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

朱橚這一次回來確實很低調,低調到他在皇城門口遞牌子請求進宮,馬皇后才知道自己的五兒子回來了。

老太太連忙讓人把他迎進來。

都不是那種矯情的人,並沒有抱頭痛哭的場面。

不過畢竟一年多沒見,噓寒問暖是少不了的。

老朱得知兒子回來,嘴上很是不屑一顧:

“回來就回來了,還要讓咱親自去迎接不成?”

然而身體卻很誠實,以最快的速度打發走覲見的臣子,火急火燎的趕往坤寧宮。

見面後又故作姿態,說道:

“曬黑了,不過身體看起來比以前強壯了許多。”

“看來這一年多你沒有躲起來享福,咱很欣慰。”

朱橚就只有點頭的份兒了,天然懼怕父親,他可不敢還嘴。

馬皇后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就會裝模作樣。

也不知道是誰天天抱怨老五不孝順,都不知道回來看看。

不過她也沒有揭穿老朱,就讓他保持嚴父的形象吧。

隨後朱標也得到消息,帶着朱雄英和幾個孩子,一起過來看望。

後宮其她嬪妃得知周王回來,自然也要有所表示。

要麼派人過來探望,要麼親自過來。有孩子的,則讓孩子過來看望兄長。

一時間坤寧宮熱鬧起來。

不過大家都知道,現在是一家子團圓的時候,也就沒有多留,坐一會兒就很識趣的離開了。

之後一家子就開始閒聊起來,主要是朱橚講述一路的見聞。

爲了研究醫術,在初步掌握了手術技巧之後,他就開始遊歷全國。

至於爲什麼要遊歷全國……和當時的社會形態有關。

醫生需要大量病人練手,才能提高經驗增長醫術。

現代社會交通發達,都是病人找醫生。

醫生坐在家裡等着病人上門就可以了。

古代信息閉塞交通不便,醫生想要提高醫術,只能自己主動走出去尋找病人。

這也是爲何古代名醫都喜歡到處跑的原因。

朱橚遊歷全國,也是這個目的。

在遊歷過程中,他還可以和各個地方的醫生就行交流,順便普及他制定的簡易手術標準。

不要把古人想的太愚昧,手術的起源很早。

只是因爲疼痛和發炎問題,發展非常緩慢。

即便如此,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到了明朝時期,民間已經發展出部分專用手術工具。

只是因爲‘死者爲大’的思想,解剖學未能發展起來。

醫生對人體結構的瞭解,非常的籠統。

所以外科手術始終未能形成系統,也沒有什麼固定標準。

朱橚將這一塊的空白給填補了,且還無償將自己的醫術傳授給天下人。

這個時代本就尊師重教,再加上他親王的身份……

就被捧成了外科手術的祖師爺。

朱橚自然不敢當這樣的稱呼,就努力解釋,這一切都是老師教的。

真要說祖師爺,那也應該是我師父陳伴讀。

對於陳景恪的大名,醫學界自然是如雷貫耳。

《防疫手冊》、《疫病論》、《防蟲論》等書籍,已經在大明普及開來。

尤其是‘疫氣’理論的提出,解答了困擾醫學界幾千年的疾病起源、傳播等問題。

讓他在醫學界的地位,直追張仲景、孫思邈等神醫。

也就是他現在還活着,等將來沒了,地位絕對能排進醫家前三。

現在聽說朱橚是陳景恪的弟子,所有人都恍然大悟。

難怪,難怪,真是名師出高徒啊。

一切都合理了。

但……你就別謙虛了,陳神醫只提出了設想,是你一點點讓它變成現實的。

所以,外科手術方面你依然是祖師爺。

朱橚無奈,只能寫信向陳景恪道歉。

陳景恪自然不會在乎這件事情。

真要論起來,他的頭銜太多了,沒那個興趣和徒弟爭搶。

更何況,外科手術確實是在朱橚手上完善起來的。

於是,他給朱橚回信,好好的享受榮譽吧。

如果覺得不好意思,那就繼續深入研究外科手術,讓自己變得名副其實。

朱橚這才接受了這個讚譽。

但他沒有絲毫驕傲,反而更加用心的研究和推廣醫術。

去年年初,他啓程前往西南,將雲貴川轉了一遍。

如果不是因爲老朱要禪位給朱標,他要回來參加大典,估計要到明年纔會回來。

朱橚知道大家對醫學不感興趣,並沒有講太多關於這方面的事情。

講的最多的,反而是民間的情況。

“……民間依然不富裕,雖然朝廷分配了土地,可時間太短還未來得及恢復生產。”

“尤其是偏遠地區的百姓,普遍存在着靠野菜充飢的情況。”

“即便是富庶之地的百姓,也是半糧半野菜。”

“且人心也多有不穩……”

