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

“教授,今天上午有童楊的答辯,在數教樓A2室進行。”

辦公室中,助理湯然敲了敲門,快速的彙報道。

辦公桌前,徐川放下手中的簽字筆,點點頭道:“嗯,我知道了。”

童楊的畢業答辯是他答應了的,或者說每一位收下的學生進行畢業答辯如無特殊情況他一般都會出場。

其實按照一般的規定,學生的畢業答辯一般是有指導老師迴避制度的,不過各個學校的執行方式也不同。

有些學校導師可能全程不在場,有些學校可能在場,但不發聲,還有些學校可能導師會幫一下學生補充知識點或者實驗數據的情況。

這個在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都有不同的區別。

至於他這邊,情況比較特殊。

已經畢業了的三名學生,答辯的流程和普通畢業生的流程都不同。

無論是阿米莉亞還是谷炳,乃至蔡鵬,嚴格的來說,前三人其實都沒有走正規的答辯流程。

畢竟這三人都是上國際數學家大會做了一小時和四十五分鐘報告的。

而整個南大,有這個資格的,哪怕是四十五分鐘的報告,都一巴掌數得過來。

這種情況下,與其說是對他們進行答辯審覈,還不如說是在答辯現場請教問題。

所以嚴格來說,童楊的畢業答辯,纔是正兒八經的首次走正規流程的答辯。

他這個導師,爲自己的學生撐腰站臺,也是應該的。

沿着校園的林蔭小道,徐川來到了數教樓的樓下。

還沒等他進去,一旁就傳來了爽朗的聲音,帶着些調侃和笑意。

“喲~,這不是大忙人徐院士嘛?今兒怎麼有空了?”

順着聲音看去,兩名中老年男子從另一邊走了過來,看到來人,徐川臉上露出了個笑容,打了個招呼。

“張院士,周主任。”

來人都是熟人,前者是復旦大學那邊的張偉平院士,剛剛出聲的也正是他,和徐川認識的很早,高中時期就因爲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熟知。

而後者,則是南大原先數學系的教授,如今數院的主任周海教授。

“我還以爲你今天不會來,沒想到對你那個小學生還挺看重的嘛。”笑着走了過來,張偉平笑呵呵的開口道。

徐川突然反應了過來,看向了這位張院士,開口問道:“你該不會是”

張偉平笑着道:“怎麼,不行嗎?”

徐川笑着搖了搖頭,道:“沒想到童楊還這麼榮幸,有一名院士做答辯評委。”

他還真沒想到,這位復旦大學的張偉平張院士會專門跑過來參加童楊的畢業答辯。

畢竟院士這種級別的人,每一個手中都有自己的研究或項目,能夠到處跑的還真沒幾個。

聽到這話,張偉平笑着道:“走吧,先上去吧,估計其他人應該早到了。”

“其他人?”徐川眉心跳了跳,看了過去,感覺有點不對勁。

張偉平神秘的笑了笑,道:“當然是其他的答辯評委啊,你要知道,這名額可是我好不容易搶來的。”

“搶?”

徐川愣了一下,看向一旁的周海教授,開口問道:“周主任,今天的答辯評委都有誰啊?”

雖然答應了童楊會參加他的博士答辯,但他還真沒問答辯評委都有誰,以爲就是從數院中抽幾名教授來進行,也沒太放在心上。

現在看,情況似乎有點不對勁?

周海輕咳了一下,笑着道:“都是熟人,放心吧。”

見兩人神神秘秘的,徐川心裡帶上了一絲好奇,不過也沒太在意。

一個博士答辯而已,論文他也看過,沒什麼問題,答辯走個流程也差不多了。

直到進入了答辯教室後,徐川才反應過來,周海教授說的都是熟人是什麼意思。

好傢伙,真都是熟人。

復旦大學的張偉平院士,水木大學的邱成桐院士,北大的張恭慶院士,科學院的陳志明院士,魔都數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的李俊院士,再加上南大數院的院長榮志專。

的確全都是熟人,以前也打過交道,互有書信電話聯絡。

不過徐川還真沒想到,這些人會聯袂而來。

當初他自己畢業的時候,都沒這麼大陣仗來着。

六位答辯評委,五名院士,一位數院的院長,他這個導師要是不來,估計童楊能當場哭出來。

“好久不見。”

看到徐川,北大那邊的張恭慶院士笑着走上前,伸出手握了握,笑着道:“上次見面,還是在普林斯頓那邊,一別多年啊。”

“張院士,好久不見,沒想到您老也過來了。”

