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哭技

很早以前的農村小媳婦爲公婆哭喪的時候,就是這樣一邊哭一邊念詞兒。朱高煦很早就學到了,心裡倒是納悶:不是說婆媳關係差,怎地會那麼傷心、而且那麼多小媳婦爲婆婆傷心欲絕?

今日他終於懂了,她們不是在裝,而是在維護一種秩序規則、在宣稱她們的地位。而今朱高煦哭的聲音更大、更響亮,簡直是震耳欲聾!

朱高煦一把鼻涕一把淚,一邊哭一邊喊:“兒臣不孝哇,兒臣從安南國立了大功,歡歡喜喜回京獻俘,想讓殫精竭慮操勞國事的父皇、稍稍寬慰;卻不想因此讓父皇招人怨恨算計……是兒臣的錯哇!”

他傷心欲絕,大哭了幾聲,繼續以哭腔喊道:“父皇執兒臣之手言:高煦類俺,爾靖難之役、鎮守雲南,多有奇功偉業,俺喜高煦,能護俺大明江山社稷;只因大臣結黨不能制,待俺整頓朝廷,讓他們都明白臣子本分之後,便改立皇太子……殷切之言如在耳際,父子之情難以割捨,卻不想一面未見、竟成永別!”

這些話大聲哭訴出來,嘶聲裂肺好不悽慘!況君臣父子相親相愛、正是此時之大德,許多不|明真|相的圍觀之人,甚至眼睛都聽得溼|潤了。

楊榮、譚清等一干人也是聽得愣了。或許他們沒想到勇猛粗|糙的漢王,竟能如此感情充沛?

王斌卻面無表情,全然不爲漢王的哭喊所動,他默默地帶着一羣披甲執銳的軍士太臺子,將楊榮譚清等七人押走。一行人被驅趕下了戲臺子,往東邊走。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楊榮忽然反應過來,明白了甚麼,他掙扎着大喊大叫。

不料他還沒喊完,王斌便一個箭步衝上去。王斌掄|起鐵拳,毫不留情地一拳打在楊榮的臉上!楊榮“啊”地慘叫一聲,沉重的拳頭直接擊掉了他的門牙,“噗”地一聲幾枚牙齒帶着血水噴|出去,人也摔倒在地。

旁邊的楊溥見狀怒道:“士可殺不可辱……”

“啪!”王斌反手就是一掌扇過去。王斌一個經常騎馬打仗拼殺的武將、力氣極大,文弱儒雅的楊溥幾乎被扇得飛出去!

剩下的幾個人無不愕然,敢怒不敢言,紅着眼睛地盯着王斌。可是他們卻無可奈何,說話說不贏的時候、眼下動武更是以卵擊石……

“呸!呸……”廣場上看完了戲的文武官員、吏員胥役們,許多人滿帶痛恨厭惡地向幾個東宮黨羽吐唾沫。要不是他們沒帶東西過來,不然楊榮等人得渾身都被砸上雞蛋爛菜葉。

押解他們的將士們,上前拽住楊榮、楊溥二人,將其強行拉了起來,推攘着向長安左門那邊走。

廣場人羣裡一片嘈雜,唾棄謾罵的聲音不絕於耳。大多人都被不忠不孝、這種道德敗壞的惡劣行徑挑起了情緒。

或許只有極少數人看明白了此事中的疑點:用甚麼證據去怎麼證明、東宮確實有過謀劃?漢王稱東宮謀劃先拘押先帝、後逼傳位、謀|刺的策劃,用甚麼證據和口供證明?

但是疑點似乎並不是太重要,因爲太子失德是肯定洗不掉的了。連楊榮自己都承認了,先帝被毒殺於東宮的事實!且紅丸等欺騙天下的說辭,那就是誣陷先帝!

而此時朱高煦哭了一陣之後,哭訴並未停止。他是想到怎麼說了就哭訴,沒想好內容、也不用冷場,只要大哭就成!

