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六章 血肉橫飛

冰雪鑄就的白色的大地,上面彷彿用墨色畫出點點的風景,唯一擁有的色彩是在上面活動的人。

匈奴人的樣子,輪廓比較深,身高上半身看起來比較長,但是腿卻看起來比較矮。

他們騎的馬也矮,但是看起來比較有耐性。

錢汝君養的馬,沒有統一品種,看到有什麼馬就抓過來用。

餵了空間草料以後,在經過挑選,選擇適合在戰場上活動的馬。

但整體看起來,還是比較雄壯。

跟匈奴人的馬匹比起來,就像是營養過剩的樣子。

馬匹的褐色,在加上上面穿着黑色軍服的大漢人,還有雜色毛皮的匈奴人,在混戰之中,以騎兵爲主體的人羣,撞出一片紅色。

紅色的顏料撒在白色的土地上,顯得如此燦爛。

錢汝君閉上眼睛,在文字的世界裡,戰爭讓人慷慨激昂,但是當文字成爲現實,出現在面前,卻讓人覺得世界所有的色彩,都被這些人奪走了。

錢汝君突然一點都不想看戰場的廝殺,這不是電影電視,也不是小說,更不是歷史,這是活生生的現實。

在戰場上,她忍不住閉住了眼睛。

幸好,錢汝君本身對危險,充滿着提防的心理,她本身所學的玄武飛華,更是能識別危機。

聽到不對的聲音,她還是自動張開眼睛,並且迅速的躲開來。

在戰場附近,就沒有安全的地方,除了隨時有人襲擊以外,隨時隨地都可能有東西砸過來,有時候是武器,有時候是戰袍,有時候,甚至是人的肢體。

跟人打架,錢汝君不怕,頂多對方鼻青臉腫而已。她從來不擔心自己會受傷。

在單打獨鬥的情況之下,現在能打傷她的人,幾乎沒有了。

對這種充滿血腥的戰場飛砸來的物品,她就覺得全身發抖,不是怕受傷,而是她覺得太可怕。

她想到失去肢體的那個人,一定很痛。如果還能活下去,他的未來,該怎麼樣存在下去。

她決定不再來旁觀,飛速的離開這裡。

錢汝君去了另一個血腥的地方,把她來自於後代的各種醫學知識,強迫灌輸給戰場上什麼都不懂,只會喂藥,砍人手腳的軍醫。

軍中醫生跟淳于意和他的學生差別太大。

錢汝君把學堂島的學生都叫了出來,這時候,她已經顧不得隱藏了。

人的生命高於一切,就算學堂島的學生出現,引起流言蜚語,她也認了。

看得出來,在戰場上,大漢的兵馬還是居於弱勢。

以前大漢,對手其實主要是白羊王和樓煩王這些人物,對於匈奴單于,大部分只有書信往來,很少有真的,對壘的情形。

不對,應該說完全沒有,因爲大漢真的要出塞,在原本的歷史,應該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文景之治時期,對外政策還是以忍耐爲主。

而大漢時期,除了劉邦曾經在塞外裡走了一圈,其他皇帝根本沒有出塞。

匈奴單于率領的本部人馬都是百戰雄兵,不是這一般人可以對付的。就連匈奴人本身都不可以。

錢汝君在這裡說的,一般人就是匈奴的奴隸大軍,也就是錢汝君之前收服的這些人。

人和人之間還是有極大的差別,錢汝君覺得匈奴單于本部跟這些外地的人馬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是被當成寶貝培養出來的,從小就能夠吃飽穿暖,身體沒有受到,非人類的待遇,也就是他們一直都是能吃飽的。除非戰鬥時候,他們顧不上吃飯。

當然,他們是寶貝,不是他們不上戰場的理由,他們在戰場還是衝在最前面,勇猛非常。

匈奴單于非常清楚,只有戰鬥才能夠訓練他的軍隊成爲最勇悍的士兵。

躲在後面又吃得飽,穿得暖,只能養出一堆廢物。他所部人馬,也一直在替換之中,誰跟不上他的腳步,就會被捨棄,從部族裡挑人。

一旦被捨棄,在部族裡,他就不能在享受以往的生活水準了。

這是很多匈奴人不能接受的。

而且錢汝君所收服的那些匈奴人,基本上,平常上,只能算是普通的牧民,是必須親自放牧,本身沒有太多奴隸可以使用的。

只有臨時被召集,纔會上戰場,所以在匈奴人裡面,是最下階層的存在。

面對真正勇猛的匈奴人,他們不跪下已經是進步很大了。

在這些牧民的眼裡,這些人是真正的勇者。

伙頭軍又被送回來,交由錢汝君掌管,可惜現在的伙頭軍做菜沒有輜重營裡面的人做的好吃,本身又有戰鬥能力,結果被錢汝君踢了回去。

她認爲竟然是軍人領,擁有錢財,那就該替國家盡力。至於在伙頭軍能好吃好喝的,還是留給輜重營的百姓吧!

