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當街摔死!

第14章 當街摔死!

朱元璋頷首,似見怪不怪。

他拍了拍手,像是拍灰一樣,將手中的一些麪餅屑拍掉,又用一塊抹布擦了擦手。

這纔再度看向朱標,道:“咱大明自立國以來,就一直不受這些儒生待見,私底下不知多少儒生罵咱,咱其實心裡跟明鏡一樣。”

“不過咱不怕。”

“咱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還能被這些儒生罵死不成?”

“就現在,天底下都不知有多少儒生想着元人再度打回來,將咱的大明給滅了。”

“當年咱攻破元大都時,城中多少的士人、文官爲蒙古人搖旗吶喊,多少人殉元啊。”

“咱都看在眼裡。”

“從那時起,咱就知道,這些儒生是喂不飽的,他們只想要跪下去效忠那些胡人。”

“不過咱手中有刀。”

“他們膽敢在咱眼底下跟胡人去眉來眼去,咱都給砍了,咱也不想着讓這些人效忠咱,效忠大明。”

“咱只是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讓他們乖乖替咱辦事,辦好了,咱有賞,辦不好,咱就殺了。”

“咱不慣着!”

朱元璋聲音很冷,帶着陰冷的殺意跟不屑,這股殺氣,近乎是不加遮掩跟赤裸的。

他也不覺得自己這做法有錯。

相較信人。

他更願意相信手中的刀。

朱元璋擡眸,將眼中殺意收斂起來,重新恢復到最初的漠視態度,道:“給咱說說吧。”

“這人是怎麼罵咱大明的,又是怎麼給胡人吶喊招魂的。”

朱標搖頭。

這次父皇猜錯了。

這人不是爲元人搖旗吶喊,也不是爲北逃的大元招魂,而是針對的父皇跟大明。

朱標道:“這人非是爲北元那些蒙古人聲張,而是隻爲反對父皇跟大明,認爲大明必亡於農民起義。”

“因爲父皇不愛民。”

朱元璋嗤笑一聲,滿眼的輕蔑跟不屑,若是其他,他或許還會想想該怎麼反駁,但說他不愛民,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這根本用不着他反駁。

也無人會信。

他這一輩子最大的得意跟自豪,便是愛民之舉,得到百姓愛戴,過往每有百姓誇讚,即便只是官員呈上的奏疏,都能讓他高興好一陣。

他出身底層,深知民間疾苦。

若是不愛民,豈會以百姓爲重?又豈會早早定下對百姓徵收的田租,又豈會一而再的減免苛捐雜稅?

朱元璋不怒反笑道:“咱不愛民?呵呵,歷朝歷代的帝王裡,咱纔是最愛民的,漢文帝都不如咱。”

“要不是咱,天下這些百姓,還活在元人的鐵蹄之下,民不聊生,要不是咱,恢復中華,咱這大好河山也早就完了。”

“眼下咱大明朝百姓安居樂業,百姓安定,咱也定下了子子孫孫不得加稅的祖訓,百姓會造咱的反?”

朱元璋對這些話嗤之以鼻。

朱標也道:“父皇對天下的功業,根本不是外人知曉的,這些流言蜚語也終上不得檯面。”

“只能讓人發笑。”

“不過這人的確似跟過往的反明之人不同,他在那篇文章上對父皇創下的功業做了一個評價。”

“稱父皇對天下的治理,爲洪武之治,足以跟歷史上其他盛世大治比肩。”

聞言。

朱元璋目光微異。

“洪武之治?”朱元璋在嘴裡咀嚼着這個稱呼,滿意的點點頭,笑着道:“這個稱呼不錯。”

“咱再怎麼被這些人詆譭,但咱立下的功業卻是實打實的,就算是這些反賊,也不得不承認。”

