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百萬噸二氧化碳捕集!

金陵,河西新城。

大廈的廣場門口,一行西裝革履的金陵市領導正站萬達廣場最高的大廈門口,後背吹着空調,前臉迎着五月的熱風在那裡等待着。

這一幕引起了不少在這邊上班或來這邊遊玩路過的居民注意,好奇的打量着推測着又是哪位大領導來巡查了。

當看到那輛從不遠處緩緩駛來的紅旗轎車的時候,站在C位的領導眼前一亮,快步走了過去。

“徐院士,歡迎歡迎,歡迎您蒞臨萬達廣場檢查工作。”

帶頭的金陵市領導熱情的伸出了雙手,滿臉笑意的打着招呼。

徐川笑着伸出手,握了握招呼道:“於書記,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

於向東雙手握住徐川的手晃了晃後,笑着開口道:“哪裡的話,徐院士您太客氣了,我們也其實剛到沒兩分鐘。”

寒暄了兩句話,他看向徐川,微微側身讓開了個身位,笑着道:“這五月的天就已經熱起來了,咱們先進去說吧,徐院士,請。”

對於金陵市這種副省級城市的領導來說,正常情況下哪怕是面對一名院士也不至於如此討好。

不過眼前這位可不一樣,院士級別的學者很多,但像這位一樣,能上達天廳,能直接影響整個國家,甚至是全球發展的學者,如今這個社會,恐怕就此一位了。

哪怕是翻遍幾十年的建國曆史,恐怕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一位了。

徐川倒也沒太在意,擡頭向上上去,目光落在了眼前的高樓大廈上。

這裡是金陵市近十幾年以來新發展的金融、商務、商貿、會展、文體五大功能爲主的新城市中心。

也是金陵市百米高樓最爲集中的區域之一。

這裡不僅擁有多棟超過百米的摩天大樓,而且這些建築物的用途多樣,包括寫字樓、酒店和商業用途等等。

比如萬達廣場、河西青奧中心、金奧大廈、蘇江廣電城。

當然,密集型的摩天大樓和城市建築帶來了繁華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環境問題。

城市熱島效應+更高濃度的溫室氣體造就了更爲惡劣的氣候。

夏天的時候,理論上來說,一座大型城市的核心區域能夠比城市周邊高出3-5攝氏度,能夠比附近同緯度的農村高出5-8攝氏度。

而這還僅僅是理論上的數字,實際上,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體感溫度有些時候甚至能比農村高出十度,甚至更高。

水泥或瀝青柏油建造的城市與路面,吸收熱量的能力要遠超過泥土。

再加上城市中高樓大廈太多,沒有樹木與水域資源,空氣流通性相對較差,夏天的城市溫度會遠超理論溫度。

而這一次通過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進行高樓大廈改造,便是通過吸收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等各種溫室氣體,以及通過推動空氣流動的方式,來緩解溫室效應,降低大型城市夏天的溫度。

當然,僅僅是以來改造高樓大廈部署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肯定是不夠的。

相應的,城市的綠化、交通、建築密集度、傳統燃油車、工業等各方面都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才能達到最大化的降低城市熱島效應,降低城市溫度。

進入大廈內部後,徐川一路和這位金陵市的領導聊着有關於這個城市改造項目,一路乘坐電梯來到了部署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的樓層。

其實針對百米以上的高樓大廈部署二氧化碳捕集器的改造並不是特別困難的工作,也不需要單獨的耗費巨量的資金來搬空一個樓層。

一般來說,建築高度超過百米的高層大廈,通常都有兼職或者專用的設備層。

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的佔地面積雖然相對較大,但它佔用的面積其實是外牆空間。

在川海材料研究所中長寬達到了五米*三米的巨型設備,那是集合了二氧化碳捕集與轉化一體的裝置。

如果是單純的捕集器,其實只有離子交換膜+異佛爾酮二胺相結合組成的網牆。

簡單的來說,你可以將它其理解成一面牆,只不過這面牆要比普通的牆要厚一些而已。

而在改造的時候,它會將高樓大廈最外層的非承重牆替換爲平面的二氧化碳捕集器設備,對於內部的空間影響並不是特別的大。

至於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澱粉、葡萄糖、汽油、石墨烯等材料的裝置,則可以安置在其他樓層中。

