陸戰,皆勝江東太多。

好在時近嚴冬,便是長江以南也漸漸變冷,荊襄軍馬於中原征戰數月,龐山民也當體恤將士辛勞,引大軍歸返荊襄,度過寒冬。

然而來年開春,對於荊襄而言,足以再啓大戰,待到那時,天下間極有可能會再有一家諸侯,泯然世間。

想到此處,曹操心中也難免升起一股兔死狐悲之感,雖曹操並不待見孫權,然而在荊襄佔下壽春,合肥,將中原與江東分割開來之前,江東也是中原可以尋求的隱性盟友,若江東被滅,曹操再無援可尋

曹操陷入思索,久久不言,郭嘉見狀,對曹操道:“外面風大,丞相當往府衙歇息。”

曹操聞郭嘉之言,回過神來,長嘆一聲道:“奉孝以爲,我大軍當何時啓程,歸返河北”

“儘早。”

郭嘉一臉苦澀道:“如今諸葛亮兵馬已歸返壽春,龐山民亦不會於陳留滯留太久,我大軍此番渡河一戰,一無所得,與其在徐州浪費時光,不如早歸河北,謀劃日後如何對付荊襄”

曹操聞言點了點頭,告知諸將於小沛休整一日,便踏上歸程,北地天寒,若拖得久了,黃河凍結,對大軍行程則更爲不利。

又過數日,徐州各渡口人來人往,數萬曹軍皆渡河歸返河北之地,探馬回報龐山民後,龐山民也放下心來,召龐統,周瑜二人入了府衙,商議退兵之事。

龐統與周瑜二人本不希望曹操退兵,如今曹軍離去,二人對於曹操“軟弱”頗有微詞。

只是二人皆知,造成曹軍退兵最大的原因便是諸葛亮於小沛城放的那場大火,這場大火也讓二人心中原本因賈詡屠城而造成的憤怒,熄滅不少,二人皆贊諸葛亮這把火燒得漂亮。

自得陳留後,黃忠,馬超等人便引軍馬,平定陳留周邊郡縣,如今兗州大半,皆駐荊襄軍馬,唯東郡方向,曹軍屯兵不少,時近嚴冬,龐山民也不打算於這段時日,再作用兵。

周瑜,龐統二人對於當下的戰果也相當滿意,天下間能將曹操逼成這般模樣的。唯有荊襄。

無論是虎牢一戰,還是交鋒陳留,周瑜,龐統二人所取得的戰果足以自傲,此番接連大戰也令二人得償所願,所以對於龐山民欲歸返荊襄的打算,二人盡皆支持。

三人商議妥當,馬超便引萬餘兵馬,駐軍陳留,其餘將士皆踏上歸程。數日之後。龐山民抵達襄陽,二蒯攜荊襄文武,盡皆於渡口相迎。

龐山民下船與二蒯相見,對二人道:“辛苦二位先生。於龐某不在之時。安定荊襄了”

蒯良聞言笑道:“又怎比主公征戰在外辛苦。只不過如今苦盡甘來,依蒯某看來,不過數年。主公便可平定江東,中原兩家諸侯,一統天下了”

龐山民聞言,微微點頭。

此番與曹操交鋒,龐山民對中原軍力也有了深刻感受,曹操麾下軍馬數量不少,精銳亦多,然而其軍中賢良,比之荊襄還是要遜色一籌,特別是其朝堂之上,除郭嘉,賈詡可倚重外,亦面對着如江東一般,後繼無人的境況。

再說其軍中上將,昔日曹操爲抗衡荊襄五虎名號,設五子良將。

然而如今徐晃已出仕荊襄,于禁被魏延所俘,五子良將,只餘三人,曹氏親族將領,又隕了曹洪,如今只靠夏侯兄弟與曹仁,曹休等苦苦支撐,若日後曹操再欲與荊襄大戰一場,怕是待其軍中將領迎敵之時,曹操便會發現手中上將用起來捉襟見肘

