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篇 法門寺文化景區

法門寺文化景區

旅遊博主賀一鳴看着電視上播放的法門寺紀錄片停下了碗筷,他擦了擦嘴想再一次去法門寺文化景區遊玩,他的妹妹賀一鳳湊過來拉着他的衣袖也想去遊玩,他撫摸着妹妹賀一鳳的頭答應了她的請求,吃過早飯後他拿出法門寺文化景區的導覽圖開始規劃了起來。

9:30——9:40遊覽山門廣場

9:40——9:50遊覽佛光大道

9:50——10:10參觀法門寺合十舍利塔

10:20——10:40參觀法門寺寺院

10:40——10:50參觀真身寶塔

11:00——11:20參觀法門寺地宮

11:20——11:40參觀法門寺博物館

旅遊博主賀一鳴和他的妹妹賀一鳳坐上旅遊大巴車前往了法門寺文化景區,他們一路上哼着曲兒對這次出遊充滿了期待,他已經五年沒來不知道這裡發生了多大的變化,法門寺文化景區像一個未知的黑洞吸引了遊人的眼睛俘獲了遊人的心魂,他們滿懷憧憬地前來又高高興興地離去,在鄉村與都市的交錯中他們發現了真正的自我也堅定了信仰的力量,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他們終於來到了法門寺文化景區,然而遺憾的是由於受疫情的影響法門寺文化景區暫停開放,他安撫着妹妹賀一鳳的情緒讓她不要難過,妹妹賀一鳳嘆着氣獨自走到了櫻花樹下,他則望着高聳入雲的真身寶塔回憶起了五年前遊玩法門寺文化景區的情景。

山門廣場

旅遊博主賀一鳴購買完門票進入了法門寺文化景區,他拿着相機行走在山門廣場好像漫步在花紅柳綠的林蔭小道上,佛光門是山門廣場的第一道門,佛光門牆壁陡峭,以變形的斗拱裝飾承接屋頂,屋頂外張沖天,直指蒼穹,其色彩爲金黃,暖黃,具有一種莊嚴清靜,慈悲祥和的氛圍,穿過佛光門他看到的是靜心池,靜心池的前面有十四朵蓮花雕塑,一排排聖潔的蓮花好似含苞待放使他想起了周敦頤的詩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在清心池的東西兩側還設有青獅和六牙白象,一頭頭聖獸守護着佛門的清淨也守護着心靈中的最後一片淨土,第二道門名爲般若門,般若門的兩側是書法家沈默所寫的檻聯:蓮山吐豔,智慧通靈,心底無塵,天地因緣憑感悟;舍利凝輝,光明聚塔,雲霄有路,古今風韻任流連。般若二字爲梵音音譯,代表了知世間一切真理的大智慧。他站在般若門前回想着生活中的雞零狗碎,所有的愛恨情仇在一瞬之間化爲烏有,佛光的空無撕裂了慾念的僞裝讓肉體得到了洗禮讓精神得到了昇華,他在化整爲零的紛繁中看透了充盈背後的殘缺愉悅背後的哭嚎。在般若門與菩提門之間是一條狹窄的過道,這條過道給人一種舒暢之後的壓抑感覺,也表現出了只有以智慧爲前行指導才能抵達解脫彼岸的教義。走過般若門他來到了菩提門,菩提門的兩側是十八羅漢,十八位羅漢有的低頭沉思有的目光堅定還有的仰天長嘆,他們被染成古銅色的模樣心中只有對佛光的虔誠,最後一道門是圓融門,圓融門只有門柱表現的是天地人合一的思想,門柱下分別放置着一口鐘和一面鼓,一鍾一鼓提醒着世人不要放縱而要接受清貧的生活方式,因與果、生與死都在輪迴的演化中將數不盡的財富變成了善與惡的源頭。