百姓出來長城以外,已經是奉獻很大了。

錢汝君保留的匈奴大軍,也全部捐獻給皇帝,讓皇帝把他們派到戰場。

匈奴人很可憐,因爲匈奴單于大軍,太過兇狠,他們往往是會負責前鋒的位置,死傷慘重。

錢汝君看到匈奴人被損耗掉,感到非常難受。

“跟皇帝說,如果有抓到匈奴人就趕快送過來,這些匈奴單于帶來的匈奴人是真正穩固匈奴的力量,抓一個算一個,而且抓過來的人變成我們的人,絕對會把匈奴單于氣死。”

錢汝君找人來跟皇帝劉恆說。

她本人已經很久沒有見過皇帝。

在草原上,大部分人都沒有機會洗澡,想要找到足夠的水源洗澡,畢竟不容易。

匈奴本部大軍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匈奴還帶了很多其他部族的人,跟着他一起戰鬥。

每一次,除了本部大軍會出動之外,同時兼其他部族也會出動,其它部族雖然戰鬥力略微低下,但是也比錢汝君抓到的匈奴人好上一些。當然,這是指跟果是他們用原本的實力比,如果只有原本的實力,估計只有死路一條。

幸好,這些人在錢汝君手上,並不是沒有變化的。

因爲錢汝君每天都給他們好吃好喝的,早就把他們身體養結實了,加上洗腦之後,能夠把他們最大的潛力激發出來,所以勉強能夠跟這些人打成平手。

即使這些人再被抓回去,錢汝君也不怕他們叛變,他們會找機會逃回來,繼續爲大漢戰鬥。

試過幾次之後,匈奴單于抓到這些人,已經不會留這他們的性命,只會把他們殺掉。

這對匈奴單于來說,簡直是難以忍受的事情。

只是死了這麼多匈奴人,匈奴人的人數不斷減少,錢汝君也說話了。

“我們的人爲什麼不派出去,沒有經過真正的戰鬥,這些軍士是不會成長起來的,以後這樣的機會大概不多了,必須好好的訓練,他們才能夠地我們大漢繼續征伐,還有很多土地需要開闢,只要把四周都變成我們的,我們才能夠安心。”

“我們沒有這麼多人了,而且管理這麼大的土地,我們的官員也沒有這個效率。”

在錢汝君的耕作方式之下,皇帝再看不出來,他就沒有資格當皇帝了,皇帝劉恆發現大漢的土地不是不夠,而是生產效率太低,但是生產效率低。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耕作以外的原因,種子還沒有經過優化配種,所以沒有辦法成爲產量很高的品種。

本來大漢可以慢慢自己自行發展出自己的產品,只要錢汝君告訴大漢方法,可惜,但皇帝等不了,要錢汝君交出能夠生產豐富的種子。

而且錢汝君心軟,因爲看着人家餓肚子實在受不了,所以把最好種子,加上土豆也貢獻出去。

要不是,大漢的土地真的很多,錢汝君說不定還會弄出土地空氣種植的方式,讓他們可以在自己家裡種植。

可惜外面正在打仗,隨時出去都會有危險,錢汝君再也不能騎着馬,到處奔馳了!

錢汝君覺得在這個時代,沒有很多車子在外面,在大草原上騎馬奔馳,大腿內部不會疼痛之後,就變得非常的享受,當風吹過,如果不是天氣太冷,那真的是一定很很舒服的事情。

其實,現在錢汝君的身體不怕冷。她能夠把冷風擋在外面。

現在,她每天的工作基本上就是給,黑土麻布袋,弄一點空間泉水,讓裡面的草能夠長得更好,供應給那些馬匹,因爲在草原上,馬匹如果夠會跑的話,就算打架打不過人家,還有跑路的機會。

錢汝君還是不希望漢人死太多,尤其是,皇帝帶來的這些漢人都是社會的精英。

雖然精英本身就得到上天太多的好處,比起那些愚笨落後的人來說,他們已經是屬於大漢活得幸福快樂的人了,但是錢汝君也知道,從他們出生到現在,他們負擔起更多的責任,國家的責任,保護國家的責任在他們身上。

