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百姓要明君,咱就給他明君!(第二更)

第116章 百姓要明君,咱就給他明君!(第二更)

良久寂然。

偌大的文華閣,此刻靜如幽閣。

樸狗兒等服侍在周身的宦官,也早就逃也似的離開了殿宇。

朱元璋雙目充血,怒紅着眼,通紅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夏之白,彷彿要將夏之白生吞活剝了。

朱標慘白着臉,大覺事態不妙,額頭冷汗直下。

他聽明白夏之白在說什麼了。

也知道,爲什麼夏之白會說自己‘不類父’了。

因爲他一直是朱標。

不是朱元璋。

就算再怎麼順從,再怎麼聽話,他也始終是朱標,變不成朱元璋,更變不成父皇心中那個‘強勢的帝王’。

夏之白長身而立,已沒有更多言語。

他其實沒想說這麼多,只是朱元璋一而再的傲慢,讓他一下子沒控制住。

他並不後悔。

朱元璋對天下的治理一直都是矛盾的。

在國家理財方面,朱元璋一直對外宣揚的‘中庸’之道。

朱元璋認爲治理天下,不但要‘不盡人之財,使人有餘財;不盡人之力,使人有餘力’,更要注意‘不盡人之情,使人得以適其情’,如果‘所求必得,而所禁必行’,則‘人有不堪,於是求有所不得,禁有所不止上下之情乖’。

在社會財富方面,更是不止一次說過,要藏富於民,貯財於天下。

但這一切只是口惠於天下。

並沒有真這麼去做。

朱元璋從底層起家,太瞭解底層百姓的心理了,正是靠着這一句句‘口惠’,既博得了低稅的美名,又暗中將實質的剝削嚴酷的進行着,而在無法順應民情的條件下,在面對洶洶民意不滿時,朱元璋的解決之法也很乾脆利落。

便是殺人。

殺貪官污吏,打擊富戶。

靠着殺得天下人頭滾滾來平息底層怨怒。

並藉機爲天下百姓解釋,非是朝廷貪婪無度,而是官員過於‘聚斂’。

正如洪武十三年,朱元璋頒佈的令書,上面便寫道:奸臣聚斂,深爲民害,稅及天下纖悉之物,而他甚恥焉,遂命罪之。

殺人之後,朱元璋的確會有所收斂,然等到民意稍作安定,便又會捲土重來。

朱元璋太瞭解百姓的心理了。

因爲百姓沒有任何辦法,唯一能祈求的便是,天下出現一位‘明君’。

寄希望於明君,來整頓地方烏煙瘴氣,百姓沒得選,只能這麼自我安慰,一定是奸臣作祟,矇蔽聖聽,所以他們纔會過得這麼艱難,只要陛下將這些奸臣貪官污吏清理了,天下就太平了,日子就能好起來了。

若是連君主都是昏君,那日子真就過不下去了。

百姓想要明君。

那朱家皇帝就來當這個明君。

一來平息民怨,二來爲朱家皇帝招攬民心,進一步鞏固自身地位權威。

朱元璋把天下的一切都規劃好了。

也以爲將江山永固。

但朱元璋卻始終遺漏了一點。

也是最關鍵的一點。

他的這套體系,從始至終都是基於朱元璋自身建立的。

因而這一套,有且只有在朱元璋手中的時候,是能夠長久的執行下去。

只要後世君主沒有朱元璋這麼高的威望,更沒有這麼強的手腕,那就意味着,這一套制度,越往後往玩不下去。

夏之白擡起頭,眼中滿是唏噓。

朱元璋太理想主義了,也把天下想的太簡單了。

他現在引以爲傲的官田、徭役、戶籍制、開中法、實物稅收等配套體系,在後續帝王保持不住這麼高強度的強權下,會瞬間土崩瓦解,隨着這些體制的崩壞,朱元璋所謂的低稅,也就徹底成了壓垮大明中央朝廷財政的稻草。

夏之白幽幽道:“假的終究是假的。”

“它真不了。”

“也不可能長久維持下去。”

“而且這一套體系需要始終保持強權。”

“所以你纔會對太子不滿,因爲太子不夠狠,殺人不夠多,不能殺得讓百姓平息,也不能殺得讓官員不再生出異心,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基於陛下你自身,你所創建的體制,是陛下以伱的標準創立的。”

“太子已很順從你的心意了。”

“尚且如此。”

“何況是大明後世帝王?”

