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挖坑殺人

這天上午,陳景恪正和方孝孺論道,忽然有內侍急匆匆的過來傳旨召他進宮。

他的表情立即就凝重下來。

上午是他的個人時間,下午進宮處理政務,這是和朱標他們的默契。

非萬不得已,朱標不會召他進宮。

那麼,到底是什麼事情,讓朱標如此着急?

他沒敢耽擱,和方孝孺說了一聲,就跟隨內侍一起去了皇宮。

路上他想問一問內侍發生了何事。

那內侍回道:“奴婢也不知,只知陛下收到了一封密信,就命奴婢前來傳召伴讀您了。”

密信?

陳景恪追問道:“可知密信是從何處傳來?”

內侍賠笑道:“這哪是我能知道的啊……不過陛下看了密信很生氣。”

“除了讓奴婢來喊您,還去請了太上皇。”

請老朱?

陳景恪的表情就更加凝重了,竟然要把老朱搬出來,這事兒比想象中的還要大啊。

道過謝之後,他就不再說什麼,一路來到皇宮。

到達幹清宮發現朱元璋已經到了,李善長和徐達二位也在。

見過禮之後,還沒等他發問,朱標就把密信遞了過來。

陳景恪立即接過翻看,密信是許柴佬和岑信通從淡馬錫發來。

這讓他心中一突,莫非宗藩計劃出問題了?

繼續往下看,發現並非如此才稍稍放下心。

等把密信看完,他心中已經有了數。

朱標率先發問:“景恪如何看?”

陳景恪吐了口氣,說道:“意料之中的事情。”

見他竟然如此淡定,衆人都有些驚訝,老朱沉聲道:

“你早就料到會有今天了?”

陳景恪頷首道:“這是必然的,老爺們習慣了不把人當人。”

“朝廷突然要賦予被奴役者基本人權,他們自然不習慣,陽奉陰違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明境內這種壓迫依然普遍存在,更遑論淡馬錫天高皇帝遠了。”

“只是我沒有想到,他們竟然猖獗到在淡馬錫搞奴隸貿易。”

這話打擊面太廣,讓在場衆人表情都有些不正常。

但淡馬錫的事情,真真切切的給他們上了一課。

不把人當人,不建立一個穩定的秩序,一切都是虛妄。

那麼密信內容到底是什麼呢,此事說來就話長了。

淡馬錫的發展,正如陳景恪最初設計的那樣。

作爲大明欽定的南海中心城市,又扼守麻六甲海峽,發展非常的迅速。

幾年時間就成了貿易之城。

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混亂。

一開始是盜竊、打架、詐騙、賭博之類的,之後就演變成了幫派鬥爭。

因爲大明需要農奴和礦奴,導致奴隸貿易在小範圍內興起。

淡馬錫就成了最佳交易地點。

而奴隸貿易天然伴隨着血腥和殺戮,這讓淡馬錫的秩序進一步遭到破壞。

最嚴重的還是《僱工保護法》名存實亡,各家作坊公然使用奴隸幹活。

許柴佬他們也不是不想管,然而敢違背大明律幹違法買賣的,多是有背景之人。

不是某某權貴家的商隊,就是某某大官僚的族人。

這些人,他都不敢下太重的手。

商人的天性讓他選擇了妥協,希望靠協商慢慢解決這些問題。

然而他並沒有意識到,退讓非但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讓問題更加嚴重。

秩序這東西就是:你管不了一個人,就管不了所有人。

放任一個羣體,別的羣體就會有樣學樣。

淡馬錫的秩序越來越混亂。

不過那些人還知道輕重,雖然違法犯罪的事情沒少幹,卻不敢侵吞屬於朝廷的資產。

繳納賦稅一個比一個積極。

所以,淡馬錫每年上繳戶部的錢糧,超過了內陸一個富裕的省份。

這也是爲何,之前的問題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

還是那句話,古典官僚的任務就兩個,治民和收稅。

大多數時候收稅纔是最重要的。

這不是陳景恪說幾句話,制定幾條政策就能改變的。

朝廷的官員見淡馬錫貢獻如此多的賦稅,自然就認爲那邊沒有什麼問題。

就算有那也是小問題。

改?萬一改了之後收入減少了呢。

誰能負得起這個責任?

所以,維持現狀纔是最好的。

至於陳景恪制定的規章制度,他想要建立的社會秩序……

在古典官僚眼裡,那就是天真。

總之就是,淡馬錫的秩序日漸崩壞,流血事件時時刻刻都在發生。

商業環境破壞帶來的惡果開始顯現。

很多路過的商船都不敢上岸,在碼頭補給過後就匆匆離開。

導致島上的商業開始凋敝,收入直線下降,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稅收。

直到此時,許柴佬纔不得不承認自己妥協政策的失敗。

等他想要強硬的時候,發現已經無能爲力,只得將事情上報朝廷。

此事的第一責任人自然是許柴佬。

最開始妥協,後續又未能及時調整政策,等事情失控才選擇上奏朝廷。

但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

對於在座的人來說,透過這次事情看到某些問題的本質,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纔是最重要的。

倒不是他們不知道秩序的重要性,而是從未想過秩序竟然可以如此重要。

除此之外,僱工保護法的重要性也同樣出乎他們的意料。

奴隸社會也有秩序,可那種秩序並非良性的,會帶來無數的問題。

最關鍵的是,你默認奴隸的存在,就會帶來一個很致命的問題。

在你這裡,所有人都有可能變成奴隸。

誰還敢輕易到你這裡來?