徐川笑着伸出手和眼前這位身材臉龐都有些清瘦的老者握了握。

雖然對方是北大系的,但其實只能算是掛職,嚴格來說是華科院那邊的,而且和他的淵源可不淺。

當初他初入南大,解決弱Weyl_Berry猜想難題的時候,這位張院士就曾來過南大。

後面他在普林斯頓那邊證明霍奇猜想的時候,張偉平送給他的禮物,裡面有很大一部分針對霍奇猜想證明的問題,就是這位張恭慶院士提出來的,是一份不小的人情。

張恭慶笑着道:“正好這段時間在魔都那邊有點事兒,聽邱成桐說你有個學生畢業了,就一起過來看看。”

對面,邱成桐衝着這邊一笑,臉上的表情很是欠揍。

徐川嘴角抽了抽,道:“這還真是童楊的榮幸。”

張恭慶哈哈笑道:“《數學新進展》都刊登了他的論文,很優秀啊,我是真的羨慕你了,帶出來的學生連菲獎都有。”

徐川:“還希望張老手下留情。”

張恭慶笑着說道:“留情?怎麼留?等會他打不過了你上去替他亂殺?”

“咳~”,徐川輕咳了一聲,笑道:“張老還真是緊隨潮流啊。”

張恭慶搖着頭,笑着道:“都是年輕人的天下。”

畢業答辯在幾人的閒聊中很快就開始了。

一身西裝革履正式無比的童楊走上了講臺,臉上的神情帶着緊張。

雖然說他的導師是徐川,但這答辯評委的含金量,在國內怕是前無古人的第一人了,緊張是肯定的,誰也不知道這些大佬們會提出怎樣的問題。

唯一讓他感到稍稍安心的是,他的導師這會正坐在下面。

希望能夠在關鍵時候‘撈’他一把。

帶着忐忑的心情,童楊開始正式答辯。

PPT開始放映。

按照流程走完了自我介紹之後,他開始自述論文,並簡要彙報論文的主要觀點和得到的結論。

這個流程很短,前後也就五六分鐘的時間。

而接下來的提問環節,纔是答辯的重點。

看着臺下坐着的大佬們,童楊的心七上八下的忐忑跳動着。

教室中,第一個舉手提問的是邱成桐,他單刀直入地問道:

“在論文的第七頁第九行,你對歐式空間R中的自然標架下定義的映射處理時,採用了極值超曲面和極小曲面來進行銜接,可以詳細地解釋一下這裡嗎?”

“第七頁第九行嗎?”

深吸了口氣,童楊快速的將論文翻到了邱成桐院士所指的地方,眉頭頓時就緊鎖了起來。

無他,這個位置,正是他當初第一次將畢業論文拿到自家導師看的時候,徐川提出優化意見的地方。

抿了抿嘴,童楊擡起頭,開口道:“我能用一下黑板嗎?”

“當然。”邱成桐點了點頭。

“設x:M→R^n+1是一個局部嚴格凸的超曲面,由定義在一個凸域Ω R^n上的嚴格凸函數xn+1=f(x1,x2,…,xn)給出,設Y=(0,0,…,0,1)是超曲面的古典相對法,則相應的餘法場”

看着在黑板上板書的童楊,邱成桐眯起了眼睛,讚許的點了點頭,道:“很不錯。”

別說是以一名博士生的畢業答辯來要求了,這種精妙的簡化思路,即便是放到一名正教授的身上,也是非常出色的。

不提整篇論文,至少在這一段可以說是非常優秀的。

簡單的將邱成桐提問的地方解釋了一遍後,站在講臺上,童楊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

“關於這一段的構思,其實並非來源於我本人,而是來自我的導師,是他提出了這一段的優化方向,纔有了相關的證明。”

聽到這話,臺下幾名答辯評委都有些訝異的看了童楊一眼,眼神中帶上了些許的讚揚。

在整篇論文中,毫無疑問,最爲精髓的就是這一段的證明了。

利用極值超曲面和極小曲面來進行銜接歐式空間R中的自然標架下定義的映射,這一步即便是他們也不一定能夠想到。

畢竟數學上的研究,並不是說你是大牛,就能夠找到所有的最優路線的。

原本他們以爲這一步是這位童楊自己獨立完成的,沒想到思路還是來源於徐川。

不過結合整篇論文來看,這的確和其他地方的證明的確有些不同,是最爲突出的一點。

當然,能夠在答辯流程上,勇敢的說出真相,光是這一點,就足夠值得讚揚了。

畢竟他完全可以不必額外的補充這些,相信徐川也不會主動說出。

但對於學術研究來說,固守本心,這本身就是一種優秀的品德。

相對比一小段優秀的證明來說,後者纔是這些院士大佬更看重的地方。

帶着些許讚揚的眼神,北大的張恭慶院士笑着開口道:“我也提兩個問題好了。”