朱元璋一臉笑意。

就算這人一心反明,但還是得承認自己對天下做出的貢獻,這種來自敵人的誇讚,更讓朱元璋欣喜。

朱標露出一抹掙扎,遲疑了一下,沒有把那句‘這都是假的’說出來,略過了這部分,直接跳到了視百姓爲奴隸,視官吏爲長工。

還有隻着重抓農兵。

聽到這幾句話,朱元璋的臉色猛地大變,原本還面帶笑意的臉上,此刻只剩下了滔天怒氣跟驚駭,雙眼瞪大的彷彿要吃人。

他彷彿被人猜中了心思。

朱元璋怒目瞪大,如同一隻發狂的怒獅,勃然怒道:“胡說八道,咱什麼時候這麼做了?!”

“一派胡言。”

“毛驤!”

“給咱滾進來。”

“咱現在命令你,立刻馬上去把這寫反文的人給咱找出來,咱要你將他當街摔死!”

“妄論咱,找死。”

朱元璋此刻就像被激怒的獅子,怒氣滔天,眼神中的殺意直衝雲霄,即便朱標隔了四五丈,依舊感覺深陷屍山血海,壓的他快喘不過氣。

毛驤戰戰兢兢的入殿。

一旁的朱標卻打了個眼色,示意毛驤不要輕舉妄動,而後壓下心頭的恐慌,道:“父皇。”

“兒臣以爲不當如此草率。”

“父皇爲天下殫精竭慮,根本不是這些人知曉的,父皇的英明神武,也不是這些人能體會的。”

“若是這麼殺了,兒臣看來,實在有些便宜對方了,若是傳出去,反倒會敗壞父皇名聲。”

“以爲父皇是惱羞成怒,才這麼急切的想殺人滅口。”

“兒臣想讓其入宮,當面駁斥,讓他死的心服口服,也讓他知道父皇爲天下做了多少事。”

“而且若只有他一人,早殺晚殺並無區別,若是能讓其死前,知曉自己的想法是多麼錯誤,兒臣以爲,遠比直接殺了他更有效果。”

“更能借此昭告天下,爲父皇正名,爲大明正名,大明絕不容許這些宵小陰暗之徒繼續這麼污衊抹黑。”

“若是他還有同夥。”

“就算他嘴比石頭還硬,兒臣也能想到辦法,把他的同黨撬出來,並將這些亂黨一網打盡,以儆效尤。”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兒臣身爲父皇長子,絕不能容忍父皇遭受這般羞辱。”

“請父皇恩准。”

朱元璋陰翳着臉,雙眼直勾勾的盯着朱標,久久沒有開口。

朱元璋平復下心緒,目光陰晴不定,冷聲道:“咱這一路屍山血海都闖過來了,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這點羞辱辱罵又算得了什麼?”

“咱豈會把這些話放心上?”

“不過你既然有心,咱就讓他多活一陣,把這份試卷呈上來吧,咱倒想看看,是誰有這麼大膽子。”

朱標身子一顫,沒有任何猶豫,將手中的試卷遞了上去。

嘶!

只聽到一聲撕裂聲,原本被捂的嚴嚴實實的記名處,如今也直接顯露在視野中。

夏之白!!