另外,對於高樓大廈來說,除了設備層外,其實還有改造的地方。

按照國家標準,一棟百米大廈每隔10層至15層就必須設一層避難層。

雖然說避難層通常情況下是不允許住人,也是不允許辦公的。

但它可以作爲設備層放置一些設施,並且必須配備消防栓、緊急電話、噴淋滅火裝置和應急燈等等。

而二氧化碳捕集器改造外牆,對於避難層的內部避難空間影響也並不大,只要按照國家的標準避難要求留出足夠多的救災通道就可以。

這也是金陵市政府會選擇同意進行大規模城市改造的原因。

如果是需要單獨的清理一層商業樓層出來,哪怕僅僅是外牆改在,那代價也都太大了。

畢竟越是尖端的城市,這些商業樓層的價值就越大,金陵市政府恐怕也很難做出選擇。

搭乘電梯一路來到了部署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設備的樓層,徐川看到了已經完全完工現場。

和普通樓層略有所區別的是,受二氧化碳捕集器取代了外牆的關係,改造的設備層內部幾乎沒有太多的外部光照。

不過對於日常情況下無人使用和辦公的樓層來說這並不影響。

觀察了一下這些改造後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瞭解了一些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後,徐川來到了部署在設備層的二氧化碳轉換裝置處。

川海材料研究所耗費數年時間纔在前人的基礎上打造二氧化碳轉換技術他自然看過詳細的資料。

眼前這些看起來有些類似於中央空調外機的設備,其實是一套‘人工光合’作用系統。

當然,它用的不是光能,而是電能。

它可以在電能的驅動下,以比傳統轉化器更高的效率將碳原子結合在一起形成碳氫化合物,或者電解出氧氣。

高效、大量和穩定持續生產的卓越能力纔是它的核心,至於耗費的電能.

在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實現的今天,還有什麼比電能更加廉價的能源嗎?

看着眼前的設備,徐川好奇的開口問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二氧化碳捕集器和轉換器之前應該是試運行過一段時間的吧?”

這次他來這邊參與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的啓動運行會議,不代表這些設備之前沒試運行過時間。

畢竟一個項目要驗收後正式啓動運行,是需要對設備進行試運行和結果檢查的。

一旁,負責整個金陵市改造項目的負責人快速的回道:“是的,萬達廣場部署的這些設備已經運行過一段時間了。”

徐川感興趣的追問道:“如果是運行過一段時間,這些轉換器應該是轉化過氧氣、碳氫化合物等物質的吧?有沒有通過這臺設備轉換出來的材料,我想看看。”

“當然有,您稍等。”負責人快速的回覆了一句,朝着部署裝置的內部房間走去。

徐川好奇的跟了過去,在這個佔地面積並不算小的房間內,他看到了一排排的櫃子,櫃子上放着各種形狀的產品。

根據標籤,這位項目負責人找到了兩個最新轉化出來的產品。

一個便攜式的小型氧氣瓶以及一瓶裝在透明玻璃內的甲醇。

“徐院士,這就是試運行期間轉換出來的兩種產品,這個是電解出來的高濃度的氧氣,這個是合成的甲醇。”

“這邊只保存了最近一批的樣品,此前試運行轉化出來的工業產品都轉運走了。”

徐川敏銳的意識到了其中的意思,不過眼下他對這種合成出來的甲醇和小型氧氣瓶更感興趣。

從這位負責人手中接過樣品打量了一下後,他朝着跟過來的鄭海那邊走去。

“帶火機和煙了沒,借我用一下。”

聽到這話,鄭海愣了一下,隨即從身上摸出來一包煙。

他是老菸民了,的確會隨身帶着煙和打火機,只是跟着徐川的時候一般不抽,只有找到空閒時間的時候纔會抽上一根享受一下。

將兩種樣品放到地上後,徐川從煙盒中抽出了一支菸,點燃後塞到鄭海的手裡。

“幫我拿一下。”

鄭海不明所以的接過點燃的香菸,有些沒弄懂徐川想做什麼。

徐川也沒解釋,他將甲醇瓶先還給項目負責人,提着氧氣瓶將其小心的擰開了閥門,內部存儲的高濃度氧氣釋放了出來,噴到了鄭海手中的香菸上。

瞬間,原本只有點點火光的香菸爆炸性的燃燒了起來,一團耀眼的黃色火焰呈現在了所有人眼前。

徐川滿意的點了點頭,擰上了氧氣瓶的閥門。

的確是高濃度的氧氣。

看着徐川折騰手裡的氧氣瓶,鄭海又愣了一下,旋即反應過來臉上露出了個無奈的笑容。

在這位身邊也呆了大幾年了,這種突如其來的想法和行動也不是第一次了。

如果是其他人的話,恐怕做不出來在項目現場親自試驗產品的事情,但他跟着的這位就毫無顧忌的做了。

至於爲什麼這麼做,他倒是能猜出來一些原因。

無非就是興趣來了,以及想看看這些製造出來的產品是否是貨真價實的唄。

簡單的做了個測試後,徐川將手中的產品還給了還在愣神的負責人,開口問道:“我記得剛剛你說之前試運行期間轉化出來的產品絕大部分都被運走了?”

