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

現在的孔宅佔地四十餘畝,相當闊大,前宅門房,儀門,二門,影壁,正堂,兩廂,左右套院,再往內是內院內堂和好幾個套院,都是一正兩廂的格局,加上後花園,廚房,茅房,馬廄,房舍共有八十多間屋子,加上是軍政司派人重新修葺過的,看起來還真是有點富麗堂皇鐘鳴鼎食的世家深宅大院的感覺。

孫元化看的嘖嘖讚歎,着實羨慕,這倒也不怪他,在京師這樣常住人口超過百萬的大都市來說,住房問題對官員也是件大事,百姓可以住的差些偏遠一些,官員卻是不得不住的離皇城近些,地點有限,勳貴太監又搶了大片好地方,文官們只能在寸土寸金的地方勉力找尋住處,不如意者十之七八,只有做到閣部高官,纔會有賜給的宏大宅邸,普通官員,哪怕是四品以上的京堂,住處也是很難如意的。

“我那宅子才兩進,連耳房十餘間,家人又多,住着太擠了。”孫元化不停的看向四周,難掩羨慕之情。

“你不說你在京師,我在青城。”孔敏行沒好氣的笑道:“這兩處地方,能比麼?單說一個琉璃廠,你在京師隔幾天就逛一次,這裡可沒有地方叫你逛,書店只有幾家,還是張文瀾特意囑咐叫人過來開的,他說不管怎樣,書店不能缺。”

“張文瀾心胸還是很廣闊的。”孫元化讚了一聲,又道:“尊家人口太少了吧?半天沒見幾個人影。”

“拙荊不喜奢華,我也不愛那些虛文熱鬧。”孔敏行引孫元化進了自己書房,叫人砌茶送上來,請孫元化坐下後,才又笑道:“我家才四口人,已經有七八個人伺候,足夠了。再弄下去,不是和勳貴太監們一樣了,我一個讀書人,還是要牢記自己本份的好。”

“嗯……”孫元化拖長鼻音應了一聲,態度相當的古怪。

孔敏行知道他必有話說,倒也不急,向他介紹着自己近來寫的大字,幾份窗課本子叫孫元化年後帶回京師去……徐光啓每常都會寫信來問孔敏行的功課,爲了不叫老師失望,孔敏行都是儘量隔一陣子就寫一些,託人帶到京師去,有孫元化來,倒是省事了。

待下人上了茶之後,孫元化沉吟道:“有些話,我感覺應該說,但又怕說了之後你會不太高興……”

孔敏行笑道:“你什麼時候學會說客氣話了?”

兩人的交情相當深厚,在這斗室之中,連字號都省了,直接你我相稱。

“那好罷。”孫元化正色道:“你在和裕升這裡算是相當的得意了,大宅,厚祿,我聽人說你一年能拿幾千兩,是不是?”

“這個倒是。”孔敏行坦然道:“我一路讀書出來,家族出力不少,現在除了蔭庇族人免役之外,就是將當初欠的銀子和人情拿俸祿給還了不少,這樣也安心了不少。”

“你的意思,是說不管將來結局怎樣,反正都不必再發愁了,是不是?”

“是的!”孔敏行坦然道:“我也勸過拙荊帶着孩子到南方去居住,算是避將來可能之禍,不過,拙荊說如果真有那一天,她是定然要死節的,至於兒女,他們的命數好就會活下來,否則一家死難也好。她有這種見解和想法,我知道是勸不下來的……”

孫元化聽的砸舌不已,不過想想孔夫人的性格也就釋然了,那個婦人確實就是這麼剛烈決絕的個性……

孔敏行微笑着又道:“不過看現在的情形,至壞也是壞不到那一步了。”

“得看朝廷多久能再度中興吧。”孫元化也很坦誠的道:“朝廷要是還現在這樣半死不活的,和裕升最少也能維持在草原上的格局,若是再出一個張江陵那樣的人物爲首輔,十幾年功夫下來重振國勢,滅掉東虜之後,朝廷必定會發大兵北上的。”

“那,幾乎是不太可能了。”

“未必哦。”孫元化道:“孫閣部就是人中龍鳳。”

“呵呵。”孔敏行笑道:“對孫閣部,張文瀾常有議論的……”

“怎說?”

“孫閣部長於吏才而短於將才,長於瑣碎而短於謀劃,長於人情而不免法度廢馳,長於謀身而不免失銳氣……今看遼西大局,幾乎都是被張文瀾說中了啊。”

“遼西現在復堡無數,一路北推到錦州和大淩河一帶,一旦重修大淩河城成功,必復廣寧,復廣寧則再控三岔河,東虜又困於遼中和遼南不得復出,這都是閣部之功。安遼民數十萬,復遼鎮兵馬十數萬,使東虜兩年不得窺遼西,寸土未失,這樣的局面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嗎?”

孫元化火氣相當的大,孔敏行和他討論別的還好,說起對孫閣部的評價,而且不是那麼恭謹,這叫他火冒三丈,他又是直爽脾氣,當下便是氣爆了的模樣。

“我們好好說話……”孔敏行倒是很鎮定,微笑着道:“我們討論這些一定不要離開一個原則,這也是文瀾說的,遼西是屯田的太平地方,還是戰場前線?”

“這……”孫元化遲疑道:“當然是前線。”

“既然是前線,”孔敏行道:“孫閣部可曾有過實在的戰績?這數年來無非是虜騎不曾真的西向,練兵十幾萬,未嘗實戰,修堡數百,若兵不堪戰,則堡有何用?”

“這過於求全責備了吧!”

