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叔侄

大明的這些將門,最頂級的是東李西麻,還有出身蔚州的馬家,西南的劉家,父子兩總兵,也是世代將門,然後就是福建的俞家,榆林的王家,延安衛的杜家,榆林衛的尤家,遼東的祖家等等,當然,還有宣府東路的賴家。

這些將門,從上到下都有一個特點,均是出身衛所世襲武官的世代將門,然後都有位至總兵的砥柱人物,家族中多有世代總兵和副將,參將到遊擊的營兵將領的實職。有衛所世襲職務,可以擁有大量的土地和軍戶,有地盤,家族纔有財力人力養育家丁,有家丁,才能在營伍中站穩根腳,纔有戰功,纔可以提攜家族子弟在營伍中一步步向上,擁有實際的兵力,武將才有實權和地位,蔭庇家族子弟,再由衛所武官世襲出身,這樣形成了一個循環,東李西麻,均是如此。

張臣亦是榆林衛人,積功至總兵,接任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常率精騎家丁一兩千人,深入草原襲斬敵人,頗有戰功,萬曆三十五年後張臣告老,現在其子侄多位至總兵和副將,張臣當年所領的家丁,當然也歸這些子侄使用,目前來看,張臣的家族還在上升期,在大同這裡最具實力的就是任陽和副總兵的張全昌,此事定然與張全昌有關。

“我要趕去陽和。”張瀚思慮至此,猛然起身,吩咐道:“備馬,叫樑興跟着!”

楊秋眼中閃過一絲嫉妒之色,少東主真有急事時,第一時間還是想到樑興。

他沒有敢顯露出來這種情緒,而是趕緊答應了下來。

張瀚自馬上跳下來時,感覺大腿根一陣痠麻,他勉力站直,沒有顯露出來。

跟着他到陽和的是樑興和蔣家兄弟,張春留在新平,這個小伴當調教了這麼久,已經勉強可以當個人來用,最少張春在,幾個地方都能串起來,不怕內部生亂。

楊秋又被派到天成衛城,這一次張瀚又多派了十幾人過去,他叫楊秋先去照應着那邊,請醫生給李遇春診治,當然也絕不可再叫人毆打和裕升的人。

相信有這些鏢師照應,最壞的結果也就是眼下這般情形。

樑興等人簇擁着他到鄭國昌的府邸門前,遠遠的在下馬石前拴了馬,當然也不會到正門,他們都是沒官職的白身,沒有資格往大門口去。

到了側門,門子倒是認得張瀚,笑呵呵的上前見禮,張瀚塞了五兩銀子的紅包,那門子趕緊謝了,也不等裡頭示意,先將張瀚幾人帶了進來,直接帶到一處廂房等候。

過不多時,裡內傳進,門子笑呵呵的道:“老爺正在用飯,聽說張東主你來了,立刻傳見,叫人多擺了一副碗筷,這可是真是難得。”

張瀚點頭,笑道:“確實難得,我有些受寵若驚。”

大明商人並沒有納入體系之內,不論暗地裡有多大的能量,表面上還是被排斥在士紳階層之下,不論晉商和江南商人都是一樣,除非是縉紳經商,那又是另外一個層面的事。

張瀚這樣的白身有市籍的商人,能被召見就很難得,更何況是叫在一處吃飯。

他不敢怠慢,急步跟着門子進了二門,轉過幾間大屋,沿着往北的迴廊走了一氣,到了一個小花園的所在,林木森森,有條小徑鋪着鵝卵石向裡,中

間是一個綠水幽深的池塘,荷葉剛長出巴掌大小,最南是一幢二層小樓,有幾個鄭國昌從老家帶出來的家丁站在樓下當侍衛,見張瀚來了讓開通道,鄭國昌便在樓上。

小樓並不高,張瀚上樓便見着鄭國昌臨窗坐着,面前擺着一個小几,上列幾道精緻的下酒菜,乾瘦矮小的鄭國昌沒有帶帽子,髮髻用青布包裹着,身上一襲道袍,看着倒也瀟灑出塵。

“今日難得有些閒暇,想將歷年來的詩文整理一下,正好賢契來了,陪老夫喝上兩杯也好。”