聽到詢問,負責人這纔回過神來,點點頭道:“是的。”

“轉換效率如何?萬達廣場這邊部署的二氧化碳捕集設備和轉換器,每天大概能捕集多少二氧化碳,能轉換多少氧氣、甲醇這類產品?”

聽到這個問題,這個到現在都還不知道名字的項目負責人快速的回道。

“萬達廣場這邊有兩棟超過百米的大廈,總共部署了六套大型DAC二氧化碳捕集器,在滿功率的運轉下,每週可以捕集約莫1600噸左右,平均每天接近230噸。”

“其轉化出來的產品.”

猶豫了一下,這位負責人還是直接開口道:“轉化的產品量目前還不太好估算,因爲我們並不是直接將所有捕集到的二氧化碳都轉化成了氧氣、甲烷、乙炔等產品的。”

“試運行一個月生產出來的二氧化碳,還有不少暫時存儲在了其他地方,並未全部轉換成其他產品。”

徐川點了點頭,腦海中快速的計算了一下。

僅僅是一個萬達廣場,一天就能捕集到230噸左右的二氧化碳,一年80000噸左右。

雖然說其他九個試點沒有這麼大面積的DAC二氧化碳捕集器,但按照之前金陵市政府提供的資料,一期工程,每年就能捕獲至少五萬噸以上的二氧化碳。

如果後續繼續二三期的工程,按照他對於部署的標準條件,金陵市一年捕集二氧化碳數量,恐怕能達到百萬噸以上。

且不提降低百萬噸二氧化碳後對整個金陵市的溫度影響,光是百萬噸二氧化碳的就極具價值了。

而按照國家電網那邊公開的數據,在2023年的時候,國內最大煤電CCUS示範工程,即二氧化碳捕集與資源化能源化工程,在全國的統計年數據差不多也就這個數字。

但要知道,CCUS示範工程在2023年的時候,在全國打造的碳捕集項目數量,接近六十個。

以一城之力,對標整個國家的碳捕集工程,如果是放在可控核聚變技術尚未實現之前,華國需要配合全世界進行碳中和的時期,這簡直就是一項‘超級大殺器’。

因爲這項技術要是推廣開來,華國的碳中和就不至於像前些年那樣收攏口袋過緊巴巴的日子了,甚至因此放棄一些火力發電站。

畢竟原先的碳中和一頓二氧化碳就是一頓碳中和指標,這項技術將極大的解放發電量和工業。

不過現在嘛,它的價值真沒那麼大了。

碳中和的指標對於如今的他們來說幾乎沒有意義。

現在這套技術的價值就是捕集二氧化碳,轉變成產品,以及進行城市溫度調節這些了。

當然,還有一個未來的火星開發。

第66章 高中生涯結束與安排未來第370章 破曉!啓動!第513章 偷偷摸摸幹‘壞’事第72章 你能聽出一面鼓的形狀嗎?第650章 深空中的遙望第342章 有一個變態的老闆是種怎樣的體驗第643章 月表生物圈計劃第802章 福克斯教授的選擇第368章 不同的選擇第884章 雷總的回答與疑惑第271章 交流與靈感(求月票)第383章 我,徐川,打錢!第949章 有史以來最沒存在感的諾獎成果第439章 核聚變航母?第555章 磁約束等離子體加工裝置第7章 集訓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496章 物理學王座上的又一頂王冠第93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最後一個耦合常數第810章 AI學術智能助手第790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245章 諾貝爾講座--人類的未來(求月票)第84章 史上最牛文科生第871章 帶不動?銷量第一!第624章 強磁偏轉場的構思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331章 院士名單公佈第871章 帶不動?銷量第一!第387章 坐不住的米國第755章 帶着導師拿諾獎第803章 倒打一耙的福克斯第830章 黎曼猜想的研究,《數學新進展》的第272章 從物理的角度推進NS方程!(二更求第749章 物理學的新紀元!第96章 請學姐幫忙第366章 低下頭顱的日耳曼佬第138章 大學畢業就結婚?第900章 給NASA宇航局加把火好了第20章 考場上沒有運氣,只有實力!第794章 改寫物理學聖地第1055章 M87黑洞的時空波動漣漪效應第258章 生日第928章 百萬噸二氧化碳捕集!第455章 戰略目標與戰略忽悠第757章 純中文期刊第814章 從未想過的事情第507章 新的忽悠路線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149章 讓德利涅震撼的學習天賦第584章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777章 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完工!第583章 小型化的突破第706章 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595章 窮的就只剩下錢了第252章 惰性中微子第850章 318651kPa!室溫超導!第546章 換一種聚變方式!第38章 提前一個月的數競國集第391章 第一壁材料!第804章 取代CERN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342章 有一個變態的老闆是種怎樣的體驗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50章 整理數據,收集線索第620章 特殊的邀請函第879章 探索數學的第一期刊物第644章 NASA的迴應:第一座月面基地!