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試水

在亞洲,荷蘭人擁有後來的印尼全部國土的荷屬東印度殖民地,有錫蘭,荷屬印度等等,在幾年後荷蘭人佔據臺灣,幾十年後曾經佔據馬六甲,控制南中國海的海面,那時候這個號稱海上馬車伕的國家盛極一時。

它還有荷屬西印度,荷屬新幾內亞等多片殖民地。

荷蘭的衰落是因爲英荷海上戰爭的一系列失敗,不過這場大規模的遍及全球的海戰還需幾十年的時間才塵埃落定,並且對荷蘭的亞洲力量沒有太大的影響。

西班牙人擁有後世的菲律賓,葡萄牙人則是馬六甲和澳門等小塊殖民地,西班牙在亞洲也擁有較強的海上力量,並且有相當的陸軍和殖民者在菲律賓。

英國纔剛剛進入亞洲,在這時英國人對印度的興趣更大,幾十年後他們多次試圖搶佔澳門,都遭遇了失敗。

在南洋,西班牙人不停的把中國貨物運往歐洲,把南美貨物運來亞洲,一艘艘的西班牙船滿載黃金,與英國的戰爭中,不少貨船深入海中,幾百年後這些堆滿財富的沉船還能引動人的貪念。

日本也是一個極爲重要的貿易市場,荷蘭人和葡萄牙人和中國海商各佔半邊天下。

中國海商以李旦爲主,這是一個和顏思齊齊名的大海商,當然也是力量極強的大海盜。

後來控制了南中國海的以鄭芝龍爲主的“十八芝”,多半出於李旦的門下。

張瀚對具體的細節當然不知道,他可能看過一些相關的東西,但興趣不是很大,明末清初時中國的國門外已經來了很多惡客,比如葡萄牙人借澳門暫住,一住幾百年,西班牙人多次在呂宋屠殺華人,主要原因就是對大明的忌憚,他們害怕呂宋華人成爲大明的內應,同時也是叫華人爲自己在呂宋的殖民統治買單,轉嫁矛盾,荷蘭人一度佔據了臺灣和澎湖……各種力量紛至沓來,加上李旦和顏思齊還有鄭芝龍,劉香等中國海商兼海盜的縱橫捭闔,想掌握這一段歷史,非得下很大一番功夫,而且還是冷門,想和人“吹水”都不大找得着賣點,張瀚關注的也是和普通人一樣,對鄭家的發跡和衰落有些瞭解,感興趣的就是鄭成功爲主,另外拜某位小說大神所賜,張瀚對鄭克爽也很熟悉……當然印象肯定不好。

張瀚也知道崇禎年間鄭芝龍受了招安,並且在海上發了大財,成爲明末中國海上最強的力量。

鄭芝龍多次擊敗過荷蘭人,鄭家和荷蘭人其實在鄭成功之前就和荷蘭人打了很多次了,鄭家用跳幫戰術加上縱火船,打的荷蘭人毫無辦法,福建和兩廣沿海的那些中國海盜,論起剽悍勇敢來一點不遜色於那些歐洲佬,多次擊敗荷蘭人後,鄭家在臺灣搶佔了不小的地盤,接管了顏思齊的屯田,並且掌控了對日本的貿易,同時鄭芝龍還用暴力的形式在海上徵收商船,過往的船隻不論中國人還是歐洲人的一律強徵稅賦,大明朝廷不曾徵收過的海稅都叫鄭芝龍收了去,鄭芝龍和荷蘭人也是有打有和,東印度公司曾一次與鄭芝龍簽訂大筆訂單,光生絲就訂了幾十萬石,那是鉅額財富,利潤大的驚人。

張瀚意識到眼前的這個李國賓是個關鍵人物……他對南洋和日本的情形幾乎是兩眼一抹黑,鄭成功他倒是瞭解,可鄭成功現在應該還沒有出生,別的事他幾乎就不知道了。

“李先生,”張瀚很鄭重的道

:“這一件事,一定要好好的請教一下。”

李國賓有一些不安,也有一些得意,他正色道:“在下也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往日本的貨,最大宗的是什麼?”

