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第182章 咱什麼時候當過地主?(第一更)

第182章 咱什麼時候當過地主?(第一更)

“資產階級跟無產階級?”朱元璋挪了挪身子,嘴裡低聲唸了幾句。

他原本還有幾分睡意,但在夏之白這鞭辟入裡的奏疏下,已是徹底清醒過來,雙眼炯炯有神,神色更是無比嚴肅,他已意識到,夏之白這份奏疏的不同尋常。

這不是簡單的奏疏。

這是一份重新梳理天下的奏疏。

若是之前,他對這類奏疏,根本是不屑一顧。

對天下,誰人能比自己更瞭解。

但現在。

他已有些不確定了。

因爲夏之白這份奏疏,給出了一個新的思路,一個新的方向。

夏之白根本不管什麼‘道德廉恥’,也不管什麼‘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

他只看義利!

從義利觀出發,重新解剖天下。

這是一種全新的角度,是朱元璋過去從來沒有想到的方向,甚至根本就想不到的方向,僅僅是‘義利觀’三個字,就讓朱元璋有種醍醐灌頂的透徹感。

朱元璋擡眸。

他看向朱標,催促道:“標兒,去給咱將放大鏡看來。”

“這份奏疏,咱要仔細看,慢慢看。”

朱標點頭。

他去到朱元璋近前,在一旁的大案上,仔細的翻找了一下,將一個裝盛在錦盒中的放大鏡,遞給了朱元璋手中。

朱元璋伸手接過,讓朱標掌着燭火,仔細的看了起來。

“縱觀天下,過去各個歷史時期,幾乎都可以看到社會完全劃分爲各個不同的等級,看到由各種社會地位構成的多級階梯。”

“僅以資產有無來劃分,則有些太過籠統。”

“因而需對大明各個社會階層,作進一步大致瞭解,才能對其進行具體的劃分。”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陛下在南京登極稱帝。”

“八個月後,大明攻入大都,元順帝北走,一場天翻地覆的改朝換代,就正式拉開了序幕。”

“新朝也在動盪中徹底建立起來。”

“大明是一個由漢族地主階級建立起來的帝國。”

“在建立之初,便已展露出華夏曆朝歷代等級社會的諸多特徵。”

看到夏之白這麼評價大明,朱元璋眉頭一皺,面露不悅,冷哼道:“咱什麼時候當地主了?咱是徹頭徹尾的貧農,咱起家時連身合身衣服都沒有,咱爹孃下葬時,甚至連裹全身的草蓆都沒有,咱還能被稱爲是地主?”

“天下有咱這麼落魄的地主?”

“真是胡說八道!”

朱元璋也是被氣笑了。

他這麼多年,被人各種詆譭謾罵,他都沒放在心上,唯獨夏之白這個‘地主’,讓他有些惱火,這根本就是胡說八道,他當年最落魄時,身邊就只有一個破碗,什麼時候當過地主?

朱標緊張的瞟了眼朱元璋,並不敢張口說任何話。

朱元璋壓下心頭火氣,繼續看了起來。

“新朝建立,本質是由當今陛下及周圍的一批新貴,取代了元朝的舊貴族。”

“然新朝與舊朝並無太多實質變化,依舊是一個由皇帝爲核心的皇室,外戚與功臣勳貴組成的貴族集團依舊是新朝的最高統治者。”

“其次便是代表皇帝,去體現這種皇權統治的一大批等級分明的官僚。”

“官僚統治一直滲透到地方府、州、縣和軍隊中的衛所;”

“而在地方州縣以下、軍隊衛隊以外的基層社會當中,則由縉紳地主(即有身份地主)、無身份地主、農民、商人、手工業者、城市居民及軍士、軍餘等等構成了社會的主體。”

“這是華夏曆來都有的等級劃分。”

“大明立國之後,便對天下戶籍做了明確區分,將明朝人戶分爲軍、民、匠、竈以及商籍等戶籍。”

“但這種戶籍上的區分,並非是爲了區分階級。”

“更多是便於朝廷對各類人戶的管理,如賦役編派等,這只是一種人身依附屬性的體現,就事而言,並不能夠反映出社會真正的等級結構特徵。”

“天下真正的階級依舊籠統沿襲着‘士農工商’四個大類。”

“若是真的詳細的論,大明其實是有五類。”

“士農工商軍。”

“然九個多月的北疆奔走,以及對軍戶制的詳細瞭解,讓人不得不放棄‘軍’,大明的軍戶,真實身份地位跟社會等級,其實是跟一般的民戶差不多的,甚至在身份上還要略低一點。”

“軍戶本質上就是在軍衛管理下從事生產而已。”

“他們跟農戶無異!”

