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

在舅舅高傑的安排下,外甥李本深帶人將銀箱逐一打開,裡面是一層層碼好的銀錠。

銀箱打開那刻,第六鎮的官兵一個個便都直了眼,最前排的更是兩眼放光,喉嚨咽個不停。

人皆愛財,無可厚非。

李成棟、胡茂楨等高級將領自是不會參與分銀,但下面的軍官卻是人人有份,且這些軍官分得更多,原因便在於中低層的軍官纔是一支軍隊的主心骨。

高傑這等先爲流寇後爲明軍,再爲淮軍的將領對此更是清楚,此次北進他準備將第六鎮盡數帶上,但私下裡卻做好了丟棄後附數千兵馬的準備。

只要能保存幾千老弟兄,第六鎮便還在。

很快,一箱箱銀子便被擡到各部依次瓜分,因爲沒有散碎銀子,很多都是兩三個士兵領一錠。

高傑原本是要下令出發,胡茂楨在他耳畔低語幾句,忙醒悟過來,笑着請李延宗上前爲大夥講幾句。

“高帥說笑了,這裡哪有小將說話的份。”李延宗倒是謙虛,沒有因爲舅舅是都督就在高傑面前老氣橫秋。

高傑道:“不是讓你說,是讓你替你舅舅說。”

“那好,”

李延宗想了想提着他那杆紅纓長槍向前幾步,對一衆官兵道:“我叫李延宗,我舅舅就是咱淮軍的大都督,他讓我過來跟大夥一起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生則同生,死則同死。嗯,有娘們同睡!”

說完,扭頭問高傑:“高帥,這樣說行不?”

高傑笑了。

.........

商洛山區,風雪連綿。

大順軍撤離西安後便遇降雪,致使老營婦孺在翻山越嶺之時凍斃數千人,嚴重打擊了順軍士氣。

因爲撤退匆忙,順軍沒有攜帶太多禦寒物資,帳篷也是奇缺,使得不少士卒只能和衣於風雪中硬挨。

巡視一圈後,李自成來到他的御營大帳,侍衛們找了些木柴在裡面生了火堆。

進帳後,李自成嘆了一口氣,坐下一邊烤火一邊吸菸。

牛金星、宋獻策、顧君恩、劉芳亮、袁宗第等文武見陛下神色難看,都不敢說話。

李自成不僅是神色難看,整個人看着也甚是憔悴,眼窩子都凹進去許多。

退出西安幾天後,李自成就爲自己的倉促決定而後悔,正如軍師宋獻策所言,放棄西安不僅動搖了大順根基,也將大順不多的主力一分爲二,使東西不能呼應。

沒有放棄潼關時,陝西的順軍有十幾萬人,雖說西安方圓無險可守,但順軍爲保家鄉而戰,還是能在西安左近反擊清軍的。尤其是西安城中存有大量糧食,完全可以支撐順軍半年之久。

反觀清軍,雖兵強馬壯,但是遠來之師,糧草各方面都接應不上,故而不可能於西安與順軍久耗。

宋獻策等當時都堅持於西安與清軍對峙,可李自成卻錯誤判斷軍情,以爲陝北的高一功和李過無法牽制清軍,寧夏、甘肅、漢中等地的順軍又多是原明軍降兵,故若他堅守西安很有可能會同崇禎一樣,陝西周邊的順軍各部不敢來援,因此決定撤離。

牛金星認爲時局尚未崩壞,河南正在反攻,東線山東的淮軍也能牽制清軍一部,冒然放棄西安等於是讓山東、河南屬大順的軍隊對中央失去信心,然而苦勸不果。

隨李自成撤出西安的兵馬實際有十一萬之多,汝侯劉宗敏、澤侯田見秀、磁侯劉芳亮、綿侯袁宗第、義侯張鼐等大將都在,皇后高氏在內的老營眷屬四萬多人,總撤離人數近十五萬之多。

