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幹國防要有奉獻精神

殲七來自於米格21,這是一款典型的高空高速戰鬥機,這款飛機在設計的時候,目標是爲了達到2馬赫的最大速度,而不是爲了做什麼高機動的格鬥動作,所以,這款飛機想要讓它擁有F-16的機動性,那是相當困難的。

現在,西方已經開始大量地裝備三代機,而國內只有用落後的二代機來和他們抗衡,在沒有外界的援助的情況下,己方只能是利用現有的戰機來改進了。

對殲七的改進,就是在這種思想下開始的,在各種的魔改方案裡面,殲七E無疑是一款具有分水嶺的機型。

這款飛機的最大改動,就是它的機翼,說起它的機翼來,就得說起眼前的沙教授。

其實,對殲七的機翼改進雖然是在幾年前立項的,但是,沙教授和殲七的結緣,卻要追溯得更早。

1982年,當時的沙教授已經是西工大的著名教師了,作爲專門的航空專業的導師,他帶着自己的學生到了132廠實習,那個時候,他們就已經發現了殲七戰機的很多無奈,比如說,這款戰機的機頭雖然換裝了新的航電,但是因爲沒有把握,還是在機頭增加了一百多千克的配重,同時,戰機的性能並不高,尤其是中低空亞跨音速機動性差、航程短和起飛着陸性能差等缺陷,嚴重地制約着這款戰機的性能的發揮。

作爲一名航空教育工作者,沙教授對戰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並不是正統的科班出身,他是從軍隊上來的,以前曾經在海航呆過,就是進行飛機機務保障的,在那裡,他不斷地刻苦學習文化知識,最終成爲了西工大的教授,正是因爲有這種經歷,他也知道對戰鬥機部隊來說,他們期待着更好的飛機的那種迫切心情。

所以,沙教授從那個時候開始,就介入了殲七的研究,當然,最初是沒有任何的科研經費的,他的研究,就是帶學生的畢業設計的時候,就把提高殲七機動性作爲一個課題。

沙教授經過幾年的研究,也就逐漸地匯聚到了改進飛機的機翼形狀來提升飛機性能的這樣一種思路上來,西工大對此進行了肯定,而且開始進入了系統的研究之中。

一直到後來,132廠也在對外軍機貿易中賺了不少的錢,於是,就進行了一條龍的合作,132廠提供資金,進行廠校的聯合,對殲七的改進進行預研。

其中當然也經過了不少的挫折,但是到後來,1987年的時候,這個改動終於立項了,而且成爲了空軍重點關注的項目。

改機翼、改發動機的這些方案,可以改善飛機中低空機動性、航程和起降性能,提高飛機的作戰效能,同時還保持殲7的“輕小靈活”和價格便宜的優勢。

當時,項目成功立項之後,成爲了國內的一次典範,這是國內第一次將企業與高校成功結合在一起。科研、生產優勢的結合與互補,同時,按照研發的慣例,這種項目的研發,還是以總師製爲研製方案的。

項目是132廠主導的,所以,屠老是當之無愧的總師,而是副總師上,屠老力薦讓沙教授當了副總師。

沙教授以前從未有過這種研發經驗,推辭了幾次,但是在屠老的堅持下,還是走馬上任了,很快沙教授就發現,他的這個副總師,幾乎是總覽全局的,應爲,屠老的身上還肩負着超七的項目,屠老一直都在爲超七奔走,那麼,殲七E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這個副總師的身上。

對此,沙教授沒有抱怨,全心全意地撲在了工作上。

沙教授的任務是最大的,他既要確定改型方案、總體方案論證、新技術的採用以及難題攻關,又要協調廠校和課題組之間的技術工作。而且,沙教授在學校,還要帶學生上課的,沙教授經常來回跑,有時候坐火車,把腿都給坐腫了。冬天的時候到了工廠,一直到春天,還穿着冬天的衣服,因爲沒有時間換,這幾年來,爲了這個項目,他瘦了這麼多,但是現在,他依舊是任勞任怨。

