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光着膀子打北京

打阿濟格還是打多爾袞,是取得大順政治及軍事遺產的陸四面臨的當務之急。

如果是打阿濟格的話,則在接引李、高西路軍後立即以西安存糧爲基東進南陽府,在有足夠糧草供應情況下,西路軍十萬將士至少能發揮五成實力。純防禦戰的話,還能再提高一成。

與此同時,抽調開封、歸德的張國柱第五鎮西進消滅現在還是明軍,但實質已經是僞軍的許定國部,如此就能打通順軍東、西兩大集團的通道。

至於河南府的清軍,戰鬥力實際上可以忽略的,因爲河南府的清軍就是在洛陽降清的順軍劉忠部。劉忠原先是明朝的將領,貪生怕死的很。

河南境內另外還有幾支順軍餘部,如河南節度使呂弼周、定南侯董學禮。只要這些順軍餘部沒有降清,哪怕他們不能做爲參戰主力使用,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牽制作用。

即便呂、董等人降了清,他們於大戰之中也不會對順軍戰略勢態造成威脅。因爲陸四可以從山東戰區抽一個鎮西進打壓呂、董。

目前來看,呂弼周同董學禮還算堅定,尤其是前者。袁宗第派人同呂弼周聯絡過,這位大順的河南節度使建議綿侯河南事態如果無法挽回,可同淮侯一起退往山東。

那麼在河南境內沒有清軍滿漢八旗主力的情況下,以李過、高一部爲主力的西路順軍配合淮軍張國柱的第五鎮,同急於北歸的阿濟格打一場決定中原歸屬的淮海戰役,戰略勢態是成立的。

堵住阿濟格,甚至給予重創,或者尚可喜動搖反正,那麼滿洲就失去其三分之二的主力,接下來的戰事對順軍就極爲有力,大部分綠營甚至可以傳檄而定。

比如在寧夏、甘肅和陝西北部的那幫從京畿、山西被阿濟格調出來的綠營兵。

多爾袞之所以讓唐通、白廣恩、姜瓖他們隨阿濟格西征,本來就是防着這幫綠營趁京畿空虛作亂。

難道這些降將們心裡沒數?

滿洲人兔子尾巴都不長了,他們誰肯給滿洲人陪葬?

但是,這麼做有兩大弊端。

第一,順軍西路軍因爲長征式的逃跑撤退導致戰鬥力嚴重下降,賀珍等降將在漢中伏擊導致西路軍損失幾千人,就能側面反應西路軍現在的實際情況。

第二,要想部署一次戰役級別的軍事對抗,同時調動東西兩線配合,至少要有四五個月時間,時間上陸四來不及。

即便一切如願,陸四能夠調動順軍、淮軍於南陽同阿濟格決戰,勝負也是五五開。

畢竟,阿濟格麾下帶領的清軍是滿洲、蒙古、漢軍八旗三分之二的主力,又剛剛殺死李自成,軍心士氣這一塊同樣不弱順軍。

無論是戰事膠着還是戰敗,對於順軍都是致命的。

所以,在反覆思量之後,陸四還是決定擒賊先擒王。

他說了一個很好的比喻,現在的北京多爾袞同當初的李自成御營東路軍一樣,而阿濟格那裡則跟西路軍一樣。

阿濟格爲什麼不追西路軍,反而死咬東路軍?

不就是擒賊先擒王麼!

連滿洲人都知道的道理,陸四爲什麼不以其人之道還施其身?