朱元璋蹙眉。

他沒想到夏之白對軍戶的看法這麼低。

不過他在想了一下後,也是表示了認同,軍戶跟農夫最大的區別,的確是在不同的官署管理。

他繼續朝下面看去。

“若以資產來重新劃分階級。”

“這必須要審視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土地!”

“如今天下,是由皇室,外戚與功臣勳貴組成上層社會,掌握了大量地方資源的官僚階級組成中層社會,其次便是縉紳地主、無身份地主、農民、商人、手工業者、城市居民及軍士、軍餘等構成下層社會。”

“而無論是上層,還是中層,亦或者下層,都必須依附於土地。”

“因而比起改朝換代的政治變動,土地的重新分配,纔是大明站穩天下的真正原因。”

“改朝換代的政治變動,只是一批新貴取代了原來的統治者,而土地的重新分配,造就的是一大批新生擁有一塊屬於自己耕作土地的農民,即多出了一大批自耕農。”

“然農亦有區別。”

“在當今陛下的心目中,無論是那些佔田頗多的地主,還是不僱工、不出租,自己從事分散零星個體經營的農民,亦或者是耕種官田的國家佃戶,或者自行開耕荒田佔爲己田的自耕農戶,他們都是農。”

“也都被朝廷視爲無身份者。”

“大明真正的特權階層,有且只有,且只能是‘官’。”

“當今陛下想打造的天下,是一個由大量國家佃戶和自耕農民構成的上下分層社會。”

“官是官,民是民。”

“唯有兩極。”

“這種簡單粗暴的等級劃分明顯是錯誤的,也是十分荒謬的,然陛下不以爲忤,反以爲榮,爲了避免地方地主享受特權,大明在天下推行各種嚴猛政策,許多被列爲‘奸頑豪富之家’,在數年之內,都紛紛破產。”

“北疆荒蕪,亦沒放過。”

“遊歷北疆時,便有不少當地人言:地方巨姓享農之利而不親其勞,數年之中,既盈而覆,或死或徙,無一存者。”

“這些被朝廷有意針對打壓的富戶,在官府一連串針對下,全都破產淪爲了耕種官田的國家佃戶,亦或者直接被針對至死,鮮少有其他狀況。”

“若認真解剖,則能發現,這一切都是陛下有意而爲的。”

“陛下從微末起家,深知地方小鬼多的厭惡,因而立國之後,使用的是‘小政府’,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元朝江南地區的‘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的情況,的確一去而不復返。”

“陛下意欲用強權,壓縮天下階層,繼而減少中間的漂沒。”

“以全天下之‘農’供養‘官’這一級。”

“只是陛下設計的體制,在真正運行時,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問題。”

“便是士!”

“陛下不喜士,厭惡士,就跟根本原因,就在於士在不斷破壞,陛下設計的體制。”

“但大明治理天下,卻不得不用士,大明立國之初,陛下嘗試過‘廢士’,即在西北之地,直接用‘大字不識’的武官治理地方,只是最終鬧得地方民怨民沸,不得不將武官撤回,這次嘗試也宣告失敗。”

“而後陛下又試圖通過舉薦制等諸多方式,來壓制‘士’的啓用。”

“無一例外也失敗了。”

“陛下後續又頒佈《大誥》,意欲教化天下民衆。”

“陛下想要的是。”

“薦紳以文章政事、行誼氣節爲常。”

“求田問舍之事少,而營聲利、畜伎樂者百不一二見之。”

“逢掖以嗶帖括、授徒下帷爲常,投贄幹名之事少,而挾倡優、耽博奕、交關士大夫陳說是非者,百不一二見之。”

“軍民以營生務本、畏官長、守樸陋爲常,後飾帝服之事者少,而買官鬻爵、服舍亡等、幾與士大夫抗衡者,百不一二見之。”

“婦女以深居不露面、治酒漿、工織紝爲常,珠翠綺羅之事少,而擬飾倡妓、交結姏媼、出入施施無異男子者,百不一二見之。”

“但大明真正的實際卻是:‘開國以來之紀綱,唯有日搖一日而已。……於是民間之卑脅尊、少凌長、後生侮前輩、奴婢叛家長之變態百出,蓋其由來已久矣’。”