“咱們幹國防事業,就是要有奉獻精神。”沙教授的臉上帶着笑容,向着林將軍說道:“其實,整個項目組裡面,所有人都很拼命,可不僅僅是我一個。”

他掃過了身邊的人,每一個同伴,他都非常熟悉,他們也是照樣在奉獻的。

左手邊的趙教授患有嚴重的萎縮性胃炎,但仍堅持與年輕人在一線一起幹。巫教授因爲過度勞累暈倒腿部摔傷,但仍然到試驗現場,於老師,是項目中的女性,有好幾個孩子,家裡困難很大,但是她依舊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來,去年她感冒發燒四十多度,血壓低到了極限,照樣堅持工作。

沒錯,這架飛機,說是他們教授團隊搞出來的還真是沒說大話。這款飛機的研發中,有西工大的很多教授都參與了進來,否則的話,只靠132廠的科研力量,根本是完不成的。

當然了,現在不同了,現在611所和132廠合併起來了,611所的科研力量是相當強的,畢竟他們是要研發全新的戰機的,任務量比他們改飛機的機翼和發動機,要大得多,所以,611所也沒有參與這個項目的研發。

經過他們的四年的奮戰,終於,殲七E打造出來了,雖然從外觀上看,還沒有脫離米格21的影子,但是,它的實際性能,肯定已經提高了一個檔次了!

“是啊,現在咱們的國家爲了發展經濟,在國防上的投入很少,國防經費緊縮,哪怕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咱們的科研人員也是安貧樂道,拋下功名利祿,踏踏實實地爲咱們航空事業做貢獻,這種精神,就是咱們航空人的家國精神啊。”林將軍感嘆地說道。

現在,爲了研發先進的戰機,多少的軍工人員,在默默無聞地奉獻啊!

秦風的心中也是帶着感動的,正是這種精神,讓祖國的航空事業不斷地發展,最終腳踏實地地走向大國航空!

