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

京城。

韓國公府。

“太子殿下,他知道這麼做,會給咱們大明天下惹出多大的亂子來嗎?!”李善長拿報紙的那雙老手不由自主顫抖起來,他眼裡滿是憤怒之色。

就在李善長說話的同時,他口中所謂的“亂子”已經在全國各地展開了。

杭州府,淳安縣。

縣令餘軍在看了那份大明日報後,後背發麻。

他仔細回想起今天早晨看到的那些書吏衙役的眼神,是越想越不對勁。

當時餘軍還沒注意。

可眼下,他看了這份大明日報的內容後,哪裡還不知道那些小眼神所代表的含義。

也就只有那些真正有底蘊的世家子弟,纔有餘力去看這些雜書,學這些雜學。

“這份文書不用如此着急,年輕人要注意身子啊。”

通過大明日報和江南日報這兩份報紙的功勞,如今揚州已經成爲了大明人人嚮往的城市,可以說是整個大明的經濟文化中心。

“沒呢。”書吏小陳打了個哈欠,有些疲倦道。“昨晚一直在給餘大人寫那份公文,這不剛給他交完差,還沒來得及看呢。是揚州那邊又有什麼新鮮事物了嗎?”

他哪裡又有時間,去學什麼天文地理水利。

“小陳,早上最新的大明日報你看了嗎?”衙役小劉開口道。

小陳接過報紙,只是看了一眼,原本還有些睡眼惺忪的他立馬就不困了。

其中一人將手中的報紙給小陳遞了過去,同時開口說道:“你看了就知道了。”

當然了,以後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爲接受新式教育的學生就要出來了,他們所學是完全契合朝廷取仕的。

腦力、反應力這些都早已不比年輕的時候,更何況,他們這一批從小讀這些儒家書,尤其是受到程朱理學影響的人,思維也早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僵化了。

而像他們這種人,王瑋心中清楚。

他如今都已經三十多歲了,重頭再學,也已經來不及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必有妖。

可他爲了考這個秀才,已經花費了半生的時間,耗光了他所有力氣,從四歲蒙學開始,他所看所念所學,全都是四書五經、儒家經典。

“這羣當官不當人子!”小陳咬牙切齒道。

溫州府,永嘉縣。

“哪個天殺的,竟然出這種損招!”

還有就是他孩子都已經可以打醬油,現在給滿月的份子錢.

洪武時期的胥吏可沒有明朝中後期那麼牛,剛被打入賤籍的他們,但凡要是能有別的好出路也不會來幹這個了。要知道廣東那邊,當了胥吏甚至不能入宗祠。

聽到書吏員小陳這麼一說,他的胥吏同事們紛紛露出怪不得如此的神情。

年輕的書吏小陳全程一臉懵逼,縣太爺什麼時候這麼好說話了,昨兒個不是他催着要自己連夜把那份文書給趕出來的嗎。

此刻他心裡想着的是,以爲給這半吊銅錢就能打法我嗎。

一個平日裡把你當成牛馬的領導上司,忽然有一天把你當爺爺供起來了,換誰都會多想。

亦或是那些本就無心傳統科舉,厭惡八股的人,纔會去潛心鑽研這個。

“政考?”

雖然前幾年科舉改革,不再有秀才、舉子之分,只要有能力,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都能參加。

現在又要我注意身子,這是什麼情況?

難道縣太爺轉性了?

書中自有黃金屋,對於他們這些寒門子弟來說,那也得是與科舉有關的書。

這時候正好有書吏進來彙報工作,餘軍原本陰沉的臉色立馬堆滿了笑容,和藹可親道:“小陳啊,你來了。”

小陳在交完文書,剛走出衙門,就聽到同事們在喊他,而且一個個臉色都神秘兮兮的。

王瑋看着手中的大明日報。

“對了,你孩子滿月的份子錢,我給忘了給,你拿好。”