佛光大道

旅遊博主賀一鳴擡頭望着血紅色的太陽,陽光凝聚成一道金縷射向了地面,他接着望向大地,大地上出現了一片佛光,陽光和佛光交融在一起朦朦朧朧分不清哪個纔是心中的光亮,佛光大道長1230米,寬108米,象徵着由世俗走向成就的修行之路,在佛光大道兩側的景觀廣場上,東邊設有佛陀勝蹟系列雕塑,讓衆生以出世的心態做入世的事這一佛法精神,西側是法界源流系列雕塑,展現了佛教文化在世界特別是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佛光大道上佇立着一排排金閃閃的經幢,這些經幢好像天安門前的華表精美中透出了一絲威嚴,在經幢的後面是一尊尊菩薩雕塑,東側的菩薩依次是大妙相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日光菩薩和觀自在菩薩,西側的菩薩依次是法苑林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月光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他一邊遊覽一邊拿起相機拍下了經幢和菩薩,望着一大片一大片金黃色的光亮他感覺自己的血液沸騰了起來,濃濃的新綠色被從經絡中漫溢開來與大道兩側的一草一木融爲了一體,他閉上眼睛把自己想象成一棵菩提樹,他的根他的葉他的花朵任憑風吹雨打依舊紋絲不動,之後他看到他的果實在人們的打磨下變成了一顆顆星月菩提,他們將星月菩提連成珠串佩戴在手上、腳上讓一切迴歸到最初的模樣。

法門寺合十舍利塔

旅遊博主賀一鳴雙手合十跪拜在了合十舍利塔前,前來敬香的遊客絡繹不絕地走過來進行許願,他看到他們有的是老年人,有的是中年人,有的是青年人,還有的是少年兒童,合十舍利塔塔高148米,它供奉着世界上唯一的釋迦牟尼指骨舍利,合十舍利塔的造型爲雙手合十,雙手合十表示了佛教的儀式特點、基本理念和人類追求和平的基本意願,在雙手合十造型的中間是一座唐塔,唐塔表明了歷史和現代的圓滿融合。他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進入了合十舍利塔的一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天王殿,大殿的中間是彌勒佛,兩側是四大天王,彌勒佛的背面是韋陀,再往裡走看到的是化身佛殿,大殿的中間是化身佛釋迦牟尼,兩側站立的是阿難佛和迦葉佛,化身佛釋迦牟尼身前有一個舍利寶函,佛祖的真身舍利就存放在這個寶函之中。他參觀完一層走上樓梯來到了二層的報身佛殿,這裡供奉的是報身佛盧舍那,這尊佛像是全景區最高最大的一尊佛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室內坐佛,在報身佛的下方有四尊小佛像,分別爲彌勒佛、阿彌陀佛、藥師佛、燃燈古佛,三世佛象徵着空間和時間的傳承關係,佛法長久不衰,生生不息之意。他站在合十舍利塔前觀望着寬闊的大道,大道與天空連成一線猶如光明與黑暗重疊在了一起,在真實與虛幻的映襯下佛光穿透層層迷霧終於找到了最理想的答案……

法門寺寺院

旅遊博主賀一鳴進入法門寺山門迎面看到的是一座佛堂,這座佛堂是法門寺唯一的古建築——銅佛殿,大殿裡供奉的是釋迦牟尼的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在大殿兩邊還有十八羅漢像,走過銅佛殿,他看到的是十三級舍利磚塔——真身寶塔,這座寶塔是按照明代十三級八角形塔的樣式修建的,雖然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但它依舊殘存着一絲古典的神韻,真身寶塔的後面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的上方懸掛着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金字牌匾——大雄寶殿,殿門兩側刻有文懷沙先生撰寫的對聯:法非法非非法舍非非法,門無門無無門入無無門。離開大雄寶殿向前走他還看到了禪房、寮舍等建築,繼續走不知不覺他站在了千佛閣的面前,千佛閣中矗立着一座漢白玉雕刻而成的如來佛塑像,千佛閣前是救生池,池子上架着一座小石橋,走過小石橋他看到的是臥佛殿,臥佛長2米,重5噸,是用緬甸國寶大型漢白玉雕刻而成,之後他還看到了祖堂,藏經樓和般若堂,漫步在法門寺寺院中,燃香的煙縷和陣陣花香混合在一起好像四季裡的梅蘭竹菊,它們的身上有一種韌勁就像人的骨子裡有一種不屈的倔強,和尚們的誦經聲和鳥兒的啼叫聲連成一片讓寧靜塗抹上了歡樂的味道,那銀白色的錢幣浸泡在冷冷的池水中卻總是浸染上了一層暖色,他收起相機看着匆匆的人影彷彿自己已經穿越了千年,在孤獨與喧囂之間希望一直在看不見的地方蔓延,人們留下了祈願他留下了一個不甘平庸的自我,在他的印象中法門寺寺院不是一個局部而是一個整體,星星點點的光亮聚集成佛光照亮了昨天,指引了今天,開創了明天……

