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

環球航行,單靠這幾個學生自然是不可能做到的。

首先一點,資金就是最大的問題。

無論是船隻還是航行所需的各項物資,都不是這些學生能夠負擔得起的,即便他們之中不乏有出身權貴的,可在環球航行這個大課題面前,那麼一點資產微不足道。

還有安全問題也是個大問題,航行的途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意外,遇到文明國家還好一點,要是遇到那些土著部落,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極有可能爆發衝突。

沒有軍隊這樣的武裝力量介入,單靠這些學生,是絕不可能應對得了這種情況。

即便是麥哲倫也是在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後,這才完成了這一偉大航行。

要是真讓他們自己搞一艘小破船出行,那麼最終的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葬身魚腹。

胡惟庸喃喃低語道,而心裡則是想着,自己等了這麼久,機會終於是要來了。

那麼,爲何古時候中國人出海總是向南?而不是向東?

以冬季季風舉例,從福建和廣東出海的船民,如果向南航行,正好是順風方向。而到了夏季,西南季風正好是從東南亞吹回中國大陸。

鄭和下西洋是從應天府抵達海邊之後,一路以往南、往西這兩個方向爲主,這是因爲當時大明王朝所掌握的信息,這些區域是存在衆多國家的,因此,目的性也比較強。

楊憲沒有絲毫的躲避,開口笑道:“一定。”

“天德,咱沒有什麼可以賞你的了,就賞你這一片大海,你帶着大明的榮耀和朕的威嚴,去開闢這未知的海域吧。這世界之大,咱怕是沒有機會親眼看到,希望你能夠代替我好好看一看。”朱元璋擡手拍了拍徐達肩膀,目光灼灼,開口道。

大自然彷彿在鼓勵中國人向南,向西航行。如果中國人執意要去美洲,他必須繞過日本九州後一路向北,氣候越來越冷。才能趕上北太平洋暖流,在一望無際的大洋中以絕死的心態奔入太平洋深處。而他甚至不知道對面到底有沒有陸地。

爲什麼原時空,明明大明的航海技術領先全世界,卻並未發現發現美洲大陸真正的原因,在於海上的季風與洋流。

“臣定當不辱使命!”徐達躬身道。

第二日,楊憲便是在軍機處會議上,提出了環球航行的提議。

海上發生任何事情,都不意外,更何況是長達數年之久的航行。

塗傑拿着一塌公文走了進來,小心放到胡惟庸身前的桌子後,開口道:“義父,則是工部遞上來的最新公文。”

這是屬於他們君臣兩個人之間獨有的秘密。

徐達的實操,再加上這些學生的理論。

爲了驗證天圓地方,竟然就要航行到世界盡頭?!

這聽起來實在是太瘋狂了。

鄭和下西洋的遠航背景,並不存在開荒與掠奪的情況,主要是以國與國之間的禮節性交往爲主。也正是因爲目的不同,鄭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線,與這一次徐達帶領的大艦隊航行路線,是截然不同的。

爲什麼東南亞,會有這麼多華裔。

因爲在見識過世界地圖後,他同樣想要去親眼看看這個世界的遼闊。

徐妙雲忍不住又問道:“楊先生,如果之後有人質疑,這天是不是圓的,難道還要上天去看一下天的盡頭嗎?”

而且這一次出海,京城大學和揚州大學一部分學生也會一起隨着船隊遠航,這一批學生在大學期間都是重點學習星象和航海知識的,理論方面完全沒有問題。

因此這支遠洋艦隊,朝廷對外宣傳的還是幫助那些學生們去驗證天圓地方這件事。

出海物資方面,好在如今罐頭普及,各種水果、肉類罐頭,還有去年發明的壓縮餅乾,以及最新發明的烈酒一起統統都給安排上。

在茫茫大海之上航行,可以說這是一趟完全未知的旅途,對於人的意志考驗還是非常大的。

士兵方面沒有什麼好說的,畢竟當兵那一刻開始,所有士兵就已經做好了我國家獻身的準備。

現在好像所有人都形成了這麼一個共識,那就是楊憲要做的事情,那就一定能夠做到。

帶着如此一支如此龐大遠洋船隊,領航之人,不僅自身資歷威嚴這些都要夠,而且還得有出海的經歷。

楊憲會選擇尊重。

朱元璋更是直接帶着一干大臣,來到大明最東邊的萊州府港口,親自送別徐達,爲他賜酒踐行。

塗傑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義父,這幾天滿朝文武,不應該說就連整個京城街頭巷尾都在討論中山王這一次出海遠洋的事情。”