餘軍暗罵一句。

別是讓我去幹什麼殺頭的事情吧。

新式科舉,是無論如何都考不上的。

他是永嘉縣的一個秀才,今年已經三十一歲了,仍舊還只是一個秀才。

基本上,目前也就只有這兩類人才有希望在新式科舉中考中入仕。

那半吊銅錢,收的再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你妻子不是剛生了娃嗎,家庭要緊,可以抽時間多陪陪家人。”

書吏小陳,拿着手中的半吊錢,心裡有些忐忑。

也沒有學那些人知道仕途無望後,開始酗酒。

科舉改革,以及前些日子的倒儒運動後,王瑋倒是沒有和那些讀書人一樣去鬧。

他是真正的認清了現實。

王瑋知道自己只是一個沒有才情,只知道死讀書的可憐傢伙。

爲了養家餬口,在鄉里開了個私塾,以教人讀書爲主,打算就此度過餘生。

比如此時此刻,他就正在給孩子們上課。

新學浪潮的拍打之下,王瑋也不再拘泥於儒家典籍。

王瑋今天教的是唐代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

此時的王瑋還不知道全民普及教育的風已經在大明開始颳起了,他這個活還能做多久,其實也說不準了。

科考改革,等於是也在倒逼教育改革。

因爲老的私塾教育所教的,對於新式科考沒有任何作用。

隨着時間推移,肯定是會被百姓們拋棄的。

到時候,那些私塾先生能教的只是最基本的認字而已。而等到小學義務教育開始在全國正式推開,各地都興建起公辦小學時,他們便再沒有生存餘地了。

這很殘酷。

就像是如今大明軌道列車的發展,勢必會影響一些馬車車伕的生意。

而等到火車起來,全國鐵軌鋪設成功,到時候就會有更多馬車車伕下崗。

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原本王瑋已經認命了,他以爲自己已經心死了。

可當他看到手中大明日報上的內容時,心跳還是不由自主地加快。

原來還是會有不甘。

看着那個無論寒暑都在認真學習的曾經的自己。

此時此刻,王瑋整個人無比的激動。

他看着報紙上講的胥吏改革,以及政務員考試一事,瞬間意識到,這是一條他有機會踏上仕途的路。

只要通過政務員考試,就可以當政務員,要知道這可與之前的胥吏完全不同。

政務員和官員一樣,是吃皇家飯的。

王瑋看了一眼俸祿,待遇還不低。

最重要的是政務員有上升空間,在成爲官員途中,每升一級,同樣也能提高俸祿。

可當他看到報紙另一版面上刊登的那份百官聯名的奏摺時,臉色大變。

他站起身,直接往縣衙方向走去。

身後孩子們郎朗的讀書聲仍在繼續。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書吏員小陳與窮秀才王瑋的事情,在大明各地州府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輿論洶涌。

書生起事來,可不含糊。

各地想要鎮壓,也得需要人吧。

可那些胥吏,也是站在書生這邊的。

一些個官老爺們甚至政令出不了他的衙署大門。

這等於是把這些大老爺們全都架在火上烤。

亂,確實是亂了。

可這是到達治的必經之路。

那些士大夫文官們先前喊的多大聲,現在就有多狼狽。

對於士大夫這個羣體,楊憲還是有些瞭解的。

在楊憲看來,要不了多久,他們便會主動投降了。

因爲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的骨頭,向來都不那麼硬。

要知道洪武時期,可是有《大誥》這個殺手鐗,百姓是可以綁官員上京告御狀的。

百姓能綁,胥吏、讀書人自然也能做。

對於自家老爺們做過什麼事情,沒有誰比胥吏們更加清楚了。

果然和楊憲料想的差不多。

沒過幾日。

很多地方的官員就率先投降了,他們表示自己也是站在胥吏和讀書人這一邊的,都是京城那些當大官的不同意。

爲了表示自己的真心,他們甚至當着衆人的面給朝廷上書。

一時間無數公文往各自上級傳遞。

縣到州府,州府到省,然後各省的奏章又如雪花般涌入京城。

一下子地方官員就直接把鍋甩給了身在京城的李善長他們。

中書省。

李善長看着各地送上來的文書,臉都綠了。

他盯着朱元璋的壓力,冒着被砍頭的風險,爲整個大明數千官員發生。

這些傢伙倒好,直接來了一個背刺。

看着眼前這些文書,李善長臉色越來越差,直覺胸口發悶,最後一個沒忍住,喉嚨一甜,一口老血噴了出來。

“李相國!”