“陛下你自己也不相信,朱家的子孫有能超過你的,但你創建的這套體系,卻要求他們做到你做到的事,陛下不覺得這一切,都很自相矛盾嗎?”

“當然陛下後續也意識到了這點,開始瘋狂給後世子孫打補丁。”

“把所有能威脅皇權,能阻礙帝王獨攬大權的存在,都削一遍、砍一遍,更是準備寫一些規章,要嚴格約束後世帝王,讓他們只能按照你的規劃去做。”

夏之白輕蔑的搖搖頭。

“唉。”

“但陛下你的經歷,豈是其他人能比的?”

“陛下年輕時,種地下田做過,掃地挑水乾過,打江山、治江山也做過,陛下有這個能力跟精力去親裁庶務。”

“我剛纔大略掃了一眼,陛下跟殿下的桌子上,擺放的奏疏,至少上百件,以大明奏疏的上報情況,基本一個奏疏上會寫明三到五個政事,而陛下去年更是親口說過,每日要處理大小政事上千件。”

“上千件?”

“陛下可知這麼多政事,對於生長在深宮的帝王,是多麼恐怖的數字?”

“尤其是這些後世帝王每天一睜眼,就必須要去面對、要去處理上千件奏疏,多少人能夠堅持下來?”

“而且陛下你創建的這些制度,陛下自身很多都沒有堅持下來。”

“就我所知,陛下春耕時的勉耕,數年都是大臣代勞。”

“陛下規定的常朝‘御門’,即陛下要時常去奉天門,站在高臺上,去面見老百姓,聽聽百姓的聲音,體察民情,以免被奸臣矇蔽視聽,但陛下也已近六七年沒有上這個自己規定的‘常朝’了。”

“還有便是處理奏疏。”

“陛下依舊很是勤勉,但更多時間,也會讓太子多承擔,或者是讓翰林院學士,在一旁唸誦,在等着陛下批閱,以陛下龍精虎猛的精力,尚且支撐不住,何況是後世的深宮帝王?”

朱元璋面露慍色。

但他對此的確是反駁不了。

規定就是這樣。

奏疏必須每天及時處理,若是不及時處理奏疏,便會堆積,但明天奏疏量不會少,而且奏疏不看,上朝也會出現問題,上朝接不上,總不能叫文武百官在那裡乾站着,也不能羣臣說了話,皇帝無辭可答。

尤其大明還是一日三朝。

他這樣的鐵人,尚且有些扛不住,何況後世子孫?

朱標對此是深以爲然。

他也感覺太累了。

每日都有處理不完的奏疏,而他作爲儲君,必須爲父皇分憂解難,這就意味着,很多時候,大量奏疏都落到了他手上,需要他及時處理,他如今也不過三十歲,都已感到十分睏乏。

只是身爲人子,又爲一國之儲。

他沒資格喊累喊苦。

夏之白繼續道:“連需要陛下自己負責的奏疏處理,陛下尚且已表露出一定的頹勢跟疲倦,又何況是那些必須靠着高壓強權,才能在天下維持下去的治國體系?”

“陛下的一切都太理想化了。”

“本身就不合理。”

“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只不過陛下光芒太盛,對天下的控制力太強,這才掩蓋下了這些暗流涌動的危機,但後世帝王,哪怕是當今太子,都做不到陛下的程度,他們不夠強。”

“即便陛下爲後世帝王規劃好了一切。”

“他們也辦不到。”

“因爲陛下對他們太苛刻了。”

“陛下對天下制度的修修補補,除了有自己的思考,還有便是以太子的情況,做一定的補充調整,但正如陛下之前所說,太子殿下是很優秀跟卓越的,陛下只以自己和太子的情況來制定制度,步調起的實在太高了。”

“若是陛下真想完善這些制度,就不該將目光看的那麼高。”

“而當將視野放低。”

“至少當以陛下子嗣中最平庸的藩王親王的角度去設計天下制度。”

“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大明的下限。”

聞言。

朱元璋瞪了夏之白一眼。

他的這些兒子裡,最蠢的就是周王。

比豬都蠢。

要是後世即位帝王是周王這種蠢貨,那給後世子孫設計再好的制度都沒用。

朱元璋冷聲道:“咱對朱家子孫沒那麼高期待,咱也不指望他們有多大出息,咱就只要求他們能按照咱的想法,將咱交代的事老老實實去做。”

“你說了這麼多,不就想說咱目光短淺,看的沒有你長遠嗎?”