阿濟格眼下就算收到商洛糧道被斷的消息,他想從襄陽北返至少也得三個月。

尚可喜那牆頭草雖沒有明確表態願意反正,但多少還是爲了“安撫”陸都督跟顧君恩透露了一些清軍實情。

三個月阿濟格能北返還是樂觀估計,要是左良玉那邊不“通虜”,估計有的拖。

搶在阿濟格北歸之前直接東征北京,陸四手頭的優勢比直接打阿濟格要多出許多。

首先,北方清軍集團兵力嚴重分散,遼東李化鯨部的第七鎮至少能牽制五千左右的清軍真滿或蒙、漢八旗。只要第七鎮一日沒有被清軍擊敗,這五千左右的清軍主力就不可能入關支援北京。

關內戰局不利,關外是滿洲人唯一的逃生所在,哪裡敢讓淮軍真把他們老窩給抄了。

高傑的第六鎮雖不知現在戰況如何,但其流寇機動破壞性的戰術肯定嚴重打擊了清軍在北直及京畿一帶的動員能力,且殺傷了相當數量的北方綠營兵,削弱了清軍在畿輔一帶的防禦能力。

陸四估計現在的北直甚至近畿一帶清軍的防禦就跟篩子一樣,處處漏風。

保守估計,多爾袞現在能夠動用的兵力其實就是從河南北返的多鐸部及耿仲明部。

多鐸部的真滿漢軍及蒙軍不會超過三萬人,耿仲明兵力有限,是三順王中實力最弱的,大概也就三四千左右的兵馬。

就算北京城中還有一萬留守八旗,多爾袞能夠用來保衛北京的兵力也不超過五萬。

北京城沒吃沒喝的,這五萬人也不可能在城中等死,所以必然還是要分出不少兵馬保衛京畿幾處重鎮。

如此,兵力配備上,多爾袞拿陸四又處於下風,無論是東線的淮軍還是西線的順軍,都能在局部形成對清軍的絕對優勢。

時間上,也是來得及的。

陸四這邊派去入川尋找西路軍的人已經回來,西路軍現在四川的夔州一帶,只要漢中通道能夠放開,他們隨時能夠回返陝西。

不管阿濟格,全力東征,直搗黃龍,西線由陸四親自帶領西路軍東征,東線則急令侄子廣遠督山東戰區四鎮北進,以近二十萬兵馬對決多爾袞。

在將己方優勢及淮軍於遼東、北直一帶的“提前”用兵造成的優勢全盤托出後,軍議的爭論嘎然而止。

定下東征打多爾袞的基調後,諸將接下來自然是就東征路線進行商討。

顧君恩提出繼續渡過黃河,進軍山西,直入京畿,這是李自成去年東征的路線。

好處是可以收復山西,徹底孤立陝甘綠營兵。

“我連阿濟格都不管,爲什麼還要管山西!”

陸四手指地圖,提出大膽的看法,就是什麼都別管。

“出潼關,入洛陽,北進彰德,直接打北京!其它地方的清軍不管他們有多少,一律不管!”

陸四斬釘截鐵:“清軍的首腦在北京,端掉北京,這世上還有清軍嗎!”

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萬歲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怕死的跟我殺過去!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一百四十章 搶灘登陸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四百三十五章 書寫得好就把作者綁來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二百五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二百七十四章 濟南鏖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襲孔有德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爺度你一程!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九百五十八章 此屠夫,當寸搩!第一百八十二章 陸四的指示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龍降世 萬歲加冕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賊,我替天下人殺你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打了,和談了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二百零四章搶劫又叫捐輸(謝盟主無淚懶蟲小)第二百七十八章 孔有德不能走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七十章 侯爺指東,我就朝東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八百二十章 天王首級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八十五章 我話講完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七百零八章 最後的宗室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纔是我們的長城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個就是你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
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萬歲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怕死的跟我殺過去!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一百四十章 搶灘登陸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四百三十五章 書寫得好就把作者綁來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二百五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二百七十四章 濟南鏖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襲孔有德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爺度你一程!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九百五十八章 此屠夫,當寸搩!第一百八十二章 陸四的指示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龍降世 萬歲加冕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賊,我替天下人殺你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打了,和談了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二百零四章搶劫又叫捐輸(謝盟主無淚懶蟲小)第二百七十八章 孔有德不能走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七十章 侯爺指東,我就朝東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八百二十章 天王首級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八十五章 我話講完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七百零八章 最後的宗室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纔是我們的長城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個就是你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