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殲-8的機炮

地面上的汽車,測量自己的速度的時候,測的是輪子的轉速,知道輪子的轉速,乘以周長就行了。

但是天空中的飛機不行。

所以,飛機自從開始飛行之後,就開始有各種手段來測量飛機的速度了,這種測量方式,經過了不斷的發展,已經成爲了最有效的空速管的方式了。

戰鬥機的機頭,都有一根尖尖的長棍一樣的裝置,這就是空速管了。

爲了保險起見,戰鬥機不止一根空速管,機頭的側面還有備用的空速管,共同構成飛機的主要測速裝置。

當飛機向前飛行時,氣流便衝進空速管,在管子末端的感應器會感受到氣流的衝擊力量,即動壓。飛機飛得越快,動壓就越大。如果將空氣靜止時的壓力即靜壓和動壓相比就可以知道衝進來的空氣有多快,也就是飛機飛得有多快。

這樣的話,空速管測量出來的速度並非是飛機真正相對於地面的速度,而只是相對於大氣的速度,所以稱爲空速。

如果有風,飛機相對地面的速度還應加上風速或減去風速。

而且空速管測速原理利用到動壓,而動壓和大氣密度有關。同樣的相對氣流速度,如果大氣密度低,動壓便小,空速表中的膜盒變形就小,這樣,空速表的測量,始終是有誤差的。

現代的航空飛行中,只有地面測量的速度纔是最準確的,所以很多航班每飛到一個控制檯的上空,就要求地面給報地速,更加精確地指導自己的飛行。

現在,由於秦風是在超低空試飛的,又是高速,這個時候的空速表和實際的數值是有差距的,雖然纔剛剛指到了一千二,實際上,戰機已經達到了超音速!

進入超音速的那種感受是絕對不會錯的。而且,在進入超音速的時候,空速管會受到激波的影響,也會有誤差的產生。

顧總給分析了一番,秦風連連點頭,不錯,自己不用再飛行了,自己已經完美地完成了這次試飛!

這次試飛完成之後,秦風休息了幾天,因爲俯衝中改出,讓他的身體的所有肌肉都被拉傷了,一直休息了一個星期,經過醫生檢查正常之後,才繼續開始了試飛。

對殲-8來說,試飛的工作已經進入了尾聲,機體設計的各種指標都已經達到了要求,現在,剩下的一個大項,就是武器的實驗了。

“咱們原來計劃中使用847廠1962年開始仿製的30-2型30mm單管轉膛炮,射速高達1600發/分,是較爲理想的高射速航炮。無奈實際研製中故障頻繁,多次出現炸膛、炮管彎曲等重大故障。”

負責殲-8的武器系統的老張開始給大家講解起來。

國內的科研力量有多薄弱?一個簡簡單單的機炮,都仿製不來!

曾經在二代機上,很多設計師都以爲機炮已經沒有用了,未來的戰爭是導彈的時代,可惜,越南戰爭教了美國人重新做人,他們的F-4戰鬥機後期被迫加掛了個機炮吊艙,否則那可靠性不高的麻雀導彈和無控火箭彈差不多,根本就沒用。

後期的F-4戰機學乖了,出廠就加裝了機炮。

發展到現在,戰鬥機機炮型號比較多,其核心性能是高射速和低重量。

空戰瞬息萬變,高射速可以抓住戰機,低重量又能減少戰鬥機負擔。

如果說美國的話,他們戰機的標配就是M61火神機炮。

火神用的是加特林結構,最明顯的優勢就是極高的射速。M61A1的重量爲112千克,射速6000發每分鐘,A2重量減少到92千克,射速提高到6600發每分鐘。

這樣看來,似乎M61是完美的戰鬥機機炮,可惜它作爲轉管機關炮,從怠速到全速,那是需要時間的,以M61爲例,這玩意需要一秒才能達到最大射速,空戰中的一秒可不是地面的一秒,很容易錯失戰機。

所以,蘇聯戰鬥機沒有采用這種方式。

比如以蘇聯戰鬥機上的GSh-30-1機炮爲例,重量只有46千克。它採用了短行程後座式槍機,能夠顯著減小外部尺寸和整體重量。GSh-30-1的射速高達1800發每分鐘,儘管無法和M61的6000發每分鐘相比,但是別忘了M61需要一秒才能擁有這麼高的射速,GSh-30-1瞬間就能以最高射速發射大量30毫米大威力彈藥,空戰性能並不遜色於M61。