僱工保護法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它保護的不只是僱工的權益,同時也是給了所有人一顆定心丸。

連僱工都受到保護,更何況是其他人?

而僱工得到了保護,幹活就會更加積極,更加擁護當地秩序。

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上下一心,當地早晚能繁華起來。

朱標依然第一個發言道:“我現在才知道,景恪爲何要早早制定僱工保護法,還特別強調在淡馬錫秩序高於一切。”

其他人也紛紛贊同此言,什麼叫高瞻遠矚,這就是。

朱元璋卻沒有誇他,而是質問道:“你既然早就猜到了這種情況,爲何不提前說?”

陳景恪叫屈道:“太上皇可真是冤枉我了,您仔細想想,所有的一切之前我都說過。”

朱元璋還沒說話,朱標先開口道:

“景恪確實都說過,只是當時沒有人在意,很多人甚至以爲他多此一舉。”“包括我其實也有這種想法,所以才忽略了淡馬錫的情況。”

朱雄英慢悠悠的說道:“人教人永遠都教不會,事教人一次就會了。”

老朱的臉一僵,被噎的半天說不出話。

實際上,此事真追究起來,他纔是第一責任人。

要是別人這麼陰陽怪氣的懟他,早就舉起屠刀了。

但沒辦法,現在是他寶貝大孫子,下不了手啊。

李善長和徐達則識趣的擡頭看向屋頂,假裝什麼都沒聽到。

朱標眼見自家老爹下不來臺,連忙將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此事確實是我疏忽了,相信羣臣得知情況後,也會吸取教訓。”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解決淡馬錫的問題。”

朱元璋臉色這纔好轉一些,瞪着陳景恪說道:

“你既然猜到了,肯定也已經有解決的辦法了?”

陳景恪淡淡的道:“在沒有比屠刀,更能讓人長記性的東西了。”

聞言,李善長和徐達神情裡充滿了錯愕。

原來這就是你的解決方案嗎?

很直接,但……很殘酷。

但和陳景恪以往的作風相差甚遠啊。

朱元璋和朱標也微微有些錯愕,但隨即就露出了釋然之色。

陳景恪確實婦人之仁,但爲了大局他可以殺人不眨眼。

否則也不會制定出那麼多針對宗族、士紳的計劃,也不會鼓動朝廷調整人口分佈。

因爲他的政策死亡的人無法計數。

現在也是如此。

爲了讓人們重視新政,爲了更好更快的推行新政,他故意放任淡馬錫上的混亂。

然後以雷霆手段解決這一切問題,爲新政掃平所有阻礙。

只不過他的這種反差,目前只有朱元璋幾人才知道。

李善長和徐達都不甚瞭解,所以纔會感到震驚。

朱雄英眉頭一挑,露出亢奮的表情,說道:

“相信經過這一次之後,再也不會有人違反朝廷制定的律法了。”

李善長和徐達心道,那確實不會了。

畢竟誰家的戶口本都不是批發的。

接下來就是商量有誰去執行大清洗任務了。

這個人的身份必須足夠高,否則動不了那些權貴的商隊。

還必須要夠狠,畢竟這次要殺的人可不少,一般人還真沒那麼大的心臟。

最重要的,不怕得罪人。

畢竟帶頭在淡馬錫搞事情的就是權貴官僚家的人。

這次行動,差不多要得罪大半個朝堂了。

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陳景恪說道:“讓秦王去吧,這幾個月他學的也差不多了,是時候出發去小亞細亞了。”

“路過淡馬錫的時候,順個手就解決了。”

聽到這話,衆人的表情都有些怪異。

順個手?

那可是無數條人命,伱說的和殺只雞一樣。

不過想想朱樉的性情,對他來說還真就是捎帶手的事情。

關鍵是,還真找不到比他更合適的人。

前兩條好說,不怕得罪人這一條,基本就鎖死在朱樉身上了。

大明還有比他更不怕得罪人的人了嗎?

