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農書

曹化淳低頭不語,皇帝當然要忌憚!九邊都不一定防的住北虜,人家和記說是團練,結果一路殺到草原,還把所有的北虜各部都征服了。!這樣的強勢表現怎麼可能不忌憚?

和記名義只是防邊的地方團練,其實大明也是有團練的,在天啓和崇禎年間,湖廣陝西河南的地方團練並不少,很多團練都是地方豪強所辦,一般是偏僻地方結寨自保用,平時大宗族聚集在寨子裡生活,遇警時也會接納別的士紳家族進入。這種寨子會囤積不少糧食,日常防盜賊,遇到大股流賊也可以自保。

地方團練一般掛當地衛所職,或是給守備到遊擊的職位,武將職位可以世襲,算是地方守備力量的一種補充。

這和清季太平天國時大辦團練不同,清的常備武力已經完全失敗,只能依靠漢人士紳的團練來打。而大明始終有可用的常備武力,對團練的使用相當的謹慎和防範。

張瀚的團練開始時也只能算是大同地方武裝的補充,在九邊的地方團練並不多,但也不是太特別出格的行爲,以張瀚的身份地位還有家世,想辦個團練也是很正常的事,開始的時候和記團練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重視,只是地方官員感覺不錯,因爲和記團練開始時在大同各處剿匪,消滅了很多盤踞多年的山匪,引起了廣泛的讚美。

到了和記宣稱商隊被‘蒙’古人‘騷’擾,然後北出擊,這時這支團練纔出現在世人的眼。

開始對土默特人的出擊被認爲是孟‘浪’之舉,甚至朝有御史彈劾,張瀚當時是衛所指揮的職務,被認爲是擅啓邊釁,如果不是和記當時攀了閹黨,魏忠賢拿錢辦事,當時的和記會引起不小的麻煩。

到土默特被滅,一代順義王被殺,朝廷才驚覺和記原來已經是一頭出柙的猛虎。但在此時,和記的威脅還只是地方‘性’的,只算是一支表現特別優秀的地方武裝。

到了和記出動大車援助十三山,又開始在漠北和薊北一帶活動時,朝野之間才赫然驚覺,和記的實力已經超過了人們的想象之外了。

朝廷當然相當忌憚這樣的力量,但也苦無辦法,皇帝當時限制了和記繼續在各省的經營,然後幾年時間下來,和記還是完全掌握了北方的商業,特別是物流和金融業,當然還有布匹和鐵器的生產和銷售。

加和記在北方強悍的兵力,這已經不是投鼠忌器,而是生死存亡的大麻煩了。

信王並不覺得和記有多可怕,但曹化淳知道這是有相當多的人一直在信王耳邊灌輸一些觀點,和記如果不忠不臣會盡失人心,其部下也會一團‘混’‘亂’,不會如在草原打北虜那樣下一心。

而且朝廷可以查抄沒收和記在各地的資財,會得到一大筆財富,足夠重建九邊,募集大量的‘精’銳兵馬來剿滅和記還有東虜。

信王對這樣的觀點深信不疑,並且一直試圖說服他的皇兄採用這樣的辦法來剿滅和記還有張瀚。

但天啓明顯相當的謹慎和明智,哪怕是傳來最可怕的消失之後,天啓仍然保持了相當的剋制和鎮定。

既然此前已經做了很多,這一次除了下令薊鎮到宣府一帶加強戒備,嚴令諸將小心提防之外,也不必要有太多的反應了。

信王恨恨的道:“皇兄說,過猶不及。還說讓我多看,多聽,我越看越聽越覺得皇兄處理此事太過軟弱!”

曹化淳還是垂首不語,事涉信王點評自己的皇帝兄長,怎麼小心謹慎也不爲過。

“曹伴伴差事做的不錯。”信王最終道:“日後還要如此,有什麼新的消息,及早來報我知道。”

“是!”曹化淳跪了一跪,說道:“不管官場還是市井坊間的傳聞,奴婢聽到了會及時奏報給王爺知道。”

“嗯,你很不錯。”信王臉‘露’出笑容,一臉滿意的模樣。

曹化淳知道王府之很多人都在向信王報告消息,不過人們已經揣摩出了信王的心理。

由於信王深惡魏忠賢和客氏,人們報告坊間百姓議論時,多半都是說人心不安,對魏忠賢和專權和客氏的跋扈都多有不滿,使得信王越發相信自己的判斷,魏忠賢是不法權閹,和其前輩汪直和劉謹之流無甚區別,皇帝多次提起魏忠賢勤謹耐勞,並且勇於承擔,這些好處皇帝再三說起,但信王根本聽不進去。

此時的信王完全不能理解,爲什麼皇帝需要一個幹髒活的太監,如果完全啓用仁德的讀書人來治國理政,豈不是更容易使國家欣欣向榮?

