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妙筆

“未知和記會做何反應。”朱之餘有些拿不準,自己是等着鎖拿到京師,還是偷偷還鄉潛藏,以和記的實力,只要張瀚回到草原上,十幾萬大軍一個月內就能南下,橫掃大同宣府到京師一帶,隔絕陝甘,整個北方瞬間就會大亂。

如果和記真的這麼做了,朝廷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可言,只能退縮防守,京師不失就是朝廷最後的底線。

退守京師,徐圖反擊,這是天啓皇帝在時定下的策略,朱之餘看當今皇帝的手腕做法,恐怕未必會這麼做。

朱之餘的懷疑並不錯,崇禎在執政十七年給人留下最大的印象就是急燥,總是犯不該犯的錯誤。

崇禎二年時他才十九歲,怒殺袁崇煥導致關寧兵叛逃,還可以原諒是年少缺乏經驗。

崇禎四年到重修大淩河城,逼迫張春吳襄等人援助,調登州兵渡海援遼,結果導致吳橋兵變,祖大壽和祖家精銳盡失,張春所率大軍全軍覆沒。

崇禎十一年逼盧象升與清軍會戰,又不給全力支持,導致盧象升兵敗戰死,再於十四年逼洪承疇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與皇太極會戰,明軍精銳盡喪,事實上亡國。

到了孫傳庭好不容易湊起了一支十餘萬人的大軍,當時的有識之士無不勸皇帝慎重,不可輕易與李自成決戰。

有文官上奏說:這是皇上的最後一副家當,絕不可輕易拿出來使用。

崇禎不聽,逼迫孫傳庭率最後的主力與李自成決戰,後果可想而知,明軍根本沒有完全準備好,而農民軍的實力其實已經遠在孫傳庭掌握的秦軍之上了。

孫傳庭的“最後家當”一完,崇禎其實已經坐着等死了,這是人人都看到的事實。但一直到農民軍距離京師很近了,崇禎既沒有下定決心南逃,也沒有下決心調關寧兵來駐守京師,首鼠兩端,既想活命,又要名聲,該做決斷時不敢做,不該做的決斷時,又完全不計後果。行事往往衝動,對事情的結果不充份考慮到失敗的可能,總是充滿幻想,焦慮,急燥,殘酷。在其治下,既沒有能有擔當的大臣,也沒有一心爲國的將領,少數的幾個能擔當大局的大臣,不是被他逼死,就是被他殺死了,這樣的人,吊死煤山完全是咎由自取,只是其臨死不放太子南下,簡直莫名其妙,害了自己不說,連大明江山和華夏的文明傳承,也是叫此人給害慘了。

朱之餘當然不會考慮的那麼深遠,但他已經感覺到了皇帝做事的急切和莽撞,如果兵禍連結,自己又何必跑到京師受罪?先躲起來,若是和記得了天下,自己曾經的經歷反而是種助力,新朝需要大量的文官幫手,沒準自己還能扶搖直上,更進好幾步呢!

“東翁。”朱之餘的一個幕僚就是大同人,對張瀚充滿敬佩,他有些擔憂的道:“和記的礦兵剛動,聽說洪軍門已經出大同,從大同至新平堡二百餘里,從靈丘到新平堡四百餘里,怕是會趕不上啊。”

“和記會自有安排的,何必我們讀書替古人擔心。”朱之餘去了心中滯礙,反而灑脫多了,當下笑道:“他們軍訓拉練,你們不是見識過?”

