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

但是娘子在兒子面前數落他就不行了,倒不是吳又可覺得在兒子面前沒有面子,而是擔心長子對醫術產生厭惡。

吳又可轉過身子,鄭重的說了一句話:“可救萬民。”

娘子看着他也說了一句話:“先買一缸米。”

父親和孃親的鬥嘴,吳素一天都能聽到十幾遍,父親可以讓很多朝廷高官啞口無言的大義凜然,卻被一句家長裡短堵的說不出話來。

忍不住笑了。

吳素樂呵的笑完,趕緊幫父親打了一個圓場:“父親,母親,工業侯要收孩兒做弟子。”

“孩兒拿不定主意,就跑回家詢問爹孃的意思。”

吳素說完這句話先去看了父親的反應,這可是工業侯的弟子,堂堂大明侯爺的弟子,吳家可以說從此就能飛黃騰達了。

但是,卻沒能讓吳又可露出半點別的情緒,轉過身子繼續在那盯着瓶瓶罐罐。

一分銀子能夠買上一大堆的瓶瓶罐罐,儼然比工業侯的弟子還要重要。

吳素早就猜到父親會是這樣的反應,這也是吳素最敬佩父親的地方,也是他能夠在大明太子面前還能保持鎮定的原因。

吳素有一點想不通的是,孃親怎麼也是一點反應都沒有,轉頭一看,孃親早就不在院子裡了,已經跑進屋裡了。

吳素種剛想走近屋子裡看看孃親是怎麼了,孃親就從屋子裡走了出來,手裡還拿着一個銀釵。

孃親直接塞到了吳素手裡,絮絮叨叨的說道:“雖然咱家窮,但也不能失了禮數。”

“家裡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這個銀釵你拿去,該買的束脩一定要買,咱們人窮但志不短。”

吳素看到這個銀釵眼淚差點掉下來,這是孃親的父親臨終前留給孃親唯一的東西了,也是孃親唯一的念想了。

每次想家了便拿出來看一看,沒想到今天爲了吳素的拜師,居然讓他拿去當鋪換銀子買束脩。

院子東南角。

吳又可驀地僵在了原地。

就在妻子拿出銀釵絮絮叨叨說了一番話,這是吳又可有生以來第一次覺得自己沒用。

吳又可轉過身子,愧疚的說道:“是爲夫沒用。”

本以爲娘子會感動的落淚,但是娘子的反應讓吳可差點笑出來。

娘子直接叉着腰說了一句:“你也知道。”

說完這句話娘子又怕傷了吳又可的心,趕緊又補了幾句:“你說你學這個醫術有什麼用,你的那些同窗現在哪一個不是在縣衙裡做了官。”

“就算是學醫術也行,那你天天琢磨這個亂七八糟的東西作甚,不當吃不當喝,咱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苦了。”

“你說你琢磨的這個東西要是能賺不求多三兩銀子,老孃給你天天端茶倒水小心伺候你琢磨這些破爛。”

“現在別說賺來銀子了,這些破爛每年還要花上不少的銀子,你哪天把老孃氣死了你就高興了。”

“誰說沒用。”這時,半掩着的大門被人推開了,走進來一位相貌俊朗的貴公子。

那位貴公子身穿一件大紅色麒麟服。

左鄰右舍的土屋牆頭上,竄出很多腦袋,探頭探腦的看着這位京城權貴來到他們這個窮苦巷子。

那些磚瓦房人家也是解元衚衕的老爺們,平時比衙門的小吏還要趾高氣揚,現在連靠近都不敢靠近只敢遠遠的看着。

窮苦了半輩子的娘子,心裡那叫一個好,感覺自家的土屋都鍍了一層金粉,死了也值了。

吳又可大致猜到了這個人是誰,畢竟大明能夠穿大紅色麒麟服的人不多,願意來他家這個窮苦地方的就只有一個人了。

工業侯朱舜。

吳又可走上前去,拱手道:“在下見過侯爺。”

一句侯爺,左鄰右舍牆頭上的腦袋全部發出了驚呼聲,他們這輩子連一個八品的官老爺都沒見過,居然見到了一位侯爺,這名侯爺還進了吳又可的家門,感覺就像做夢一樣。

朱舜鄭重回禮,打量了幾眼這個爲華夏醫學作出大貢獻的泰山北斗,笑着說道:“吳先生的這些瓶瓶罐罐賣給本侯如何,本侯以一萬兩的價錢請走這些瓶瓶罐罐。”

牆頭上的腦袋們聽到一萬兩這個數目,不少人驚呼一聲嚇得直接從牆頭上倒了下去,摔得七葷八素。

老天爺啊,那可是一萬兩白銀他們這輩子連一百兩白銀都沒有見過,一萬兩白銀估計都能把整個解元衚衕給鋪滿了。

吳又可明白工業侯這是什麼意思,喜歡搞一些新奇發明的工業侯朱舜想必是看上了他的這些新東西,想要聘請他去京師大學堂做個講師。

朱舜還真不知道他在研究什麼東西,不過他很清楚這些瓶瓶罐罐代表着什麼。

菌種實驗室。

這是朱舜一直想要建立,卻始終沒能建立的醫學實驗室,也是朱舜目前最爲渴求的實驗室。

菌種實驗室可以研究抗生素等很多救命良藥,先不說抗生素這些良藥能賺多少銀子,有了這些先進的近代藥品,大明在這個天災人禍不斷的年月就能少死太多人了。

吳又可很敬重朱舜爲國爲民的胸懷,早就想跟着朱舜一起幹了,拱手笑道:“無需一分銀子,足夠一家幾口溫飽即可。”

“哈哈。”朱舜突然大笑了一聲,從腰上解下來一塊正宗的山流水羊脂玉佩,放在了吳又可手裡:“這是皇上前幾天賞賜給本本侯的一個小玩意,就當做吳先生的安家費了。”

安家費這個詞比較新穎,吳又可大致猜出了其中的意思,笑容滿面離開的工業侯朱舜看上他了。

吳又可站在原地,鄭重作揖。

久久沒能起身。

工業侯朱舜前腳剛走,那些騎在牆頭上的左鄰右舍鄰居們,呼啦啦全部衝進了吳又可家裡。

做了這麼多年的鄰居,鄰居們很清楚吳又可不怎麼愛說話,全部找上了吳郎中的娘子。

過去根本插不上話的娘子,儼然成了主心骨,左鄰右舍的婦人們圍着她七嘴八舌的開始攀關係。

吳又可娘子笑的眼睛都快睜不開,趾高氣揚的享受着以前都不怎麼把她當回事的鄰居們的恭維。

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
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