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

“都是大將軍炮和二將軍炮。”杜伏雷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和金髮碧眼的彼得觀視一眼,兩人都搖了搖頭。

“那威力有限的很了。”孫敬亭也放下望遠鏡,臉上也並沒有多少輕鬆之色。

三萬多人的大軍已經在古北口外陸續紮下營來,傍晚時炊兵開始做飯時到處都是炊煙升起,一眼幾乎看不到邊。

所謂兵馬過萬無邊無際當不是虛言,數萬人的大軍擺開紮營,各築工事,後勤工程浩大,光是野外廁所就挖了好幾百個,張瀚很重營區的規整和衛生,不光是防禦,還要求舒適和衛生,對戚繼光傳下來的擺開紮營之法做了很多改革。

又重軍旗,每隊、中隊、連隊、營、團,俱有軍旗,行軍駐營和各營伍行動時,俱是按各部和軍旗來規定行動路線,大軍調動,如臂使指。

這幾天金鼓之聲十數裡間清晰可聞,大軍駐守之後輜兵們開始陸續不斷的送來物資,每日耗費均是不小。

主持這樣大的戰事,做出兵臨城下的決定,孫敬亭的壓力可是一點不比對面的明軍將帥小。他手裡有牌,對面手裡的牌不及他,但孫敬亭不敢一下子就放出勝負手……開戰容易,收尾實難。

現在打,後勤,財政,軍心士氣,整個體系的安排,對大明境內的接受,東虜的防備,北虜的壓制,整個和記體系都會亂成一鍋粥。

打是能打進去,但偏偏是不能打。

並且,還得叫大明方面明白自己這一邊隨時能打下來,並非虛言恐嚇。

這其中的分寸相當的難拿捏,孫敬亭身邊只有樑興等軍方人士,還有田季堂這財迷。這一仗打的不僅是軍事,而是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甚至可以說是九分政治,一分軍事。

對將士們則並未明言這一點,孫敬亭近日在軍營中巡行,發現士氣雖然不低,但將士心中也是惴惴不安。

對政事堂和樞密院的這一次安排,很多中低層的軍官都不是太理解,更遑論全身心的支持了。

這時孫敬亭才隱隱明白張瀚的理論與主張,也知道了什麼是時機。

只是孫敬亭還是想不明白,爲什麼張瀚斷定時間在兩年左右,而不是更短或更長。

孫敬亭問道:“第二野炮團擺開了嗎?”

“擺開了。”杜伏雷答了一聲,指一指兩側,說道:“在大軍左右翼突前方向,最近處距離古北口關門一里半,最遠處二里半,炮位構築完成,每炮放一個基數炮彈火藥,各炮組人員齊備,並且已經初步調校過炮口仰角。”

孫敬亭點了點頭,知道今早零落的火炮聲響是調校炮口,炮彈多半落在城牆之下的山坡上,打到地面上濺起一大片的塵土和碎石。

這一片山脈在這樣的冬季還是一片碧綠。當然不是夏季時的那種深刻的綠意,而是一種淡漠的綠意,有白雪堆積在山巒巨石之間,與那些常綠的松柏夾雜在一起,更添了幾分肅殺之意。

宛如長龍般的長城就在眼前幾裡外,身邊一大隊的槍騎兵在左右奔跑,大地震顫着,渾身鐵甲的騎兵山崩海嘯般的對衝而過,一股股雜草和積雪泥土被濺的半天高,騎兵們不管不顧,練習了幾次陣戰之法後,騎士帶戰馬都是汗意蒸騰而起,這時傳來軍號,兩個營的槍騎兵才收隊回營,隊伍仍然十分齊整,各中隊在旗幟下分成三人一列的縱隊行動,或直行,或兜繞着圈子,整個數裡地方似乎全是騎兵的矯健身姿。

在騎兵對衝演練時,對面的關門上傳來警訊聲,明軍的軍旗也開始招展起來,然後看到大隊的明軍狼奔豕突上城,在關城和敵臺之上駐了很多人,密密麻麻的看起來人數不少,也有兵器和鎧甲的反光,離的尚遠,明軍將士象是玩偶一樣,手中的刀槍如小草的草尖,只是散發着金屬的光澤。