“但你又對天下了解多少?”

“聽了一些只鱗片羽,瞭解了一些皮毛,就在咱前面大放厥詞,你真以爲咱會聽你的一面之詞?這個天下是咱親手打下來的,咱比你們任何人都愛惜,咱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大明。”

“咱從不覺得做的有問題。”

“咱只看到,在咱的治理下,咱的大明朝,正在走向繁榮昌盛,咱的天下正越來越穩固,是咱,讓天下百姓能安定下來,是咱,讓他們有田種、有房住,也是咱,給天下帶來了長久太平。”

“咱沒錯。”

“也永遠不會錯!”

第322章 名爲儲君,實爲大號丞相!181.第181章 天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疏!346.第346章 功臣 反賊,只是一念之間!第276章 做大事就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376.第376章 使用紙幣是大勢所趨!358.第358章 刀纔是國之重器!第2章 南強北弱!(求收藏)第100章 戶部右侍郎郭桓!(第一更)152.第152章 朱棣的怒火!(第二更)158.第158章 朱棣:這還是我的問題?!(第二更)第230章 這纔是雙管齊下!(第二更)第107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更)338.第338章 朱標的抱怨!第50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89章 大衆的,纔是天下的!(求訂閱)171.第171章 我朱棣同樣愛民如子!(第二更)180.第180章 夏之白消失了?!373.第373章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第31章 家有諍子,不敗其家!第68章 草民認爲大明缺人才!417.第417章 解縉,我大明的神童!138.第138章 要死不活的北元纔是好北元!(第三更)181.第181章 天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疏!第38章 大明缺的就是政治性!207.第205章 劉三吾!386.第386章 黨同伐異!第215章 第五門:雜學!145.第145章 熱兵器時代!(第一更)第83章 資本家的嘴臉!(求訂閱)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第265章 話不投機!第277章 要的是各方勉強都滿意!202.第200章 治國就是要造不均!第282章 只是一柄刀!第115章 朱標:我不類父?(第一更)第68章 草民認爲大明缺人才!第64章 你替他選吧!397.第397章 沿海有官員跟倭寇勾連?!418.請假一天,牙疼!416.第416章 考校之心!第315章 陛下算文算武?!379.第379章 流動起來的錢纔是錢!第117章 數據是朝廷的另一隻耳目!(求訂閱)第246章 惡向膽邊生!207.第205章 劉三吾!第54章 當今皇上是聖人啊!173.第173章 京師來人!(第一更)第296章 回京?!135.第135章 我勝殿下如屠雞宰狗!(明天開始萬字更新)169.第169章 佛說:你下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三更)348.第348章 那就成立個黨派!第121章 大衆的纔是天下的!(第二更)第86章 明朝版拼夕夕?如此商戰?!第234章 陛下莫非是被奸人騙了?!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第212章 敢問諸位,今夕是何朝?143.第143章 大好山河,寸土不讓!(第二更)386.第386章 黨同伐異!第307章 軍民一家親!180.第180章 夏之白消失了?!第67章 狂士!第105章 富貴不落平民身,戰場全是平民魂!(第三更)第81章 大生產時代開始了!(求訂閱)第3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323章 殿下需要自己開府!第221章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第271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首先要立制度!第106章 明君在位,悍臣滿朝!(第一更)183.第183章 讓人守住纔是難點!(第二更)333.第333章 天下要的是務實!第229章 全國一盤棋!(第一更)384.第384章 潛龍在淵,一飛沖天!第35章 大明不能只有南人!第99章 毛驤?他該死了!(求訂閱)第52章 解開昔日舊枷鎖,今日方知我是我!189.第189章 破士的光彩!第262章 桃紅映日,垂楊拂堤!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第111章 郭桓案發!(求訂閱)第87章 你先壞的規矩,就別怪我們掀桌子!(求訂閱)194.第193章 豈能讓宵小專美於前?336.第336章 朱標究竟在幹什麼!372.第372章 春燕歸,巢於林木!第10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第二更)第38章 大明缺的就是政治性!第13章 郭翀的急智!第89章 大衆的,纔是天下的!(求訂閱)202.第200章 治國就是要造不均!176.第176章 朝廷借的,要還!(第一更)208.第206章 爲百姓鑄劍鞘!362.第362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163.第163章 隨本王去殺人!334.第334章 告狀!第64章 你替他選吧!第117章 數據是朝廷的另一隻耳目!(求訂閱)第293章 竈戶制沒有了!186.第186章 我,回來了!163.第163章 隨本王去殺人!第297章 給朱元璋帶的禮物!335.第335章 文人該有文人的風格雅量!