真身寶塔

旅遊博主賀一鳴折返回去再次來到了真身寶塔,他站在真身寶塔下陷入了內心獨白與自由聯想中,我看見了一座木塔,木塔的頂端鑲嵌着一顆明珠,二三個盜賊趁着夜色想爬上塔頂偷走明珠,他們上塔頂的聲音驚動了熟睡中的僧侶,這些僧侶打着燈籠站在真身寶塔下勸他們不要犯下罪孽,那二三個盜賊從塔頂下來一個個跪在僧侶們的面前,他們爲自己的偷盜行爲深表懺悔,接着我看見木塔在一場大火中燒燬了,取代木塔的是一座磚塔,一塊塊青磚經歷着風雨的侵蝕依舊堅不可摧,兩隻喜鵲停歇在塔頂給靜寂的寺院帶來了福音,僧侶們坐在念佛堂裡誦讀着佛經,我漫步在庭院中望着兩隻喜鵲,兩隻喜鵲飛下來落在了我的肩膀上,它們拉扯着我的衣裳向空中飛去,我感覺自己從地面飛昇了起來,我飛啊飛,飛啊飛,飛過了河流和草地,飛過了山川與農舍,突然我聽見一聲巨響,磚塔在一場地震中轟然倒塌了,我掉轉過身向磚塔飛去,卻發現自己已經被埋在了磚塔的廢墟里。他聽他的爺爺說過法門寺號稱“關中塔廟之祖”,最早叫阿育王寺,寺內貯佛骨的四層木塔稱爲“阿育王寺舍利木塔”。元魏二年,北魏皇室首次開塔瞻禮舍利,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後裔拓跋育曾對該寺進行擴建,隋文帝開皇三年,阿育王寺改稱“成實道場”,仁壽二年,右內史李敏第二次開塔瞻禮,625年,唐高祖李淵將“成實道場”改名“法門寺”,而舍利塔先後被稱爲“無憂王寺真身寶塔”“大聖真身寶塔”“護國真身寶塔”。唐代200年間,先後有高宗、武后、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次供養佛骨舍利,鹹通十五年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後一次送還佛骨時,按照佛教儀軌,將佛骨舍利及數千件稀世珍寶一同封入塔下地宮,用唐密曼荼羅結壇供養。宋、金、元時期,寶塔建制無大變化,統稱“真身寶塔”,明隆慶三年,法門寺唐代木塔在大地震中崩毀,10年後,明神宗萬曆七年,地方紳士楊禹臣,黨萬良等捐資修塔,歷時30年建成八棱十三級磚塔,民國年間法門寺塔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的重修,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8月,法門寺被列爲省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省政府又撥款重修了大雄寶殿和銅佛殿,1981年8月24日,一場暴風雨侵襲了法門寺,“真身寶塔”在雨中倒塌了半邊,1985年,陝西省政府決定在原址重建真身寶塔,1987年春天,在寶塔倒了6年之後,人們開始對法門寺塔進行考古發掘,考古人員在對唐代塔基進行挖掘時,發現了一個大理石蓋,揭開石蓋一個地洞顯露出來,隨着洞口越挖越大他們發現了一大堆金碧輝煌的金銀器,在沉寂了1113年之後,2499件大唐國寶重器簇擁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現人間。

法門寺地宮

旅遊博主賀一鳴參觀完真身寶塔打算去看一看法門寺地宮,法門寺地宮總長21.2米,面積31.84平方米,地宮是古印度供養舍利方式與中國傳統墓葬制度相結合的產物,在其封閉時被佈置爲唐密曼荼羅,地宮的建制一如唐朝帝王陵寢,其建法卻依密教布壇之法而修建佈置,主體建制分爲甬道、前室、中室、後室和密龕,一道通徹全壇,體現金胎兩部大日如來中道一實,四實四舍利表徵四方四佛,地宮內建立兩部曼荼羅,放置第一枚影骨的八重寶函,表示胎藏界因曼荼羅,放置第三枚靈骨的密室五重寶函,表示金剛界果曼荼羅。走在法門寺地宮裡,一句句佛教諺語在他的腦海裡若隱若現,他首先想到的諺語是無色無相,無嗔無狂。接着想到的是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又想到的諺語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最後在他腦海中閃過的諺語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在法門寺地宮的大廳裡看見了一根中心佛柱,佛柱八面三層,八面分置四方四佛和四座金塔,中央及屋頂四隅置五個相輪,相輪上分別又附五輪。環顧四周,上有唐密曼荼羅三十七尊之根本成身會,並有代表三千大世界的三千尊諸佛菩薩塑像。他望着法門寺的地宮感嘆能工巧匠們的智慧和才幹,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和信仰爲子子孫孫建起了一座希望之城,佛光帶着福音朝着光明照不到的地方一點一點延伸,在暗黑的深淵裡邪惡沒有膨脹而是與佛光組成了一道對立統一的血肉屏障……