第293章 聯合起來壓價的電池廠商第175章 同時榮獲克拉福德數學獎與天文學獎第339章 尋找高溫超導的機制第239章 資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第697章 錢都送不出去的克雷數學研究所第875章 碳基生命的另一種形式第994章 九顆星的製造難度第599章 村子裡面修族譜第612章 物理學的盛會第671章 三千億的超級工程!第526章 通向大統一理論聖盃的基石第28章 臥虎藏龍的母校第210章 比諾獎更偉大第268章 大計劃!第172章 華國的申請第957章 實驗數據分析完成!第855章 米國的小心思第704章 特里薩阿奇爾:這不可能!第718章 ‘時空洞’與‘引力子’第843章 移民火星的基礎技術之一第789章 存在問題的強電驗證工作第649章 該死的,他們面對的到底是一個怎樣第326章 火力全開的陶哲軒第763章 原來答案早就在那第670章 移民月球就在眼前第471章 威騰:這怎麼可能?!第20章 考場上沒有運氣,只有實力!第1039章 隱藏在基因中的數學公式第323章 煽動數學物理界的風暴第415章 成爲規則的制定者第841章 斷代的發展第224章 合適的人選
第66章 高中生涯結束與安排未來第370章 破曉!啓動!第513章 偷偷摸摸幹‘壞’事第72章 你能聽出一面鼓的形狀嗎?第650章 深空中的遙望第342章 有一個變態的老闆是種怎樣的體驗第643章 月表生物圈計劃第802章 福克斯教授的選擇第368章 不同的選擇第884章 雷總的回答與疑惑第271章 交流與靈感(求月票)第383章 我,徐川,打錢!第949章 有史以來最沒存在感的諾獎成果第439章 核聚變航母?第555章 磁約束等離子體加工裝置第7章 集訓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496章 物理學王座上的又一頂王冠第93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最後一個耦合常數第810章 AI學術智能助手第790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245章 諾貝爾講座--人類的未來(求月票)第84章 史上最牛文科生第871章 帶不動?銷量第一!第624章 強磁偏轉場的構思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331章 院士名單公佈第871章 帶不動?銷量第一!第387章 坐不住的米國第755章 帶着導師拿諾獎第803章 倒打一耙的福克斯第830章 黎曼猜想的研究,《數學新進展》的第272章 從物理的角度推進NS方程!(二更求第749章 物理學的新紀元!第96章 請學姐幫忙第366章 低下頭顱的日耳曼佬第138章 大學畢業就結婚?第900章 給NASA宇航局加把火好了第20章 考場上沒有運氣,只有實力!第794章 改寫物理學聖地第1055章 M87黑洞的時空波動漣漪效應第258章 生日第928章 百萬噸二氧化碳捕集!第455章 戰略目標與戰略忽悠第757章 純中文期刊第814章 從未想過的事情第507章 新的忽悠路線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149章 讓德利涅震撼的學習天賦第584章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777章 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完工!第583章 小型化的突破第706章 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595章 窮的就只剩下錢了第252章 惰性中微子第850章 318651kPa!室溫超導!第546章 換一種聚變方式!第38章 提前一個月的數競國集第391章 第一壁材料!第804章 取代CERN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342章 有一個變態的老闆是種怎樣的體驗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50章 整理數據,收集線索第620章 特殊的邀請函第879章 探索數學的第一期刊物第644章 NASA的迴應:第一座月面基地!第293章 聯合起來壓價的電池廠商第175章 同時榮獲克拉福德數學獎與天文學獎第339章 尋找高溫超導的機制第239章 資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第697章 錢都送不出去的克雷數學研究所第875章 碳基生命的另一種形式第994章 九顆星的製造難度第599章 村子裡面修族譜第612章 物理學的盛會第671章 三千億的超級工程!第526章 通向大統一理論聖盃的基石第28章 臥虎藏龍的母校第210章 比諾獎更偉大第268章 大計劃!第172章 華國的申請第957章 實驗數據分析完成!第855章 米國的小心思第704章 特里薩阿奇爾:這不可能!第718章 ‘時空洞’與‘引力子’第843章 移民火星的基礎技術之一第789章 存在問題的強電驗證工作第649章 該死的,他們面對的到底是一個怎樣第326章 火力全開的陶哲軒第763章 原來答案早就在那第670章 移民月球就在眼前第471章 威騰:這怎麼可能?!第20章 考場上沒有運氣,只有實力!第1039章 隱藏在基因中的數學公式第323章 煽動數學物理界的風暴第415章 成爲規則的制定者第841章 斷代的發展第224章 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