至於客氏,信王也不能理解天啓皇帝對自己‘乳’母的感情。

信王覺得是生母被賜死之後,皇兄把情感轉移到了一個卑賤的‘婦’人身,簡直是不可理喻。

天子理應冷酷無情,堅剛不可奪志,如皇兄這樣的濫好人,信用太監權閹,信任自己的‘乳’母,令其隨意出入宮禁。

甚至有傳言,客氏和其子侄‘淫’、‘亂’宮禁,甚至暗殺皇子。

信王相當的憤怒,哪怕客氏做的事使自己能成爲事實的皇儲,但仍然使得信王早動殺機,如果有朝一日……信王眼神變得冰冷,身也出現了難掩的殺機。

看着畢恭畢敬退出去的曹化淳,信王暗暗點了點頭,他當然不會發現身邊的這些太監一直在欺騙他,信王具有相當的自信,這是年齡,閱歷,見識,加個‘性’綜合起來的一種特點,這種特點使信王總是勇於下決斷,但當他發覺事情根本不是如自己想象的那樣發展的時候,他的自信又會‘蕩’然無存,變得不敢下任何決斷,希望能得到所有人的幫助,過於剛毅的人一旦失去自信,其後果則是災難‘性’的,還不如平時‘性’格溫和的人,在關鍵時刻可能做出最合適的判斷。

“哼,姑且待之,姑且待之……”信王一個人留在漸漸黑下來的屋子裡,沒有他的吩咐也沒有人敢進來掌燈,外間傳來隱隱的車馬和行人經過時的聲響,這個龐大的京師一切如常,十王府內都避免不了傳進喧鬧的聲響。年輕的親王穿着大紅熟羅袍坐在屋子裡的‘陰’影處,嘴裡則是念叨着皇帝兄長勸告自己的話,但信王低語的含義則是和他的兄長表達的意思完全不同,他的姑且待之到底是何心意,怕是隻有信王自己一個人才明白了。

……

“老師。”

孫元化步履輕快的走進徐光啓家的書房,進屋之後彎腰拱手行禮。

不管是怎樣的技術呆子,尊師重道和應有的禮儀還是要講究的。

“初陽來了啊。”徐光啓身邊是一個小燭臺,身後還有一個一人多高的聚耀燭臺,不過並沒有都點燃蠟燭,屋子外還有落日餘暉,室內還並不是太暗。

“老師在看農書?”

孫元化眼尖,一眼看到了徐光啓案前擺放的書籍是《農政全書》,這本書已經‘花’費了徐光啓十幾年的心血。

全書分十二目六十卷,包括農本三卷,田制兩卷,農事六卷,水利九卷,農器四,樹藝六,蠶桑六,種植四,牧養一,製造一,荒政十八。

這是一部劃時代的農書,包含極廣,用心極深,可謂是當時農書劃時代的產物,在此之前的所有農書都不能與之相。

不管是詳細程度和科學‘性’,包括農田之事以外的東西,都是敘述甚詳。

一部專業‘性’的農書,配有圖案和實驗之後的結果,下筆五十萬言。

不提徐光啓別的成,光是這部農書足夠叫他立身於華夏最佼佼者的行列。

對當時徐光啓入教和翻譯幾何原理這樣的數理書籍,士林之間也並不如何看好。但對其這本農政全書,當時的士大夫們還是相當的讚許,這本書在沒有付印之前,手繪的抄本流傳很廣了,到徐光啓身故數年之後,本書付印,可是那時候已經是標準的‘亂’世,沒有多少人會把心思用在農政了。

算是現在,幾十萬言的農書很多人都‘花’錢叫人抄寫收藏,但真正研究和拿來試驗的根本寥寥無已。

徐光啓一生的心血,流傳至後世的無非是一些八卦和其入教的經歷,還有崇禎年間修成的歷書,想來也是悲哀的很。

“老師在看番薯篇?”

孫元化走近一些,果然確定徐光啓在看番薯篇。

“對的。”徐光啓神‘色’平靜的道:“近來孔至之給我不少信,提及了在草原試種番薯大爲成功的事。另外是‘玉’米和土豆,他們那邊是這樣稱呼,並且大規模試驗種植了。”

孫元化道:“弟子也聽說過了。聽說和記有專‘門’的農林水利司,孔至之是司官,手底下有過千人,都是有學識或功名的,專‘門’研究農事和水利配套,還有‘肥’料,選種,試種,然後推廣,都是由他一手負責。近幾年來,在土默川附近,種了過百萬畝的棉田和番薯田。孔至之說,和記其實不缺糧,種植的番薯和苜蓿主要用來餵馬,後來他們拿番薯來釀酒了,聽說賣的‘挺’不錯的。”

“現在他們的番薯田畝產六百斤了,並且相當穩定。而且不需要太好的‘肥’田,一般的邊角地能有這樣的收穫。”

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出發第六章 堵路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四百六十三章 報復第七百四十三章 徵用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一千七十七章 釀酒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一千零三章 押送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四百四十五章 信至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一千七百四十九 純儒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八百五十一章 核心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攏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傷第四十七章 黃榜第七百三十章 說服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八百二十九章 立九場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五百二十九章 廢村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行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一千九十二章 苛刻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求戰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幫手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峰迴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六百七十章 短兵第八百二十二章 紅雲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圍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請罪第四百七十六章 炊兵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爲難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帖第三百八十三章 驚歎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五百八十九章 回家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一千一百零一 窒息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長約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奏捷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一千七百四十九 純儒第五百一十八章 僞折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尉第一千八十七章 擺開第十四章 跑?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三路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突擊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財稅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迎接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命名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緊迫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
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出發第六章 堵路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四百六十三章 報復第七百四十三章 徵用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一千七十七章 釀酒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一千零三章 押送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四百四十五章 信至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一千七百四十九 純儒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八百五十一章 核心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攏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傷第四十七章 黃榜第七百三十章 說服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八百二十九章 立九場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五百二十九章 廢村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行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一千九十二章 苛刻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求戰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幫手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峰迴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六百七十章 短兵第八百二十二章 紅雲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圍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請罪第四百七十六章 炊兵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爲難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帖第三百八十三章 驚歎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五百八十九章 回家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一千一百零一 窒息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長約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奏捷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一千七百四十九 純儒第五百一十八章 僞折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尉第一千八十七章 擺開第十四章 跑?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三路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突擊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財稅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迎接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命名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緊迫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