一來是頻繁遷徙人口,百姓害怕哪天自己被遷走。

二來是政策頻繁變動,百姓無所適從。

朱標眉頭皺起,說道:“百姓會有這方面的擔憂,還是對新政瞭解不夠造成的。”

朱雄英頷首道:“但想要讓百姓徹底瞭解新政,花費的代價也太大了,只能徐徐圖之。”

“至於百姓的擔憂……這叫變革的陣痛期,只要百姓不牴觸新政問題就不大。”

朱標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確實是這個道理,要是萬事都要和百姓解釋清楚,那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朱橚並未發表自己的看法,他對政治毫無興趣,只是陳述自己的見聞:

“還有個原因,我覺得纔是百姓不安的根源所在。”

“很多地方對新政的執行並不徹底,依然在使用舊政策。”

“甚至有官吏曲解新政爲自己牟利。”

“哼。”朱元璋冷哼一聲,說道:“這些人統統該殺。”

朱標表情也不好看,卻沒有那麼生氣:

“此事在意料之中,深化革新的目的,就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

“等我……嗯,會繼續深化革新,直至新政普及到每一個角落。”

接着,朱橚又講了很多所見所聞,有好的也有壞的。

總體上來說,大明局勢是蒸蒸日上的。

聽到這裡,衆人的心情都好轉了起來。

畢竟做了那麼多,要是大明還破敗不堪,就太打擊人了。

對於朱標來說,從親弟弟嘴裡得知大明的基層情況,自然更具有真實性。 和錦衣衛調查的情況相結合,能讓他對未來的施政方向,有更清晰的認識。

總結起來其實就四個字:休養生息。

——

陳景恪得知自己徒弟回來,已經是下午了。

今天正好是他休沐,就躲在家裡看書。

正看的入迷,就聽有人說道:

“老師,別來無恙乎。”

陳景恪疑惑的擡起頭,待看清來人模樣,驚喜的道:

“周王?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朱橚先是見禮,然後解釋道:“上午纔到京城,和我爹孃他們聊了一會兒,就過來找您了。”

陳景恪高興的道:“快坐快坐……”

然後抱怨道:“哎,老高你也真是,竟然不通知我,我也好出門迎接。”

門房老高賠笑道:“老爺這您可怪不了我啊,是周王不讓我通知您,我哪敢不聽他的啊。”

朱橚也笑道:“老師您就別怪罪他了,是我不讓他通知您的。”

“弟子登門,哪有讓老師迎接的道理。”

陳景恪順勢說道:“倒顯得我小氣了,老高你回去吧,下次記得通知我。”

等老高離開,師徒倆纔開始寒暄起來。

依然是朱橚講述一路見聞,不過這次他講的主要是醫術方面。

都和哪些名醫交流過,見過哪些奇怪的病人,最後學到了什麼。

並且還把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拿過來求教,比如一些奇怪的病症。

陳景恪根據自己前世所學的知識,一一給出瞭解答。

就算不能給出肯定的答覆,也會給出幾個方向去判斷。

這種博聞多識,讓朱橚無比的敬佩。

以前他自己學識短淺,只是覺得陳景恪醫術高明,卻並不知道具體有多高。

現在自己就是名醫了,遊歷天下進一步增長了見聞。

知道大部分醫生的水平,也瞭解自己的水平在哪。

反而愈加能感受到,陳景恪醫學功底的深厚程度,簡直深不可測。

於是他發自內心的說道:“老師不能專注於醫學,實在是醫學界莫大的損失啊。”

陳景恪笑道:“所以我纔將醫術傳授給你啊,不要讓我失望。”

朱橚認真的道:“是,弟子一定不會讓老師失望的。”

之後他又繼續講起一路見聞,不知不覺將話題扯到了醫療方便:

“民間太缺郎中了,縣城還好一點,鄉村治病基本全靠神婆神漢和遊醫。”

“這些人普遍不通醫術,只知道一些簡單的草藥知識,病人能不能被治好全看運氣。”

“百姓生小病靠熬,生大病靠命……每年因此釀成的慘劇不知凡幾。”

“而且每個地方的郎中,對醫術的認識和了解也完全不同。”

“甚至相鄰的兩家醫館,對同一種病的認識以及治療方法完全不同。”

陳景恪很是欣慰,伱終於注意到這個問題了,於是問道:

“你可知爲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朱橚說道:“缺少交流,各郎中敝帚自珍,不肯將醫術傳授給他人。”

“若大家都能如老師一般杜絕門戶之見,醫術定能更好的發展。”

“郎中的數量和質量都會有長足的進步。”

陳景恪不置可否,繼續問道:“那你可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朱橚慚愧的道:“弟子不知,所以纔來請教老師。”

陳景恪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繼續問道:

“你這次回來有何打算?等殿下繼位,繼續出去遊歷?”

