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

外間傳來人們準備戰馬的聲響,府後就是一大片馬廄,隨時有過百匹戰馬準備好出發,這一次張瀚北上,預計要從在天成衛城耽擱幾天,接見一下衛所的武官,把衛中的事情交給另外幾個指揮使,衛所的事情雖然不多,但涉及的方方面面也挺廣,不能在不起眼的小事情上出什麼紕漏。

然後張瀚會北上陽和衛城,拜謁總督張曉,這個總督不一定會見他,但應該有很大可能會見面,再下來是見兵備道和糧道,然後到大同見鄭巡撫和杜總兵還有幾個副將,再到寧武見太原總兵,再從殺胡堡直接出塞,這一次就不必走新平堡了,因爲殺胡口對面的地盤已經是和裕升和土默特共有,在張瀚出口時,會有大量的騎兵出來戒備保護,張瀚直接從西邊往東邊巡行,要緊的是先去看銅礦……近來每個月都有二十萬兩以上的純粹的採銅收入,張瀚希望銅礦那邊儘可能的保持多一些時間,不然的話,養着十幾萬兵和好幾萬的工人,這筆開銷可是比朝廷養九邊的將士還要昂貴許多。

後宅的婦人都告別過了,只有常寧這個主婦一直將張瀚送到月洞門之前,外面有幾個侍從官和隨行人員在張羅準備,這一次因爲要長途跋涉,西邊的那些地方道路沒有修葺過,下了大路就是很難行的崎嶇小道,沒有辦法坐馬車,只能全員騎馬而行。

俄木布洪騎在馬上,正在無聊的咬着自己小指上的倒刺,這一次他也要北上,不過到陽和那邊就和張瀚分開,他被先送往周耀所部,要先行趕路,這幾天算是他呆在張瀚身邊的最後時日了。

“我也不想這麼奔波。”張瀚看着常寧,婦人的臉頰光滑白皙,令他百看不厭。其實張瀚真的很喜歡家庭生活,在後宅的生活並沒有叫他感覺厭煩,其實這個時代也有很多樂趣,張瀚在家的時候並不感覺厭煩。

新宅子的後園修的很好,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有一些沒完工的地方需要張瀚看樣子圖紙來做決定,這些事他不在家的時候就是常寧等人當家,他在家的時候,寧願自己來做決斷,這樣可以放鬆一下過於忙碌而緊繃的神經,叫他感覺愉悅。

另外就是釣魚,看書,下棋,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張瀚有時候想,只有這個普遍閒適生活節奏很慢的時代,人們在所謂的琴棋書畫上纔會有很高的成就,在後世,就算有一些名家,多半水平也就是那麼回事,在時代的大潮和利慾之下,哪有那麼多閒功夫精雕細琢呢。

張瀚在這個時代可謂是最忙碌的人之一了,甚至要比當今天子還要忙碌幾分,蓋因他的體系剛剛建立,各方面的事都需要張瀚來拿主意,而且事業初立,遠沒有到安享富貴之時。

“十三山那邊又有消息了……”張瀚侃侃而言道:“這一次是和建虜打了,打了一個不小的勝仗,我們斬首近百級,俘虜了二十多人,建虜二百多人上山,安全下山的不足百人。其兵都是由披甲組成,這說明我們的軍隊不僅能和建虜打,而且還能打贏!”