“李相國!”

“.”

看到李善長吐血,暈死過去,中書省立馬亂成一團。

那些官員們都徹底慌了。

很快就有御醫前來診治,所幸沒有大礙,按御醫所講只是急火攻心而已,靜養些時日就好了。

皇宮。

朱元璋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直接笑出聲來,毫不避諱。

“老大,伱這個主意好啊。爲了推行這個胥吏改革,咱原本還準備動刀子來着,現在倒好,他們自己求着答應了。”朱元璋哈哈大笑道,看得出來朱皇帝今天心情大好。

朱標如實開口回道:“這一切都是楊國公的主意。”

“楊憲.”朱元璋眼睛微眯了一下,臉上立馬露出燦爛的笑容。“好,很好,該賞。”

帶兵打仗能力不輸徐達。

治理國家能力壓過李善長、劉伯溫。

各種奇思妙想,新奇發明更是前所未有。

計謀是陽謀強,這次如此缺德的陰謀也玩得這般溜。

而且爲人幾乎沒有缺點。

朱元璋深深看了朱標一眼,將心裡深處的一些心思,好好藏好。

李善長生病在家。

中書省再沒有一絲阻力。

這個時候,聰明人胡惟庸直接站了出來,他非但沒有和他老師李善長一樣反對胥吏改革,反而是主動攬過胥吏改革的事情,與太子朱標商討後,沒幾天便是擬出了一個具體可行的章程。

同時政務員考試也是同步推進。

胡惟庸處理政務的能力真的沒話說,乾淨利落。

很得朱元璋喜歡。

不過他選擇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在背後還是受到了一些同僚的非議。

要知道胡惟庸的老師李善長,此時此刻正因爲這件事躺在家裡臥病不起,而他竟然選在這個節骨眼背叛的他的老師。

他們可以選擇背叛,可他胡惟庸可是李善長的學生啊。

不過這些文官們,也別大哥笑二哥了。

最早背叛士大夫這個集體的,不正是地方的那些官員嗎。

原本在朱元璋預料中,要殺一些人才能推行的政策,如今卻是兵不血刃,推廣全國。

整個大明,全國上下所有胥吏與讀書人,對朝廷,對朱元璋都是一片歌功頌德。

大明則是往前更進了一步。

щщщ• тт kán• c○

京城,韓國公府。

胡惟庸前來拜訪自己的恩師,可與以往不同的是,原本在韓國公府暢行無阻的他,在今天卻是飽受冷眼。

李善長臥室。

胡惟庸正在服侍李善長吃藥。

“惟庸啊,今後中書省丞相的位置就要交到你手裡了。”李善長看着胡惟庸,忽然開口道。

胡惟庸聽到這話後,臉色驟變。

立馬放下手中的藥碗,然後在李善長的病牀前跪了下來。

“恩相,你也是怪我沒有繼續堅持嗎。惟庸也是迫不得已啊,這時如果我們還在和陛下對着幹,我怕您會有不測啊。”