明後兩天三更,求下追讀

164.第164章 我大明還有利劍在!(第一更)190.第190章 可以不爭,但不能沒有!414.第414章 哪有陛下的看法?第114章 朱元璋的強權烙印!(求訂閱)第265章 話不投機!第5章 風華正茂!351.第351章 自古名利誰願休,從來心嘴不對頭!343.第343章 爲鼠還是爲人!132.第132章 惠愛加於民,法度行於軍!第91章 循循善誘!(求訂閱)384.第384章 潛龍在淵,一飛沖天!第284章 城中告示貼!第38章 大明缺的就是政治性!第291章 常規不行,那就非常規!第17章 錦衣衛辦事!第285章 竈戶已成過去!第65章 三張佈告!第280章 經商得講規矩!146.第146章 打仗的目的就是嬴!(第二更)第86章 明朝版拼夕夕?如此商戰?!第324章 結黨營私一定時間段是正確的!389.第389章 藍玉是陛下替殿下磨的刀!!!341.第341章 天冷,該添衣了!357.第357章 夏之白跟其他人不一樣!417.第417章 解縉,我大明的神童!第52章 解開昔日舊枷鎖,今日方知我是我!376.第376章 使用紙幣是大勢所趨!185.第185章 他敬咱,但不畏咱!159.第159章 朱棣:被算計還是爲我好?(第三更)191.第191章 削江南士紳的‘藩’!第68章 草民認爲大明缺人才!397.第397章 沿海有官員跟倭寇勾連?!178.第178章 鹽運司的動作!(第三更)第257章 高處不勝寒嗎?405.第405章 真正的士!第51章 相信後來人的智慧!403.第403章 常藍兩家榮辱與共!134.第134章 推演北伐可有?345.第345章 大時代,小命運!第280章 經商得講規矩!第4章 既是天策,也是唯一!第273章 泱泱大國,盛世鼎力!157.第157章 這不是商量, 是通知!(第一更)401.第401章 大明有人傑數十萬!第261章 期盼‘王師’久矣!212.第210章 爲官之道!(第三更)第123章 咱是不是對地方官員太寬容了?(第一更)第120章 重定天下度量衡!(第一更)第98章 重審天下賬目!(求訂閱)395.第395章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第51章 相信後來人的智慧!第2章 南強北弱!(求收藏)第261章 期盼‘王師’久矣!第105章 富貴不落平民身,戰場全是平民魂!(第三更)361.第361章 京都大道!187.第187章 海運!編制!北鳥歸巢!377.第377章 朝廷需要付出代價!!!!第27章 該問的是百姓!第305章 翻遍天下興亡譜,了讀無數蒼生辜!第119章 朝廷的目的該是廢除農業稅!第43章 我回來了!第107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更)141.第141章 天氣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第三更)第114章 朱元璋的強權烙印!(求訂閱)128.第128章 豪賭一場奇貨可居?(第三更)第10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第二更)153.第153章 華夏子民,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第三更)第116章 百姓要明君,咱就給他明君!(第二更)第260章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豺狼來了186.第186章 我,回來了!204.第202章 翰林院大學士!第302章 大明靠的不是大誥,而是歷代臣民!第116章 百姓要明君,咱就給他明君!(第二更)137.第137章 望帝春心託杜鵑!(第二更)第78章 官府經商,創辦國企!(求訂閱)第21章 貪天之功,以爲己力!382.第382章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192.第192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268章 驚出一身冷汗!379.第379章 流動起來的錢纔是錢!157.第157章 這不是商量, 是通知!(第一更)144.第144章 朱棣:你讓我爲你的刀?!(第三更)357.第357章 夏之白跟其他人不一樣!135.第135章 我勝殿下如屠雞宰狗!(明天開始萬字更新)213.第211章 教學定於一!第10章 百姓!210.第208章 南方眼下不合適!第34章 奉旨泄密!第83章 資本家的嘴臉!(求訂閱)第75章 棄官從商?!(求訂閱)第26章 一日一月,方爲明!364.第364章 容錯!第71章 上架感言401.第401章 大明有人傑數十萬!146.第146章 打仗的目的就是嬴!(第二更)第285章 竈戶已成過去!133.第133章 我朱棣不通軍事?!第41章 咱大明不是宋!213.第211章 教學定於一!第72章 士人的時代過去了!(求訂閱)
