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諒你也不敢叛吾。”
望着身旁的百戍,即使是此刻怒火中燒,也不想失去威儀的后羿如是說道。
后羿領着一千士卒,躍過洛水,沒想到受到了,自己曾親自打敗的有洛氏的洛國,河伯的河國,伯封的封父國、伯封國等遺族攔截,正是年邁六旬的后羿,衰落之時,恰逢自己的麾下,提出這樣的諫議,他怎可能不生氣。
封父國是夏后氏樂正夔的賜氏之土。
“傳我之令,勁旅皆往後退三十里,就地起舍,先休憩一番,養足精神,再擬前行。”
后羿望了望身後,自從河洛間越過洛水到這伊洛之隙,幾經戰事的衆人,自己這邊已經損失了過百人,而寇人損失了多少,至今不知,不得已言道。
后羿不禁暗道,“莫不是吾后羿要步太康之道,如此思來,豈不可笑。死亦不能如此,爲天下人恥。”
后羿身邊的細臣,看到后羿這麼怒氣衝衝,也不敢再上前勸諫,只得暗自作吧。
一旁與族人,搭築茅舍去了。
太陰(月亮)高掛,明亮,爲夜晚的世界,帶來了光明。
幾個時辰過去了,茅舍也搭築好了。
剩下的八百多人,相互分爲八百戍,生了一堆篝火,在這戰事已開的時候,不能都休憩,自然也就有人夜幕守護。
之前勸后羿的百戍,還有一些更低的十行、戍卒一起圍着篝火,
旺盛的篝火仍然在燃燒着,剛好輪到勸諫后羿的那個百戍的人值守。
剛替下一輪值守的百戍,一名十行,從席坐的草蒲榻站立了起來,又望了望后羿所在中間的茅舍,嚷嚷道,
“百戍,幾個時辰之前,何必去尋夏後,這不是自取其辱?擱餘來看,夏後歲時近古稀,頭昏腦漲,已分不清清濁之臣,不然怎會怒斥百戍。”
就在那十行說完的時候,那百戍的臉上,有些蘊含着怒火,可仔細想想,自己這手下說的也不無道理。可眼下,又能如何,只能隨夏後一程回帝丘。
看到周圍的士卒、十行面目各異,出聲安慰道,“諸位昆仲,吾受一點辱沒,並不算甚麼。若是不能帶領汝輩安然回帝丘,與其父、母、族親相聚,此纔是錯矣。”
士卒們:“百戍視我等爲昆仲,願爲其效死。”
“來”
“來”
“來”
“諸位昆仲,一起飲酒,還有一些夏後命人募集的果蔬自然形成的酒水。”
一名十行手中握着后羿讓人給他們的酒水,朝着那些士卒、十行、百戍道。
“食”
“食”
“食肉。”
“這些時日與夏後一起獵了不少的畜獸,真夠吾輩食用的了。”
百餘人護着后羿與其餘休憩的七百多人的性命,不敢休憩,就在洛水的西岸,烤起了獵的畜獸,食了起來,美中不足的是,沒有後世的那些佐料,這時只有花椒、蒜、蔥花...。
洛水,即後世陝西省洛南縣洛源鄉的木岔溝發源,東流入河南境,經盧氏縣、洛寧縣、宜陽縣、洛陽市,到偃師縣楊村附近納伊河後稱伊洛河,到鞏義市洛口以北入黃河。全長453千米。大
致以洛寧的長水爲界,上段洛河穿行在峽谷和盆地之間,多險灘急流;
範裡至長水一段,兩岸懸崖陡壁,谷深在200米左右;出長水後,洛河脫離山區,水面漸寬,水中多沙洲。
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24條。其中最著名的是澗河,
發源於華山南麓,在崤山、熊耳山之間廣納百川,在洛陽平原腹地左攜澗水,右帶伊河,東出平原,北入黃河。
傳說有神龜出於洛水,其甲殼上有圖象,結構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爲肩,六八爲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陽數,四隅黑點爲陰數。稱爲洛書,古稱龜書,即伏羲氏之洛書。
在隔着洛水不過數十里的東方,伯封國、洛國、河國的遺族聚集到了洛水的洛澤,即後世的陸渾水庫,此時正商議如何阻礙后羿回帝丘。
洛國的洛神宓妃,洛侯之女,讓后羿滅掉了洛國,殺掉了洛侯,搶去做了句嬪,非常痛恨后羿的有洛氏族人仍然活絡在洛水之濱。
伯封氏遺族的人,對后羿滅掉自己的母國,更是屠戮君主伯封,又搶走了歲有三旬的樂正夔的妻,一樣地與有洛氏一樣不滿后羿,聽說了有洛氏以後,彙集到了這裡,更讓他們意外的是,碰上了后羿的旌旗之旅。
至於河國,河國是有洛氏的姻親,河伯的妻就是洛侯的侯女,有洛氏敬稱洛神的宓妃,原名宓,嫁與河伯爲妃,故曰宓妃。
後人誤傳爲河伯搶走了宓妃,后羿一見鍾情,愛上了宓妃,后羿大鬧河伯水府,拯救洛神的動人故事。
或傳爲嫦娥,爲神話人物后羿妻,偷食西王母的靈丹妙藥,飛昇成月宮之主。
“吾等雖然大敗后羿,倒是我三族死傷了幾百人,反觀后羿一方,不過百餘人。該如何打這一番戰事,諸位異氏昆仲,有何謀策。”
有洛氏逃走的一名頗有威嚴的,名叫洛帶的族人,出聲問道。
洛帶知道這次打敗了后羿,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故此時聚集在一起,商議對付后羿,心裡想知道其餘河國、伯封國的遺族怎麼想的。
就在這時,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回來了。
這時雖然沒有斥候,細作。但是在面臨戰事的時候,派出族人出去打探消息。
“后羿撤退三十里,在洛水西修築的茅舍,八百多人,篝火立於一旁,似乎是在休憩了。”
剛回來的有洛氏的人,連忙道。
“這番大好時機,立刻率領族人打過去。”
“且慢,以我等來看,這后羿自越過河水,打下夏后氏之地、你我之母國,可看他幾時失利過,”
“仔細想來,倒是我孟浪了。”
......
“你先且回去休憩,吾帶在這裡守着,”
“卯時之後,借后羿及其麾下,剛醒寐,就帶領族人打過去。”
三國遺族,你一句我一句,相互商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