他洪亮而帶着哭|腔的聲音道:“父皇啊,您對兒臣的大恩大德,九世難報萬一!您養育兒臣、供兒臣衣食,教導兒臣忠孝禮儀,尊尊教誨如在耳際;若無父皇,兒臣如何成人,如何有如今的榮華富貴?以後聽不到您的疼愛之言,兒臣怎麼活呀……”

朱高煦捶手頓足,一副叫人覺得他想撞死的樣子。

他接着哭喊道:“兒臣不該讓父皇喜歡啊,若非如此,您豈能有殺身之禍?那些歹毒之人,竟然矯詔譚清率甲兵入宮,欲繼續斬殺兒臣而後快!更以暴|力逼迫身體虛弱的母后,寫下血淚懿旨,這是何等之喪盡天良、膽大包天!這是要把咱們大明皇室一家斬草除根嗎?!

昔我太祖高皇帝驅除韃虜恢復衣冠,統御萬國、恩澤於億兆之民,創業何其之艱!如此偉業,竟幾葬送於宵小歹人之手!那些奸佞享用着咱們大明皇室的俸祿,卻如同白眼之狼……若非兒臣奔入奉先殿祖廟,太祖高皇帝顯靈,後果不堪設想……”

朱高煦從跪伏地上的姿勢,猛地站了起來,轉身面對無數眼睛,滿臉淚痕怒不可遏,大吼道:“不!本王既得太祖英靈神氣護佑,豈能坐視此等顛|覆人間倫|理的醜惡之事而不顧!

所以本王要起兵!要復仇!要審判制裁一切罪惡!還人間一個公道清明。

本王親率大軍,以猛烈的炮火、轟鳴的鐵騎,帶着復仇的怒火,滌盪宇內奸惡!直到今日,正義之劍終於落到了人間,正讓那些慼慼小人、無|恥之徒戰慄發抖!”

混在人羣裡的侯海忽然大喊道:“皇太子失德於天下,不忠不孝,不配統治大明億兆臣民。漢王太祖高皇帝嫡孫、先帝嫡子,忠孝仁義、文武雙全、德行無雙、重情重義、萬民稱頌,有力挽大明社稷不世之功!太祖先帝之下,無人能及。國不可一日無君,臣等叩請漢王,入繼大統、延續大明血脈,即皇帝位!”

侯海先高喊道:“萬歲,萬歲,萬萬歲……”

無數人終於回過神來,紛紛跪伏在地,懇請朱高煦繼位。還有高呼萬歲的,人羣幾乎沸騰了。

朱高煦感覺氣氛非常到位了,但是他不能這樣順理成章就同意。因爲幾千年都有規矩可循,隨便去破壞了規則會遭人詬病、主要也沒必要!必得至少拒絕三次,讓人覺得皇帝是被迫無奈、太得官民擁護了,才勉爲其難當皇帝的,很符合自古謙讓的美德。

他大聲喊道:“本王起兵,只爲了爲父皇母后沉冤昭雪、雪恥報仇!絕無半點私心。本王自知才能德行不足,爲父復仇之後,只願歸隱雲南……”

數千人的喧鬧喊聲更大,非得讓朱高煦繼位,呼聲越來越大。

這時侯海不知甚麼時候走上了臺子,假意上前攙扶朱高煦,靠近他時便小聲說道:“祭拜先帝靈柩。”

朱高煦聽罷,頓時醒悟。他本來知道應該幹這件事的,剛纔想的東西太多了,一時半會疏忽瞭如此大事。

“我今晚要去陪着父皇母后的靈柩。”朱高煦道,“善惡已分,真相已明。大夥兒散了,回家去罷。”他說罷向侯海遞了個眼色。

侯海會意,走到臺子邊上,大聲道:“五品以上文武京官,隨漢王入宮祭拜先帝靈柩。餘者,皆散了!”

