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和E-3的淵源

從外界獲取雷達?這是什麼意思?

首先,秦風排除了從蘇聯獲取技術,這是不可能的,現在蘇聯人已經有了第一代的圖-126預警機,同時也在研製第二代的預警機,但是他們是不可能把技術給己方的。

肯定是西方世界,而在西方世界中,英國是雷達的發源地,在二戰中就開始應用了,戰後,英國人的雷達技術也在不斷髮展。

現在,英國人也在搞空中預警機技術,他們採用自己的獵迷反潛機的機體,改進成爲預警機,這種飛機很有特色,並沒有在機背上頂一個大盤子,而是在機頭和機尾,各用了一具雷達,前後各管一百八十度,完成一個圓周的防空。

不過,英國人這些年的技術已經比不上美國了,他們據說遇到了各種無法克服的問題,還不知道要研製到什麼時期呢。

而且,這是前後雷達的方式,鼓起來了一個醜陋的大鼻子,並不是這種大盤子的方式。

現在看來,這個大盤子,應該和E-3的一樣啊!

秦風知道,這肯定是涉及到了一些絕密的信息,不該知道的,自己不去問,自己列席會議,能聽到什麼就是什麼了。

“這個大盤子,並不是圓形的,按照提供方的資料,它是橢圓形截面,直徑9.1米,厚1.8米。中央段爲鋁蒙皮加強肋結構,下方通過轉檯結構和兩根支柱固定在後機身上。”馬老繼續說道:“我們按照提供方給的資料,做出來了等比例的模型,進行大量的風洞實驗,實驗的結果表明,我們的氣動佈局完全不受影響。可以保證正常的飛行。”

當聽到這個數據的時候,秦風終於確定了,沒錯,就是E-3的雷達罩的尺寸!

這簡直讓人難以相信啊,美國人居然肯把這種技術,提供給己方了?在以前,這根本就是想都甭想的啊!

這其中,當然是有很多故事的。

美國的前總統是卡特,這個總統很喜歡和平,不喜歡戰爭,他也不想把先進的武器給賣出去,所以纔會有F-16-J79的方案,而在里根總統上臺之後,這些出口禁令都取消了,甚至,里根總統正在想着怎麼誑蘇聯人呢。

里根總統當然不會放棄中國,畢竟,在冷戰中,西歐的戰場隨時都會一觸即發,一旦開戰,沒有任何的勝利的希望,那麼,東方就是一個新的戰略要地了。

可以很好地牽制蘇聯,甚至在關鍵的時候,將戰火引到東方來,就可以保證西歐的安全了。

在這種情況下,里根總統對中國是相當看重的,不斷地開放出口禁令,各種先進的武器都可以給中國出口。

用不了多久,格魯曼公司也會來的。

而在E-3的研發中,美國人耗費了海量的資金,他們自己裝備這款預警機,僅僅有34架的規模,哪怕是賣到歐洲去,總數也就是五十多架,這樣,研發的成本是沒法有效地分擔的,他們想要賣出更多的戰機去。

所以,務實的美國人不會這麼輕易放棄一個空白的大市場,又恰好雙方蜜月期關係漸入佳境。包括西屋、休斯在內的企業推動向中方出售E-3“望樓”預警機。

如果中國空軍能夠購買E-3整機,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了,但是考慮到中國的經濟能力,這個有些太理想化,所以,他們又提供了一種附加方案,如果中方願意,可以單獨出售E-3所裝備的雷達。

這個方案,得到了空軍方面的關注,如果僅僅採購雷達系統的話,那裝在己方的運十上,絕對是最佳的方案了,畢竟E-3使用的就是波音707的機體,而己方的運十,又和波音707的飛行性能是很像的。

現在,馬老也很興奮,他知道,運十的最後的希望,就在這裡,他多年的心血,不希望這樣就白費了,民航部門現在不要了,他迫切地想要在軍隊的項目中恢復啊。

不僅僅有預警機,如果空軍滿意了,以後空軍需要的電子戰機,空中加油機等等,都可以從運十這個平臺上來改進啊!