朱橚搖搖頭,說道:“不,短期我不準備外出了。”

“我準備編寫一本醫書……也不能叫醫書吧,就是爲百姓介紹一下哪些野草可以食用,如何食用。”

“順便趁此機會梳理一下我的醫學知識。”

陳景恪心頭一震,想到了救荒本草,兜兜轉轉這本書還是要問世了嗎?

面上卻裝作若無其事的問道:“哦?爲何要編寫一部這樣的書?”

朱橚臉上帶着哀傷的說道:“這些年我去過許多地方,就算是富庶之地的百姓,也是半糧半野草度日。”

“逢災年更是草根樹皮都吃光……”

“偏遠地區的百姓最是悽慘,即便是風調雨順的年景,都普遍食用野菜。”

“我見過太多百姓,因爲不懂的識別野菜被毒死。”

“所以想編寫一部書籍,將可食用的野菜總結在一起,給百姓一點幫助。”

即便已經在歷史上知道了緣由,此時聽他親口述說,陳景恪依然動容不已:

“好,好,好,你有如此悲天憫人之心,我很欣慰。”

“去做吧,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儘管說。”

見自己的想法得到支持,朱橚非常高興:

“老師醫學功底深厚,見多識廣,想必一定知道很多可以食用的野草野菜。”

“不知可否勞您將這些東西寫下來……”

陳景恪想了想,說道:“自然可以,但很多植物少量食用並無大礙,多吃則有毒。”

“有些植物有毒,但製作得法也是可以食用的。”

“具體如何,就需要你自己一點一點去驗證了。”

朱橚說道:“老師放心,我會在王府的莊園裡專門劃出一塊地,種植各種野草野菜,摸索食用之法。”

陳景恪點點頭:“如此最好。”

他知道救荒本草的大致內容,也知道很多可以食用的植物。

但並不準備直接告訴朱橚,或者說不準備全部告訴他。

原因很簡單,培養朱橚搞科研的能力。

而且朱橚是有自己的小團隊的,這一次培養的不只是他一個人,連帶着整個團隊一起培養了。

陳景恪自己已經沒有精力去研究醫術了,只能將此事寄託在朱橚身上。

這時朱橚再次問回最初的那個問題:“老師,不知方纔那個問題,您可有解決的辦法?”

陳景恪頷首道:“有一些想法。”

朱橚驚喜的道:“我就知道您一定有辦法,不知是何法?”

陳景恪說道:“其一編寫一部醫書,將常見的疾病和治療方法寫下來,推廣天下。”

“地方上的土郎中,只要略懂一些醫術能識字,就可以按照醫書來治病救人。”

朱橚連聲說道:“這個方法好,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陳景恪繼續說道:“其二,開館授徒,仿照書院開辦專門的醫學院,批量教導學生。”

朱橚遲疑的道:“這……醫術高深,自古就是師徒帶,這種大規模授課恐難以學精。”

陳景恪說道:“我們現在要解決的是有無的問題,懂嗎?”

“只要他們能照方抓藥,治療常見疾病就可以了。”

“至於疑難雜症……我們可以從醫學生裡遴選有天份的學子,跟着我們深入學習就可以了。”

朱橚喃喃的道:“先解決有無……先解決有無……是啊,我怎麼就糊塗了呢。”

“民間缺的不是神醫,而是能治療常見疾病的郎中……”

“謝老師指點,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76章 因時而變第363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第362章 大明週報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30章 預見能力第303章 你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359章 南洋清除計劃第350章 時代的需求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318章 洛下學宮231.第230章 無題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59章 無意中改變歷史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228.第227章 力學第281章 自絕於軍方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44章 這孩子,能處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馬皇后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187.第186章 定黃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200.第199章 錢錢錢第355章 公平交易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326章 有錢任性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242章 新羅婢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第43章 暴斃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71章 自古以來第260章 無題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第11章 鴕鳥朱標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283章 留聲機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351章 無題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58章 唯儒獨尊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第263章 無名宰相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136.第136章 扒皮王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298章 無題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362章 大明週報209.第208章 無題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204.第203章 謀高麗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11章 鴕鳥朱標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208.第207章 禪讓就是笑話第268章 無題第298章 無題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
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76章 因時而變第363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第362章 大明週報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30章 預見能力第303章 你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359章 南洋清除計劃第350章 時代的需求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318章 洛下學宮231.第230章 無題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59章 無意中改變歷史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228.第227章 力學第281章 自絕於軍方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44章 這孩子,能處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馬皇后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187.第186章 定黃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200.第199章 錢錢錢第355章 公平交易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326章 有錢任性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242章 新羅婢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第43章 暴斃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71章 自古以來第260章 無題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第11章 鴕鳥朱標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283章 留聲機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351章 無題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58章 唯儒獨尊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第263章 無名宰相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136.第136章 扒皮王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298章 無題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362章 大明週報209.第208章 無題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204.第203章 謀高麗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11章 鴕鳥朱標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208.第207章 禪讓就是笑話第268章 無題第298章 無題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