而那些真正貧窮落後,甚至沒有飯吃的人也上不了戰場,因爲他在戰場,當兵必須要有合適的設備。

大漢的設備,不見得是官方所出,自己打造的設備往往是比較能夠保命的,所以,爲什麼有錢人他的生存機會就是會比窮人大?因爲他們擁有很多外部的保護。

而窮人不是隻要超過有錢人一點點,而是要超過很多才能夠追求到公平的機會。

今天做的菜是韭菜煎餅,因爲韭菜已經成熟了,所以,錢汝君教了他們這個韭菜煎餅,的做法,自己拿了一片煎餅就跑到外面去,找了一棵樹爬上去,雙腳光着腳晃盪着看着遠方,她雖然不敢在近處看着戰場,但是在遠方他還是遙遙望着戰場,因爲戰爭的勝利與否其實跟他未來的命運是有關係的,她再怎麼強大,也沒有辦法一個人打敗所有的匈奴人。

未來這一片土地,她一定會帶着學堂島學生走過,如果有一個和平的草原,並且經過漢家文化的教育培養,有上廁所習慣,還有衛生習慣的養成,讓天花瘧疾,這種疾病消失,那麼對她來說,草原就會變得非常的美麗。

來到大漢,他覺得很可惜,因爲人越多的地方越髒亂,往往人越少的地方也因爲雜草亂生,沒有經過人的整理,也會變得髒亂。

或許只有無垠的水,才能夠把這種髒髒亂的感覺趕走,讓她覺得這片土地美麗。

是的,錢汝君再也沒有辦法接受,髒亂的事情!

像當初她到車站去聞到別人吸菸,看到地上垃圾都會非常的事情,更不用說,在這個地方路上還有人會大小便。

甚至錢汝君還能夠看到有人隨地大小便,捂住臉,只想快點離開那個地方,但是等錢汝君離開之後,她又發覺不對,因爲她已經不是以前的平凡女子,而是能夠掌控別人生死的大公主,大貴族。

她爲什麼要跑?

看到看不習慣看不過眼的東西,只要教訓對方,讓對方遵從她的意志就可以了,所以在草原上,在輜重營她就是這麼做的。

效果很明顯,人們逐漸向錢汝君生活的方式看齊

雖然麻煩了一點,但是,經過整理之後的環境整潔,讓每個人都心曠神怡,也慢慢的自願維持這樣的秩序,甚至違反秩序的人,還會被別人責罵,不用由錢汝君自己盯着。

突然有一個人飛快地向錢汝君所在的樹木奔馳過來

錢汝君也發現戰場的情況似乎有些不對,代表着他那一方的顏色,黑色,大軍開始飛快的向後退出。

錢汝君,忍不住突然站了起來,站在空中腳下沒有任何的物體,突然發現不對,才趕快把腳踏在樹枝上,幸好奔馳中的人或許是因爲急急忙忙的關係,沒有注意到這種情形。

滿頭大汗的他,看到錢汝君在樹上,連忙說道:“皇上下令,一刻鐘內撤退!”

錢汝君沒有多多說話,她拿出身上的一個棋子,對着下方擺出了一個撤退的旗號。

立時,下面開始就有許多的旗號開始跟着起來,很多人就開始慌亂的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這時候錢汝君才問下面的人:“發生了什麼事?”