這樣的情形這幾天已經發生多次,每一次孫敬亭都感覺關門上的明軍人數越來越多……想來也並不奇怪,商團軍給了明軍充份的調動時間,薊鎮營兵雖不堪用,人數是實打實的都存在着,薊鎮地方是畿輔要緊地方,兵馬遠不及帳面上的十二萬,也沒有八萬多人……這向年來歷次向遼東和遼西增兵,薊鎮每次都有出兵,每次均是損失乾淨,自然兵力大減,現在五六萬人還是有的。

這些兵馬實則無大用,從崇禎二年第一次入口就看的出來,薊鎮兵連守城也守不住,諸城均是很快陷落。

要知道後金兵繞道幾千裡而來,主力只有六千左右的戰兵,連這樣也打不過,野戰不行,守城也不行,表現確實是比遼西差的遠了。

如果商團軍一到古北口立刻強攻,憑守關的幾千人根本擋不住,然後勢必破竹,薊鎮兵連集結的功夫也沒有,定然現在全境失陷,十天之內,永平薊州各府不保,薊鎮兵談什麼集結,怕是早就灰飛煙滅了。

“其實叫他們增兵也好。”樑興在一旁以軍事主官的身份點評道:“孫先生不必擔心,別看他們人多,烏合之衆,人越多反而越亂,憑白把少量精銳也扯亂了。”

這倒是至理,孫敬亭略有所悟,不過不是帶兵的人,其中的彎彎道也不必懂得太多。就象剛剛杜伏雷說起一些炮兵的專業術語時,孫敬亭也並不懂,但他知道火炮已經就位,並且多是六磅炮和九磅炮就行了……六磅炮打裡半,九磅炮打二里半,如果是要加大殺傷能力,六磅炮移到一里之內,九磅炮到裡半距離最好,那樣就殺傷更多。

看城頭上,密密麻麻的站了太多兵馬,人數一多,反而相當混亂,旗幟什麼的也相當雜亂,調度起來似乎也是沒有章法……孫敬亭是不知兵的,但當年在東山會卻也是當地礦工團練的首腦人物,略知一二,從眼下看來,對面的混亂無序也是相當明顯,不待多言。

“就是咱們在這裡僵持着。”樑興說道:“時間越久對面士氣越高,仗就越難打,孫先生明鑑。”

樑興是樞密使,孫敬亭不能干涉他日常對樞密院的管理,具體的軍務也是樞官院指揮,畢竟參謀諸司已經劃在樞密院那邊。

但事涉戰和大計,是打還是不打,或是退兵,這些事只能是孫敬亭拿主意。

相國相國,就是以國事相托,張瀚有言在先,一切大事均由孫敬亭關白決斷,而事後向自己負責即可,也就是說,孫敬亭主持所有大事,只要向張瀚一個人負責就可以了。

“我明白了。”孫敬亭咬牙應了一聲,但始終難下決斷。

打是不可以的,但這樣僵持下去,也不是一個辦法。兵臨城下,壓迫大明改弦更張,這是孫敬亭定下來的方針,不過迫近之後,只傳來薊鎮大舉增兵,官道上源源不斷全是軍旗招展軍伍前行的消息,這令孫敬亭有些驚愕和詫異,由是也領悟到了一點,大明已經以和記爲最大的敵人,這一點看來是形成共識,而孫敬亭沒有想到這一點,看來是要棋差一着。

當初東虜勢大,王化貞拋掉百年世仇轉向蒙古求助,朝中並無嘖言。一來是王化貞是東林干將,攻王化貞就等於和東林爲敵,當時的東林是最顯赫的時候,所謂衆正盈朝,而且講對噴,東林的那一羣噴子天下無敵,誰敢和他們放對?二來就是大家都看的出來形勢,對東虜的戰事一再慘敗,女真人已經超過蒙古人成爲生死大敵,以敵之敵爲友,所謂化敵爲友,誰也說不出不是來。

孫敬亭對林丹汗經常威逼勒索的事還是很清楚的,原本以爲大軍一旦壓境則薊鎮守備文武官員必定妥協,無非是件馳禁和記商行的小事,誰料居然僵持到如此地步,這隻能說明一點,大明已經將和記視爲第一大敵,位在東虜之上。試想當初王化貞能求助林丹汗,他能求助努爾哈赤嗎?

