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

一路上不少土著都看到了張續文,很多人嘴巴微微張開,不怎麼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在西班牙人兩次屠華時,荷蘭人也對本地的華人進行排斥和壓迫,殺死的人也不少。

華人從南宋時期大規模移民,在呂宋是以新移民爲主,是漳州和泉州的福建商人滯留在呂宋,慢慢形成了大規模的聚居地。

而在巴達維亞等地,則以幾百年前的宋代移民,還有禁海時期冒險出海的大明移民爲主。

幾處地方都有大量的漢人定居下來了,已經徹底成了海外之民。

隨着張續文馬車的行進,不僅是土著在圍觀,不少漢人居民聽到了消息也從各處趕來,通往總督府的大道很快被人羣擠滿了。

四周的店鋪商行很多,有很多是荷文標識,更多的則是漢文漢字,華人比土著能吃苦,在經濟上很抱團,互相支持,在幾百年移民的時間後也出了一些大家族,以經商爲主,逐漸控制了當地的經濟命脈。

呂宋排華,印尼排華,這些都是有內在的原因,除了文化衝突外,漢人一直不肯融入,經濟上的衝突都是很重要的原因。

漢人的缺點就是兩條,第一不肯自己主動擁有武力來對抗敵意族羣,導致被人如羔羊般的殺害而無還手之力。第二就是不肯主動介入政治,結果被敵人用政治手段持續的打壓。

漢人就是經濟動物,吃苦耐勞,喜歡攢錢,擴大買賣,再攢錢,再擴大……這樣下來,幾百年時間控制當地低等文明的經濟命脈,並不出奇。

相對而言,此時的歐洲人就是更高等的形式。他們有錢,控制貿易,獲得巨利,還有槍炮,能役使土著,獲得當地的人力物力。

這是更高層次的玩法,一直到幾百年後,漢人在東南亞還是很強,一些大家族仍然是億萬鉅富,但世界的規則還是歐洲人建立起的那一套,本質上沒有太多的變化,只是強力殖民變成了自由貿易的形式,而弱勢的國家還是被人用各種手段收割,貨幣,金融,方法有的是。

張續文打開車窗,向窗外的漢人商人和居民揮手問好。

在人們眼中這是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頭戴展腳襆頭,穿着繡着小科花的長袍,似乎比傳統的長袍要短一些,顯得更幹練一些。

腰間玉帶也收束了,不是純粹的裝飾。

人們的驚奇不是張續文的年輕微笑着揮手的態度,而是他的這一身衣袍是正經的官袍,正經的大明官員的袍服!

大明官袍分多種,有禮服,祭服,公服,常服等多種,還有忠靜冠服等等。官員們最常穿的當然是常服,常服是烏紗帽,圓領長袍,胸前背後都有補服,用補服和帶飾的不同,還有袍服的顏色來區分品級。

補子的形制是分文武兩途,文官從仙鶴到鷺鷥不等,而武官則是獅子黑熊等不同的獸類。

衣冠禽獸在早年不是罵人的話,是指官員的穿着打扮。

張續文穿的不是常服,而是公服,一般來說是朔望日穿着,或是有什麼重要的活動和節日纔會穿着。

這身袍服,帶來的衝擊不亞於開來一支艦隊!

故宋棄民,大明棄民,一般來說遠離華夏到異邦居住的人都會有成爲棄民的自覺。他們也是沒有辦法,闖海的人用九死一生來說並不算太誇張,能在故鄉很好的活下去,誰願意冒除去海上遠航?

到了異國他鄉的人,開始肯定是極爲孤獨和被排斥,甚至是被欺凌的存在。

慢慢的族羣擴大,生活也好過了,但對故鄉的思念卻是一直沒有停止過。

國內的家族也會送一些圖形影像過來,由海外的遊子建立祠堂供奉。

衆人對張續文穿的官員袍服再熟悉不過了,而且張續文相當年輕,穿的卻是一襲紅袍,這是大明高品官員的穿着,這就是更加的罕見和不可思議了。

在馬車兩側是兩個中隊的和記士兵。

天藍色的軍袍,紅色的圓帽,飾紅纓,手持火銃,橫在戰馬之前,腰間繫着腰刀,加上黑色的皮靴,一種整齊劃一的威武氣息撲面而來,令人感覺震撼與激動。

這些可是典型的漢家兒郎組成的軍隊,自有漢人移民至此之後,數百年間,第一次有漢家軍隊至此!

不少老年人忍不住哭出聲來,彷彿受人欺凌的遊子,見到家人之後就忍不住悲泣出聲。

中年人,青年,少年,感覺不同,少年更多的是好奇,他們還不能理解這種深沉的感情和激動。

青年則萬分激動,不少漢人中的青年緊握雙拳,彼此對視,恨不得自己也是這些騎兵中的一份子。

中年人則感動,激動,好奇皆有,但都很好的剋制下去。

他們唯有看着這些騎兵護衛着馬車,緩緩向總督府邸方向前行。

及至總督府外圍,張續文在禮號聲中下車。

荷蘭人也是給出了相當的面子,鼓號聲不絕,大量的軍人穿着五花八門的衣袍,高舉火銃,列陣歡迎張續文。

“稍等。”在即將進入總督府的前一刻,張續文突然停住腳步。

不遠處是一個漢人開辦的私塾,正有不少學童還被看在內裡讀書。

“還是書聲悅耳。”張續文聽出來小孩子們正在讀千家詩,朗朗上口,悅耳之至。他一時間有些恍惚,和記的學堂不太提倡強行背誦這種學習方法,而是將各門學科分門別類,只有極少數時候才叫學子們朗讀。張續文一時間以爲自己回到了蒲州,記得小時候就是在宗族裡的學堂,每天搖頭晃腦的這般背誦。