常寧兩眼雙眸緊緊看着張瀚,她對他的話並不完全明白,因爲張瀚以前和她說過的那些事情,她多半都忘記了。

這並不能怪她,畢竟這只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女孩子,叫她去真的關心那些軍國大事也太困難了些。

她只是單純的喜歡看張瀚說話,看着他充滿自信的模樣,叫她感覺眼前這個男子並不是一個年輕壯實的男子,而是一個胸懷天下而且擁有足夠力量去做些事情加以改變的人,這種感覺叫她感覺很好。

張瀚也喜歡看眼前的女子,簡單,美好,擁有着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她的袍服很精緻,金銀飾只有幾件,十分鮮明豔麗,她的膚色潔白如玉,內裡往外透着紅暈,四月的天氣,她的袍服是綢緞所制,襯托着美好的身軀,張瀚的目光停留在小腹那裡,那裡有微微的凸起……

常寧感覺到了張瀚的目光,她的臉頰透着一些暈紅,她輕聲道:“但願你一切都順利,能趕回來看孩兒。”

張瀚輕輕點頭,內心幾乎要快沒有力量離開這裡,美好的家,慈母和愛妻,兩個各有特點但都美豔無雙的妾侍,還有已經開始學會對自己微笑的長子……還有眼前這美婦人和肚裡的孩兒,這一切都叫他感覺溫暖,幾乎叫他無法離開。

然而他還是跨、騎上馬,向常寧揮手之後,就用兩腿夾動馬腹,開始往住宅區的外部騎行,身後這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越是擁有這種美好,就越需要他這樣的男子來守護。否則的話,塞外的狼遲早會進來,一切的美好都任由他人來處置,就算是自己甘爲奴才,誰能知道戰火餘燼之下,又能剩得多少?

十三山的事,叫他高興之餘,並非完全沒有擔心。

夜襲伏擊,又是禿頭這樣的悍將率領,二百多人全部身披重甲手持強兵,還有優良的火銃助陣,又是先伏擊偷襲,固然是打贏了,但這一仗贏得並不輕鬆,後金兵展現出了極強的戰力,並且到最後也沒有幾個投降的。

勝利背後就是相當慘重的死傷,在後金兵的反擊下,禿頭的部下死傷也很重,當場就有三十多人戰死,後來又有十幾個重傷的士兵不救身亡,以和裕升的醫療條件和軍醫配給還有這麼高的戰死率,後金兵迸發的戰力和傷害委實不能小視。

十三山的安全暫時可保,但糟心的事兒還是不少……朝廷那邊對出兵還是再三猶豫,包括孫承宗這個遼東經略在內都是很難下定決心,儘管張瀚再三催促也是沒有什麼太大的成效,另外就是內喀爾喀那邊的風聲越來越緊,代善和阿敏已經率大軍出現在嫩江流域,並且召集忠於後金的臺吉們會盟,不少小部落的臺吉都趕了過去,包括明安老人和奧巴臺吉等人,甚至五部中的齊賽諾顏臺吉等頗有實力的臺吉都趕到代善所在的地方會面,雖然各部沒有用什麼九白之貢來表示尊重,但草原上的這種女真強而蒙古弱,各部都沒有信心同女真人幹一仗的情形,也是着實叫人憂慮……

另外就是臺灣那邊又是很久不通音信,託木斯克石沉大海不說,臺灣那邊也是斷了聯絡,這叫張瀚頗感憂心……

張瀚一邊上馬,一邊想着這些有些糟心的事情,等出了宅邸範圍,四周送行的人都被遠遠甩在身後時,他已經在馬上寫了一封短簡,交給了侍從官吳齊,吩咐道:“趕緊派人送到楊泗孫那裡……”

吳齊瞟了一眼,見是張瀚吩咐楊泗孫向內喀爾喀五部靠攏,加強觀察未來可能發生戰事的事情,另外就是叫楊泗孫注意搜索馬武率領的騎兵連隊的消息,他們從十三山突出來後,按既定的計劃應該趕到內喀爾喀方向,或是在科爾沁四周打游擊,相機再回十三山,不過現在局面突變,後金最少調集了過萬的大軍準備大打出手,兩個半中隊的騎兵放在草原上的用處不大,相反風險不小,和裕升在十三山和後金打,不管怎麼把人頭打出狗腦子來,後金那邊不管是皇太極還是努兒哈赤都不能說什麼,和裕升有這個實力染指遼東,並且放下勢力,這是後金方面也不能反對的事情,而除非張瀚現在扯旗造反,不然的話和裕升的人豈能不替大明效力?這個關節,說的十分清楚,諒想也不會出什麼紕漏,不過要是和裕升的騎兵在草原上同後金大打出手,張瀚便是有些不好解釋了。

