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降明 攻明 滅明

佟養甲見英親王難以決定,便問宋獻策中策是什麼。

宋獻策稱中策乃據湖廣自立,同從前李自成建新順一樣,以襄陽爲大清新的都城,以湖廣爲這十幾萬清軍的就食之地。

明朝的湖廣有湖南、湖北兩地,國初之時這兩地多爲蠻荒之地,後經大規模開墾,改土爲流,已是中國難得的大糧倉,故而有“湖廣熟,天下足”之說。

當年不管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都曾寇掠湖廣,目的便是取湖廣糧食以養軍。

如今明朝在湖廣的統治嚴格來說只剩湖南之地,而明朝在湖廣的總督何騰蛟並非什麼能臣,何騰蛟手下的明軍更是地方拼湊的烏合之衆,戰鬥力連北方降清的綠營兵都不如,若阿濟格決定以湖廣自立,只需派出兩三萬人就能將何騰蛟連同湖廣明軍趕出湖南。

擁有兩省之地,阿濟格統率的這支清軍主力只要糧草能跟得上,是完全能在湖廣立足的。

然而立足湖廣有利自也有弊。

弊端便在於湖廣地方氣侯炎熱,滿洲大兵難以適應,而且此地多水道,不利騎兵作戰,很多地方都需要水軍,而水軍又恰恰是清軍最缺少的。若有戰事,清軍難以發揮騎兵優勢,無疑戰鬥力就要大大降低。

再者,若阿濟格在湖廣自立爲清帝,肯定便成了北順南明的眼中釘,於北順眼中,湖廣之地乃是其統一中國的跳板,不可能任由清軍繼續盤臥在此。

當年蒙元徵宋,便是先攻湖廣。

於南明眼中,湖廣爲長江上游,又如釘子一般插入其統治區域,不拔除於南京,於整個南方都是極大威脅。

如此以湖廣之地北拒順軍,南抗明軍,清軍顯然是無法撐太久的。

最重要的是現在滿洲根基已失,漢軍、降軍人心各異,恐怕沒有多少漢軍還會願意替滿洲人死戰。

一旦漢軍叛去,清軍主力就只剩不到八萬人的滿蒙八旗兵,又哪裡能兩面拒敵。

故而,宋獻策認爲以湖廣自立爲中策,只能是權宜之計,將來還是要另想他法的。

佟養甲聽的有道理,他在左良玉麾下做了一年多的督理鹽餉差事,對湖廣民情、地形瞭如指掌,深知此地的確不是長久之地。

阿濟格沉吟片刻,問道:“那愛塔所言的下策是?”

“降順。”

宋獻策直言不諱,“若王爺選擇降順,奴才以爲其他人或許無事,但王爺怕是難逃一死。”

宋以“奴才”自稱,是因爲其降順後阿濟格將其隸入旗籍。

阿濟格聽後沉默,宋獻策的話雖刺耳,可卻是擺在他面前的事實。

北京那邊具體消息並沒有傳過來,但多爾袞的死已經表明北方清軍被順軍消滅,順軍又於去年就已經渡海襲擾遼東,這意味北京的朝廷很有可能是連關外都回不去的。

即便心中再不願承認,阿濟格也意識到他手下這支軍隊就是大清最後的希望,也是最後的種子。

因此,他必須慎重再慎重。

降明、自立、降順...

三個不同的選擇在阿濟格腦海中反覆橫跳,一時不知道究竟要採納哪個。

佟養甲見狀,卻是說道:“既然宋愛塔說南明軍力薄弱,那王爺爲何要寄人籬下?我大軍爲何不是滅明,非要降明呢?”