如此規模的撤退一無預案,二無準備,全是李自成一拍腦袋決定,便導致了極其嚴重的後果。

軍事上,陝西順軍被一分爲二,除隨李自成撤退的東路軍外,以李過、高一功部爲主的陝北順軍幾萬人因爲西安被清軍佔領無法直接南撤,只能取道漢中南入四川,順江抵達荊襄地區。

這個撤離方案註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李自成直接同西路軍失去聯繫。而西路軍也不知皇帝行在,軍心必然迷茫。

沒有辦法阻止李自成撤離西安的宋獻策緊急制定了一個方案,就是大軍經商洛到達襄陽後,馬上會合留守當地的白旺部東下佔領武昌,並在湖北組織對清軍的防禦。

只是這個方案現在看起來似乎不太可行。

因爲,清軍追的太急。

多鐸部清軍首先進入西安,休兵兩日便派阿爾津率萬人追擊,其後趕到西安的阿濟格也急派精兵追擊。

更要命的是,澤侯田見秀犯了一個愚蠢錯誤,他竟然沒有奉令將西安的幾百萬石軍糧焚燬。

田見秀以“秦人飢,留此米活百姓”爲由沒有執行李自成的指示,只把西安東門城樓和南月城樓點燃,便趕來告訴李自成說已經遵命辦理。

李自成遠望城中煙焰沖天,信以爲實,沒想到田見秀的一時婦人之仁卻讓缺糧的清軍一下有了追擊的底氣。如果田見秀將西安糧草焚燬,清軍根本不可能咬着他不放。

事到如今,李自成也無可奈何,只得下令將田見秀削去一切職務,先行關押。

由於輕易放棄西安,導致大順政權的很多官員對前途感到渺茫。原先投順的前明官員做侍郎,做尚書的都在放棄西安後逃跑了。

李自成很擔心目前士氣低落,不堪再戰,倘若滿洲兵從臨潼轉向南來,窮追不放,他的大順軍很可能一戰即潰,前途不堪設想。

“要是韃子再這樣追着,朕怕就是到了襄陽也立不住,你們說說,現在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挽回?”

李自成放下菸袋,看向衆人。

“實在不成,陛下先走,我留下來。”

劉宗敏的傷勢雖然好的差不多,但因傷勢太重原因傷了元氣,實際已經不上陣殺敵。

“你留下來還不如朕自己留下來。”

李自成輕嘆一聲。

袁宗第道:“白旺來報說左良玉趁咱們兵敗北京,襲佔了咱們不少地盤。”

“這個左良玉,也就是朕不在,朕在的話,他就跟老鼠見了貓,”

李自成悶哼一聲,“不管左良玉,得想法拖住韃子才行。”

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一千章 湖廣平,天下定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七十六章 滿洲有三敗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四百三十五章 書寫得好就把作者綁來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二百五十八章 人仰馬翻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六百四十九章 國之根基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一千章 湖廣平,天下定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四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七百四十四章 定北撫南俱歸順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屍 官兵裹夫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四百二十二章 倭國借兵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濟南第五百九十二章 沾血的事情大傢伙做第七百五十八章 統統滅殺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兵多保重第六百零二章 大順也有八旗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光着膀子打北京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七百四十章 萬歲沒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四百七十六章 滿洲有三敗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第七百零二章 生擒張獻忠,封親王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門無忠貞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六十五章 破局之法,唯攻揚州第三百四十五章 攝政王的驚怒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
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一千章 湖廣平,天下定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七十六章 滿洲有三敗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四百三十五章 書寫得好就把作者綁來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二百五十八章 人仰馬翻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六百四十九章 國之根基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一千章 湖廣平,天下定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四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七百四十四章 定北撫南俱歸順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屍 官兵裹夫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四百二十二章 倭國借兵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濟南第五百九十二章 沾血的事情大傢伙做第七百五十八章 統統滅殺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兵多保重第六百零二章 大順也有八旗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光着膀子打北京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七百四十章 萬歲沒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四百七十六章 滿洲有三敗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第七百零二章 生擒張獻忠,封親王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門無忠貞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六十五章 破局之法,唯攻揚州第三百四十五章 攝政王的驚怒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