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

黃宗羲最後一個說話了,言辭裡多了幾分感慨:“接下來,整個天下的東林黨官員都會忙着申請家學的專利,並且搶奪別人的家學專利。”

“就拿朱熹的理學來說,從宋代到明朝過去了這麼多年,朱熹的後代不知道有多少分支。”

“朱熹的理學也是利益最大的家學,多達幾十個的宗祠分支就會爲了這些家學,不死不休的去爭奪。”

曹文耀不溫不火的臉容,多了幾分銳氣,笑着補充道:“東林黨哪裡還有閒工夫來管小小工業派的學堂擴張。”

“畢竟在他們眼裡,工業派也只是掌握了兩個府而已。”

朱舜等到幾名大才說完各自的感嘆,輕鬆笑道:“接下來,咱們就拭目以待了。”

幾天以後。

孫元化在朝堂上提出了專利法,說是隻爲了工業派的各種家學。

但這就像打開了鬼門關,東林黨官員們立即想到了儒學。

畢竟,全天下修習工業派家學的學子就那麼一點,也就兩個府的一些讀書人。

儒學的各種家學,可是全天下的讀書人都在修習,尤其是涉及到科舉八股文的那些家學。

涉及的利益可就太大了,每年少說也能帶來幾百萬兩銀子的進項。

大明可是有的幾百萬讀書人,每人給涉及到科舉八股文的家學一兩銀子,加起來就已經是幾百萬兩銀子了。

如果是每人每年給二兩銀子的話,就是上千萬兩銀子的收入。

還是每年。

東林黨的官員們能夠做到這麼高的位置,全都是心機城府極其的深沉,很快算清楚了這裡面牽扯的銀子。

正在朝堂上吵來吵去爭權奪利的東林黨官員們,全部都是安靜的下來。

朝堂內只剩下了粗重的呼吸聲。

朝堂也出現了難得一見的景象,過去無論工業派提出什麼樣的建言,都會遭到東林黨的一致反對。

這一次,東林黨不僅沒有反對,還是一致的同意。

一致到誰要是敢不同意這件事,他就是整個東林黨的敵人。

也不是沒人看出這裡面的算計,看出也於事無補了,誰也阻擋不了一個大勢所趨。

孫元化看着不再說話的滿朝東林黨官員,露出了笑意,這件事成了。

在滿朝東林黨官員的督辦下,禮部很快就成立了專利局。

這個專利局相當於工部的寶源局一樣,不受到任何一司的節制,直接受到禮部的管轄。

大明開國這麼多年來,甚至可以說是自從三省六部製出現以後,禮部一直是最爲寡淡的清水衙門。

在專利局成立的第一天開始,禮部衙門立刻變得門庭若市,比吏部衙門還要熱鬧很多。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東林黨官員果然就像朱舜所預料的那樣,爲了爭奪家學專利爭奪的頭皮頭破血流起來。

朱舜趁着這來之不易的清閒時間,親自帶着戰略處的三位大才配合宋應星,對工業派的教育體系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張。

那些曾經已經建立好的工業小學和工業中學,如同星星之火一般,瞬間燒紅了順天府和天津府全境。

專利法的提出,給工業派擴大教育體系,只是一方面。

朱舜最更深層次的算計,就在於這個收繳納銀子。

天底下有錢的讀書人最多隻佔二成,剩下的八成基本上都是貧寒學子,父母大多都是莊稼人。

很多都是全宗祠供養一名讀書人,寄希望於這名讀書人能夠考上個功名,改變整個宗祠的命運。

全宗祠都是佃戶,一年到頭每家就能擠出那麼一點糧食,供養一名讀書人已經很吃力了。

這個時候又來了一個讀書要收銀子,這對於大部分宗祠來說都是承受不住的,畢竟上私塾也是要交銀子。

而就在這個時候,工業小學和工業中學出現了。

不僅是貼出了告示,還讓宣傳署的人走街串巷跑遍鄉野,傳遍了工業小學和工業中學的情況。

凡是在工業小學和工業中學上學的學子,不要任何的銀子,還給學子們提供一日三餐。

算計的重點,就是這個一日三餐是不收銀子。

這一點對於東林黨來官員來說不算什麼,也不會在意這一個小小的改變,因爲他們本來就不愁吃喝。

但這對於佔了八成的底層老百姓來說,就像是在鄉野扔了一捆炸藥,瞬間的爆炸了。

底層的老百姓可不知道工業派和東林黨在黨爭,更不知道工業派實力不行。

他們眼裡只有那些黃土地,哪裡能看到廟堂的東西。

他們只知道一點,工業派的官員在朝廷裡做了大官,還做到了尚書的位置。

這樣一來,在老百姓看來藉助工業派的路子也是能做官的,並且能夠做到大到沒邊的六部尚書。

以前用各種手段拉攏都拉不來的學子,現在卻是堆滿了工業派小學和中學的門口。

每天都有大量的莊稼漢着孩子過去,參加工業小學和工業中學的策試。

工業小學和工業中學的學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的暴漲。

在立冬到來那天,達到了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

工人會館內。

朱舜正在給幾名弟子解惑,解答他們關於建立學堂體系方面的疑問。

這時,木門突然被推開了。

一位戴着一副新眼鏡的中年儒生,沒有了往常書香門第的溫文爾雅。

更沒有了他這個年紀所有的沉穩,滿臉的年輕人高中科舉的大喜:“十朋,十朋。”

宋應星推開木門走進去,看見幾名晚輩在這裡,已經顧不上恢復他溫文爾雅的儀態了。

這個消息對於他來說,太過於讓人欣喜若狂了。

就算宋應星現在高中的狀元,也不會有這樣的喜悅。

宋應星快步走過去,把一張報表放在了書案上,大喜道:“工業派的學子已經突破十萬了。”

朱舜聽到這個突破了十萬,這才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就有了這麼驚人的成果。

朱舜心裡有點意外的同時,又在他的預料之內,早就猜到了會是這個結果。

爲了工業派的教育體系大規模擴張,朱舜可是費心費力的冥思苦想了幾年,戰略處的幾位大才也推算了幾年。

專利法,只是第一個殺器。

工業派學子能夠在短短一兩個月,突破十萬的驚人數字。

在於第二個殺器。

義務教育。

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
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