“對對,似乎有此事。”幕僚恍然大悟,說道:“好象就是一直大隊人馬在田野和官道上跑來跑去。”

“嗯,我研究過。”朱之餘笑道:“其日常訓練,每天早晨跑十里路,軍官和士兵都一樣,農兵,礦兵也一樣。近程拉練,一天之內來回百里,最快的聽說走百二十里。中程拉練,三天之內走三百里。遠程拉練,六天之內走五百里。不分曠野,山地,密林,還得負重。我適才看了,他們揹包裡不過二十餘斤,加上兵器不到三十斤,且走的是平原官道爲主,按他們拉練的標準,應該是五天多時間就能到。不過算上大軍起兵,紮營起營等諸事耽擱,六天時間四百里也到了。一兩天時間,新平堡不會完全沒有準備,放心吧。”

幕僚訕訕的不說話,畢竟他也是大明舉人,替和記擔心畢竟還是有些犯忌的。

朱之餘的觀察和判斷並沒有錯,和記向來重視長途遠征的拉練,也就是鍛鍊士兵的長途行軍的能力。

和記在征服草原前是完全的步兵隊伍,騎兵極少,完全不成規模。

後來張瀚用歐洲騎兵的密集衝陣法來訓練少量的騎兵,在草原征伐時起了大作用,其後和記才慢慢發展出了大量的騎兵,並且現在連步兵都是騎馬步兵爲主了,但爲了鍛鍊行走能力和體能的長途拉練一直沒有被移出訓練科目,不止是新兵,老兵也一樣逃不掉這種苦訓。

在幾百年後,負重五六十斤的軍人一天越野拉練五十公里,這是相當正常的科目。現代的醫療和技術水平,後勤供應,當然遠超此時。

但古人的能吃苦,能艱苦條件的適應,也比現代的青年人要強出許多。

和記的遠征拉練,一天百里也是相當正常的水準,當然,負重要輕很多,一般也就是二十多斤到三十斤左右。

如果負重五十斤到七十斤,那就是跳蕩戰兵的負擔了,能在負重情況下完成一次戰鬥,體能就相當出色,要歸功於平時的艱苦拉練了。

朱之餘對眼前的礦兵隊伍有相當的信心,也對和記能守住新平堡具有信心。

多年的交道打下來,朱之餘心裡明白,張瀚和他的部下從不打無把握之仗,不行無把握之事。

張瀚的性命是和記最要緊的事情,怎麼可能會全無準備。

如果把朱之餘放在洪承疇或是盧象升的位置上,他可能就要更加謹慎小心,但那也沒有用,大勢之下,個人的努力毫無意義,崇禎嚴旨一下,難道洪承疇等人辦不到的事,朱之餘就能辦到了?

明知是危局,甚至是死局,還得飛蛾撲火般的撲上去,恐怕那纔是最爲痛苦的事吧。

……

“好了,出發。”

王長富最後看了李莊一眼,由於缺乏人居住和打掃維修,眼前這個曾經相當繁榮富裕,人煙稠密的大型集鎮已經有了初步破敗的感覺。

“祭酒大人下令,全體出發!”

幾個教官開始傳達王長富的軍令,一些助手和傳令兵策馬在校園內外大聲呼喊着,聲音在空曠開闊的空間帶起了迴音,顯得叫聲有些悽惶和緊張。

諾大的官校校舍已經只有眼前這二百餘人,大半的教官和學員都轉移到了草原上,只有少數教官帶着學員在李莊一帶拉練,滯留在了長城之南。

他們的家屬幾乎是百分之百都留在了草原上,分散在青城各處,主要以屯堡爲主,每個學員和正式的軍官都對家人的安置妥當深信不疑,軍政司就是做這種事的,他們一向會把每個軍屬家庭都照顧的很好。

在最後的軍號聲響起之後,終於有輪值軍官向王長富彙報,所有人都已經都到齊了,已經可以隨時出發。

王長富點了點頭,並沒有說話,而是將手臂用力一揮。

原本在內地的官校生有接近五百人,這一次被孫耀帶走了一部份,剩下的所有人都是在這裡了。

他們現在是要飛馳往新平堡去,這也是張瀚事前的安排,這一支二百餘人的隊伍也是有大用處,將這些青年軍官放在內地,並不是閒棋廢子,而是在大事將臨之時的妙招,飛來妙筆。

“祭酒。”一個教官問王長富道:“這一大片區域,要不要燒燬?”

