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主張

晴天的安南國升龍城,陽光暖暖的。穿單衣也不冷的天氣,難有冬日的氣息。

水波盪漾的護城河對面,寧靜地矗立着安南國東都的王宮。這座總算在戰火中劫後餘生的宮殿,此時顯得有些寂寥。

朱高煦的行轅就在王宮外,連王后陳氏也暫時沒搬進王宮。

行轅裡的廳堂上,朱高煦正在看着地圖沉思。今天下午張輔從噌江前線回來了,稟報過最近的軍情……

安南軍從悶海口(南定省)調兵進軍噌江,張輔於兩岸設伏,以火器弓弩兩邊夾擊,擊敗了安南軍的進攻。

接着胡氏馬上放棄了大江(紅河)以北的平津灘,於是從福建廣東廣西調來的大明水師、已可到大江下游活動。自此官軍佔據了整個大江流域,以及大江南北的大片地盤。

形勢一片大好。胡氏的手裡似乎還有一些兵力,但此時安南國的膏腴之地盡失,許多安南人都看清了形勢,投降者甚衆,安南軍人心惶惶士氣低落。接下來明軍直接南下攻佔西都、徹底消滅胡氏政|權,已是指日可待。

但讓朱高煦有點頭疼的是,張輔和一干武將都主張直接佔領安南國,欲上書在安南國設立布政使司。

就在他權衡得失時,王后陳氏進廳堂來了。朱高煦這纔回過神來,想起陳氏是他請來的。

“漢王殿下有事與我說?”陳氏輕聲問道。

朱高煦發出一個聲音,卻沒有立刻回答。

陳氏見狀等了一會兒,開口道:“我到門外時,有個武將說漢王與張將軍在議大事,我就在廊蕪裡等了一陣。外面聽不清屋子裡的人說話,也不知張將軍說了甚麼,竟讓漢王殿下如此心事重重?”

朱高煦只得說道:“新城侯張輔勸阻我扶持陳氏宗室。還有很多大將,似乎也和張輔一個心思,主張佔領安南國。張輔稱咱們死了很多人,就這麼讓給陳家,怕將士們不服。”

陳氏聽罷神情微微一變,小心問道:“漢王會依從將領們的意思?”

“此事最後還是要皇帝決定。”朱高煦道。

陳氏卻又問道:“那漢王您的主張會改變嗎?”

朱高煦很快搖頭道:“大將們主張佔領安南國,無非是爲了拓展大明疆土,得到開疆闢土的大功;諸將也不擔心戰爭,有仗打他們纔有軍功。我卻仍舊認爲,還政陳氏宗室,於大局更有利……”

不過他內心何嘗沒有爲自己的私利權衡過?

若爲自己作想,主張與武將一樣,便更能得到大將們的認同,似乎最有好處……然而並非如此,底層小卒恐怕並不想繼續打仗;更爲不利的是,朱高煦與諸將一個鼻孔出氣,會讓父皇朱棣更加提防。

所以選哪種主張,都不一定能得到益處。

這時朱高煦見陳氏一副提心吊膽的模樣、似乎並不太相信朱高煦如此無私。果然她是個防備心很強的女子。

朱高煦見狀,卻不想把自己的權衡得失說出來,那樣的話,陳氏恐怕更缺乏安全感。

他沉吟道:“我不是甚麼侯甚麼伯,要在徵安南國之戰中建功立業。不過世人會知道我做了甚麼,爲何如此做,我希望自己對這個世道有幾分價值。所以我不會輕易改變主張!”

陳氏擡起頭,明亮的目光從朱高煦臉上拂過。

朱高煦轉過身走到書案後面,又道:“今天請王后過來,是爲了商議王子陳正元的事。我已經派人回昆明城了,帶了信回去,下令王府護衛派兵護送陳正元來升龍。”

陳氏有點驚訝地問道:“最近沒見到趙平將軍,他受差遣回雲南府了?”

朱高煦搖頭道:“趙平去了陳天平的莊園,便是那處藏匿王后數年的地方。趙平會把莊園上所有的人帶回升龍城,還要找到當年爲王后接生的產婆。現在咱們要做的事,是先找到證據、證明王子的身份。”

陳氏的神情很複雜,但已帶着喜色。不管怎樣,朱高煦已經在着手幹這件事,由不得她猜測。

朱高煦看着陳氏道:“王后把以前的舊臣都召集起來,人越多越好,以便證實您的王后身份,以及當年出宮時有孕在身之事。此事能辦到麼?”

陳氏毫不猶豫地點頭:“升龍的舊臣有很多,認識我的人也不少。”她又露出憂心的表情,“大明皇帝會同意陳正元當國王嗎?正元回到升龍城會不會有危險?”

朱高煦好言寬慰道:“王子登位很有機會。王子年齡還小、王后又是個女子,我父皇不會擔心你們反叛大明,冊封陳正元是一個好的選擇。”

陳氏聽罷,忽然用略帶戲謔的口氣問道:“漢王也覺得我們母子好擺佈罷?”