張瀚這纔看到窗前兩側陳列着不少翻開的文稿,上頭都是用正楷書寫着一行行的詩文,張瀚瞧着沒有名讀和豎排的文字就是頭疼,他看是看的懂,好歹也有童生的水平,可是這等事,實在毫無興味,只是此時容不得他退縮,趕緊笑着上前拿起一本,一邊看一邊說道:“小人來的巧了,大人的詩作,必定是好的。”

鄭國昌是萬曆三十五年進士,做官一步一個腳印上來,詩才十分平常,張瀚的話他雖是聽的歡喜,不過心中也知道這是奉迎,當下笑罵道:“你只管做生意賺銀子,書本怕都不知道拋到哪兒去了,還哪裡能談什麼詩,還不趕緊坐下來,同老夫喝酒是正經。”

這一下說話纔有一些世交叔侄說話的感覺,張瀚來得這裡多次,有時見着,有時見不着,這個月的紅利銀子分了這邊一千多兩,看來銀子果真比什麼都要緊,蒲州的書信只是夠解決張瀚當時的小麻煩,想得到眼下這般待遇,自然是銀子開道。

張瀚心思十分靈動,坐定之後,先給鄭國昌斟了一杯,自己舉到眉前,敬酒之後飲了,這才又笑道:“大人必定是想刊印這些詩文傳家,這事是極好的大事,小人樂見其成。雕版所費,自然是小人報效。”

鄭國昌確實有此意,士大夫講究立功立德立言,他官兒做到這麼大,算是立功,立德麼,也沒有什麼缺陷,惟有立言這一塊,一直想刊印自己的隨筆和詩文,還有一些精采的書信,彙集成冊,刊印出來,分贈上司同僚和親友,是在士林中揚名的好辦法,除了實利外,將來流傳於世,也不枉人生一世。

“賢契每月送到的分紅銀已經不少,老夫哪還好意思再要你出錢。”

“大人說的哪裡話來。”張瀚陪笑道:“這般文墨飄香的大事,小人若能巴結上效力的事,將來少不得被人提上一筆,這也是風流雅事,小人出的不過是些許俗物,大人的心血能雕印成書,流傳於世,這纔是最要緊的。”

鄭國昌被他說的心癢癢的,對張瀚自是越看越順眼,當下又喝了幾杯,說道:“你此番來,恐怕有什麼要緊事情吧?”

“是有些俗事,小人不得不來請示大人。”

“莫要自稱小人了。”鄭國昌撫須道:“賢契和老夫叔侄相稱最爲妥當,老夫行四,叫我一聲四叔便是了。”

張瀚估計鄭國昌是出於真心,當下起身跪下,誠惶誠恐的道:“四叔既然如此說,如此小侄就僭越了。”

鄭國昌笑眯眯的道:“賢侄無須如此,起來說話。”

“是。”張瀚道:“近日確實有些麻煩,若是解決不好,恐怕今年的利潤會大受影響。”

“嗯?”

聽了張瀚所說的,鄭國昌頗覺意外,臉色也變的十分凝重。

他在新平堡和大同兩處都派了人,稱爲帳房,每日都看着張瀚那邊的生意如何,每隔幾日就有信來,張瀚的騾馬行和帳局生意都是十分紅火,只是在李玉景的帳面上成本被誇大很多,另外隱瞞了不少帳局接的單,每日的純利被隱藏了最少七成,就算這樣,在鄭國昌眼裡也是銀錢滾滾而來,他開始支持張瀚只是看在張輦的面子上,畢竟師生一場,倒沒想到,張瀚這個後生當真了得,現在每月送來的花紅已經接近他以往半年的收入,兩個月的花紅等若他以前一年,鄭國昌只是兵備副使,一年的出息也就兩三千銀子,再多就是逾規,大明的文官有一定的灰色收入,拿的多少士林風評不好,會影響到日後的仕途。

做生意拿花紅就是另一回事,沒有負面風評,銀子平安落袋,張瀚又是省心的,這幾個月下來也沒什麼煩他的,不想今日這一來,居然一下子就是這般大的難題。

張瀚道:“小侄只想知道,這件事是不是榆林張家故意在與四叔爲難?”