如此看來,曹操日後就算重整旗鼓,面對荊襄仍將負多勝少,況且此番曹軍戰敗北歸,龐山民還算計了曹操一回,欲使曹操由強健軍伍的方向改變爲廣造器械

見龐山民若有所思,蒯越笑道:“主公大勝歸來,何必再思討戰事蒯某已於太守府備好宴席,主公當於此大喜之日,犒賞諸將才是”

龐山民聞言回過神來,連連點頭,遂與二蒯一道,與一衆將校,往太守府一行。

入太守府中,龐山民於夾道相迎的羣臣之中,居然看到了不少劉氏族人,劉表,劉璋,劉備等人,悉數在列,龐山民見劉備眉宇之間,再無往日陰霾,心中亦頗感安慰。

劉備見龐山民目光投來,上前兩步,拱手笑道:“唐侯此番大敗曹操,也算是了卻備一樁夙願”

龐山民聞言笑道:“皇叔是怪龐某此番出征,未邀皇叔兗州一行”

“備已無打算,故地重遊”劉備說罷,遙遙瞥見張飛亦入府衙,當下遙遙對張飛喊道:“三弟”

“大哥”張飛聞劉備之言,一臉欣喜的走上前來,給了劉備一個熊抱之後,對劉備笑道:“大哥,你比之前可發福了不少”

“不爭天下,心寬體胖”劉備說罷,自嘲一笑道:“昔日你我兄弟三人復興漢室之志,說到底還是多備之私慾作祟,備如今已然醒悟,天下百姓需要的並非漢室,而是盛世,三弟與雲長如今皆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張飛聞言,點了點頭,回想當年與劉備四處征戰的日子,唏噓不已。

龐山民見張飛略有傷感,不禁笑道:“如今皇叔大徹大悟,翼德理當欣喜纔是”

張飛聞龐山民之言,回過神來,輕嘆一聲,繼而笑道:“正是如此,只可惜二哥還在壽春,我兄弟三人未能重逢。”

“算算時日,雲長,孔明也該回來了”龐山民說罷,便聽殿外信使來報,言壽春軍馬,亦歸返襄陽,龐山民聞言,心中大喜,對劉備,張飛二人道:“雲長可不經大夥兒唸叨啊”

說罷,龐山民便召殿上諸將,一道再往江邊渡口,迎諸葛亮,關羽等人,待至渡口之時,龐山民已遙遙望見一威武雄壯的綠袍武將走下船來,龐山民見狀忙高聲叫道:“對面可是雲長”

“主公大哥,三弟”關羽聞龐山民聲息,循聲望來,疾行數步,至三人身前。

龐山民見關羽風塵僕僕,不禁笑道:“辛苦雲長,孔明瞭,二位出兵徐州,此戰頗爲不易”

“有孔明先生籌謀,關某倒不覺辛苦。”關羽說罷,一臉感慨道:“只是可惜了小沛城中那數萬石的屯糧”

關羽說罷,諸人皆大笑不已,一把火燒了曹操屯糧,已經對曹操打擊巨大,可關羽仍不知足,反而想將糧草亦帶回荊襄

聞關羽之言,張飛亦煞有介事的點了點頭,卻聽劉備笑道:“之前備卻不知,二位賢弟如此貪心。”

“雲長與翼德只是玩笑罷了。”龐山民話音剛落,便聽對面又一清朗聲音響起,尋聲看去,卻是孔明。

龐山民見了諸葛亮,忙上前數步,至諸葛亮面前,拱手笑道:“孔明,適才我等正說起你那一把大火,燒的令龐某心中怨氣,消散不少此番我荊襄應對曹操親征,使其鎩羽而歸,孔明這把大火,當記首功”