法門寺博物館

旅遊博主賀一鳴走進了法門寺博物館,博物館內展示的珍寶都是出土於法門寺地宮的兩千多件大唐國寶重器,這些國寶重器爲世界寺廟之最,其中有佛骨舍利、銅俘屠、八重寶函、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等佛教至高寶物,他望着這些珍寶想起了有關佛的歇後語,第一個迸出腦海的歇後語是千里拜佛,一朝添丁——善有善報,第二個歇後語是娃娃供神佛——你哄我,我哄你,第三個歇後語是他念他的經,我拜我的佛——互不干擾,第四個歇後語是小鬼見佛陀——矮了一大截,想着想着他的目光被迎真身金鉢盂、白玉宮、八棱秘色淨水瓶、秘色瓷盤和秘色瓷碟所吸引,一件件精美絕倫的珍寶把他帶入了大唐的盛世中,大唐的國土裡有吟詩的詩人,有跳舞的樂伎,有挑柴的農夫,有捕魚的漁民,還有讀書的孩童,他行走在繁華的街道上看見了有賣絲綢的,有賣藥材的,有賣香料的,有賣珠寶的,還有賣金銀玉石的,他一邊行走一邊又想起了有關佛的歇後語,第一個是泥佛勸土佛——同病相憐,第二個是泥水匠拜佛——自家知底細,第三個是老和尚講佛經——說的說,聽的聽,他擡了擡腿躲避着一輛馬車,馬車疾馳而過捲起了一陣煙塵,他聞着滿街的香味奔跑了起來,然而越跑越慢,越跑越慢,最後他發現自己在一幅畫卷中,他嘆了口氣繼續奔跑了起來,等他跑到畫卷的盡頭時,他發現自己依舊站在法門寺的博物館內,他左看看右望望走到了放置茶具和絲綢織物的展櫃,一大羣一大羣遊客也聚攏了過來,他們在講解員的講解下伸長了脖子,瞪大了眼睛,他參觀完法門寺博物館依舊在珍寶與珍寶之間的展櫃前徘徊着,所有的煩憂隨着佛光的普照在光明與黑暗的交界擁有了最好的歸宿,快樂已經在苦難的邊緣延伸開來飛向了一片嶄新的天地,熾烈的大愛衝破假象的阻撓與現實中的幸福組成了狂想的變奏曲……

旅遊博主賀一鳴在法門寺文化景區外觀望了許久,他呼喚他的妹妹賀一鳳一同坐在石凳上休息,他們倆雖然沒有進入景區內但他們的心中早已有了佛光的影子,一抹抹濃烈的愛意如同一幕幕電影在昏暗中守護着熹微的光明,中午的時候他們吃了羊肉泡饃喝了冰峰,吃飽喝足後他們帶着遺憾流連不捨地踏上了歸途…… шшш ¤ттkan ¤c○

