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

“爲傳檄事:逆賊號林丹汗者稱亂以來,於今十數年矣。荼毒蒙古諸部生靈數十萬,蹂躪地方數千裡。所過之境,牧羣不論多寡,牧民無論貧富,一概搶掠傾盡,寸草不留。其掠入部中者,淪爲牧奴,諸臺吉之牛羊,概入其囊中……”

另一個識字的蒙古臺吉也在閱讀,而且一副深以爲然的模樣,聲音也變大了起來。

很多蒙古臺吉都在很認真的聽着,因爲這封檄文的文字淺顯,並且一上來就說的是很實際的話,很容易被他們聽進去。

奧巴臺吉也在輕輕點頭,這些上來就指責林丹汗的話他也能聽進去,並且奧巴臺吉很明顯的注意到了一點,和記討伐林丹汗的檄文並沒有提民族大義,更沒有替漢家收復失土的意思,而只是從草原統治者的角度出發。

這很巧妙,相當的巧妙。

甚至可以說是獨闢蹊徑,很容易引起各部蒙古人的共鳴,而不會有反感。

無形之中,張瀚草原最高統治者的地位就算是確定了。

就算還有人不服氣,不承認,但無形之中也是打入了一根釘子,在關鍵時刻可能就會有人想起這篇檄文。

這畢竟是過百個大汗臺吉聯名擁戴的天可汗,並且是用統治者和調停者,加上仲裁者的口吻發佈的檄文。

在這檄文上林丹汗就是盜匪之流,檄文用上位者和統治者的口吻對其大加斥責,兩者的地位發生了嚴重的錯位和變化。

張瀚不再是大明的小武官,而是草原之主。

林丹汗也不再是草原共主大汗,黃金家族的傳人,傳國玉璽的掌握者,而是一羣強盜的頭子,專門幹欺負各部族的罪惡勾當。

偏偏很多事還是事實……奧巴臺吉微微苦笑着,這封檄文實在太可怕了,簡直等於十萬人鐵騎的威力。

“……自古生有功德,沒則爲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雖亂臣賊子窮兇極惡亦知敬畏神明。

林丹巴圖爾乃敢毀祖先之宗廟,棄絕先聖,迎合後往,其行所爲,衆皆失望……”

遠在漠北的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滿意的一點頭,其四周的衆多活佛,喇嘛都是微微點頭,張家活佛輕輕一笑,說道:“寫的巧妙。”

“嗯。”哲布尊丹巴活佛微笑道:“既提出了林丹巴圖爾棄毀薩滿和放棄我黃教,尊從紅教之事,也沒有對紅教大肆攻訐,只攻林丹巴圖爾,沒有太過於詆譭紅教,這樣很好,很是巧妙啊。”

在場的喇嘛們無不贊同,雖然紅教和他們不是一條心,甚至雙方多次爆發宗教戰爭。但紅黃一體,如果把紅教徹底推翻,再踩上一萬隻腳,怕是黃教的名譽和形象也會嚴重的受損。

而張瀚只淡淡提了幾句,又叫人想起來林丹汗做的這些大逆不道的事,激起各部落貴族和宗教信徒的不滿,又對紅教有所敲打,果然很妙。

“吾輩理應替天可汗祈禱。”哲布尊丹巴轉動手中的念珠,話語之中,已經是替衆多可汗和臺吉們擁戴的天可汗的尊號背了書。

衆多活佛喇嘛無不點頭,有他們的支持,張瀚天可汗的尊號,將會得到更多的貴族和牧民們的認可。

……

“聽這段,真妙,太妙了。”炒花眼前是一隻烤全羊,他請了白洪大臺吉過來一起吃烤肉喝酒,這個老臺吉就是和白洪大臺吉對脾氣,也可能是當年兩家的牧場隔的很近,經常打交道的原故。

和記的檄文對每天無所事事的炒花來說也是很大的樂趣,他用小刀割着肉,用酒把肉送下肚,然後搖頭晃腦的聽着身邊的人朗讀着和記的檄文。

白洪大臺吉也是微笑着,和炒花一起欣賞着這篇檄文。論文字,這兩個蒙古臺吉也欣賞不了,不過也能感受到檄文的妙處,知道檄文之後就是和記的商團軍,從理法到暴力和記都有了,和記在草原上的地位越鞏固,他們的將來也就越發美好,這纔是兩人良好情緒的來由。