“或許陛下想不明白,爲什麼天下會這樣?”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爲何會跌落的如此之快。”

“陛下後續似想到了一些,以爲是商人及商品經濟,蠱惑了人心,因而開始了嚴厲打擊。”

“但根本的原因,不在‘商’。”

“而在於大明本身開國功臣身份就不‘純正’,陛下又信奉五湖四海,在原本純粹的官僚隊伍中,驟然間,混入了一大批三教九流之輩,他們趁着亂世,很快居於高位,並掌握了朝中相當的權利。”

“這些官僚本就不是‘士’。”

“陛下卻強行用過往‘士’的義利觀,去試圖讓這些功臣去接受改變。”

“又如何能行?”

“若是陛下的觀念,還不發生改變,這種社會潰決的洪流,只會愈發一發而不可收。”

“大明的官僚體系本質上就不是士組成的。”

“而是地主!”

第120章 重定天下度量衡!(第一更)第17章 錦衣衛辦事!146.第146章 打仗的目的就是嬴!(第二更)第326章 銳氣沒了無所謂,心氣沒了會死!404.第404章 興亡匹夫擔,享福貴人來!382.第382章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376.第376章 使用紙幣是大勢所趨!第329章 《墨學》!!!第283章 愁人!!!第42章 士人是動亂之源!第282章 只是一柄刀!156.第156章 燕王頭上還有云的!(第三更)第326章 銳氣沒了無所謂,心氣沒了會死!第325章 因爲你活不久了!第284章 城中告示貼!358.第358章 刀纔是國之重器!393.第393章 人走茶涼!360.第360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320章 要的是元年的定義權!第327章 政治只論利弊,道德不是剛需!385.第385章 狂妄是要付出代價的!!!395.第395章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第108章 夏之白若不死,必震古爍今!(第三更)第54章 當今皇上是聖人啊!175.第175章 燕王反悔!第10章 百姓!第328章 中庸錯了!第232章 我同樣瞭解人性!(今天就一更)第115章 朱標:我不類父?(第一更)200.寫的不滿意,今天不一定更的出來第291章 常規不行,那就非常規!372.第372章 春燕歸,巢於林木!第323章 殿下需要自己開府!368.第368章 謊言不會傷人,真相纔是快刀!第91章 循循善誘!(求訂閱)第4章 既是天策,也是唯一!386.第386章 黨同伐異!151.第151章 相信百姓!(第一更)169.第169章 佛說:你下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三更)187.第187章 海運!編制!北鳥歸巢!第74章 三問洪武!(求訂閱)194.第193章 豈能讓宵小專美於前?345.第345章 大時代,小命運!第78章 官府經商,創辦國企!(求訂閱)202.第200章 治國就是要造不均!第221章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第302章 大明靠的不是大誥,而是歷代臣民!第257章 高處不勝寒嗎?第46章 這是天下農夫給陛下的回答!第230章 這纔是雙管齊下!(第二更)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第253章 行路難,多歧路!208.第206章 爲百姓鑄劍鞘!337.第337章 兒臣並不輸父皇!205.第203章 這可牽涉到周德興等開國將領!(第一更)第264章 夏之白你耍我們?!400.第400章 設山樓排場,窮極奢麗!第284章 城中告示貼!162.第162章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第一更)128.第128章 豪賭一場奇貨可居?(第三更)171.第171章 我朱棣同樣愛民如子!(第二更)第106章 明君在位,悍臣滿朝!(第一更)404.第404章 興亡匹夫擔,享福貴人來!第8章 反文!第218章 重建華夏雄風!330.第330章 故紙堆!138.第138章 要死不活的北元纔是好北元!(第三更)362.第362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184.第184章 還來?夏之白還有完沒完了?(第三更)411.第411章 殺念!188.第188章 得國最正,但心最爲不正!164.第164章 我大明還有利劍在!(第一更)第45章 西方正在磨刀霍霍!第311章 以軍改打頭的改制!403.第403章 常藍兩家榮辱與共!第324章 結黨營私一定時間段是正確的!第68章 草民認爲大明缺人才!355.第355章 受氣包趙勉!364.第364章 容錯!第15章 文治武功,不容置喙!388.第38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42章 那就犁一遍南方!!!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第100章 戶部右侍郎郭桓!(第一更)第220章 竈戶暴動!第246章 惡向膽邊生!350.第350章 羽翼要豐!(上一章還在審覈)第278章 地方同樣不是鐵板一塊的!第98章 重審天下賬目!(求訂閱)166.第166章 你們太高看自己了!(第三更)404.第404章 興亡匹夫擔,享福貴人來!第26章 一日一月,方爲明!417.第417章 解縉,我大明的神童!131.第131章 你們擾民了!第273章 泱泱大國,盛世鼎力!196.第195章 侍講學士方孝孺!第95章 開紡織廠!(求訂閱)第70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