太陽已經下山了好一陣子,天色已暗淡下來。宮門內外、長街上點亮的燈籠,不足以照亮偌大的御街。不過皇城內有大量伐罪軍將士,將士們早就準備了火把,此時陸續點燃,分發給了官員們。

無數的宮城、殿宇,在成片火把的火光中,顯得更加恢弘而神秘。

朱高煦離開了“戲臺子”,率一大羣文武官員勳貴皇親,以及一干親兵將士,人羣向承天門涌了過去。

先帝駕崩快兩年了,但尚未入土安葬,仍停柩於宮中;蓋因“長陵”還沒修好之故。要等長陵修好了,才能將大行皇帝、大行皇后二人(高熾皇位不合法,故給先帝的諡號也不能作數,朱棣死了近兩年名義上還是大行皇帝)的靈柩合葬於皇陵。

兩年時間,長陵遠遠沒有修好。當初高熾登基之時,要確定其皇位的合法性、必須要推崇先帝的地位;因此“長陵”不能太簡單,必得大動土木,用宏偉的皇陵確立其地位。又因“伐罪之役”一直在打,長陵修建十分緩慢,故至今朝廷未能辦妥此事。

長陵位於紫金山下,靠近太祖皇帝的“孝陵”(大明國策孝治天下)。

將來朱高煦登基,同樣要這樣,因爲他最合法的身份、來源於傳承先帝的皇帝位。大行皇帝、大行皇后的靈柩,一時半會真安葬不了。

無數外廷的官員,跟着朱高煦走進了敞開的皇宮。這時人們不必在乎後宮的禁嚴了。過了乾清門,後宮區域今晚是相當之熱鬧,火光通明。

因爲乾清宮變成了高熾的寢宮,他繼位之後,就把先帝的靈柩遷走了;現在供奉靈柩的地方,位於皇宮東北邊的九五飛龍殿。當年太祖皇帝的靈柩,也在那裡放過。

於是人們走進後宮,沿着宮中街道,朝九五飛龍殿那邊過去了。

朱高煦爲先帝雪了冤,確定了報仇的理由,這時才率領官員們前往,在先帝靈柩前哭喪!

一切景象,仿若先帝駕崩不久似的;又與前年高熾在靈前闡述他的地位合法性,有幾分相似。世事仿若是個輪迴。..