“……本人爲衆汗,臺吉尊奉爲天命汗,天命予我,豈能坐視林丹呼圖爾之逆行而不顧哉?今本人領大軍十萬,旦夕趕行,誓將出盡全力,殄此凶逆。救我被掠之部民,解其危難,還其牧場,羊羣,不特爲百萬生民報枉殺之仇,亦爲上下神邸雪被辱之憾。”

“妙,妙,太妙了。”炒花大笑着舉杯,對白洪大臺吉道:“喝酒,喝酒。”

“乾杯。”白洪大臺吉舉起酒杯,同樣大笑着飲了下去。

……

“是用傳檄遠近,鹹使聞知……倘有血性蒙古男子,號召義旅,助我征剿者,本人將引爲心腹,酌給口糧賞賜,若有立功受賞者,則必給優敘,將來予以重用……”

張世雄穿着一身銀色鎖甲,身後同樣是獵騎兵慣穿的紅色披風。

大半的獵騎兵都是鎖甲或綿甲,身前身邊俱是各種兵器。

一個輕炮營隨着獵騎兵營行動,草原上滿是紅色和灰黑色的身影。

大量的馬匹則是各種雜色,如同雲錦一般鋪滿了整個草原。

在商團軍的右側方是燕山山脈,隱隱約約的看不太清楚。

但山脈頂端的蜿蜒而過如龍蛇般的長城,還有一個個雄偉之極的空心敵臺,居然能隔着很遠也看的到。

似乎還有大明的紅色旌旗在春季的薄霧中飄蕩着,隱約有聲聲鼓聲和號角聲。

這一片牧場原本是喀喇沁人所有,這一片地方曾經有很多部落,在此之前就是朵顏三衛中的朵顏衛在這裡放牧,後來泰寧衛的不少部落也遷移過來。

土默特人強勢的時候也曾經影響過這一片區域,著名的黃臺吉,其實也就是皇太極,這是蒙古貴族對喜歡的長子慣用的名字,俺答汗的長子黃臺吉曾經於此多次攻伐大明,其父俺答汗的兄弟號小王子,多次寇邊,被戚繼光所擊退。

後來土默特人的實力消退,這一片東西九百多裡,南北四五百里的地盤歸了喀喇沁人,等於半個多山西省大的地盤養活了好幾萬牧民,當喀喇沁人西遷逃避林丹汗的兵鋒後,一些小部落和察哈爾人佔據了這一片地方,他們在此放牧之後也是完全沒有想到,會有漢人的軍隊從草原的另一端殺過來,並且是有蒙古騎兵混雜其中,而首領人物就是已經被加了天可汗尊號的和記的大東主。

對和記,已經沒有哪個草原上的牧民不知道了其存在了,張瀚更是其中一個傳奇人物。

聽到張瀚被尊奉爲天可汗之後,在場的牧民們都顯露出複雜的表情。

他們當然尊重強者,事實上如果是哪一個草原部落之主到了和記這樣的實力,擁有這麼多的支持和這麼大的地盤,怕是所有的牧民早就都臣服了。

問題是張瀚是漢人,這叫很多人心生彆扭。

然而在宣讀檄文之時,又有很多人聽進去了。

林丹汗確實是這樣,胡作非爲,仗勢欺人,搶掠別的部落的丁口和牧羣來壯大察哈爾人自己的實力。

問題是他做了這麼多年,察哈爾部不僅沒有變強,反而比十幾年前更弱了。

這叫很多人都瞧不起林丹汗,而這個蒙古大汗對此一無所知。

加上紅教和黃教之爭,信奉了黃教的牧民對林丹汗就更加不滿了。

“……倘有久陷賊部之中,自找來歸,或殺其頭目,以其首級來降者,一律免罪,遣其回原部。若以部落歸附,反正來投,則既往不咎,本人一律收歸帳下,與諸汗,臺吉,一視同仁……”

隨着商團軍軍官的宣讀聲,那些小部落中的騷動越發厲害了。

察哈爾人在發現商團騎兵的時候已經縱騎逃走,連牧羣也不要了,獵騎兵們突如其來,完全使這些察哈爾人措手無策。

這時這些小部落才發覺察哈爾人的無力,平時這些察哈爾人吹噓的厲害,好象他們隨時能再聚集起大兵,將和記的防線一舉突破,然後舉族西遷,拿下土默特人到鄂爾多斯的牧場,臣服這些無能的西蒙古部落。