諸葛亮聞言,微微一愣,繼而笑道:“亮怎比的上公瑾,士元之功虎牢,襯裡之戰皆頗爲兇險況且以亮看來,便是兄長,此戰功績比之亮亦只多不少”。。

NO.210 成婚NO.112 演戲騙人?NO.246 張任不降,亦可入城NO.609 破釜沉舟,丞相馳援NO.257 開誠佈公好過心懷叵測NO.164雌虎之怒NO.435 長安城下,關羽鬥黃忠!NO.473 太史慈兵敗被俘NO.537 唐侯皇叔言江東NO.281 周郎入廬江NO.153 豪傑盡相投NO.412 統御騎軍,孟起歸心NO.413 議青州NO.259 繁多的點石成金NO.427 龐曹罷兵,江東驚懼NO.463 她兩個老爹,你一個都惹不起……no.221 校場點兵,大軍開拔NO.293 孔明歸返,欲得汝南NO.98 全都遷去荊南吧!NO.384 以利誘之,促其婚事NO.97 父子交心NO.446 故人重逢,時過境遷NO.408 函谷關下,關羽搦戰NO.176 仲謀留人,朝臣爭執NO.219 朝堂變革,量才而用。NO.459 青州安寧,時日無多NO.547 公事私事,盡皆妥當NO.530 周瑜狠辣,欲破合肥NO.510 洛陽城下,張飛叫陣NO.423 曹操的堅持,鬼才的固執NO.364 聯西涼,魯肅急NO.138 欺負老實人NO.602 柴桑城下,蠻人列陣NO.347 天外有天,心灰意冷NO.88 瓜分荊州之策?NO.541 吳侯昏庸,主逼臣反NO.231 到底誰是無根飄萍NO.315 總要知道盟友是誰NO.558 公瑾爲餌,仲達上當NO.135 黃祖身死,張飛退敵NO.230 周郎用兵,朱恆中伏NO.559 周瑜計成,黃忠拜服NO.202 郭嘉至長沙NO.553 真假虎豹騎NO.529 子敬出使,山民算計NO.540 孫紹固執,叔侄決裂NO.470 情癡曹子建NO.85 兩個不安分丫頭的相遇NO.187 喜得陸遜,慧眼識英NO.417 賭周公瑾不敢出城!NO.348 龐統爲使,欲往西涼NO.512 趙雲的願望no.304 脣槍舌劍,互不相讓NO.264 黃月英斐然的功績NO.469 戰火未熄,家事煩憂!NO.360 甄宓相邀NO.357 西涼有顧慮,龐統欲歸去NO.435 長安城下,關羽鬥黃忠!NO.416 奉孝詭計,子義中伏NO.114 江夏之大戰略NO.264 黃月英斐然的功績NO.88 瓜分荊州之策?NO.228 子龍戰元讓,張遼遇張飛。NO.474 劉備救子義,周郎得助力NO.452 馬謖,馬幼常?NO.449 好戰必亡no.515 援軍至,龐統失策no.515 援軍至,龐統失策NO.111 江東還想不想做生意了?NO.291 面見孫母,暢言家事NO.296“曹仁”入城NO.318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NO.266 奇術皆有大用NO.99 拜訪蒯氏NO.161 美人之計!NO.272 程普駐江夏NO.158檄文發威,劉備爲難!NO.509 張飛爭先鋒NO.229 不欲染血,談何霸業?NO.136 龐山民三拒劉玄德294 四分天下之勢NO.556 郭嘉狡詐,龐統惱怒NO.142 兩封書信NO.254 休養生息,勢在必行NO.246 張任不降,亦可入城NO.159 不依不饒NO.198 都清減了……no.305 郭嘉趁夜探工坊NO.146 朝堂亂NO.452 馬謖,馬幼常?NO.162 親上加親,喜上加喜?NO.320 可救袁氏者,乃是江東no.372 曹孟德親征汝南NO.357 西涼有顧慮,龐統欲歸去NO.584 陳留城下,對話曹操NO.295 長安城外,元直定計NO.297 馬騰破城,鍾繇遠遁NO.284 以死相挾no.321 大喬探親NO.145 龐士元慫恿,蔡氏欲投毒!