馬老在繼續介紹:“我們知道,這款雷達不是固定不動的,雷達工作時,旋轉天線罩由液壓驅動,每分鐘6轉;雷達不工作時,每分鐘1/4轉,以保持軸承的潤滑。所以,我們不僅僅進行了固定的風洞實驗,我們還將這個雷達天線轉動,檢測它的性能。”

說着,馬老轉動了一下模型頂部的天線罩,果然,它是能轉動的,裡面會有電動機,帶動它轉動。

“它的動力系統呢?”就在這時,有人提問了,很明顯,大家對這款飛機的研發都是很看重的,也是有內行的。

秦風也是皺起來了眉頭,沒錯,這款飛機最大的問題,還是它的動力系統。

運十,曾經是國家的一個重點工程,得到了重點關注,它在研製的時候,也配套上馬了渦扇-8發動機。

但是,這明顯不符合發動機的研製規律,在西方世界,是先研製核心機,核心機出來之後,配上小風扇,就是戰鬥機的渦扇,大風扇,就是客機的風扇,改進各種附件,就是船用燃氣輪機,等等。

他們在研發核心機的時候,並沒有明顯的裝機對象,研發發動機,比飛機要早五年。

而現在國內呢?是先有飛機項目,再對應立項發動機,這樣,就出現了發動機拖後腿的現象。

秦風到過瀋陽,看到過臺架上的渦扇-6,那款發動機,研究了那麼多年,還是沒有結果啊,己方的大飛機,發動機的問題很嚴峻啊。

“渦扇-8發動機,暫時還在試驗階段,我們的運十在試飛的時候,使用的還是JT3D發動機。”馬老沒有否定這一點,由於民航購買了大量的波音707飛機,自然也有相當數量的備件的,現在,運十用的就是這種備份的發動機。

兩種發動機,都是八十千牛的級別的,用來作爲客機的發動機,是夠格的,主要是可靠性的問題,但是,如果用在預警機上,就不行了。

國內的空警一號,在研製的時候,裝上了雷達之後,就不得不提高發動機的動力,才能穩定飛行,而現在,這款預警機也是這樣。

美國人的E-3預警機,使用的是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TF33-PW-100/100A渦扇發動機,單臺推力93.4千牛,動力提高了百分之十,這纔夠用了,己方如果上馬,該怎麼辦?