經過多方研究,國內是想要仿製這種蘇聯的機炮的,只可惜,技術不行啊,一款機炮都仿製不了。

“現在,眼看我們的殲-8戰機就要定型了,所以咱們上級決定不等了,咱們直接裝殲-7的30毫米航炮。”

殲-7在不同時期採用過不同類型的機關炮。早期的殲-7A/B、殲-7G/MG採用的都是30毫米口徑單管機關炮,備彈量50發,現在的型號的30-1型,安裝在駕駛艙右下方、前起落架右後方。

而殲-7原型機、殲-7C/D/E/FS採用的都是23毫米口徑的雙管機關炮,備彈量150發,現在的型號使用23-2/3型,安裝在駕駛艙正下方,前起落架正後方。

現在,殲-8早期型號,依舊打算使用殲-7A的30毫米航炮,一共兩門,並列安裝在駕駛艙下方左右兩側緊貼機身的位置上,畢竟這個口徑夠大,威力就不錯,殲-8主要的任務是攔截轟炸機的,如果機炮的威力不夠,可能會出現無法擊毀對方轟炸機的情況。

哪怕是這個航炮,國內也是有過一番曲折的,30-1航炮供排彈系統也是個設計難點,經過一段時間才得以解決。蘇聯一直對航炮供排彈系統進行保密,最終國內設計人員和工人改裝了一門能模擬射擊的航炮,打了一萬發假彈,才取得了設計的成功。

“這個機炮,備彈量太小。”秦風皺了皺眉頭。

口徑大,必然會導致備彈少,50發夠幹什麼的了?連三次短暫的射擊都支持不了。

“而且,咱們的瞄準系統也很落後。”秦風說道:“如果有熱線瞄準,還可以大大提高精確性。”