鄭國昌搖頭道:“張全昌與我相處並無芥蒂,況且文武分途,他同我並無利害衝突,若是糧店之事有關,他該是叫手下人與你的下人話,然後你再來同我說,老夫自會再和那張全昌分說,這一下敲你一記悶棍,勢同決裂,卻叫老夫連話也不好遞,殊不可解。”

“未知張副將與吳兵備大人關係如何?”

鄭國昌搖頭一笑,說道:“老夫科名比吳前輩晚一科,當年爲兵科給事中時曾經彈劾過他一本,但那只是虛應故事,爲官豈有不被彈劾的,現在他年歲已高,老夫與吳前輩不會有什麼爭拗。”

陽和道吳友賢是萬曆三十二年甲辰科進士,鄭國昌是萬曆三十五年,科名雖差三年,兩人年紀差了十來歲,吳友賢不大可能再進一步,是以兩人之間不會有什麼鬥爭。

“那就很明顯了。”張瀚微微一笑,說道:“張副總兵針對的怕是麻總兵。”

“有道理,說的是了。”

鄭國昌放下酒杯,人站了起來,在屋中轉了幾圈,終是點頭笑道:“張瀚你了不起,你當個商人真是屈才了。”

張瀚也起身,聞言笑道:“小侄就是經商的料,四叔誇的小侄汗顏。”

“不不,”鄭國昌擺手道:“你腦子動的快,旁人遇着這事,只會求老夫設法轉圓,你卻在這裡分析背後原因,見事更深一層,而且一下子就想到麻總兵那頭,你了不起,後生可畏。”

張瀚微笑道:“經商最要緊的是看事明白,能看的長遠些,小侄這事真不算什麼。”

============

再強調一點,這兩天頗有一些讀者說我三觀不正,以身事夷,你看看我以前的書哪本是?穿到明末不打後金難道真的去投降的?主角要有一個認識和改變的過程,因爲主角前世和穿越都是商人,需要慢慢揭露和改變,還噴的就是成心了,我也不會理。

另外這兩天收藏減慢,叫人很有些着急,不論你在哪看到,請費點心到縱橫中文網收藏一下,給我一點支持和信心,多謝。

(本章完)

...

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會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四百八十一章 穿插第五百章 議論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九百四十一章 戰備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三寨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四百四十六章 拖累第一千六十一章 夜候第一百五十一章 召見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巷第五十八章 出堡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一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八百五十四章 要完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八十章 常寧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五百五十八章 潰散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絕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憂慮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山澗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八百二十七 章 開銷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中心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第四十八章 加徵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八百零三章 書房第二百四十一章 臨戰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二百二十九 背鍋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雜第九百七十三章 回報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五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八百七十七章 斫頭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撲空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背影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一千三十九 大寫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二十四章 成功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一千六十五章 爭吵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出手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九百八十七章 雪中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犧牲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八百二十五章 青綠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場第三百五十八章 快意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解決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婦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吃相第二百九十一章 混亂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退步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賦詩第七百一十九 威力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留名第六百七十章 短兵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遊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爭吵第四百九十八章 變節第二百六十一章 突破第一千三十四 河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行糧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過河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九百八十二章 歸路
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會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四百八十一章 穿插第五百章 議論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九百四十一章 戰備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三寨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四百四十六章 拖累第一千六十一章 夜候第一百五十一章 召見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巷第五十八章 出堡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一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八百五十四章 要完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八十章 常寧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五百五十八章 潰散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絕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憂慮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山澗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八百二十七 章 開銷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中心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第四十八章 加徵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八百零三章 書房第二百四十一章 臨戰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二百二十九 背鍋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雜第九百七十三章 回報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五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八百七十七章 斫頭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撲空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背影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一千三十九 大寫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二十四章 成功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一千六十五章 爭吵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出手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九百八十七章 雪中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犧牲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八百二十五章 青綠第六百七十七章 船場第三百五十八章 快意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解決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婦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吃相第二百九十一章 混亂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退步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賦詩第七百一十九 威力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留名第六百七十章 短兵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遊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爭吵第四百九十八章 變節第二百六十一章 突破第一千三十四 河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行糧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過河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九百八十二章 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