是中國人向東南亞殖民遷移的結果。

“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天,楊先生你能帶着我一起嗎?”徐妙雲擡起頭,死死看着楊憲的眼睛,開口道。

朱元璋想了良久,最後還是將這個主意打到了自家兄弟徐達身上。

楊憲笑着說道:“總有那麼一天,咱們人也能夠飛起來,到時候自然也要到天的盡頭去瞧上一瞧。”

而現在時機終於是成熟了。

當然了,站在大明國家的角度,這一次遠航意義遠不止驗證天圓地方這麼簡單。

“有可能,咱們這一輩子都無法再見到中山王了。”

因此即便以鄭和時期的明朝巔峰水準的遠洋航海技術,地理洋流知識來看,恐怕並不具備完成這一壯舉的能力。

接下來便是出海前的各種工作籌備。

包括出海人員名單的篩選。

很有可能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啓航(啓航)!”

但儘管只有這麼短的時間,但哥倫布和他的水手們還是面對前方的大洋產生過猶豫,一度考慮返回。如果哥倫布從明帝國出發,那麼他很可能走到一半以後就放棄返回了。

之前打小日本,就是徐達帶的隊。

有海上航行的實操經驗,而且軍中沒人不服他。

而歷史上之所以會是哥倫布完成這一壯舉。

徐妙雲擡頭看着楊憲,眼前這個男人即便說出這樣常人覺得瘋狂的事情,卻偏又不會讓人覺得離譜,反而覺得這纔是正常的。

半個月後。

即便如今距離徐達他們出海已經有一段時日了,可熱度依舊沒有減少。

胡惟庸並未擡頭,繼續伏案工作。

就這樣徐達帶着這個世界最先進的遠洋團隊,爲大明開啓了一頁嶄新的篇章。

這一支船隊在朱元璋他們看來,就是完美的。

朱元璋早就有了征服世界的決心。

雖然原時空,幾十年後,大明永樂朝,也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鄭和下西洋運動。

這意味着一個明朝人駕船。在冬季可以順着風,從中國沿海向南航行,很平穩的到達東南亞,在東南亞地區銷售出瓷器和各種中國商品,然後到了夏季,他可以再悠然乘風返回。

船隊總兵這個職位,還真不是隨隨便便找來一個人就能勝任的。

事情就這樣敲定下來。

剩下的就只能交給徐達他們了。

朱元璋當即大手一揮,答應了楊憲的提議。

而徐達的這一次遠航探險,則是從萊州府出發,穿越東瀛,一路往東。

徐妙雲開口問道:“楊先生,你真的打算讓這些學生去做這件事嗎?”

如果楊憲那份世界地圖是真的,那麼大洋的彼岸那塊未知的大陸上,可是擁有着大量的銀礦,比東瀛的石見銀山的銀礦還要多得多。

“義父,你說中山王他們真的能夠走到大地的盡頭嗎?”

哥倫布當時率領三艘探險船向西航行時,海洋非常平靜,以至於船員們可以使用小艇在三艘船間來往,從葡萄牙到巴哈馬羣島只花了只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楊憲看着徐妙雲強忍着,欲言又止的樣子,嘴角微微揚起,輕笑道:“有什麼想問的,就問吧,你這樣忍着多辛苦。”

隨着徐達帶領的大艦隊,開始遠洋航行,大明王朝的大航海時代,徹底拉開了序幕,足足比西方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足足領先了100多年。

而學生們卻完全不同,楊憲必須提前和他們講清楚這次出海的危險性。 . ttkan. ¢O

對於學生們是爲了驗證大地方圓的問題,而對於朱元璋和徐達來說,則是爲了確定世界地圖上畫着的那塊大陸是否真的存在。

接着他們會和朝廷那邊籤一份協議,然後加入到這一次的遠洋船隊當中。

在得到楊憲的許諾後,在場的京城大學學生們一個個都是難掩心中的激動之色。

中書省,左丞相屋子。

登船的同時,徐達大聲喊道:“聖旨下,傳令各船。”

“啓錨(起錨)!”