朱高煦怔了一下,微微搖頭:“不是所有女子都很軟弱,我認爲王后就不是那樣的人。”

陳氏道:“漢王記得陳興旺被殺的那天麼?”

朱高煦點了點頭。

陳氏苦笑道:“那天黎利威脅我,我明知他不敢殺我,卻還是差點沒忍住害怕後退,右腳已經提起來了。彼時我的心裡一陣空,強忍着纔沒屈服。我並非一個無所畏懼之人。”

朱高煦聽罷想了好一會兒,這纔開口道:“人天生就會害怕,不然世上的規矩,肯定不是現在這樣的。”

“漢王殿下真是智信雙全。”陳氏微笑道。她側目看了一眼窗戶,又道,“天色已然不早,我不便在此多留,請先告辭了。”

朱高煦沒有挽留,喊了一聲:“來人,送客!”

他站在椅子旁邊,看着陳氏婀娜的身影從門口消失,這才收回了目光。她扭|腰的姿態很美,身段也很誘|人,但從未主動魅|惑過朱高煦。

朱高煦琢磨着,陳氏是個很聰明的女子,她肯定心裡有數,大事無法通過色|相來促成。如果朱高煦像陳興旺一樣,沉迷於陳氏的美|色,他應該對小王子有點牴觸之心纔對,但他從未有此表現。

……永樂四年臘月,張輔率軍先行,抵達悶海口。但安南軍主動放棄了此地,向南撤退。於是明軍一路佔領了許多州縣和城寨。

朱高煦得到奏報之後,卻總覺得有點不對勁。

戰爭似乎已近尾聲,他也沒敢太掉以輕心,想起了自己曾經說過的話:走鋼絲繩的人,一般都在最後幾步才摔下去。

於是他也率領四川、雲南等地的軍隊離開升龍城,前去增援張輔。

朱高煦見到張輔時,開門見山地說道:“看來還有一場大戰。”

不料張輔馬上回應道:“末將也在想,最後這一場大戰會在哪裡。”

倆人見面說了兩句話,朱高煦就不想繼續解釋了……因爲張輔似乎和他一個想法。

明軍攻陷升龍城之後,胡氏曾調兵向噌江主動進攻,可見其並不甘心放棄整個大江流域。後來安南軍沒成功,這才立刻撤走了大江北岸重鎮平津灘的人馬。

胡氏連已經守不住的大江地區也不甘心放棄,發動過一次反擊;如今明軍進軍清化,胡氏豈能就此放棄老|巢?

朱高煦又回顧此戰初期胡氏用兵的特點:集中兵力於大江防線、特別是多邦城重鎮,意圖以守代攻進行決戰。於是他作出猜測,胡氏目前可能正在調兵遣將,集中兵力於某處工事,等着與明軍再次大戰!

就在這時,張輔道:“末將已派出斥候,打探南邊要津之地,胡氏應該正在通往清化的必經之路上修建工事。”

朱高煦聽罷頓時有點驚訝,沒想到他與張輔竟產生了心有靈犀之感。

張輔此人用兵沉穩,不驕不躁,快獲勝了也沒對敵人掉以輕心;他還曾洞察人心,利用黃中走投無路的處境、驅使黃中去死|啃多邦城。朱高煦與他幾個月打交道下來,直覺此人確實是一員良將!

至於貪功,那並不算是缺點。武將不貪功,商人不圖利,那他們爲啥要幹自己的行當?

朱高煦剛這麼一想,張輔便道:“漢王殿下身份尊貴,您可在後面坐鎮,末將只需本部人馬、剋日攻滅胡氏主力!”

朱高煦聽罷心裡頓時很不高興,心道:我好心過來增援,你意思是怕我搶了功勞?

上次打升龍城,朱高煦就非常大度地把大功讓給張輔了。張輔竟連一句感謝的話也沒有,可能是覺得攻下升龍城的軍功本來就是他的。

升龍城之功,講道理確實該張輔。但朱高煦不高興的是,這回自己已經帶兵南下了,難道要白跑一趟、叫麾下的武將們怎麼滿意?

朱高煦感覺此人不好拉攏,但也不想隨便與他結怨,當下也沒有生氣。朱高煦想了想說道:“新城侯走東邊廣西來,這回你也走西路,我走東路,一齊向清化攻打。”

張輔聽罷,只得抱拳道:“便依漢王之令。”