(完) 完稿於:2022.3

第四十三篇 銀洞峽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十三篇 國金中心第五十六篇 五丈原諸葛亮廟第四十七篇 九龍山景區第五篇 代家灣生態公園第五十二篇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第三十四篇 臥龍寺第五十三篇 紅河谷森林公園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二篇 中華石鼓園第三十五篇   王家崖水庫第三十篇 玉池公社第三十四篇 臥龍寺第五十一篇 太白山湯峪溫泉第十五篇 植物園第四篇 西府老街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四十四篇 馮家山水庫第三十一篇 六川河生態風景區第十七篇 炎帝影視基地第五十四篇 先秦陵園博物館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四十八篇 靈寶峽景區第十五篇 植物園第二十八篇   二十九廟會第四十九篇 法門寺文化景區第二篇 中華石鼓園第十四篇 炎帝園第二十四篇 轉藏寺第二十篇 經二路第三十八篇 吳山森林公園第四十七篇 九龍山景區第二十二篇 北首嶺遺址第二十五篇 大唐秦王陵第三十一篇 六川河生態風景區第三十九章 旋瓦山第十四篇 炎帝園第一篇 大美寶雞第三篇  炎帝陵第三十九章 旋瓦山第四十篇 古大散關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二十一篇 步行街第五篇 代家灣生態公園第四十六篇 大水川景區第三十八篇 吳山森林公園第四十七篇 九龍山景區第三十六篇 西虢水上樂園第五十三篇 紅河谷森林公園第四十一篇 蜂泉山第三十五篇   王家崖水庫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十七篇 炎帝影視基地第四十二篇 天台山第四十三篇 銀洞峽第四十五篇 關山草原第四十二篇 天台山第二篇 中華石鼓園第二十七篇   寶雞文化藝術中心第二十篇 經二路第二十篇 經二路第四十篇 古大散關第五十二篇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第五篇 代家灣生態公園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四十篇 古大散關第三十篇 玉池公社第三十八篇 吳山森林公園第七篇 陳倉老街第三十八篇 吳山森林公園第二十六篇   寶雞展覽館第三十三篇 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公園第四篇 西府老街第四篇 西府老街第一篇 大美寶雞第二十六篇   寶雞展覽館第二十六篇   寶雞展覽館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五十六篇 五丈原諸葛亮廟第五十一篇 太白山湯峪溫泉第三十篇 玉池公社第二十二篇 北首嶺遺址第五十四篇 先秦陵園博物館第五十七篇 水城·三國小鎮第四十三篇 銀洞峽第四十一篇 蜂泉山第四十六篇 大水川景區第三十七篇 姜子牙釣魚臺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五十六篇 五丈原諸葛亮廟第二十一篇 步行街第三十九章 旋瓦山第七篇 陳倉老街第二十七篇   寶雞文化藝術中心第五十一篇 太白山湯峪溫泉第十八篇 寶雞站第十五篇 植物園
第四十三篇 銀洞峽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十三篇 國金中心第五十六篇 五丈原諸葛亮廟第四十七篇 九龍山景區第五篇 代家灣生態公園第五十二篇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第三十四篇 臥龍寺第五十三篇 紅河谷森林公園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二篇 中華石鼓園第三十五篇   王家崖水庫第三十篇 玉池公社第三十四篇 臥龍寺第五十一篇 太白山湯峪溫泉第十五篇 植物園第四篇 西府老街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四十四篇 馮家山水庫第三十一篇 六川河生態風景區第十七篇 炎帝影視基地第五十四篇 先秦陵園博物館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四十八篇 靈寶峽景區第十五篇 植物園第二十八篇   二十九廟會第四十九篇 法門寺文化景區第二篇 中華石鼓園第十四篇 炎帝園第二十四篇 轉藏寺第二十篇 經二路第三十八篇 吳山森林公園第四十七篇 九龍山景區第二十二篇 北首嶺遺址第二十五篇 大唐秦王陵第三十一篇 六川河生態風景區第三十九章 旋瓦山第十四篇 炎帝園第一篇 大美寶雞第三篇  炎帝陵第三十九章 旋瓦山第四十篇 古大散關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二十一篇 步行街第五篇 代家灣生態公園第四十六篇 大水川景區第三十八篇 吳山森林公園第四十七篇 九龍山景區第三十六篇 西虢水上樂園第五十三篇 紅河谷森林公園第四十一篇 蜂泉山第三十五篇   王家崖水庫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十七篇 炎帝影視基地第四十二篇 天台山第四十三篇 銀洞峽第四十五篇 關山草原第四十二篇 天台山第二篇 中華石鼓園第二十七篇   寶雞文化藝術中心第二十篇 經二路第二十篇 經二路第四十篇 古大散關第五十二篇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第五篇 代家灣生態公園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四十篇 古大散關第三十篇 玉池公社第三十八篇 吳山森林公園第七篇 陳倉老街第三十八篇 吳山森林公園第二十六篇   寶雞展覽館第三十三篇 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公園第四篇 西府老街第四篇 西府老街第一篇 大美寶雞第二十六篇   寶雞展覽館第二十六篇   寶雞展覽館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五十六篇 五丈原諸葛亮廟第五十一篇 太白山湯峪溫泉第三十篇 玉池公社第二十二篇 北首嶺遺址第五十四篇 先秦陵園博物館第五十七篇 水城·三國小鎮第四十三篇 銀洞峽第四十一篇 蜂泉山第四十六篇 大水川景區第三十七篇 姜子牙釣魚臺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五十六篇 五丈原諸葛亮廟第二十一篇 步行街第三十九章 旋瓦山第七篇 陳倉老街第二十七篇   寶雞文化藝術中心第五十一篇 太白山湯峪溫泉第十八篇 寶雞站第十五篇 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