“最大宗的,當然還是生絲,茶葉。”

俗話說中華貿易三樣寶,生絲瓷器茶葉好。在明末到清末,幾百年間中國人利用這三個貿易神器大賺特賺,那些歐洲佬打生打死,在海上顛簸萬里,打下大片的殖民地,用盡手段和辦法掠奪了大量的財富,除了大量的黃金涌入歐洲外,最少有三億兩左右的白銀涌入中國,除了少量白銀是因爲套匯進入中國外,大量的白銀就是因爲貿易順差因着這貿易三寶而來。

日本人也需要大量的生絲,也要茶葉和瓷器,當然他們也要別的貨物,只是需求量沒有這三樣大。

“張東主若做這海貿,先要得人。”李國賓確實內行,他喝口茶,繼續說道:“海貿利潤是一等的豐厚,但風險也是一等的大。首先要有好水手,走慣往倭國路線,知道洋流時間和走向,可以事半功倍,跟着洋流走,船隻不易傾覆,時間也快。海貿你比人多走一趟,就是多一倍的利潤,風險也要小的多,一艘海船要好幾萬兩,連貨物最少十萬,一旦沉沒就是一兩銀子也回不來,是以好的船主和水手十分要緊。另外,水手要剽悍一些,最好是走慣了的老手,海上不僅是風浪險惡,亦得小心多如牛毛的那些海匪,一旦遇着,輕則貨物被搶走不少,重則連船一起被搶走,也是十分險惡。最後,還得在倭國那邊打通關係,最好得到大海商的允准,不然的話,也很難長久。”

張瀚皺眉道:“運一船幾萬兩的鐵器過去?這似乎不太可能。”

李國賓笑道:“這當然不可能,東主還是應該採買一些生絲綢緞之類的貨物,然後再帶大量的鐵器過去,畢竟鐵器是靈丘自產,利益比備辦比的貨物要高的多。”

“具體怎說?”

“一柄精鐵製成的鐵鍬最少兩錢銀子一柄,一根縫紉用的精鐵針,八分銀子一根。”李國賓含笑道:“這就是近年的價格,應該沒有太大的出入。”

“我……”

張瀚好懸把粗話說出口來。

李大用和馬化先就沒有這麼強大的定力了,馬化先兩眼瞪的滴溜圓,李大用猛拍自己大腿,大叫道:“我入他先人,海貨居然這麼賺錢!”

李國賓笑道:“我們北方商人出海的少,只有天津有一些海商,另外遼東那邊有一些商人會販賣皮貨到登州,再從登州往日本,晉商這些年確實有些墨守成規,不思進取了。其實江南那邊海貿最爲繁盛,畢竟那裡的布,絲,瓷器出產最多,再便是閩浙兩廣,我到南方去過幾年,實話來說,南方之富,不止在於鉅商衆多,民間也是比北方富過太多。從江南到晉北,幾乎是兩個天下。”

李大用和馬化先都是富商,聽着李國賓的話還有些不以爲然,張瀚則是默然點頭。

張瀚記得自己看過一本書,上面的觀點就是明亡於財政破產,而財政破產的原因就是沒有有效的利用民間之富,而民間之富,則是以南方爲主,更深刻的來說,明朝也可以說是亡國於南北發展的不平衡和朝廷的不思變通。

同樣的加賦,對江南人來說是可以承受的,在北方就是

大量的流民造反了。

張瀚轉向馬化先和李大用,笑問道:“這事兩位怎麼看?”

李大用道:“朝廷的路子可以先跑跑,海貿的事,風險太大,張東主若是要搞,在下願意湊個趣。”

馬化先道:“在下和李東主的意思一樣,海貿一旦沉船就是血本無歸,還是走通朝廷的路子要緊。張東主的貴友李遵路,似乎適合做這樣的事。”

張瀚暗自搖頭……其實他一聽李國賓說起海貿的事,腦海中就如醍醐灌頂一般,頓時感覺眼前一片透亮。

這個時代,不加入到海貿的潮流中去就太蠢了。

晉商其實在這個時候已經落後於時代了,曾經晉商也是潮流之先,到了明末時,晉商滿足於本土,另外就是在揚州的鹽商勢力,對出海貿易的興趣不大。

張瀚也想起了自己的祖父張輦,似乎老太爺當年就想着到南京去參與到海貿之中,因爲家族反對未能成行,後來在新平堡安身立命,估計也沒有心氣去闖蕩了。

在明末清初時,晉商是被江南和兩廣甩的遠遠的,後來在清季發力,山西票號行諸天下,憑的還是那幾家皇商的身份和地位帶來的軟實力,有了這些保障,票號的實力被天下人認可,晉商票號才能通行全國,成就一番事業。