第四百八十二章 我來負責任第二百二十四章 優勢明顯第三百零四章 如此解決第五百八十八章 動手術第四百一十章 酸第七百零三章 精彩紛呈第三百八十五章 奮鬥纔有希望第三百六十章 提要求第三百六十六章 俯衝第六百零一章 新的選擇第七百五十八章 拍板第五百二十二章 還是格魯曼第三百七十章 奉獻精神第九十九章 和馬可尼公司的談判第五百八十二章 專用牽引車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揚的攔截第三百五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七百九十九章 加配重第五百零五章 老師和學生第九十七章 殲-8的機炮第六百六十章 空軍的緊迫感第三百一十六章 果然夠意思(求月票)第四百零五章 軍轉民第七百零四章 成功彈射第五百五十一章 殲十三艦載型第九十二章 試飛就是我爲之奮鬥終生的事業第一百四十一章 奉獻第二百四十二章 副油箱第八百一十六章 給中國人壯膽的飛機第二百四十八章 試飛報告第六十章 液壓阻尼器第三百零六章 佩萊哈克第七百四十五章 K-8第六百零七章 三片式風擋和整體風擋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才飛行員第八百三十二章 總結第五百一十章 電子系統是不斷髮展的第六百九十三章 接下來的研究第四百零五章 軍轉民第五百零三章 慢工出細活第八百六十五章 尼特卡基地第八十章 等待明天(加更,春節快樂)第五百六十二章 首次聽說太行第四百一十九章 如此改進第一百六十九章 內行的要求第六百五十四章 我們自己搞第一百六十五章 先交朋友第六百三十一章 查資料第二百六十七章 哪裡的問題第七百三十七章 眼鏡蛇機動第八百三十三章 外國人靠不住第二百八十二章 回去第五百零八章 戰鬥機模型第二百二十五章 開闊視野第二百零九章 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的打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殲-8燒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都聽呆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飛回去第五百一十三章 見到模擬器第二百五十一章 爲了友誼?第四百九十七章 重要作用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對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PIO第七百五十九章 還要自己生產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起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雙發艦載機第八百四十章 年輕一代第二百七十五章 符合我們的想法第八百四十三章 空軍下訂單第五百二十九章 打算呆多久第一百八十六章 去首都第三百章 不斷地完善殲七第三百九十九章 做祖國的螺絲釘第六十六章 表彰大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氧不能缺精神第一百六十七章 歡迎國際友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回家看看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危險,我先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跨進座艙第一百八十章 測彈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佩刀2項目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大要當飛行員第一百四十六章 資本家的手段第八百五十九章 談改款第三百零四章 如此解決第四百零四章 偏侉子第八百六十八章 B型飛機第四百六十二章 老朋友見面第十八章 烤鬼怪第六百一十六章 科學的分析第六百零六章 脫胎換骨的變化第三百八十三章 兄弟情誼第一百二十一章 殲-7III的任務轉手第三百章 不斷地完善殲七第二百五十四章 比法國的還先進第三百二十七章 藏在雲層裡第六百四十六章 改革第三百五十三章 被動第二百四十一章 外掛能力
第四百八十二章 我來負責任第二百二十四章 優勢明顯第三百零四章 如此解決第五百八十八章 動手術第四百一十章 酸第七百零三章 精彩紛呈第三百八十五章 奮鬥纔有希望第三百六十章 提要求第三百六十六章 俯衝第六百零一章 新的選擇第七百五十八章 拍板第五百二十二章 還是格魯曼第三百七十章 奉獻精神第九十九章 和馬可尼公司的談判第五百八十二章 專用牽引車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揚的攔截第三百五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七百九十九章 加配重第五百零五章 老師和學生第九十七章 殲-8的機炮第六百六十章 空軍的緊迫感第三百一十六章 果然夠意思(求月票)第四百零五章 軍轉民第七百零四章 成功彈射第五百五十一章 殲十三艦載型第九十二章 試飛就是我爲之奮鬥終生的事業第一百四十一章 奉獻第二百四十二章 副油箱第八百一十六章 給中國人壯膽的飛機第二百四十八章 試飛報告第六十章 液壓阻尼器第三百零六章 佩萊哈克第七百四十五章 K-8第六百零七章 三片式風擋和整體風擋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才飛行員第八百三十二章 總結第五百一十章 電子系統是不斷髮展的第六百九十三章 接下來的研究第四百零五章 軍轉民第五百零三章 慢工出細活第八百六十五章 尼特卡基地第八十章 等待明天(加更,春節快樂)第五百六十二章 首次聽說太行第四百一十九章 如此改進第一百六十九章 內行的要求第六百五十四章 我們自己搞第一百六十五章 先交朋友第六百三十一章 查資料第二百六十七章 哪裡的問題第七百三十七章 眼鏡蛇機動第八百三十三章 外國人靠不住第二百八十二章 回去第五百零八章 戰鬥機模型第二百二十五章 開闊視野第二百零九章 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的打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殲-8燒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都聽呆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飛回去第五百一十三章 見到模擬器第二百五十一章 爲了友誼?第四百九十七章 重要作用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對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PIO第七百五十九章 還要自己生產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起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雙發艦載機第八百四十章 年輕一代第二百七十五章 符合我們的想法第八百四十三章 空軍下訂單第五百二十九章 打算呆多久第一百八十六章 去首都第三百章 不斷地完善殲七第三百九十九章 做祖國的螺絲釘第六十六章 表彰大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氧不能缺精神第一百六十七章 歡迎國際友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回家看看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危險,我先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跨進座艙第一百八十章 測彈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佩刀2項目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大要當飛行員第一百四十六章 資本家的手段第八百五十九章 談改款第三百零四章 如此解決第四百零四章 偏侉子第八百六十八章 B型飛機第四百六十二章 老朋友見面第十八章 烤鬼怪第六百一十六章 科學的分析第六百零六章 脫胎換骨的變化第三百八十三章 兄弟情誼第一百二十一章 殲-7III的任務轉手第三百章 不斷地完善殲七第二百五十四章 比法國的還先進第三百二十七章 藏在雲層裡第六百四十六章 改革第三百五十三章 被動第二百四十一章 外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