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3年,孟夏,丁丑日。
位於涑水與澮水之間的董國,發生了一件大事。
Wшw¸ тt kan¸ ¢ ○
先是西北方的鄂氏部落的族人,在其百戍猛、姝等人統率之下,逮了不少董氏族人。
隨後,得知了事宜的夏后氏之臣董國董侯,派董國司馬麾下一名叫做董狐的旅率,統率千人,前往董國南境之內的一座叫做南邑的小邑之處,阻攔鄂氏族人的侵犯。
董狐者,董國之人。據聞,之所以將名喚做狐,是因爲他稚僮,也就是小時候,讓一隻狐狸在一處丘地,救了他。
而董國南邑,則是先前呂國大子呂駱等人,遇到了董國百戍的那個地方。
南邑約摸二仞高,也就是三米左右。周十餘里,千餘人,門兩座,一南一北,兩百戍拱衛。
凡稱邑者,原來都是指都邑,後來演變成了重要的小城郭也可以用的城池名譽。
南邑的衛戍者,便是領着呂駱等人到了董邑的董國百戍。故那名董國百戍又喚做,百戍南。
南邑的城頭之上,接替了百戍南衛戍董國南邑邊防的百戍,饒有興趣地看着遠在一里之外,羈押着不少董氏族人的五百多鄂氏族人所在的地方。
心想,董邑之內的主君,應該得到了自己派去的族人,傳的消息了。
吾族族人,應該也來了。
吾倒是想看看,這些與世隔絕的鄂氏族人,如何攻破餘的防禦。
連忙對身邊的十名十行說道:“諸位族人,衛戍南邑,便是衛戍董邑,衛戍董國,南邑若敗,則國將亂。”
“下臣明白,雖說我等不過百餘族人,吾爲董氏子,無懼外邦來。願同百戍,死守董邑。”十名十行,感覺到了身體血液的蘊熱,異口同聲地道:“防禦鄂氏族人的進犯,拱衛主君,拱衛族人。”
“善”
“不過南邑不容有失,謹慎防禦便可。”
那名接替百戍南的百戍,若有所思地迴應着,十名好戰熱血的十行道。
之所以,南邑這麼重要,除了拱衛董國之外。還有就是,無論是董國,還是天下氏族部落、侯伯,各地的小城非常少,到處都是聚落多,不過各地都邑,相比同時期其他大洲,週數十里,也算很大了。
其實南邑的地位,就像歷史上齊國五都或者說五屬,抑或者說,像是北上廣深一樣至關重要。
隨後,十名十行,領着麾下十人,駐守每隔半里一人,防禦鄂氏族人去了。
“十行,汝覺得這南邑守得住麼?”這時,一名叫做椿的士卒,小心翼翼地向其上司十行問道:“半里一人,倒也相差無幾。不過城郭之外,五百多鄂氏族人哪。”
“南邑自然是守得住的。”那名十行心想,我剛調到了這裡,就即刻成了衛戍比之都邑的南邑外郭,這也真是夠不幸的。不過當他想到了自己的親緣家、族人,接着又想到了其百戍所說,“南邑不容有失。”像是猜到了甚麼,旋即昂首挺胸,精神抖擻地說道。
“嗯哼!”旁邊的另一名士卒,指着之前說話的士卒椿,道:“若是守不住,吾等董氏則會因此大亂,你如此說,是何意?”
“汝不會是想,投在鄂氏族人之下罷。”這時,那名十行會意,詰問之前先說話的士卒椿道。
那名十行,越想越覺得就是這樣,於是接着說道:“汝還真是與其名椿,相合。這是想着長歲之瑞。”
轉念一想,又說道:“吾看你不是椿,而是蝽,蠕蟲耶。”
“十行,還有這位族人,”那名叫做椿的士卒,看了看自己頂頭上司以及另外一名士卒,連忙否認道:“吾這是問問罷了,想想鄂氏族人如何對待那些隸人的。也不敢說投在鄂氏族人麾下。”
“嗯!這倒也是。”接着又一名不曾言辭的士卒,說道。
“誰說不是。”又一名士卒,接過前者的話茬,說道:“鄂氏族人,將那些勞心勞力,爲其豢養鼉,當鼉長,而隸人勞累不堪,死了。將其拋卻水中,予鼉分食,如此暴虐無道,隔世不知道多少歲。如今聽聞,也是恐懼莫名。”
一時間,南邑東邊的城頭之上,十餘人,見鄂氏族人還不曾來攻。
你一句,我一句的縱論着。
這樣的一幕,也在南邑的其他防禦的城頭出現。
……
一里之外,有個叫做南澤的水澤邊上,鄂氏族人百戍猛、姝等,在其旁邊,擄掠四方董氏族人的舊舍,搭築了新的茅舍,就像是一個新的聚落一般,雜居相亂。
“諸位族人,那呂國大子等人,就在董國之內。”百戍猛,望了望南邑,然後跟身後的鄂氏族人說道:“吾等只要打進董邑,弒了呂國大子及其麾下。並絕了董氏,就無人能稟告呂國了。”
“哈哈哈哈!”
百戍姝,心想,猛說的也不錯,只不過自己怎麼就惴惴不安呢!到底那裡沒有顧及到。
想不通地她,憋了一眼百戍,朝着數百鄂氏族人說道:“董氏族人,就不必濫殺了,除卻呂國大子及其麾下,到時候董氏族人,自然會閉口不言,或是稱臣納貢。”
另外三名鄂氏百戍的想法,倒是贊同其族百戍猛的方策。
只是他們不知道,遠在北方的呂國,不但知道了,派了千多族人,身爲呂國大子呂駱之父的呂伯侯還帶了族人親自前來。
董侯也派了族人前來解南邑之難,並親自率一部族人前來。
如果他們知道是這樣的情形,定然會說,彼我兩方,優劣這般大,還如何打戰。或有可能,直接帶人退卻,逃離董國了。
然而,這樣的事宜,並不存在。
就在此時,董侯領着一部族人。掠過數十里,經過了幾個時辰,已經到了南邑的北門了。
而拱衛南邑城郭北門的士卒,出城迎接。
所有士卒,異口同聲道:“吾等覲見主君,主君親自前來,是吾等之罪愆。”
董侯,知道這些事宜,與他們無關,連忙迴應道:“諸位族人,此事與汝等無關,無須掛懷。”
“引吾入城罷,時間久了,鄂氏族人察覺了。便不善了。”
緊跟着,董侯隨此地董氏族人,進了南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