而皇商的出現,就是因爲在鼎革之時,這些晉商站在了滿清一方,最後被清朝皇帝拿皇商的身份來酬功。

張瀚想起自己在爭奪走私的位置,而清朝的禁海對海貿是致命性的打擊,現在自己兩邊都插一手,局面越發的微妙了。

“到京師尋朝廷那邊的門路,我會拜託李遵路去,”張瀚最後決斷道:“天津之事,如果李先生能抽出時間來,不妨先幫我看看門路。”

李國賓一陣興奮,海貿之事關係的最少是十萬以上的銀子,在這事里居中幫閒,獲利比眼下要豐厚的多。

他忍着興奮,向張瀚道:“不知道東主是打算買船,還是僱船,或是與人合夥?”

張瀚笑道:“先僱船好了,這得拜託李先生替我們尋一個靠的住的船主。”

當時貿易,可以自己買船或造船,然後整船貨物出海,這是第一等的海商,然後就是衆人合夥買船,貨物也是合力備辦,湊齊一船貨出海,這是次等海商,再次的就是普通商人,人家的海船未曾裝滿,可以協商裝一部份貨物,張瀚要做的便是這一等。

和裕升確實是財雄勢大,不過也沒有必要一下子將雞蛋裝在一個籃子裡。張瀚不覺得自己運氣會逆天,上來買一艘船,順順利利的無事往返,帶回整船的銀子回來。

經商總得考慮意外,先小成本投入,試試水深水淺再說。

在這樣的過程中,張瀚可以熟悉海貿的流程,也能發掘出自己信的過的船主和水手出來。

李國賓點頭道:“這樣最好,穩妥一些,在下的責任也小的多。”

衆人聞言均笑將起來。

-------

再過幾小時新的一年就開始了,感慨良多,今年對我來說是很特殊的一年,希望明年能順利一些,也希望大家都能事業順心,家庭和睦,家人身體健康,這是我最誠摯的新年祝福,因爲我盼世人平安喜樂與我一樣,大家新一年再見。

(本章完)

...

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簽定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擁立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玉璽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一千三百七十一 如一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警告第一千七十四章 拜見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七百七十八章 斫首第一千零四章 皮貨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可汗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夜奔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衰朽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七百一十九 威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衛所第九百七十一章 眺望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豬羊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二百六十六 困境第九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不信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吃相第一百九十三章 約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山澗第六百七十六章 雪中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動第二十九 一槍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送糧第三百零三章 攤派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一百六十一章 荒唐第六百零三章 上船第四百一十章 微笑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回事第九百一十一章 發作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離港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賀第九百四十一章 戰備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麻煩第六百二十六章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擔憂第七百六十八章 嚮導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七百零七章 荒蕪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撞車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獵騎第一千五十二章 跟隨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軍陣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七百零八章 反應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辱罵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將行第八百六十二章 紛至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遭遇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野第一千九十三章 多心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提點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商會第九十一章 留客第一千九十四章 飢餓第五百五十二章 夜奔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八百六十二章 紛至第一千一百一十一 伏擊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亮相第二百八十五章 抽薪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一千零四章 皮貨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等候第八百七十七章 斫頭第六百八十三章 鴨子第五百九十章 麒麟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
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簽定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擁立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玉璽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一千三百七十一 如一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警告第一千七十四章 拜見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七百七十八章 斫首第一千零四章 皮貨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可汗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夜奔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衰朽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七百一十九 威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衛所第九百七十一章 眺望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豬羊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二百六十六 困境第九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不信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吃相第一百九十三章 約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山澗第六百七十六章 雪中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動第二十九 一槍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送糧第三百零三章 攤派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一百六十一章 荒唐第六百零三章 上船第四百一十章 微笑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回事第九百一十一章 發作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離港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賀第九百四十一章 戰備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麻煩第六百二十六章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擔憂第七百六十八章 嚮導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七百零七章 荒蕪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撞車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獵騎第一千五十二章 跟隨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軍陣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七百零八章 反應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辱罵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將行第八百六十二章 紛至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遭遇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野第一千九十三章 多心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提點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商會第九十一章 留客第一千九十四章 飢餓第五百五十二章 夜奔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八百六十二章 紛至第一千一百一十一 伏擊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亮相第二百八十五章 抽薪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一千零四章 皮貨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等候第八百七十七章 斫頭第六百八十三章 鴨子第五百九十章 麒麟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