第八十五章 幻影4000第八百一十章 火控問題第八百零九章 接站第七百六十四章 因循守舊第三百四十五章 只有自己靠得住第八百一十二章 費爾康第四百零二章 教練機的問題第二百五十七章 馬老第五百四十章 我不會拖後腿的第四百四十六章 高脈衝頻率模式第五百零二章 手不離杆第七十六章 巴黎航展第五十三章 兩側進氣阻力小第七百九十七章 拉不起來第一百二十章 殲-9下馬第六百八十四章 分析原因第七百零二章 一連串的動作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姨夫第七百四十四章 教練機的問題第七百六十三章 現代化空戰第四百零八章 工藝的反覆探究第三百八十五章 奮鬥纔有希望第五百二十一章 準備首飛第二百六十八章 問題很多第二百三十二章 隨便第四百四十四章 1553B數據總線第八百四十九章 低空大表速試飛第六十五章 單軸變穩和教練機雙結合第五百三十二章 X-29驗證機第七百零五章 我們要看蘇27第六百四十二章 座艙蓋飛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新問題第五百一十八章 研發的問題第五百零九章 很會做生意第一百四十一章 奉獻第四百七十章 兩個缺陷第八百四十四章 幹了一輩子第四十九章 危險更大第三百七十二章 十號工程第一百六十六章 上海購物,杭州旅遊第六百二十三章 人在飛機在第六百六十一章 難度很大(加更)第七百三十一章 共青城飛機廠第七百一十七章 政府同意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才飛行員第三百六十五章 升限之外第八百章 首飛無小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師的恩情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們要米格-29第五百零七章 我們學習的是如何釣魚第七百五十一章 無法理解第一百二十四章 裝渦噴-15的殲-13第六百五十四章 我們自己搞第一百七十章 中國人,夠朋友第二百六十八章 問題很多第一百七十八章 快,幫忙來第七百九十六章 跑道不夠長第六百五十三章 事業和家庭第七百五十九章 還要自己生產第四百二十六章 付出太多第四十一章 來到試飛院第三百零三章 新手打導彈第五百八十五章 空中加油(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殲轟七樣機第二百六十六章 熱情要被澆滅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男子漢該喝的東西第七百九十一章 還不行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次轉向第八百四十四章 幹了一輩子第六百九十六章 我要模擬器第六百二十二章 燃料箱漏油第三百三十九章 黑色七月第三百八十八章 又到春節第二百零五章 導彈自爆?第七百八十六章 首飛眼鏡蛇第二百四十四章 最後一次試飛第一百七十二章 機載子系統的預期壽命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磁權第八百二十六章 準備對決第五百五十六章 殲轟七樣機第五百零七章 我們學習的是如何釣魚第四章 放起落架第六百三十二章 腳踏實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唱黑臉第五百二十三章 與死神擦肩而過第七百六十八章 戰斧的作用第三百四十一章 王牌飛行員第四百一十二章 大推力發動機的發展道路第七百二十章 首飛的人選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新問題第五百四十四章 都在等渦噴-13第二百五十四章 比法國的還先進第六百零五章 一點點的進步第四百四十二章 體系的區別第七百七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九十三章 風雲變幻第四百六十一章 對米格-29的渴望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入尾旋第二百四十八章 試飛報告第一百五十二章 唱黑臉
第八十五章 幻影4000第八百一十章 火控問題第八百零九章 接站第七百六十四章 因循守舊第三百四十五章 只有自己靠得住第八百一十二章 費爾康第四百零二章 教練機的問題第二百五十七章 馬老第五百四十章 我不會拖後腿的第四百四十六章 高脈衝頻率模式第五百零二章 手不離杆第七十六章 巴黎航展第五十三章 兩側進氣阻力小第七百九十七章 拉不起來第一百二十章 殲-9下馬第六百八十四章 分析原因第七百零二章 一連串的動作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姨夫第七百四十四章 教練機的問題第七百六十三章 現代化空戰第四百零八章 工藝的反覆探究第三百八十五章 奮鬥纔有希望第五百二十一章 準備首飛第二百六十八章 問題很多第二百三十二章 隨便第四百四十四章 1553B數據總線第八百四十九章 低空大表速試飛第六十五章 單軸變穩和教練機雙結合第五百三十二章 X-29驗證機第七百零五章 我們要看蘇27第六百四十二章 座艙蓋飛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新問題第五百一十八章 研發的問題第五百零九章 很會做生意第一百四十一章 奉獻第四百七十章 兩個缺陷第八百四十四章 幹了一輩子第四十九章 危險更大第三百七十二章 十號工程第一百六十六章 上海購物,杭州旅遊第六百二十三章 人在飛機在第六百六十一章 難度很大(加更)第七百三十一章 共青城飛機廠第七百一十七章 政府同意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才飛行員第三百六十五章 升限之外第八百章 首飛無小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師的恩情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們要米格-29第五百零七章 我們學習的是如何釣魚第七百五十一章 無法理解第一百二十四章 裝渦噴-15的殲-13第六百五十四章 我們自己搞第一百七十章 中國人,夠朋友第二百六十八章 問題很多第一百七十八章 快,幫忙來第七百九十六章 跑道不夠長第六百五十三章 事業和家庭第七百五十九章 還要自己生產第四百二十六章 付出太多第四十一章 來到試飛院第三百零三章 新手打導彈第五百八十五章 空中加油(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殲轟七樣機第二百六十六章 熱情要被澆滅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男子漢該喝的東西第七百九十一章 還不行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次轉向第八百四十四章 幹了一輩子第六百九十六章 我要模擬器第六百二十二章 燃料箱漏油第三百三十九章 黑色七月第三百八十八章 又到春節第二百零五章 導彈自爆?第七百八十六章 首飛眼鏡蛇第二百四十四章 最後一次試飛第一百七十二章 機載子系統的預期壽命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磁權第八百二十六章 準備對決第五百五十六章 殲轟七樣機第五百零七章 我們學習的是如何釣魚第四章 放起落架第六百三十二章 腳踏實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唱黑臉第五百二十三章 與死神擦肩而過第七百六十八章 戰斧的作用第三百四十一章 王牌飛行員第四百一十二章 大推力發動機的發展道路第七百二十章 首飛的人選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新問題第五百四十四章 都在等渦噴-13第二百五十四章 比法國的還先進第六百零五章 一點點的進步第四百四十二章 體系的區別第七百七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九十三章 風雲變幻第四百六十一章 對米格-29的渴望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入尾旋第二百四十八章 試飛報告第一百五十二章 唱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