結果商團軍剛剛一出擊,察哈爾人整個部落都跑的乾乾淨淨。

留在前線的是來自察哈爾八鄂托克爲主的部落牧民,察哈爾八鄂托克已經逐漸分化,自立,和本部有所區別,不過在林丹汗西遷時還是有六個鄂托克與本部彙集一起離開,有兩個鄂托克則被林丹汗下令留下,把守原本的牧場。

當西遷失敗之後,本部歸回察罕浩特地方,留下了阿喇克卓特,奈曼,敖漢,主亦惕等左翼各部在沿大同到薊鎮的塞垣之外放牧,也就是原本的喀喇沁牧場。

還有浩齊特,蘇尼特,克什旦等部一路向東側展開,那是原本內喀爾喀的牧場,原本的翁牛特部和巴林部等部還算完好,與這些察哈爾部的右翼犬牙交錯,都是各自守護着自己的牧場。

還有相當的小部落,也就是張世雄等人眼前的這些,他們趁亂佔擾了一些不屬於自己的牧場,想擴大自己部落的地盤,休養生息,壯大部落。

再往東北方向,則是科爾沁人和察哈爾人的本部所在,科爾沁人主要在後世的興安盟地區,也有少量在後世遼寧地區,而察哈爾人在後世的通遼,赤峰地區放牧。

當商團軍出現的時候,左翼和右翼的察哈爾人都開始逃跑。

開始前兩天還偶有交戰,一些原本被佈置在前線的臺吉和他們的甲兵試圖抵抗。

在此之前察哈爾人一直維持着虛假的攻勢,特別是天啓五年時,由於主力都在,察哈爾人和商團軍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交戰,雙方的戰損比其實很難看,大約得死一百個察哈爾人才能換掉一個商團軍人,但由於商團軍奉命保持克制,戰線幾乎是一直維持不變。

這給了察哈爾人嚴重的錯覺,總叫他們感覺再使一把子力氣就能把戰線拿下來,而和記商團軍的力量也沒有傳聞中的那麼厲害,所謂降伏漠北三汗和打敗了土默特部,多半是這些部落太過廢物無用的原故。

當獵騎兵前鋒向前突擊的時候,還有不少甲兵和牧人試圖抵抗,將商團軍的前鋒給打回去。

這種勇敢的行動得到了商團軍人的交口稱讚,可惜這些察哈爾人的抵抗如退潮時的潮水一般,猛然洶涌一下之後就是退的乾乾淨淨。

幾天時間,從南北到東西,方圓三四百里之內就再也沒有任何察哈爾人的蹤跡了。

只留下千人以上的屍身,還有被拋棄的大量的氈包和牧羣,這就是交戰之後的證明。

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封港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九百五十章 廢都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糜爛第十四章 跑?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主奴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禮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八百三十五章 景色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八百一十四章 檢閱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三路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陽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農書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四百七十四章 缺口第四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三寨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八百章 爭位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瘋狂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長約第六百六十九章 攀山第八百七十六章 衝臺第一百八十七章 塘報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進城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衰朽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效死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議餉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術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二百八十五章 抽薪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七十八章 點化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平推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炮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八百九十三章 定律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五百三十九章 狐疑第四百七十九章 苦難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一百六十八章 紅旗第一千一百一十一 伏擊第五百九十二章 離開第一千五十四章 頭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如鐵第七百三十九章 禁閉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長約第六百三十五章 破產第一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五十一章 震懾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撿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塘馬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七百七十七章 槍陣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三百七十五章 背影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妙筆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拿捏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效法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寇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四百八十八章 親供第五百二十三章 積重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七百三十五章 浮橋
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封港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九百五十章 廢都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糜爛第十四章 跑?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主奴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禮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八百三十五章 景色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八百一十四章 檢閱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三路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陽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農書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四百七十四章 缺口第四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三寨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八百章 爭位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瘋狂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長約第六百六十九章 攀山第八百七十六章 衝臺第一百八十七章 塘報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進城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衰朽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效死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議餉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術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二百八十五章 抽薪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七十八章 點化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平推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炮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八百九十三章 定律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五百三十九章 狐疑第四百七十九章 苦難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一百六十八章 紅旗第一千一百一十一 伏擊第五百九十二章 離開第一千五十四章 頭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如鐵第七百三十九章 禁閉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長約第六百三十五章 破產第一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五十一章 震懾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撿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塘馬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七百七十七章 槍陣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三百七十五章 背影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妙筆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拿捏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效法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寇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四百八十八章 親供第五百二十三章 積重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七百三十五章 浮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