“老師請問。”

出乎童楊的意料,雖然參與他畢業答辯的足足有五位院士,但整個答辯過去卻異常的順利。

儘管每位院士都提了一個問題,但這些問題對於已經提前了整整一週做好準備的他來說都並不是什麼難題。

答辯很快就進入了尾聲,正在這時,復旦大學的張偉平院士笑着開口道:“很優秀的證明,也是一篇相當出色的論文,你在解析幾何和黎曼流形優化及其應用上已經相當的深入,有沒有考慮過在這方面繼續研究下去。”

“正好,復旦數院那邊有一個類似的研究項目,如果你感興趣的話.”

一旁,一直都沒有說話的南大數院院長榮志專咳嗽了聲,打斷了他的話:“你們復旦數院人才那麼多,這是南大的學生,你好意思麼你?”

張偉平院士呵呵笑了笑,道:“人才多,才方便交流學習深入研究嘛,童楊博士很適合來複旦做研究的,南大數院”

雖然沒有明說,不過張偉平話語裡面的意思所有人都清楚。

南大數院的實力,雖然最近幾年發展的很快,但和國內頂尖的幾所高校來說,整體還是差距不少的。

畢竟頂尖的數學教授並不是那麼容易挖到或培養出來的。

不過聽到這話,榮志專直接就炸了,他眉頭一橫,盯着張偉平不樂意的說道:“南大數院怎麼了?南大數院有菲爾茲獎,你復旦數院有嗎?”

張偉平嘴角抽了抽,這話怎麼回?

不過他沒說話,榮志專可沒打算放過他,只見他接着說道:

“南大數院有諾貝爾獎,復旦數院有嗎?”

“南大數院有克拉福德獎,復旦數院有嗎?”

“南大數院有”

見榮志專還要繼續說下去,張偉平打斷道:“停停停,你個老傢伙,徐川的榮耀你全算在你南大數院的身上,你丫好意思嗎?”

榮志專:“怎麼,咋的?徐川他就不是我數院的正教授了?”

張偉平:“.”

MMP,有本事你拋開了徐川來比較!

掀桌子算什麼本事?

華科院的陳志明院士湊了過來,笑着道:“這傢伙之前還跑去華科院拐人,差點給我研究室裡面的一研究員說走了,這次倒好,吃癟了。”

一旁,邱成桐笑着伸手戳了戳徐川,開口道:“我記得老張前些年也拉過你去復旦吧?這傢伙喜歡到處拉人這臭毛病到現在還沒改呢。”