164.第164章 我大明還有利劍在!(第一更)190.第190章 可以不爭,但不能沒有!414.第414章 哪有陛下的看法?第114章 朱元璋的強權烙印!(求訂閱)第265章 話不投機!第5章 風華正茂!351.第351章 自古名利誰願休,從來心嘴不對頭!343.第343章 爲鼠還是爲人!132.第132章 惠愛加於民,法度行於軍!第91章 循循善誘!(求訂閱)384.第384章 潛龍在淵,一飛沖天!第284章 城中告示貼!第38章 大明缺的就是政治性!第291章 常規不行,那就非常規!第17章 錦衣衛辦事!第285章 竈戶已成過去!第65章 三張佈告!第280章 經商得講規矩!146.第146章 打仗的目的就是嬴!(第二更)第86章 明朝版拼夕夕?如此商戰?!第324章 結黨營私一定時間段是正確的!389.第389章 藍玉是陛下替殿下磨的刀!!!341.第341章 天冷,該添衣了!357.第357章 夏之白跟其他人不一樣!417.第417章 解縉,我大明的神童!第52章 解開昔日舊枷鎖,今日方知我是我!376.第376章 使用紙幣是大勢所趨!185.第185章 他敬咱,但不畏咱!159.第159章 朱棣:被算計還是爲我好?(第三更)191.第191章 削江南士紳的‘藩’!第68章 草民認爲大明缺人才!397.第397章 沿海有官員跟倭寇勾連?!178.第178章 鹽運司的動作!(第三更)第257章 高處不勝寒嗎?405.第405章 真正的士!第51章 相信後來人的智慧!403.第403章 常藍兩家榮辱與共!134.第134章 推演北伐可有?345.第345章 大時代,小命運!第280章 經商得講規矩!第4章 既是天策,也是唯一!第273章 泱泱大國,盛世鼎力!157.第157章 這不是商量, 是通知!(第一更)401.第401章 大明有人傑數十萬!第261章 期盼‘王師’久矣!212.第210章 爲官之道!(第三更)第123章 咱是不是對地方官員太寬容了?(第一更)第120章 重定天下度量衡!(第一更)第98章 重審天下賬目!(求訂閱)395.第395章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第51章 相信後來人的智慧!第2章 南強北弱!(求收藏)第261章 期盼‘王師’久矣!第105章 富貴不落平民身,戰場全是平民魂!(第三更)361.第361章 京都大道!187.第187章 海運!編制!北鳥歸巢!377.第377章 朝廷需要付出代價!!!!第27章 該問的是百姓!第305章 翻遍天下興亡譜,了讀無數蒼生辜!第119章 朝廷的目的該是廢除農業稅!第43章 我回來了!第107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更)141.第141章 天氣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第三更)第114章 朱元璋的強權烙印!(求訂閱)128.第128章 豪賭一場奇貨可居?(第三更)第10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第二更)153.第153章 華夏子民,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第三更)第116章 百姓要明君,咱就給他明君!(第二更)第260章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豺狼來了186.第186章 我,回來了!204.第202章 翰林院大學士!第302章 大明靠的不是大誥,而是歷代臣民!第116章 百姓要明君,咱就給他明君!(第二更)137.第137章 望帝春心託杜鵑!(第二更)第78章 官府經商,創辦國企!(求訂閱)第21章 貪天之功,以爲己力!382.第382章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192.第192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268章 驚出一身冷汗!379.第379章 流動起來的錢纔是錢!157.第157章 這不是商量, 是通知!(第一更)144.第144章 朱棣:你讓我爲你的刀?!(第三更)357.第357章 夏之白跟其他人不一樣!135.第135章 我勝殿下如屠雞宰狗!(明天開始萬字更新)213.第211章 教學定於一!第10章 百姓!210.第208章 南方眼下不合適!第34章 奉旨泄密!第83章 資本家的嘴臉!(求訂閱)第75章 棄官從商?!(求訂閱)第26章 一日一月,方爲明!364.第364章 容錯!第71章 上架感言401.第401章 大明有人傑數十萬!146.第146章 打仗的目的就是嬴!(第二更)第285章 竈戶已成過去!133.第133章 我朱棣不通軍事?!第41章 咱大明不是宋!213.第211章 教學定於一!第72章 士人的時代過去了!(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