當然如今大明科學發展,已經解決了這問題。

對於朱元璋的這一次請求,徐達並沒有拒絕。

換了別人,朱元璋也放心不下。

出海的決定已經下了,接下來要決定就是人選問題。

從京城大學出來後,徐妙雲腦袋瓜子還是有些嗡嗡的。

另外隨行的大明水君,都配備了最先進的火器,在這樣絕對實力面前,無論是沿途的那些小國,還是未知大地上的那些土著部落,都是碾壓的存在。

爲此這些年做了大量的先前準備工作,富國、強兵,先是解決北元,然後緊接着控制大明周邊這些小國,避免出亂子。

至於船隊,用的都是明記船塢出廠的最新式的遠洋船隻,配備有最新的蒸汽動力,能夠最關鍵時刻解決船隻動力問題。

與橫渡日本海不同,這一次是真正的遠洋航行,在途中他們可能遇不到任何島嶼。

因爲直到現在,楊憲送給朱元璋的那份世界地圖,還是朝廷最高機密。

首先從葡萄牙港口到哥倫布在美洲的第一個登陸地巴哈馬羣島只有6368公里。

這些船隻足以抵禦海上任何風浪,同時楊憲還在這些船隻上都設計了雨水蒐集器,能夠在下雨天氣蒐集雨水,畢竟在海上豈是淡水纔是最爲稀缺的資源。

“解纜(解纜)!”

楊憲笑着說道:“科學的核心,在於實踐,而且一句老話不是說得好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他們即將開始的這一趟旅途又何止萬里路,這對於他們來說同樣是一種學習,一種修行。”

楊憲能夠做的,就是給大明的這一支遠洋船隊,提供這世上最好的基礎條件。這一次的準備,比原時空鄭和下西洋,還要來得充足得多,更不用說和哥倫布、麥哲倫那些比較了。

在胡惟庸看來,大明這邊少了一個軍神徐達,那麼他的計劃成功的可能性又多了一分,簡直是天助我也。

大明的這一次遠洋航行,在朝堂上,同樣引起了一片熱議。

目的性同樣很強。

這與他的身份無關,拋開楊憲的官職、爵位,這是他身爲個人帶給徐妙雲,以及其他所有人的感覺。

在告知利害關係後,如果最後這些學生們之中還有人選擇願意去的,那麼就是他們自身的選擇。

“還有什麼事嗎?”胡惟庸見塗傑沒走,於是開口問道。

從大明萊州府到美洲的直線距離,大約在一萬公里左右。

可鄭和下西洋與徐達的這一次遠洋航行,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眼看時間差不多了,朱元璋便是示意徐達可以出發了。

最爲重要的是,這一次遠洋是帶着特殊使命與任務去的,作爲同樣進過朱元璋那間神秘大殿,見識過世界真正壯闊的徐達,無疑是最佳人選。

而事實上是,徐達這一次遠航真正的目的地只是美洲大陸而已。

胡惟庸聽塗傑這麼說,冷笑一聲,放下手中的公文,擡起頭看了塗傑一眼,開口道:“這大地的盡頭,豈是說走,就能走到的。”

二人又走了一會兒,臨到分別時。

徐達雙手抱拳一連退了數步,一直到了港口,這才起身轉身上船。

“爲什麼不呢。”