第二五四章 城門口第七四一章 依賴第三六六章 找人幫忙第五十二章 水租第二九四章 燒烤口味第三十七章 大鴻臚第六十八章 真正的吃貨第六〇五章 生產第八一二章 信心第七一五章 受困者的挑戰第五十一章 妙妙一起嫁第一百章 鬥嘴第二四一章 祀與戎第三五〇章 聰明人第八一六章 安置點第七五七章 吹牛第九八九章 準備第三二一章 胡家棉紡工第四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八四九章 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第七五九章 養孩子大不易第三五五章 住得近一點第三〇七章 金妙巡視(三)第三七五章 我回來了!第四四一章 心動第九七八章 我們不一樣第四八一章 分道第六七一章 匈奴雜牌大軍第六〇六章 老秦人第三八三章 太學第一九九章 意外第六七五章 向皇帝靠攏第五四〇章 搭船第五十九章 新衣裳第一八〇章 清早出門第二四八章 陳初冬第二五〇章 包袱第七九二章 光點第五十六章 大戶第二九〇章 花苞能換否?第四四六章 南下北上第五五七章 跋涉第二八四章 男兒志在四方第四五八章 又一熱鬧地方第五〇四章 處決第七五四章 人和人不同第二〇二章 正確的事第七十九章 玄武飛華第三九四章 奪妾第四一六章 新地盤第七二六章 新地方新氣象第五〇五章 心亂第一二七章 皇女和皇后大不同第五六九章 吸水地表第九三六章 消費滾雪球第六一八章 忽悠招生法第二十七章 男子偷吃雞第五十七章 有人好辦事第四二一章 囂張第四十一章 東西買多了也能出事第八二四章 回家第五五八章 少男少女第八二七章 人力簡化第八二一章 探索第六七八章 天涼第五五五章 看到陸地第四五〇章 野人第一二七章 皇女和皇后大不同第五七二章 燒掉再建第四六六章 通報第七七三章 風雨第七五三章 必須打第五五〇章 航海(四)第一〇六章 拐回緹縈第六三四章 要人去當兵第九〇一章 家第五十四章 茶店第九八一章 接受第九九〇章 人的日子第八四二章 縫縫補補第四六六章 通報第二二一章 胡茬去哪裡了?第六五二章 老地方第一四〇章 提示第二九三章 香味撲鼻第六八四章 金麥城規章第六九一章 圓形城市第六六四章 綠豆芽第一〇九章 朋友夫不可戲第四八六章 錢生錢第五一六章 發光木第二一五章 大忽悠第二七三章 再來一條第一二三章 皇子劉武第二〇七章 陽氣第四二五章 得知第八四六章 皇帝的心思第六二九章 黑土失效第八八五章 偶遇第四十七章 坑爹的備註
第二五四章 城門口第七四一章 依賴第三六六章 找人幫忙第五十二章 水租第二九四章 燒烤口味第三十七章 大鴻臚第六十八章 真正的吃貨第六〇五章 生產第八一二章 信心第七一五章 受困者的挑戰第五十一章 妙妙一起嫁第一百章 鬥嘴第二四一章 祀與戎第三五〇章 聰明人第八一六章 安置點第七五七章 吹牛第九八九章 準備第三二一章 胡家棉紡工第四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八四九章 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第七五九章 養孩子大不易第三五五章 住得近一點第三〇七章 金妙巡視(三)第三七五章 我回來了!第四四一章 心動第九七八章 我們不一樣第四八一章 分道第六七一章 匈奴雜牌大軍第六〇六章 老秦人第三八三章 太學第一九九章 意外第六七五章 向皇帝靠攏第五四〇章 搭船第五十九章 新衣裳第一八〇章 清早出門第二四八章 陳初冬第二五〇章 包袱第七九二章 光點第五十六章 大戶第二九〇章 花苞能換否?第四四六章 南下北上第五五七章 跋涉第二八四章 男兒志在四方第四五八章 又一熱鬧地方第五〇四章 處決第七五四章 人和人不同第二〇二章 正確的事第七十九章 玄武飛華第三九四章 奪妾第四一六章 新地盤第七二六章 新地方新氣象第五〇五章 心亂第一二七章 皇女和皇后大不同第五六九章 吸水地表第九三六章 消費滾雪球第六一八章 忽悠招生法第二十七章 男子偷吃雞第五十七章 有人好辦事第四二一章 囂張第四十一章 東西買多了也能出事第八二四章 回家第五五八章 少男少女第八二七章 人力簡化第八二一章 探索第六七八章 天涼第五五五章 看到陸地第四五〇章 野人第一二七章 皇女和皇后大不同第五七二章 燒掉再建第四六六章 通報第七七三章 風雨第七五三章 必須打第五五〇章 航海(四)第一〇六章 拐回緹縈第六三四章 要人去當兵第九〇一章 家第五十四章 茶店第九八一章 接受第九九〇章 人的日子第八四二章 縫縫補補第四六六章 通報第二二一章 胡茬去哪裡了?第六五二章 老地方第一四〇章 提示第二九三章 香味撲鼻第六八四章 金麥城規章第六九一章 圓形城市第六六四章 綠豆芽第一〇九章 朋友夫不可戲第四八六章 錢生錢第五一六章 發光木第二一五章 大忽悠第二七三章 再來一條第一二三章 皇子劉武第二〇七章 陽氣第四二五章 得知第八四六章 皇帝的心思第六二九章 黑土失效第八八五章 偶遇第四十七章 坑爹的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