不知不覺間居然就走到了這一步,遠渡萬里重洋,前來與異國的總督談判。

對方也是擁有強大艦隊,統治萬里疆域的大勢力者,科恩雖然只是一個總督,但其掌握的海疆絕對比大明朝廷控制的地盤要大的多。

後世的印尼等諸國完全在其統治之下,其治下的民衆也絕對超過了千萬,這樣的人在大明這邊看來已經是一方豪強,甚至完全能獨立建國,但在歐洲殖民者眼裡,科恩還只是一個分公司的管理者,一個地方總督。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現狀,一種平衡之後的結果。

張續文對此還是很有興趣,他微笑着點評了一句,使得四周的漢人老者們再次溼潤了兩眼,一個老人忍不住道:“我等雖然去國萬里,至此百年,但文字,衣冠,朝夕不敢相忘。”

“你等只要願意,生生世世都可以是華夏一員。”張續文知道,新朝建立之後,可以會承認在諸島國上國民的國籍,建立戶籍納入管理,當然也會成爲與諸國爭霸的棋子,這也是必然之事。

若漢家勢力能統治這些羣島,對這些先期移民的人來說也是件好事。

繼續向前,科恩已經微笑着迎了上來。

張續文行走時,荷蘭人也在打量着他。

張續文的個子很高大,就算是在普遍高個頭的荷蘭人裡也不算太矮,這是家境優裕的北方世家子弟的特徵,他的皮膚很白,甚至不在荷蘭人之下,這也是個顯著的特徵。

其實在早期殖民者的記錄裡,也是視漢人爲白人,特別是中國北方和東部的漢人,皮膚的膚色普遍較白,而且中國在當時是一個文明國度,這使得殖民者下意識的要高擡一眼。

到後來中國衰弱時期,他們也就不再提起這個話題了。

兩眼中的光芒平靜而溫和,神態從容自若,過千荷蘭士兵組成的歡迎團隊,張續文也就是微笑着點了點頭,他是文職人員,不會還之以軍禮。

“見過科恩總督。”

“歡迎你,張副政務官。”

兩邊都是熟知對方的存在,彼此間幾乎不需要太多客套,一個微微躬下身體,另一個則叉手微躬,待雙方直起身體之後,會談就算可以開始了。

張續文並沒有帶太多隨員,但也有十餘人跟隨前來。

軍令司的人,翻譯人員,政事堂的工作人員等等,荷方一方也有十餘人,雙方在窗明几亮的大會議室裡開始會談。

科恩揣摩着眼前的這個青年人,似乎是一個秉性溫和的人,如果有可能,科恩還是想盡可能的扳回一些不利局面……

但張續文顯然叫科恩失望了,看着科恩,張續文淡淡的道:“此次會談,本人以大明五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同知身份前來,不僅是代表和記,也代表大明官方。”

“怪不得張先生穿明國的官服。”科恩道:“雖然我知道和記的人都有大明官職,但鑑於貴方與明國的態式,我想這種代表不具有法律意義。”

“具有。”張續文指指自己面前的文書,說道:“上一次與荷方在澎湖戰後定約,就是以大明福建巡撫的名義,這一次我們還是得到了大明巡撫的授權,這是蓋了巡撫關防的文書,具有法律效力。至於我方與大明朝廷的爭端乃至戰爭,這是我方的內部事務,與貴方無關。”

科恩苦笑道:“看來貴方在此之前下的功夫並不小。”

張續文點頭,莞爾一笑,說道:“我方不希望與東印度公司爆發戰爭,爲了未來的和平,我方當然要注意到一切細節。”

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進城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一千三十二 河魚第九百五十四章 閒棋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塘馬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九百九十五章 過河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街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一百二十章 繪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蕃部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八百四十七章 極寒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賞第六百八十八章 槍騎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轉舵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價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線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六百六十八章 疑問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野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奔走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一百八十四章 偶得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炮組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七百七十二章 風向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北第七百七十八章 斫首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越溪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賀喜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二十四章 成功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場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滅第六百二十六章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沸騰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價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農書第六百七十六章 雪中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三百八十五章 巨利第四百零二章 誅心第一千五十一章 遺蹟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三百九十二章 異樣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四顧第六百五十六章 圓陣第八百六十八章 笨港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巡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換防第五百四十二章 吃喝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自立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街邊第六百二十四章 吹號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掌旗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南都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八百二十六章 寶島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禮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進城
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進城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一千三十二 河魚第九百五十四章 閒棋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塘馬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九百九十五章 過河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街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一百二十章 繪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蕃部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八百四十七章 極寒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賞第六百八十八章 槍騎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轉舵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價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線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六百六十八章 疑問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野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奔走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一百八十四章 偶得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炮組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七百七十二章 風向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北第七百七十八章 斫首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越溪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賀喜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二十四章 成功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場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破滅第六百二十六章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沸騰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價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農書第六百七十六章 雪中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三百八十五章 巨利第四百零二章 誅心第一千五十一章 遺蹟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三百九十二章 異樣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四顧第六百五十六章 圓陣第八百六十八章 笨港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巡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換防第五百四十二章 吃喝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自立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街邊第六百二十四章 吹號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掌旗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南都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八百二十六章 寶島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禮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