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勞而獲第二百五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七百五十七章 權變與誠意第八百零七章 一心抗敵第四百六十三章 出發第五百零五章 分寸第一百零五章 大宋已往第三百五十八章 高熾很穩第八百零五章 裴友貞的仕途第三百九十四章 決戰天府之國(9)第二百零八章 神奇的耳環第四百六十五章 河邊的氣味第三百二十二章 喜愛之物第九十六章 姆媽不高興第一百一十八章 先鋒第六百八十八章 荒涼第十五章 連過兩關第七百零六章 黃金六萬兩第四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八百二十二章 隱約的真相第五百九十六章 即皇帝位第四十八章 春捲第八百五十九章 此土過客第六百九十一章 晴天霹靂第七百六十一章 小池塘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可動搖第六百二十章 天下縞素第五百三十三章 誰主沉浮(6)第六百五十四章 王的憂愁第五百九十九章 隱憂第七百六十三章 陳仙真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頭霧水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一百八十章 說容易做難第四百三十六章 滄海桑田第三百五十九章 奉天撫運第一百一十章 借個地方第二百一十章 一屋不掃第七百八十二章 雪溪晚渡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貴第六百八十四章 鷹的訊息第三百六十二章 雨夜陰謀第二百八十五章 瞻壑第八百二十一章 和約第四百五十二章 湖廣方略第三百七十三章 不守規矩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林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雄好漢第八百七十二章 逆水行舟第一百五十四章 空谷幽漢第五百一十章 稍縱即逝第七十章 格殺勿論第四百七十六章 退兵之意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何自處第二百零八章 神奇的耳環第一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零三章 品茶第一百四十二章 櫻珞第六百七十九章 講道理第五百五十二章 第一場雪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何自處第八十三章 人心不古第一百七十九章 雨中重逢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會高陽王第三百九十七章 決戰天府之國(12)第五十二章 大丈夫第三百六十六章 易驚的白兔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自願忽悠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惜家產第四百五十二章 湖廣方略第四百六十五章 河邊的氣味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個賭徒的修養第四十一章 維持局面第四百七十一章 洛容之戰(3)第八百三十一章 賢父犬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王師海上來第二百七十七章 幾分真假第八百一十章 博多的櫻(1)第八百九十六章 好茶與馬血第八百六十四章 流光美麗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三百四十六章 利用第八十一章 離間計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慎獨第七百零五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一百六十章 只是過程第二百一十八章 惱羞成怒第七百八十四章 從良第九十一章 誅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誰主沉浮(7)第八百一十章 博多的櫻(1)第四百八十九章 山清水秀第六百二十五章 又有救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戲第七百七十五章 短歌第四百八十八章 勳貴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頭六臂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情分
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勞而獲第二百五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七百五十七章 權變與誠意第八百零七章 一心抗敵第四百六十三章 出發第五百零五章 分寸第一百零五章 大宋已往第三百五十八章 高熾很穩第八百零五章 裴友貞的仕途第三百九十四章 決戰天府之國(9)第二百零八章 神奇的耳環第四百六十五章 河邊的氣味第三百二十二章 喜愛之物第九十六章 姆媽不高興第一百一十八章 先鋒第六百八十八章 荒涼第十五章 連過兩關第七百零六章 黃金六萬兩第四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八百二十二章 隱約的真相第五百九十六章 即皇帝位第四十八章 春捲第八百五十九章 此土過客第六百九十一章 晴天霹靂第七百六十一章 小池塘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可動搖第六百二十章 天下縞素第五百三十三章 誰主沉浮(6)第六百五十四章 王的憂愁第五百九十九章 隱憂第七百六十三章 陳仙真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頭霧水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一百八十章 說容易做難第四百三十六章 滄海桑田第三百五十九章 奉天撫運第一百一十章 借個地方第二百一十章 一屋不掃第七百八十二章 雪溪晚渡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貴第六百八十四章 鷹的訊息第三百六十二章 雨夜陰謀第二百八十五章 瞻壑第八百二十一章 和約第四百五十二章 湖廣方略第三百七十三章 不守規矩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林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雄好漢第八百七十二章 逆水行舟第一百五十四章 空谷幽漢第五百一十章 稍縱即逝第七十章 格殺勿論第四百七十六章 退兵之意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何自處第二百零八章 神奇的耳環第一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零三章 品茶第一百四十二章 櫻珞第六百七十九章 講道理第五百五十二章 第一場雪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何自處第八十三章 人心不古第一百七十九章 雨中重逢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會高陽王第三百九十七章 決戰天府之國(12)第五十二章 大丈夫第三百六十六章 易驚的白兔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自願忽悠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惜家產第四百五十二章 湖廣方略第四百六十五章 河邊的氣味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個賭徒的修養第四十一章 維持局面第四百七十一章 洛容之戰(3)第八百三十一章 賢父犬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王師海上來第二百七十七章 幾分真假第八百一十章 博多的櫻(1)第八百九十六章 好茶與馬血第八百六十四章 流光美麗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三百四十六章 利用第八十一章 離間計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慎獨第七百零五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一百六十章 只是過程第二百一十八章 惱羞成怒第七百八十四章 從良第九十一章 誅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誰主沉浮(7)第八百一十章 博多的櫻(1)第四百八十九章 山清水秀第六百二十五章 又有救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戲第七百七十五章 短歌第四百八十八章 勳貴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頭六臂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