徐川憋着笑,不好回答這話。

畢竟都是長輩,張偉平對他也還是很好的。

再說了,到處拉人這種事,你邱成桐也乾的不少啊。

當初他還沒回國的時候,就幾度想要拉他去水木對抗北大來着,大家就別互相嘲笑了。

第1053章 憑什麼只有數院有徐院士的課?第943章 暗物質的組成!第248章 國家自然科學獎第632章 NASA的分析第563章 我感覺應該也不難吧?第253章 暗物質第102章 小學弟喜歡啥?(求首訂)第1030章 感染,還是進化?第525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我該怎樣做才能頒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333章 幻想的徐曉第475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887章 第三把開啓時代的鑰匙第1008章 米國的認輸,太空競賽的結束第426章 震驚世界的消息第247章 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第635章 星海號的危機第1032章 諾獎:如何讓徐教授來領獎?第416章 廬陽那邊的禮物第168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801章 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徐川教授第202章 NS方程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337章 國家有你,何其有幸第550章 威騰和德利涅的聯手第1019章 初顯異常第1030章 感染,還是進化?第137章 收穫與分贓第471章 威騰:這怎麼可能?!第517章 這大腿得抱穩,可不能讓跑了!第767章 二代航天飛機!第460章 天才年少時的科研直覺第443章 聚變堆小型化的希望第807章 惡劣的影響第777章 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完工!第727章 這也太快了吧第245章 諾貝爾講座--人類的未來(求月票)第366章 低下頭顱的日耳曼佬第236章 彭鴻禧院士的驚歎第949章 有史以來最沒存在感的諾獎成果第384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915章 能夠打穿航母的子彈第447章 星海研究院成立第447章 星海研究院成立第452章 沒人比他更懂忽悠第454章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交流會第186章 證明霍奇猜想!第745章 希格斯教授的遺信第453章 太讓人絕望了!第910章 仿生學機械臂的恐怖性能與問題第631章 是不是哪裡搞錯了?第871章 帶不動?銷量第一!第180章 米爾扎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146章 德利涅與威騰雙導師第594章 就該把那架飛機打下來的!第740章 突破底線的抉擇第678章 比收縮臨界帶更有意思的方法!第330章 NS方程通過同行評審!第235章 第一個階段性成果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3章 IMO與IPHO第150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972章 充滿無限遐想的未來!第231章 不平凡的十月第141章 晨星數學獎頒發第387章 坐不住的米國第501章 小型化聚變堆的探索研究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117章 質子半徑之謎(求訂閱月票)第466章 讓人驚豔的製備方式!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55章 獵鷹!第39章 超高強度的國集訓練第906章 人類的滅頂之災?第692章 來自父母的嘮叨第669章 月球礦藏開採計劃第187章 暗流涌動的數學界第777章 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完工!第214章 學姐的想法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900章 給NASA宇航局加把火好了第123章 神秘的參宿四,兩組相差巨大的直徑第347章 壟斷高溫超導材料市場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822章 或許,現在也不遲第188章 去征服全世界的數學家第104章 前往普林斯頓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四:材料研究所第979章 雄芯系列產品發佈會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628章 星海號!啓航!第921章 三張門票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170章 舊王退位,新王加冕第872章 沒人投稿?簡單!第343章 影響國家發展的材料第605章 隕石轉移技術第68章 物數雙修
第1053章 憑什麼只有數院有徐院士的課?第943章 暗物質的組成!第248章 國家自然科學獎第632章 NASA的分析第563章 我感覺應該也不難吧?第253章 暗物質第102章 小學弟喜歡啥?(求首訂)第1030章 感染,還是進化?第525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我該怎樣做才能頒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333章 幻想的徐曉第475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887章 第三把開啓時代的鑰匙第1008章 米國的認輸,太空競賽的結束第426章 震驚世界的消息第247章 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第635章 星海號的危機第1032章 諾獎:如何讓徐教授來領獎?第416章 廬陽那邊的禮物第168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801章 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徐川教授第202章 NS方程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337章 國家有你,何其有幸第550章 威騰和德利涅的聯手第1019章 初顯異常第1030章 感染,還是進化?第137章 收穫與分贓第471章 威騰:這怎麼可能?!第517章 這大腿得抱穩,可不能讓跑了!第767章 二代航天飛機!第460章 天才年少時的科研直覺第443章 聚變堆小型化的希望第807章 惡劣的影響第777章 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完工!第727章 這也太快了吧第245章 諾貝爾講座--人類的未來(求月票)第366章 低下頭顱的日耳曼佬第236章 彭鴻禧院士的驚歎第949章 有史以來最沒存在感的諾獎成果第384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915章 能夠打穿航母的子彈第447章 星海研究院成立第447章 星海研究院成立第452章 沒人比他更懂忽悠第454章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交流會第186章 證明霍奇猜想!第745章 希格斯教授的遺信第453章 太讓人絕望了!第910章 仿生學機械臂的恐怖性能與問題第631章 是不是哪裡搞錯了?第871章 帶不動?銷量第一!第180章 米爾扎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146章 德利涅與威騰雙導師第594章 就該把那架飛機打下來的!第740章 突破底線的抉擇第678章 比收縮臨界帶更有意思的方法!第330章 NS方程通過同行評審!第235章 第一個階段性成果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3章 IMO與IPHO第150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972章 充滿無限遐想的未來!第231章 不平凡的十月第141章 晨星數學獎頒發第387章 坐不住的米國第501章 小型化聚變堆的探索研究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117章 質子半徑之謎(求訂閱月票)第466章 讓人驚豔的製備方式!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55章 獵鷹!第39章 超高強度的國集訓練第906章 人類的滅頂之災?第692章 來自父母的嘮叨第669章 月球礦藏開採計劃第187章 暗流涌動的數學界第777章 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完工!第214章 學姐的想法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900章 給NASA宇航局加把火好了第123章 神秘的參宿四,兩組相差巨大的直徑第347章 壟斷高溫超導材料市場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822章 或許,現在也不遲第188章 去征服全世界的數學家第104章 前往普林斯頓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四:材料研究所第979章 雄芯系列產品發佈會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628章 星海號!啓航!第921章 三張門票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170章 舊王退位,新王加冕第872章 沒人投稿?簡單!第343章 影響國家發展的材料第605章 隕石轉移技術第68章 物數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