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

這一次大淩河堡的修築,封爵只是其中一個目的,朱舜另外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

建立大明的買辦集團。

福船船艙內,捆綁成糉子的碩託,押解到了船長室。

朱舜端坐在釘在木地板的官帽椅上,看着面前的碩託,再次打了一遍腹稿。

早在幾年前,朱舜就藉助大舅哥曹文詔在遼東邊軍的勢力,尋找一位名叫尼雅哈的女真人。

尼雅哈是葉赫那拉氏的族人,與愛新覺羅氏有着世仇,葉赫氏的首領曾經發過一個毒誓,就算葉赫那拉氏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毀滅愛新覺羅。

巧了,慈禧就是葉赫那拉氏的一員。

既然要建立大明的買辦集團,就要聘用女真內部的精英,打入女真的高層。

尼雅哈的名聲不顯,他的長子卻是大名鼎鼎,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納蘭明珠。

沒找到尼雅哈,找到了碩託也算是個意外之喜了。

碩託可是大貝勒代善的二子,努爾哈赤的孫子,剛好還與八叔皇太極有着很深的恩怨。

朱舜懂得一些談判的技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能打動對方,什麼才能打動碩託,自然是他最想得到的東西。

朱舜也不廢話,直截了當的問道:“碩託,你想不想成爲正紅旗的旗主。”

碩託當然想從阿瑪手裡接過來正紅旗,但他頭上還有一個兄長嶽託,嶽託還是年輕一輩裡最有才幹的旗人之一。

不過三十幾歲就掌管了鑲紅旗,能夠獲得這等待遇的,愛新覺羅氏裡只有皇太極的長子豪格。

碩託沒有說話,只是在細細打量朱舜,這個明人拋出了這麼大的誘餌,不外乎想讓他當個內應。

只要能掌管正紅旗,別說是內應了,就是滿足對方的龍陽之好,碩託也心甘情願。

但是掌握正紅旗何等的難,碩託早就看出來了,皇太極敲打他就是爲了以後收權做準備。

等到阿瑪死了以後,正紅旗的大權,不出意外的話會落在皇太極手裡。

就憑一個小小的明朝千總,就敢誇下海口說幫他坐上正紅旗的位子,真是不知所謂。

不過他既然說了,碩託就要看看他到底有什麼本事:“說。”

果然是上鉤了,朱舜淡淡道:“忘了介紹了,我就是皇太極懸賞的朱舜,談論正事以前,先問你一件事。”

聽到這人是朱舜,碩託臉上多了幾分鄭重:“請講。”

朱舜平淡道:“晉商偷偷販賣到女真的順天大幅布,多少銀子一匹。”

碩託作爲一位高高在上的貝勒,倒是知道價錢,倒不是他多關心族人的生活,只是因爲女真是馬背上的民族,需要放牧,製作帳篷,對於棉布的消耗很大。

棉布也正是消耗銀子最多的輜重之一,遼東不比中原,衣服破個洞還能穿,在遼東衣服倘若是破個洞不及時補上,會凍死人的。

碩託回答道:“四錢銀子一匹。”

站在旁邊護衛朱舜的鐵塔漢子,聽到四錢銀子一匹,當即瞪大了眼睛。

晉商也太黑了,二錢銀子買的轉手就是四錢銀子,賺了足足一倍。

朱舜估計三錢銀子一匹已經差不多了,沒想到晉商竟敢賣到四錢銀子,想想現在遼東的情況,也就理解了。

袁崇煥已經封鎖了一切與女真買賣的商路,只要抓到了,當場就以叛賊的罪名斬首。

這麼做確實銳減了送往女真和蒙古的各種物資,就連五大晉商都不敢大規模的運送了,只能小偷小摸的運些東西過去。

沒了大明廉價的各種布匹糧食,女真境內各種吃穿用度所需的東西,價格瘋漲。

賣給碩託四錢銀子一匹,還是看在他是女真貝勒爺的份上,已經是很廉價了。

一般的女真諸申想要買上一匹布,估摸着最少五錢銀子一匹。

朱舜點了點頭,又問了一個很實際的問題:“羊毛多少錢一擔。”

碩託張口就來:“以現在的價錢,沒處理過的羊毛三兩銀子一擔,處理過的羊毛三兩八錢銀子一擔。”

“晉商以前回去的時候,還順路買走羊毛,自從袁崇煥下達禁令以後,各個貝勒貝子府內的羊毛堆積如山,二兩八錢銀子一擔都賣不出去。”

絨布的價格在綢緞和棉布之間,正常是一兩銀子一匹,一擔羊毛可以紡出八匹布,大致可以賣到八兩銀子。

晉商以三兩八錢銀子的價錢把羊毛運回明朝,除掉運銀、料銀、工銀、鋪銀等等各種本錢,一擔羊毛能賺一兩銀子就不錯了。

朱舜在心裡粗略的細算了一下,通過海運能夠省去不少運銀,畢竟無論在何時,水運永遠都是運送大宗貨物最廉價的方式。

運銀倒是其次,三兩一擔沒有經過處理的羊毛,經過初步工業化的紡織體系的梳毛、紡紗、織布,成本不會超過四兩。

淨賺四兩。

利潤是晉商的四倍還多,這就是工業化對於手工經濟的強大優勢,也是把貨品傾銷到女真的優勢。

朱舜算清楚了這裡面的銀價,擺出一張人畜無害的笑臉說道:“只要你手裡有足夠的銀子,就能聚集足夠的人脈,當上旗主不難。”

“這樣吧,你找個機會拿下高麗的皮島,每年我會派人去收走未經處理的羊毛。”

“給你三兩二錢銀子的價錢,另外會把紡織好的絨布賣給你,八錢五分銀子一匹。”

船長室內還有宋應升,聽到朱舜的話,差點沒笑出聲。

高啊!

羊毛是女真的,絨布最後又賣給了女真。

什麼也沒幹,就是在蒸汽工廠過了一手,就從女真人手裡賺了三兩銀子。

關鍵面前這個建奴,還要對會首感激涕零。

二兩八錢一擔的羊毛,以三兩二錢的價格買走,碩託就能多賺四錢銀子。

一兩一匹的絨布,八錢五分銀子賣給他,碩託又能多賺一兩二錢銀子。

前前後後就是一兩六錢銀子的進賬,碩託當然會對會首感激涕零了。

碩託的表情果然驗證了宋應升的想法。

碩託用一副看待傻子的表情看着朱舜,按照他這個買價,一擔絨布的成本價已經超過七兩了,他卻只賣六兩八錢銀子。

果然是會做生意。

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
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