現在張瀚心裡最猶豫和舉棋不定的事情,就是什麼時候和後金方面翻臉。

按他既定的時間表,這個翻臉的時間最早也得是崇禎二年,皇太極收拾了蒙古人和利用袁崇煥殺了毛文龍,又兩徵朝鮮,徹底解決了後顧之憂後率大軍繞道薊鎮破口入關,在京畿一帶連破數十城,消滅了大量原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的薊鎮兵,又殲滅了千里馳援的趙率教部,然後包圍北京,在城下擊敗了滿桂率領的宣大軍,滿桂這個一時名將也戰死城下,只有袁崇煥和祖大壽率領的遼東軍安然無事,不管是遼東軍戰力超卓還是出工不出力,總之這一役明軍可謂是損失慘重,畿輔一帶的經濟也被破壞的十分徹底,這一仗可謂是明亡清興轉折點的一戰,標誌着後金不止是困於遼東一隅之地的地方政權,它已經可以威脅到大明京師的安危了。

張瀚的打算是,到了崇禎二年時,和裕升的實力已經遠在九邊諸鎮之上,到了那時也不必再太在意與後金的貿易利潤,一旦其犯邊,果斷出手,可以最大可能的減免北方百姓的痛苦和損失,至於和明朝一方,張瀚曾經考慮過鼎革,也考慮過以商業手段存在,慢慢影響和改變這個龐大的帝國,主要的實力則是用在南邊開疆拓地,和南洋的那些歐洲白皮佬真刀實槍的幹,把南洋地界變成中國的內湖,這纔是對華夏最有利,也最正確的做法……

不過現在局面有了明顯的變化,而且這變化十分迅捷和深刻,張瀚感覺女真人很可能會加快征伐蒙古的步伐,可能草原上的變動會比自己記憶中的要迅速的多,有的時候他也深恨自己,怎麼當初讀書的時候就不能稍微多上點心……看閒書和真正讀書還是兩碼子事,很多歷史節點的時間他已經完全記不清楚了……

-----------------------

連更三章償債,如果今晚十二點過一百票就再更,多謝大家的支持,真的,萬分感激。

第五百七十章 長進第一千三百八十 威壓第七百六十二章 歡呼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三百三十二章 念頭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官廳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榆林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炮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八百三十八章 暖心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六百六十二章 刀牌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夜商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嶽託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府第四百四十六章 拖累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吉兆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銀彈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煙火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騎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雜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雲涌第二百章 各司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無事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一千七十一章 切齒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悲鳴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昏第九十九章 重賞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縱帆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天譴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線第一千四十六章 精簡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四十八章 加徵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老狗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攏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夜第三百五十章 刺殺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毀礦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棋子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照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辱罵第八百零三章 書房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閘第四百零九章 蹊徑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九百零八章 故舊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七百八十一章 雨地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準備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五百零九章 彈指
第五百七十章 長進第一千三百八十 威壓第七百六十二章 歡呼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三百三十二章 念頭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官廳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榆林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炮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八百三十八章 暖心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六百六十二章 刀牌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夜商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嶽託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府第四百四十六章 拖累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吉兆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銀彈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煙火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騎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雜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雲涌第二百章 各司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無事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一千七十一章 切齒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悲鳴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昏第九十九章 重賞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縱帆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天譴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線第一千四十六章 精簡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四十八章 加徵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老狗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攏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夜第三百五十章 刺殺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毀礦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棋子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照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辱罵第八百零三章 書房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閘第四百零九章 蹊徑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九百零八章 故舊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七百八十一章 雨地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準備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五百零九章 彈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