首先是皇子的身份,確保沒人敢找他秋後算賬。

其次,他馬上就要被‘流放’到中東去了,得罪再多人都無所謂。

不過這畢竟是得罪人的活兒,朱元璋在場的情況下,朱標是不適合開口的。

老朱自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這次也沒問朱標的意見,直接拍板:

“好,就讓朱樉去一趟。”

“標兒,下旨恢復他的爵位,宣佈在海外封國吧。”

朱標頷首道:“好,我這就擬旨。”

朱元璋又將目光看向李善長和徐達,說道:“當初的承諾,也是時候兌現了。”

即便以兩人的城府,也忍不住露出興奮的表情,起身道:

“請太上皇吩咐。”

朱元璋說道:“通知各家派一個能幹的兒子,跟隨老二一起去小亞細亞磨鍊一番。”

“具體怎麼做,就不需要我多說了吧?”

兩人齊聲道:“是,請太上皇放心,我們知道該怎麼做。”

看着他有條不紊的安排好一切,在場的衆人都知道,另一場變革已經拉開了帷幕。

陳景恪私下給這場變革取了個名字:大分封。

這次分封的不只是皇子,還包括功勳。

是的,功勳也一併海外分封。

當然,目前只分封頂級勳貴,剩下的還要看他們是否努力。

雖然朱元璋一直沒有明說,他是如何說服勳貴無條件支持朝廷改革的。

但事情到了這一步,如果陳景恪還猜不到,那就太蠢了。

除了分封,還有什麼能讓勳貴集團自損利益,支持朝廷改革的?

那可是真正的諸侯國,是建立宗廟的資格,是真真正正的世襲罔替。

在它面前,所有的利益都變得一文不值了。

朱元璋爲什麼捨得給異性諸侯封國?

原因很簡單,世界實在太大了。

在很久以前,陳景恪就引導他去探索世界。

那張‘大明混一圖’,可是包括了整個亞歐非三大陸。

如此龐大的領土,皇家就算再能生也無法全部佔據。

當然,如果沒有帝國計劃,朱元璋依然不會分封異性諸侯王。

畢竟這個口子開的時候很容易,一旦實施了就很容易失控。

誰都不知道諸侯國互相兼併之後,會不會誕生一個強大的國家,反過來將大明給吞噬了。

夏商周不都是這麼滅亡的嗎。

可是帝國計劃的出現,改變了他的想法。

這個計劃註定了,大明要在海外建立數量龐大的諸侯國。

與其把這個位置留給異族,還不如分封給大明的功勳。

異族諸侯國隨時都有背叛的可能,功勳諸侯國至少幾代人不用擔心會叛變。

而且朝廷還能用分封和勳貴們進行利益交換,獲得他們的支持,進行很多激進的改革。

這個想法自然不是他一個人決定的,馬皇后和朱標也出力甚多。

一家三口最終敲定了這個計劃。

這也是爲何,朱元璋和朱標父子倆,能無視所有阻礙進行改革的原因。

事實也證明,他們的想法是可行的。

而現在,也是時候兌現當初的承諾了,否則勳貴們也會懷疑老朱是不是在忽悠他們了。

這也是爲何李善長和徐達會如此興奮的原因。

——

第二天,朱標下旨恢復朱樉的秦王爵位,並下旨重建秦王衛隊。

此舉不出意外的,遭到了羣臣的反對。

第273章 大課堂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166.第165章 新都設計圖159.第158章 藍玉:誰敢居功自傲我殺誰第260章 無題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第12章 大幕開啓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268章 無題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第65章 組建海軍163.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364章 高,太高了。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175.第174章 送子伴讀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80章 發個單章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請假一天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39章 聖人言可殺人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155.第154章 兩個億啊兩個億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86.第86章 我能治啊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馬皇后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102.第102章 假鈔第289章 政變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360章 無題第73章 皇恩浩蕩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第266章 破王廷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243章 呂宋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266章 破王廷第306章 師徒談心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第65章 組建海軍第359章 南洋清除計劃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3章 奪嫡旋渦124.第124章 從批閱奏疏開始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第42章 愜意的朱標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353章 社會模型第237章 無題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329章 提防瓦剌第243章 呂宋第76章 因時而變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194.第193章 琉璃動人心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260章 無題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第319章 天竺攻略163.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107.第107章
第273章 大課堂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166.第165章 新都設計圖159.第158章 藍玉:誰敢居功自傲我殺誰第260章 無題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第12章 大幕開啓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268章 無題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第65章 組建海軍163.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364章 高,太高了。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175.第174章 送子伴讀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80章 發個單章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請假一天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39章 聖人言可殺人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155.第154章 兩個億啊兩個億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86.第86章 我能治啊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馬皇后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102.第102章 假鈔第289章 政變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360章 無題第73章 皇恩浩蕩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第266章 破王廷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243章 呂宋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266章 破王廷第306章 師徒談心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第65章 組建海軍第359章 南洋清除計劃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3章 奪嫡旋渦124.第124章 從批閱奏疏開始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第42章 愜意的朱標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353章 社會模型第237章 無題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329章 提防瓦剌第243章 呂宋第76章 因時而變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194.第193章 琉璃動人心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260章 無題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第319章 天竺攻略163.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107.第10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