第322章 名爲儲君,實爲大號丞相!181.第181章 天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疏!346.第346章 功臣 反賊,只是一念之間!第276章 做大事就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376.第376章 使用紙幣是大勢所趨!358.第358章 刀纔是國之重器!第2章 南強北弱!(求收藏)第100章 戶部右侍郎郭桓!(第一更)152.第152章 朱棣的怒火!(第二更)158.第158章 朱棣:這還是我的問題?!(第二更)第230章 這纔是雙管齊下!(第二更)第107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更)338.第338章 朱標的抱怨!第50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89章 大衆的,纔是天下的!(求訂閱)171.第171章 我朱棣同樣愛民如子!(第二更)180.第180章 夏之白消失了?!373.第373章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第31章 家有諍子,不敗其家!第68章 草民認爲大明缺人才!417.第417章 解縉,我大明的神童!138.第138章 要死不活的北元纔是好北元!(第三更)181.第181章 天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疏!第38章 大明缺的就是政治性!207.第205章 劉三吾!386.第386章 黨同伐異!第215章 第五門:雜學!145.第145章 熱兵器時代!(第一更)第83章 資本家的嘴臉!(求訂閱)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第265章 話不投機!第277章 要的是各方勉強都滿意!202.第200章 治國就是要造不均!第282章 只是一柄刀!第115章 朱標:我不類父?(第一更)第68章 草民認爲大明缺人才!第64章 你替他選吧!397.第397章 沿海有官員跟倭寇勾連?!418.請假一天,牙疼!416.第416章 考校之心!第315章 陛下算文算武?!379.第379章 流動起來的錢纔是錢!第117章 數據是朝廷的另一隻耳目!(求訂閱)第246章 惡向膽邊生!207.第205章 劉三吾!第54章 當今皇上是聖人啊!173.第173章 京師來人!(第一更)第296章 回京?!135.第135章 我勝殿下如屠雞宰狗!(明天開始萬字更新)169.第169章 佛說:你下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三更)348.第348章 那就成立個黨派!第121章 大衆的纔是天下的!(第二更)第86章 明朝版拼夕夕?如此商戰?!第234章 陛下莫非是被奸人騙了?!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第212章 敢問諸位,今夕是何朝?143.第143章 大好山河,寸土不讓!(第二更)386.第386章 黨同伐異!第307章 軍民一家親!180.第180章 夏之白消失了?!第67章 狂士!第105章 富貴不落平民身,戰場全是平民魂!(第三更)第81章 大生產時代開始了!(求訂閱)第3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323章 殿下需要自己開府!第221章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第271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首先要立制度!第106章 明君在位,悍臣滿朝!(第一更)183.第183章 讓人守住纔是難點!(第二更)333.第333章 天下要的是務實!第229章 全國一盤棋!(第一更)384.第384章 潛龍在淵,一飛沖天!第35章 大明不能只有南人!第99章 毛驤?他該死了!(求訂閱)第52章 解開昔日舊枷鎖,今日方知我是我!189.第189章 破士的光彩!第262章 桃紅映日,垂楊拂堤!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第111章 郭桓案發!(求訂閱)第87章 你先壞的規矩,就別怪我們掀桌子!(求訂閱)194.第193章 豈能讓宵小專美於前?336.第336章 朱標究竟在幹什麼!372.第372章 春燕歸,巢於林木!第10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第二更)第38章 大明缺的就是政治性!第13章 郭翀的急智!第89章 大衆的,纔是天下的!(求訂閱)202.第200章 治國就是要造不均!176.第176章 朝廷借的,要還!(第一更)208.第206章 爲百姓鑄劍鞘!362.第362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163.第163章 隨本王去殺人!334.第334章 告狀!第64章 你替他選吧!第117章 數據是朝廷的另一隻耳目!(求訂閱)第293章 竈戶制沒有了!186.第186章 我,回來了!163.第163章 隨本王去殺人!第297章 給朱元璋帶的禮物!335.第335章 文人該有文人的風格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