用那落後的光學瞄準系統,再用這麼少備彈的機炮,那簡直就是個花架子而已,秦風連着提了兩個問題。

第三百一十八章 有錢就是好第九十四章 砥礪前行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起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殲-7III的任務轉手第三百零九章 免費的午餐第四百章 介紹方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霹靂-2的問題第三百一十二章 參觀工廠第六百三十二章 腳踏實地第八百一十四章 艙門的問題第八百五十四章 空警2000第二十三章 殲-6打下來的交情第五十一章 204雷達的干擾問題第八百五十四章 空警2000第八十二章 幻影2000的表演(加更)第二百五十九章 愛情片?軍教片?紀錄片?第四百五十八章 歐洲聯合戰鬥機第七百一十九章 幹國防要有奉獻精神第三百七十章 奉獻精神第一百八十章 測彈道第四百二十六章 付出太多第七十七章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第五百四十二章 老肖第二百九十一章 油鹽不進第三百三十二章 還有個好消息第三百八十三章 兄弟情誼第四百三十七章 某個國家第二百一十一章 觸動很大第六百三十四章 偶遇A彈第四百七十七章 空軍的支持第七百零一章 帶着黑煙起飛第四百二十七章 只要我還有一口氣第二百八十章 惡性事件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事件第六百零三章 聯合起來第五百八十二章 專用牽引車第四百六十八章 讚不絕口第五百九十七章 工資多少啊第二百九十九章 配平第七百八十七章 鼓足幹勁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抗開始第七百三十九章 掛載的導彈第八十二章 幻影2000的表演(加更)第五十一章 204雷達的干擾問題第七百三十四章 氣動佈局的先進第三百五十九章 翻筋斗第七百三十一章 共青城飛機廠第六百九十四章 新頭盔第三百四十七章 套住就意味着擊落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型運輸機的短板第四百四十九章 外購數字電傳技術第二百一十六章 依斯特爾試飛基地第一百六十三章 找新買家第二百一十四章 前往法國第六百九十五章 兩個問題第八百二十九章 近距格鬥第四百八十八章 第一個訓練第七百三十一章 共青城飛機廠第三百九十一章 海軍大院第七百二十五章 鼓勵第七百九十九章 加配重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是轟油六第六百三十章 兒子的飛機第五百一十九章 回國第五百五十三章 繼續考察第四十八章 殲-13的誘惑第一百二十三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三百八十章 跨度太大第四百一十六章 幫助新同志第一百四十八章 肯定是它的問題第六百八十一章 對接失敗第六百八十五章 殲八C第七百六十九章 國土防空第五百三十六章 空中加油技術第九十五章 可以承受第六百七十七章 偏航第五百二十三章 與死神擦肩而過第三百五十九章 翻筋斗第一百二十章 殲-9下馬第三百零四章 如此解決第八百零二章 等待首飛第六章 撐起共和國的天空第五百二十三章 與死神擦肩而過第四百八十四章 服從組織安排第五百四十九章 都被破壞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犯我中華者,雖高必誅第七十二章 偶然事故?第六十九章 捐給殲-9第十八章 烤鬼怪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第六百零九章 地面滑行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切都是爲了祖國第七百九十二章 辦法比困難多第六百五十七章 衝擊第一百零六章 動力躍升第一百四十六章 資本家的手段第五百六十章殲-7Ⅲ正在試飛第五百五十三章 繼續考察第五百八十二章 專用牽引車第十九章 飛行品質
第三百一十八章 有錢就是好第九十四章 砥礪前行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起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殲-7III的任務轉手第三百零九章 免費的午餐第四百章 介紹方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霹靂-2的問題第三百一十二章 參觀工廠第六百三十二章 腳踏實地第八百一十四章 艙門的問題第八百五十四章 空警2000第二十三章 殲-6打下來的交情第五十一章 204雷達的干擾問題第八百五十四章 空警2000第八十二章 幻影2000的表演(加更)第二百五十九章 愛情片?軍教片?紀錄片?第四百五十八章 歐洲聯合戰鬥機第七百一十九章 幹國防要有奉獻精神第三百七十章 奉獻精神第一百八十章 測彈道第四百二十六章 付出太多第七十七章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第五百四十二章 老肖第二百九十一章 油鹽不進第三百三十二章 還有個好消息第三百八十三章 兄弟情誼第四百三十七章 某個國家第二百一十一章 觸動很大第六百三十四章 偶遇A彈第四百七十七章 空軍的支持第七百零一章 帶着黑煙起飛第四百二十七章 只要我還有一口氣第二百八十章 惡性事件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事件第六百零三章 聯合起來第五百八十二章 專用牽引車第四百六十八章 讚不絕口第五百九十七章 工資多少啊第二百九十九章 配平第七百八十七章 鼓足幹勁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抗開始第七百三十九章 掛載的導彈第八十二章 幻影2000的表演(加更)第五十一章 204雷達的干擾問題第七百三十四章 氣動佈局的先進第三百五十九章 翻筋斗第七百三十一章 共青城飛機廠第六百九十四章 新頭盔第三百四十七章 套住就意味着擊落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型運輸機的短板第四百四十九章 外購數字電傳技術第二百一十六章 依斯特爾試飛基地第一百六十三章 找新買家第二百一十四章 前往法國第六百九十五章 兩個問題第八百二十九章 近距格鬥第四百八十八章 第一個訓練第七百三十一章 共青城飛機廠第三百九十一章 海軍大院第七百二十五章 鼓勵第七百九十九章 加配重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是轟油六第六百三十章 兒子的飛機第五百一十九章 回國第五百五十三章 繼續考察第四十八章 殲-13的誘惑第一百二十三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三百八十章 跨度太大第四百一十六章 幫助新同志第一百四十八章 肯定是它的問題第六百八十一章 對接失敗第六百八十五章 殲八C第七百六十九章 國土防空第五百三十六章 空中加油技術第九十五章 可以承受第六百七十七章 偏航第五百二十三章 與死神擦肩而過第三百五十九章 翻筋斗第一百二十章 殲-9下馬第三百零四章 如此解決第八百零二章 等待首飛第六章 撐起共和國的天空第五百二十三章 與死神擦肩而過第四百八十四章 服從組織安排第五百四十九章 都被破壞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犯我中華者,雖高必誅第七十二章 偶然事故?第六十九章 捐給殲-9第十八章 烤鬼怪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第六百零九章 地面滑行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切都是爲了祖國第七百九十二章 辦法比困難多第六百五十七章 衝擊第一百零六章 動力躍升第一百四十六章 資本家的手段第五百六十章殲-7Ⅲ正在試飛第五百五十三章 繼續考察第五百八十二章 專用牽引車第十九章 飛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