NO.210 成婚NO.112 演戲騙人?NO.246 張任不降,亦可入城NO.609 破釜沉舟,丞相馳援NO.257 開誠佈公好過心懷叵測NO.164雌虎之怒NO.435 長安城下,關羽鬥黃忠!NO.473 太史慈兵敗被俘NO.537 唐侯皇叔言江東NO.281 周郎入廬江NO.153 豪傑盡相投NO.412 統御騎軍,孟起歸心NO.413 議青州NO.259 繁多的點石成金NO.427 龐曹罷兵,江東驚懼NO.463 她兩個老爹,你一個都惹不起……no.221 校場點兵,大軍開拔NO.293 孔明歸返,欲得汝南NO.98 全都遷去荊南吧!NO.384 以利誘之,促其婚事NO.97 父子交心NO.446 故人重逢,時過境遷NO.408 函谷關下,關羽搦戰NO.176 仲謀留人,朝臣爭執NO.219 朝堂變革,量才而用。NO.459 青州安寧,時日無多NO.547 公事私事,盡皆妥當NO.530 周瑜狠辣,欲破合肥NO.510 洛陽城下,張飛叫陣NO.423 曹操的堅持,鬼才的固執NO.364 聯西涼,魯肅急NO.138 欺負老實人NO.602 柴桑城下,蠻人列陣NO.347 天外有天,心灰意冷NO.88 瓜分荊州之策?NO.541 吳侯昏庸,主逼臣反NO.231 到底誰是無根飄萍NO.315 總要知道盟友是誰NO.558 公瑾爲餌,仲達上當NO.135 黃祖身死,張飛退敵NO.230 周郎用兵,朱恆中伏NO.559 周瑜計成,黃忠拜服NO.202 郭嘉至長沙NO.553 真假虎豹騎NO.529 子敬出使,山民算計NO.540 孫紹固執,叔侄決裂NO.470 情癡曹子建NO.85 兩個不安分丫頭的相遇NO.187 喜得陸遜,慧眼識英NO.417 賭周公瑾不敢出城!NO.348 龐統爲使,欲往西涼NO.512 趙雲的願望no.304 脣槍舌劍,互不相讓NO.264 黃月英斐然的功績NO.469 戰火未熄,家事煩憂!NO.360 甄宓相邀NO.357 西涼有顧慮,龐統欲歸去NO.435 長安城下,關羽鬥黃忠!NO.416 奉孝詭計,子義中伏NO.114 江夏之大戰略NO.264 黃月英斐然的功績NO.88 瓜分荊州之策?NO.228 子龍戰元讓,張遼遇張飛。NO.474 劉備救子義,周郎得助力NO.452 馬謖,馬幼常?NO.449 好戰必亡no.515 援軍至,龐統失策no.515 援軍至,龐統失策NO.111 江東還想不想做生意了?NO.291 面見孫母,暢言家事NO.296“曹仁”入城NO.318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NO.266 奇術皆有大用NO.99 拜訪蒯氏NO.161 美人之計!NO.272 程普駐江夏NO.158檄文發威,劉備爲難!NO.509 張飛爭先鋒NO.229 不欲染血,談何霸業?NO.136 龐山民三拒劉玄德294 四分天下之勢NO.556 郭嘉狡詐,龐統惱怒NO.142 兩封書信NO.254 休養生息,勢在必行NO.246 張任不降,亦可入城NO.159 不依不饒NO.198 都清減了……no.305 郭嘉趁夜探工坊NO.146 朝堂亂NO.452 馬謖,馬幼常?NO.162 親上加親,喜上加喜?NO.320 可救袁氏者,乃是江東no.372 曹孟德親征汝南NO.357 西涼有顧慮,龐統欲歸去NO.584 陳留城下,對話曹操NO.295 長安城外,元直定計NO.297 馬騰破城,鍾繇遠遁NO.284 以死相挾no.321 大喬探親NO.145 龐士元慫恿,蔡氏欲投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