“惟庸今天的一切都是您給的,如果我對您有任何異心,叫我不得好死。”胡惟庸擡手起誓道。

胡惟庸說的基本上倒也是實話。

他是在龍鳳元年,經李善長引薦,這才投奔朱元璋的。

而後便從元帥府奏參幹起,急着被派往金陵也就是如今的京城,從主簿、通判、一路走到如今的位置。

這期間自然有李善長這個朱元璋手下第一功臣幫忙。

可也離不來胡惟庸自身的能力與努力,金陵城的城牆就是在胡惟庸主持下修建起來的。

胡惟庸採用的造磚碶名的方法,大受朱元璋賞識。

胡惟庸讓每個工匠還有地方的府、州、縣官員全部將名字刻在他們提供的城磚上,萬一以後城磚出現質量問題,可以按照城磚上刻的名字來追究責任。

正是這個發自,成就了後世質量最牛的南京城牆。

第329章 自古天家無親情 新的酷刑(4k)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224.第223章 燒鵝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303.第298章 三月滅國(4k)第80章 可堪國師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第121章 沉默,沉默,還是沉默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239.第237章 末路英雄第45章 田園之樂第45章 田園之樂234.第232章 整個日本都爲之瘋狂!第346章 黑袍僧人(4k)第73章 說話!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248.第246章 原來錢,還能這樣玩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第57章 洪武三年冬223.第222章 開海第29章 稻香粥第371章 我怎麼從來沒有聽過有這麼一尊菩薩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191.第191章 聖人耶?(4k)第120章 未開封的考題第347章 朱棣的野望(4k)249.第247章 超越諡文正的誘惑第314章 像你這樣的人才,揚州大學有多少?第137章 縮影198.第198章 父與子(4k)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第102章 你是好人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第3章 把官府建在百姓的心上第22章 雪花酥第126章 大明榜樣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第372章 我要造反!第359章 你看過死亡的顏色嗎?(4k)第24章 秋收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第117章 大哥,我接下來要說的這件事,事關第12章 成天平地第8章 製鹽大業第89章 吃糠拉稀第39章 種菜第32章 羊毛加工作坊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338章 古今第一太子(4k)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第114章 飲鴆止渴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第105章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第137章 縮影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第90章 算計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191.第191章 聖人耶?(4k)215.第214章 航海王第22章 雪花酥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勝女(4k)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372章 我要造反!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第315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上)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禮物(4k)第111章 二皇子殿下,你再想想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第114章 飲鴆止渴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220.第219章 所謂倭亂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禮物(4k)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進了278.第276章 揚州烤鴨(4k)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第309章 狗鏈(4k)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96章 拉着當朝二品下工地做苦力第73章 說話!第309章 狗鏈(4k)第7章 神秘小瓶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82章 不敢貪 不能貪 不願貪第311章 東瀛與高麗(4k)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第10章 驕兵悍將
第329章 自古天家無親情 新的酷刑(4k)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224.第223章 燒鵝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303.第298章 三月滅國(4k)第80章 可堪國師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第121章 沉默,沉默,還是沉默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239.第237章 末路英雄第45章 田園之樂第45章 田園之樂234.第232章 整個日本都爲之瘋狂!第346章 黑袍僧人(4k)第73章 說話!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248.第246章 原來錢,還能這樣玩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第57章 洪武三年冬223.第222章 開海第29章 稻香粥第371章 我怎麼從來沒有聽過有這麼一尊菩薩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191.第191章 聖人耶?(4k)第120章 未開封的考題第347章 朱棣的野望(4k)249.第247章 超越諡文正的誘惑第314章 像你這樣的人才,揚州大學有多少?第137章 縮影198.第198章 父與子(4k)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第102章 你是好人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第3章 把官府建在百姓的心上第22章 雪花酥第126章 大明榜樣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第372章 我要造反!第359章 你看過死亡的顏色嗎?(4k)第24章 秋收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第117章 大哥,我接下來要說的這件事,事關第12章 成天平地第8章 製鹽大業第89章 吃糠拉稀第39章 種菜第32章 羊毛加工作坊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338章 古今第一太子(4k)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第114章 飲鴆止渴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第105章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第137章 縮影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第90章 算計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191.第191章 聖人耶?(4k)215.第214章 航海王第22章 雪花酥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勝女(4k)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372章 我要造反!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第315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上)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禮物(4k)第111章 二皇子殿下,你再想想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第114章 飲鴆止渴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220.第219章 所謂倭亂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禮物(4k)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進了278.第276章 揚州烤鴨(4k)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第309章 狗鏈(4k)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96章 拉着當朝二品下工地做苦力第73章 說話!第309章 狗鏈(4k)第7章 神秘小瓶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82章 不敢貪 不能貪 不願貪第311章 東瀛與高麗(4k)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第10章 驕兵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