朱高煦尋思,或許這次自己想通過徵安南國之戰、再次提升自己的名氣,本身就在與張輔這等大將爭功。偶有不快,恐怕難以避免。

第七百八十一章 野心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茶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了一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雲南當江南第五十二章 大丈夫第三百四十七章 奸人第三百零四章 所慮者遠第八十四章 順風順水第三百三十四章 簡單一言第七百五十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一場戲第二百一十三章 籠中畫眉鳥第七百七十二章 美人駿馬第六百章 有那般重要第二十三章 身體髮膚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降啓示第三百二十二章 喜愛之物第八百四十四章 長夜無盡第七百一十一章 多慮第六百三十二章 十分應景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勞而獲第二百四十五章 胡濙第二百三十七章 四面震炮第一百八十三章 我不痛快第七百三十三章 武德通寶第四百五十一章 準備好第五百八十九章 首日餘暉第九十九章 找不到的心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猩猩第二百八十七章 朝朝暮暮第五百六十八章 不準高興第七百四十八章 慘痛教訓第一百八十五章 騎馬馬第六百六十六章 往日小黃貓第九十一章 誅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騎馬馬第六百六十二章 拭目以待第六百四十七章 須得當真第六百二十二章 仿若地震第五百三十章 誰主沉浮(3)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便宜第三百六十九章 榜樣第二百四十一章 吐絲成繭第八百二十六章 淑妃的舊凳第十三章 夜奔第七百五十四章 守株待兔第八百九十九章 坎坷之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雲南當江南第五百八十章 江山間的白霧第七百八十八章 九月九州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第六百七十八章 楊普誤俺第二百六十二章 保證沒事第八百一十二章 博多的櫻(3)第八百五十二章 春風似剪刀第七百一十九章 狠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紅與白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仗義第三百三十三章 萬民表第六百零三章 世界地圖第八百七十七章 上幹天怒第五百零一章 兩全法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第六百零六章 心狠第二百四十一章 吐絲成繭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會高陽王第三百零一章 胖非罪第八百零八章 生死由命第三十二章 高皇帝顯靈第二百零三章 莫欺少年窮第二百七十一章 分利不均第七百八十一章 野心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木屋第五百九十九章 隱憂第九十七章 熟悉又陌生第四百四十七章 開山銃第二百八十四章 日月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三百四十五章 俺是被逼的第二百三十八章 蛛絲馬跡第六百七十二章 時貴時賤第二百七十五章 錢糧第三百零八章 舉國抗敵(1)第七百一十三章 宏圖遠略第八十二章 合情理第五百一十八章 一時高低第五百二十三章 亂象漸生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五百六十七章 無關好壞第八百七十九章 天妃未佑第八百九十九章 坎坷之路第五百二十四章 一場雨第三百七十九章 紅與白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天三夜第八百四十四章 長夜無盡第七百一十四章 潤物細無聲第四百三十五章 智者千慮第七百五十二章 兩人的秘密第二百二十章 醒着與清醒第七百一十七章 殘忍的快意
第七百八十一章 野心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茶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了一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雲南當江南第五十二章 大丈夫第三百四十七章 奸人第三百零四章 所慮者遠第八十四章 順風順水第三百三十四章 簡單一言第七百五十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一場戲第二百一十三章 籠中畫眉鳥第七百七十二章 美人駿馬第六百章 有那般重要第二十三章 身體髮膚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降啓示第三百二十二章 喜愛之物第八百四十四章 長夜無盡第七百一十一章 多慮第六百三十二章 十分應景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勞而獲第二百四十五章 胡濙第二百三十七章 四面震炮第一百八十三章 我不痛快第七百三十三章 武德通寶第四百五十一章 準備好第五百八十九章 首日餘暉第九十九章 找不到的心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猩猩第二百八十七章 朝朝暮暮第五百六十八章 不準高興第七百四十八章 慘痛教訓第一百八十五章 騎馬馬第六百六十六章 往日小黃貓第九十一章 誅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騎馬馬第六百六十二章 拭目以待第六百四十七章 須得當真第六百二十二章 仿若地震第五百三十章 誰主沉浮(3)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便宜第三百六十九章 榜樣第二百四十一章 吐絲成繭第八百二十六章 淑妃的舊凳第十三章 夜奔第七百五十四章 守株待兔第八百九十九章 坎坷之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雲南當江南第五百八十章 江山間的白霧第七百八十八章 九月九州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第六百七十八章 楊普誤俺第二百六十二章 保證沒事第八百一十二章 博多的櫻(3)第八百五十二章 春風似剪刀第七百一十九章 狠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紅與白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仗義第三百三十三章 萬民表第六百零三章 世界地圖第八百七十七章 上幹天怒第五百零一章 兩全法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第六百零六章 心狠第二百四十一章 吐絲成繭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會高陽王第三百零一章 胖非罪第八百零八章 生死由命第三十二章 高皇帝顯靈第二百零三章 莫欺少年窮第二百七十一章 分利不均第七百八十一章 野心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木屋第五百九十九章 隱憂第九十七章 熟悉又陌生第四百四十七章 開山銃第二百八十四章 日月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三百四十五章 俺是被逼的第二百三十八章 蛛絲馬跡第六百七十二章 時貴時賤第二百七十五章 錢糧第三百零八章 舉國抗敵(1)第七百一十三章 宏圖遠略第八十二章 合情理第五百一十八章 一時高低第五百二十三章 亂象漸生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五百六十七章 無關好壞第八百七十九章 天妃未佑第八百九十九章 坎坷之路第五百二十四章 一場雨第三百七十九章 紅與白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天三夜第八百四十四章 長夜無盡第七百一十四章 潤物細無聲第四百三十五章 智者千慮第七百五十二章 兩人的秘密第二百二十章 醒着與清醒第七百一十七章 殘忍的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