蒸汽動力的遠洋船隻出現,令徐達此次出海航行,不再需要完全依賴風向和洋流。

按照楊憲的估算的話,理論上大約一個月時間,徐達他們的船隊就可以抵達美洲大陸。

因此胡惟庸的謀劃最好能快一些,遲了可能就來不及了。

217.第216章 鳥和鳥語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第345章 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4k)165.第165章 用距離換力第132章 一路向南174.第174章 加封太傅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332章 義務兵與志願兵(4k)第47章 心裡苦的人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第332章 義務兵與志願兵(4k)第330章 這條線是強者用來約束自己的(4k)202.第201章 揚州大學 蒸汽啓蒙(4k)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51章 你這新鮮韭菜味不對啊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159.第159章 本宮就在這,聽說你有話要說?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第133章 意外驚喜165.第165章 用距離換力第14章 地底之下,還有地獄239.第237章 末路英雄第107章 反對的不是科舉第22章 雪花酥第318章 駙馬府的管家打死人了(4k)259.第257章 耀眼的太陽第321章 咱想念劉先生了(4k)第29章 稻香粥223.第222章 開海第55章 四則運算第66章 新的可能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第104章 野望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第143章 沈家姐弟293.身體不適,再請一天假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第345章 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4k)第111章 二皇子殿下,你再想想第350章 四個女人一臺戲(4k)第111章 二皇子殿下,你再想想第319章 你什麼檔次,跟我吃一樣的菜餚?!第65章 你管這叫還成?第15章 背鍋的老劉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第314章 像你這樣的人才,揚州大學有多少?第115章 這可是免死鐵劵啊!第63章 失利!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第44章 腹黑250.第248章 壓抑的呂氏(第三更,求月票,258.第256章 究竟誰在爲百姓做事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專利侵權案286.第283章 天才設計師(4k)第24章 秋收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第50章 鬼才藍玉220.第219章 所謂倭亂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232.第230章 比起邏輯,我更願意相信楊憲第80章 可堪國師第333章 島是寶島,但需要清清藤壺(4k)166.第166章 草原第148章 大明第一任首富與最後一任首富的初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第129章 官民一則 均田均糧第67章 血戰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238.第236章 狹路相逢!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第97章 我希望在那一天,別人也會把我當成是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111章 二皇子殿下,你再想想第359章 你看過死亡的顏色嗎?(4k)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
217.第216章 鳥和鳥語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第345章 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4k)165.第165章 用距離換力第132章 一路向南174.第174章 加封太傅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332章 義務兵與志願兵(4k)第47章 心裡苦的人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第332章 義務兵與志願兵(4k)第330章 這條線是強者用來約束自己的(4k)202.第201章 揚州大學 蒸汽啓蒙(4k)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51章 你這新鮮韭菜味不對啊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159.第159章 本宮就在這,聽說你有話要說?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第133章 意外驚喜165.第165章 用距離換力第14章 地底之下,還有地獄239.第237章 末路英雄第107章 反對的不是科舉第22章 雪花酥第318章 駙馬府的管家打死人了(4k)259.第257章 耀眼的太陽第321章 咱想念劉先生了(4k)第29章 稻香粥223.第222章 開海第55章 四則運算第66章 新的可能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第104章 野望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第143章 沈家姐弟293.身體不適,再請一天假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第345章 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4k)第111章 二皇子殿下,你再想想第350章 四個女人一臺戲(4k)第111章 二皇子殿下,你再想想第319章 你什麼檔次,跟我吃一樣的菜餚?!第65章 你管這叫還成?第15章 背鍋的老劉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第314章 像你這樣的人才,揚州大學有多少?第115章 這可是免死鐵劵啊!第63章 失利!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第44章 腹黑250.第248章 壓抑的呂氏(第三更,求月票,258.第256章 究竟誰在爲百姓做事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專利侵權案286.第283章 天才設計師(4k)第24章 秋收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第50章 鬼才藍玉220.第219章 所謂倭亂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232.第230章 比起邏輯,我更願意相信楊憲第80章 可堪國師第333章 島是寶島,但需要清清藤壺(4k)166.第166章 草原第148章 大明第一任首富與最後一任首富的初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第129章 官民一則 均田均糧第67章 血戰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238.第236章 狹路相逢!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第97章 我希望在那一天,別人也會把我當成是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111章 二皇子殿下,你再想想第359章 你看過死亡的顏色嗎?(4k)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