佟養甲的想法很大膽,就是趁左良玉部同聽命於南京的明軍內訌之時,河南清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重奪武昌,蒐羅船隻順江東下一舉攻破南京。

從時間上分析,順軍主力沒有三兩個月時間是不可能抽調到南方來的,當面順軍也沒有同清軍野戰的實力,因此只要清軍動作迅速及時南撤,等順軍反應過來時他們已經到了武昌城下。

一切順利的話,年底或者明年開春,這十幾萬清軍就能兵臨南京城下了,打下南京城據有江南之地,阿濟格這支孤軍就不再是無根之萍了。

宋獻策挼了挼鬍鬚,南下滅明這個想法他早前也想過,也具有一定可行性,前提是英親王麾下這支大軍要團結,如尚可喜、吳三桂、王得仁、王體中等漢軍降將不生內亂。

不然,漢軍若亂,以這幾萬滿蒙八旗兵在缺少水軍的條件下想要一路打到南京城下,比之直接據湖廣自立要困難的多。

之所以將降明列爲上策,是因爲這樣做還能讓阿濟格這位大清的英親王繼續成爲這支降明軍隊的主帥,實力不被削弱,並以明朝需要他們對抗順軍爲籌碼爭取足夠多的利益。

據湖廣自立也好,降順也好,清軍一定會分裂,尚可喜或許會降順,手下有近五萬人的順軍降將王得仁、王體中也肯定不會降順,但吳三桂多半就會直接降明。

如此,降順的降順,降明的降明,一支大軍轉眼就分崩離析,於阿濟格,於他宋獻策都是滅頂之災。

“滅明也好,降明也好,王爺都要儘早決奪,此事多拖一天,於王爺的不利就多一分。”

跟着李自成做了那麼多年軍師,宋獻策深知軍師的作用是提出建議供主帥參考,而不是替主帥拍板決定。

“這...”

阿濟格心中也是糾結,滅明與降明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若滅明失敗,他可就是連降明的機會都沒有了。

思來想去,命侍衛傳譚泰同愛星阿入內。

愛星阿同譚泰都是正黃旗,其先祖就是開國功臣揚古利,曾與譚泰一同領軍追擊李自成。

阿濟格讓佟養甲將宋獻策所提三策及滅明之策告於愛星阿和譚泰,問二人當納何策?

譚泰毫不猶豫支持滅明之策,愛星阿卻認爲以他們現在的情況怕是難以滅明,但是可以攻明。

“攻明?”

阿濟格疑惑,攻明與滅明不是一個意思嗎?

“若明朝易滅,則攻明便是滅明,若明朝難滅,則攻明就是降明。”

說到這,愛星阿看了眼英親王身後懸掛的地圖,“便是降明,也當是有條件降明,而非讓明朝以爲王爺是無路可走。”

愛星阿的意思其實很好理解,就是先打疼明朝,這樣一來,明朝就不會認爲他們是喪家之犬了。

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二百二十六章 順予我侯 明當予我公第六十五章 破局之法,唯攻揚州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七十八章 亂世唯殺人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爲將,不可爲帥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二百四十一章 帶血的糧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七十章 我想留個後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九百九十一章 平川(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第六百三十五章 乾清宮中打地鋪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驁不馴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五百八十三章 陸四天王以慫奪天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濟南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個就是你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萬歲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二百五十六章 淮陰侯的價碼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們冤啊!第七百七十章 孫可望降順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六百六十三章 王爺,上策是降明第二百零三章誰讓我姓陸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二百九十章 妻兒咱來養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二百二十九章 告訴二郎,我頭疼第七百三十二章 長安當爲大西新京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驁不馴第四十四章 我他孃的就是陸文宗!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國御令第五百五十八章 闖王與你們同在!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兵多保重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
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二百二十六章 順予我侯 明當予我公第六十五章 破局之法,唯攻揚州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七十八章 亂世唯殺人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爲將,不可爲帥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二百四十一章 帶血的糧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七十章 我想留個後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九百九十一章 平川(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第六百三十五章 乾清宮中打地鋪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驁不馴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五百八十三章 陸四天王以慫奪天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濟南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個就是你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萬歲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二百五十六章 淮陰侯的價碼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們冤啊!第七百七十章 孫可望降順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六百六十三章 王爺,上策是降明第二百零三章誰讓我姓陸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二百九十章 妻兒咱來養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二百二十九章 告訴二郎,我頭疼第七百三十二章 長安當爲大西新京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驁不馴第四十四章 我他孃的就是陸文宗!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國御令第五百五十八章 闖王與你們同在!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兵多保重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