“燒掉幹什麼?”

“留着豈不是資敵?”教官咬牙切齒的道:“這麼大片的好地方,好幾萬間房舍,就這麼留給他們用?”

以張瀚府邸爲核心,北邊的大片的工廠區,南邊是倉儲區和農田區,西南是官校校舍,西北和正南方向則是大片的軍營區和附屬家屬區。

這些房舍是好幾年時間慢慢修築出來的,建築規模大,建造時不惜工本,都是一水的磚瓦房,街道也是鋪了磚石,有排水溝和規劃好的垃圾填埋區,整個李莊附近,方圓十餘里地方簡直就是一個奇蹟,也是每個和記中人心中最大的驕傲。

在這裡,和記完成了一個普通商行到眼下這種規模的崛起過程,商團軍的建立和壯大,當然也是和李莊息息相關。

這個莊子開始時只是張瀚祖父買下來的一個小莊子,千把畝地,幾十戶人家,一個很普通的小莊園。

從張瀚長駐於此,開始發展鍊鐵制器,開始建立各種工廠時,開始在此練兵備戰時,這座小莊園便開始了蛻變的過程,到如今已經建成了一座大規模的城市,完全就是晉北的一顆明珠。

光是房舍就有數萬間,而且有很多房舍是高大的倉房和工場建築,從白洋河南下的支流經過,如果突然一下子到李莊地界,且以前又沒有來過的陌生人,完全會被河邊的景緻所驚。

隔着一條河,西邊還都是普通的莊戶人家的房舍,靠近李莊的地方也很富裕,但並沒有太出奇。

但如果翻過黃家莊等處地方,猛然一下子看到李莊地界,就會叫人不可避免的感覺震驚。

沿着河岸兩邊全部是五六丈高的青磚大屋,比一般百姓家的房子要高出好幾倍,不僅高,而且寬廣闊大,看起來比大同城門還要高大和氣派。

這樣的房舍,綿延好幾里路長,完全就象是加高加闊的城門樓子,只是一幢接着一幢,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的感覺。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奔跑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一百零三章 受傷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命第八百零五章 安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二十六章 騾馬行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財稅第七十章 直言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動員第一千一十五章 誤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六百一十二章 測算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求戰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巷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考慮第三十章 招徠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三百五十八章 快意第五百零九章 彈指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點第一千三十三 決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德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高舉第六百零六章 文龍第四十九章 敲打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異心第四百六十章 女牆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離港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山下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七百七十二章 風向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變化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好第一百九十章 回程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落水第九百七十八章 中隊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第七十五章 會首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輜兵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六百零一章 船隊第四百三十九章 刮目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九百九十三章 無糧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三百二十一章 感激第二百八十二章 鉅變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功業第一千二百一十二 審問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交接第六十九章 散去第八百一十三章 橡木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五百八十九章 回家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案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情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第一千九十二章 苛刻第一千一十七章 毒酒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船尾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尤帥第四百七十九章 苦難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部族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六十九章 散去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奔跑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一百零三章 受傷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命第八百零五章 安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二十六章 騾馬行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財稅第七十章 直言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動員第一千一十五章 誤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六百一十二章 測算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求戰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巷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考慮第三十章 招徠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三百五十八章 快意第五百零九章 彈指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點第一千三十三 決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德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高舉第六百零六章 文龍第四十九章 敲打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異心第四百六十章 女牆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離港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山下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七百七十二章 風向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變化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好第一百九十章 回程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落水第九百七十八章 中隊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第七十五章 會首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輜兵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六百零一章 船隊第四百三十九章 刮目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九百九十三章 無糧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三百二十一章 感激第二百八十二章 鉅變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功業第一千二百一十二 審問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交接第六十九章 散去第八百一十三章 橡木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五百八十九章 回家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案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情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第一千九十二章 苛刻第一千一十七章 毒酒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船尾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尤帥第四百七十九章 苦難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部族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六十九章 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