第120章 重定天下度量衡!(第一更)第17章 錦衣衛辦事!146.第146章 打仗的目的就是嬴!(第二更)第326章 銳氣沒了無所謂,心氣沒了會死!404.第404章 興亡匹夫擔,享福貴人來!382.第382章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376.第376章 使用紙幣是大勢所趨!第329章 《墨學》!!!第283章 愁人!!!第42章 士人是動亂之源!第282章 只是一柄刀!156.第156章 燕王頭上還有云的!(第三更)第326章 銳氣沒了無所謂,心氣沒了會死!第325章 因爲你活不久了!第284章 城中告示貼!358.第358章 刀纔是國之重器!393.第393章 人走茶涼!360.第360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320章 要的是元年的定義權!第327章 政治只論利弊,道德不是剛需!385.第385章 狂妄是要付出代價的!!!395.第395章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第108章 夏之白若不死,必震古爍今!(第三更)第54章 當今皇上是聖人啊!175.第175章 燕王反悔!第10章 百姓!第328章 中庸錯了!第232章 我同樣瞭解人性!(今天就一更)第115章 朱標:我不類父?(第一更)200.寫的不滿意,今天不一定更的出來第291章 常規不行,那就非常規!372.第372章 春燕歸,巢於林木!第323章 殿下需要自己開府!368.第368章 謊言不會傷人,真相纔是快刀!第91章 循循善誘!(求訂閱)第4章 既是天策,也是唯一!386.第386章 黨同伐異!151.第151章 相信百姓!(第一更)169.第169章 佛說:你下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三更)187.第187章 海運!編制!北鳥歸巢!第74章 三問洪武!(求訂閱)194.第193章 豈能讓宵小專美於前?345.第345章 大時代,小命運!第78章 官府經商,創辦國企!(求訂閱)202.第200章 治國就是要造不均!第221章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第302章 大明靠的不是大誥,而是歷代臣民!第257章 高處不勝寒嗎?第46章 這是天下農夫給陛下的回答!第230章 這纔是雙管齊下!(第二更)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第253章 行路難,多歧路!208.第206章 爲百姓鑄劍鞘!337.第337章 兒臣並不輸父皇!205.第203章 這可牽涉到周德興等開國將領!(第一更)第264章 夏之白你耍我們?!400.第400章 設山樓排場,窮極奢麗!第284章 城中告示貼!162.第162章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第一更)128.第128章 豪賭一場奇貨可居?(第三更)171.第171章 我朱棣同樣愛民如子!(第二更)第106章 明君在位,悍臣滿朝!(第一更)404.第404章 興亡匹夫擔,享福貴人來!第8章 反文!第218章 重建華夏雄風!330.第330章 故紙堆!138.第138章 要死不活的北元纔是好北元!(第三更)362.第362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184.第184章 還來?夏之白還有完沒完了?(第三更)411.第411章 殺念!188.第188章 得國最正,但心最爲不正!164.第164章 我大明還有利劍在!(第一更)第45章 西方正在磨刀霍霍!第311章 以軍改打頭的改制!403.第403章 常藍兩家榮辱與共!第324章 結黨營私一定時間段是正確的!第68章 草民認爲大明缺人才!355.第355章 受氣包趙勉!364.第364章 容錯!第15章 文治武功,不容置喙!388.第38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42章 那就犁一遍南方!!!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第100章 戶部右侍郎郭桓!(第一更)第220章 竈戶暴動!第246章 惡向膽邊生!350.第350章 羽翼要豐!(上一章還在審覈)第278章 地方同樣不是鐵板一塊的!第98章 重審天下賬目!(求訂閱)166.第166章 你們太高看自己了!(第三更)404.第404章 興亡匹夫擔,享福貴人來!第26章 一日一月,方爲明!417.第417章 解縉,我大明的神童!131.第131章 你們擾民了!第273章 泱泱大國,盛世鼎力!196.第195章 侍講學士方孝孺!第95章 開紡織廠!(求訂閱)第70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