這麼一想,除了有些受挫感之外,也是有一種委屈兼憤怒俱有的情感。

和李慎明不同,孫敬亭也能滿足於張瀚北面爲王的局面。

大明天子無明顯失德,天下尚算太平,國運似乎並未到亡國邊緣,這種情形下孫敬亭對強行攻入大明也有一定的心理障礙。

北邊爲王,降服北虜,徹底吃下這萬里疆域,上對祖宗,下對子孫,皆可無愧,也是開國之臣,堂堂正正,日後史家提起來,必定也是隻有讚頌之詞。

不料張瀚回鄉,大明還是變本加厲,已經視和記爲第一大敵,這叫孫敬亭心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異樣之感……

張瀚就不會奇怪,這是時勢變化之後必然之事,哪值得委屈或奇怪……

孫敬亭回到營地時,照樣對了口令方被許可入營,營中各處規劃相當齊整,肅然有序,將士們或是訓練體能,或是操演器械,一如往常。

哪怕是臨陣之時,只要沒真的打起來,商團軍的操練也是片刻不停的。

孫敬亭含笑觀看了一會,感覺將士們仍然很賣力,只是精氣神展現出來的相當一般。

這也難怪,很多將士已經出征近半年時間,從對察哈爾預備開戰時就在營伍之中,然後各部陸續往西邊開拔,接着就是連番征戰,幾個月的戰事陸續有千餘將士戰死,受傷的也有幾千人。將士疲敝厭戰是理所應當之事,不應當責怪他們。

事實上能維持住現在的訓練水準和士氣,平時的管理和訓練,還有薪餉待遇福利一整套的功夫都是做在了前面,若是明軍經過這麼長久的調動和激烈的戰事,恐怕士氣早就跌落到了谷底去了。

第一千五十五章 迎接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銃第九百九十四章 黑洞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七百九十二章 出陣第九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一百九十五章 帳目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四十二章 暗流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四百八十一章 穿插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山下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價第一百一十七章 佩特林第七百零二章 故地第二百二十八章 試水第九百六十七章 清流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河灘第四百零二章 誅心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九百二十八章 急報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級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莊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二百一十八章 串聯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八百三十章 兵站第六百一十九章 加價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兩將第六百五十六章 圓陣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莊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號角第七百四十四章 相爭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八百五十四章 要完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列隊第五百九十九章 隊長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一千五十九章 複雜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婦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私掠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擊殺第三百章 農家第六百四十七章 說字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銃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長約第一百零六章 回家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力第七百零三章 遲暮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一千二十八 冰水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三十六章 沉重的思索第四百八十六章 羣毆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嶽託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三十三章 兼併第一千四百四十 章 京營(昨天是三十九)引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友誼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六百一十九章 加價第二百九十一章 混亂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二百八十二章 鉅變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滅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一百二十五章 漢商
第一千五十五章 迎接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銃第九百九十四章 黑洞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七百九十二章 出陣第九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一百九十五章 帳目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四十二章 暗流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四百八十一章 穿插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山下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價第一百一十七章 佩特林第七百零二章 故地第二百二十八章 試水第九百六十七章 清流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河灘第四百零二章 誅心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九百二十八章 急報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級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莊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二百一十八章 串聯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八百三十章 兵站第六百一十九章 加價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兩將第六百五十六章 圓陣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莊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號角第七百四十四章 相爭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八百五十四章 要完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列隊第五百九十九章 隊長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一千五十九章 複雜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婦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私掠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擊殺第三百章 農家第六百四十七章 說字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銃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長約第一百零六章 回家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力第七百零三章 遲暮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一千二十八 冰水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三十六章 沉重的思索第四百八十六章 羣毆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嶽託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三十三章 兼併第一千四百四十 章 京營(昨天是三十九)引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友誼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六百一十九章 加價第二百九十一章 混亂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二百八十二章 鉅變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滅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一百二十五章 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