“不算求全責備啊。”孔敏行態度溫和,但也是相當堅持的道:“如果閣部大人一邊編練大軍,一邊派將領持續率少數精銳出兵騷擾,編練兵馬,總要有實戰的,這幾年御史攻訐不少,雖然有不少黨爭和臆測,也是因爲閣部大人的大方針確實還是有問題的。如果說困難,東江豈不更困難?毛文龍率二百人至敵後,到現在已經有戰兵數萬人,而且持續不停的派細作投毒用間,派小股部兵與虜交戰,陸續也有幾百顆直夷首級交上來了,另外還在袁公的調派下和水師登州鎮一起騷擾遼南,收復旅順,一度收復金州,使建虜兩藍旗和兩紅旗不得不在遼南和寬甸一帶駐防守備,遼西大軍十幾萬人,用餉最高過五百萬,全用來修城鑄炮?實戰在哪裡呢?而其實還是諸將沒有信心,不敢出戰,閣部大人爲了恩結於下,對遼西將門根本不敢觸動,只是推一個馬世龍出來有何用?修堡不戰,便是長於吏才而缺將才,不能打破將門藩籬,逼迫諸將主動出戰,就是長於人情而不免廢馳法度,而久駐關門連寧遠也不肯去,更不要說去錦州或是大淩河一帶,比起當年熊公經略遼東時的勇氣實在相差很遠,而且從天啓二年至今,已經上了數十疏請歸京師,近來上疏已經在辭官,這就是長於謀身而失銳氣,初陽,可能我說的太直白,也有些刻薄,畢竟孫閣部對穩定遼西大局是有功的,但我敢斷言,這樣一年幾百萬砸在遼西,各處分潤這麼龐大的財富,各方勢力已經根深蒂固,一旦閣部如願去職,則遼西誰能複製這些將門和相關的官吏?到時候遼西必成藩鎮,而且反過來挾持朝廷……”

“夠了,夠了!”孫元化面色相當難看,擺手止住了孔敏行。

遼西軍只修堡不出戰,這是事實,用餉過多,乃至朝廷不能負擔,孫承宗今年主動削減軍餉,一共才減了不到二十萬兩,連零頭也不夠。另外就是孫承宗的調配之功還不如袁可立,雖然從孫承宗到李邦華再到袁可立都是彼此配合行事,但水師和登州,東江,這些地方都是袁可立直接調度,而不需要經過孫承宗的允許和批准。還有就是孫承宗不管出於什麼原因,確實是接連不停的在上疏請求離開遼西,怎奈天啓皇帝對這個師傅無比信任,加上這幾個大的戰略態勢轉好,所以皇帝認爲孫承宗不能離開,有他在遼西就安若磐石,所以孫承宗一時脫不開身,只能繼續呆在遼西困守。

而對孫承宗來說,一身所學最好還是在朝廷中樞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現在他已經是大學士,東林與閹黨的大戰之後孫承宗是東林黨碩果僅存的大佬,有他在也等於在朝廷中樞有一根定海神針,除了對東林一脈有幫助外,對孫承宗自己的發展當然也是重新回到內閣更好,在遼西雖然一言九鼎,但畢竟遠離中樞之外,在士大夫心中,內閣纔是真正施展才華抱負,是對整個大明負有責任的地方,在地方上爲經略,畢竟還是差了一籌。

這些細微的心思,孫承宗不可能不與孫元化詳談,不過孫元化自己心裡清楚的很,對此時孔敏行的分析甚至指責來說,孫元化從情感上當然接受不了,不過從現實上來說,他也是明白孔敏行說的是事實。

孫元化餘怒未消,怒氣衝衝的道:“閣部做的不好,難道靠毛文龍或是沈從容,或是你們的張文瀾就行?”

“我們和裕升一定行。”孔敏行不急不慢的道:“數年之後,復遼的一定是和記的商團兵,這個我們拭目以待吧。”

-----------

多謝折翼獵鷹一直以來的支持,感謝!

第一千六十五章 爭吵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前途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八百九十一章 四邊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平推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三百六十章 挑撥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三百七十一章 瘋狂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船尾第三百七十一章 瘋狂第三十八章 鐵場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情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七百九十一章 磐石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案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街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術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樂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狂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九百二十四章 津港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一千八十七章 擺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四十九章 敲打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滅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五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九百五十九章 磨刀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敵襲第九百八十七章 雪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八百三十五章 景色第七百五十章 潮水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錢府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五百二十六章 印象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三十五章 人質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七百一十九 威力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閘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九百四十九 求懇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四百六十四章 軍臺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傳播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月下第八百零六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整合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九十三章 玉娘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壓制第五百五十章 葬儀第八百一十四章 檢閱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一千五十五章 迎接第九百八十二章 歸路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見親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一千七百三十四 退路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官廳第七百四十七章 此令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八百九十三章 定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敵襲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送行第八百六十六章 東門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二百五十二章 過往第四百四十八章 開戰
第一千六十五章 爭吵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前途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八百九十一章 四邊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平推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三百六十章 挑撥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三百七十一章 瘋狂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船尾第三百七十一章 瘋狂第三十八章 鐵場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情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七百九十一章 磐石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案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街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術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樂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狂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九百二十四章 津港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一千八十七章 擺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四十九章 敲打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滅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五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九百五十九章 磨刀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敵襲第九百八十七章 雪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八百三十五章 景色第七百五十章 潮水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錢府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五百二十六章 印象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三十五章 人質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七百一十九 威力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閘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九百四十九 求懇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四百六十四章 軍臺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傳播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月下第八百零六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整合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九十三章 玉娘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壓制第五百五十章 葬儀第八百一十四章 檢閱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一千五十五章 迎接第九百八十二章 歸路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見親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一千七百三十四 退路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官廳第七百四十七章 此令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八百九十三章 定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敵襲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送行第八百六十六章 東門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二百五十二章 過往第四百四十八章 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