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崇王世子

273 崇王世子

“前面可是蘇學士?”

蘇昊帶着鄧奎等幾人催馬來到城門口,一名身着五品服色的官員領着幾名隨從疾步迎了上來,向蘇昊拱手行禮,樂呵呵地問道。蘇昊的頭銜是翰林院侍讀學士、都察院經歷,前一個頭銜比後一個頭銜的品級高,所以別人稱呼他的時候,都是按侍讀學士這個頭銜來說的。

蘇昊趕緊滾鞍下馬,同樣拱手回禮道:“在下正是蘇昊,敢問……”

“在下汝寧府同知杜惟明,奉劉知府委派,特在此恭候蘇學士的大駕。”那官員答道。

“原來是杜同知,失敬失敬。”蘇昊客套道。

接下來,就是互相介紹各自的隨員了,杜惟明帶來的人,不外乎是什麼經歷、知事、照磨啥的,一個個歲數都比蘇昊大出兩倍有餘,在蘇昊面前照樣要以下官禮儀相見。蘇昊一一以手相攙,拱手回禮,衆人在心裡好一陣羨慕嫉妒恨,自不必提。

禮節過後,就是安排蘇昊和勘輿營的住宿事宜。勘輿營有2000人馬,全部進城住是不現實的,也不合規制。汝寧府事先已經得到了兵部的通知,在城外找了一處罰沒的田莊作爲勘輿營的營地。

田莊裡原本有一些房舍,等勘輿營住下之後,再新建一些,就足夠讓這些人駐紮了。在新房舍建成之前,勘輿營有一部分士兵還需要住在帳篷裡。杜惟明就此事再三向蘇昊道歉,蘇昊知道這一次派勘輿營到汝寧很是倉促,人家來不及準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自然不會計較。

杜惟明見蘇昊同意了這個方案,便指派一名經歷帶着勘輿營前往那處田莊去宿營。鄧奎作爲中軍官,自然是要負責帶隊,而蘇昊則與自己的親兵和幕僚團隊留了下來。

“蘇學士,你的住處也已經安排好了,是一位原來的官員的宅子,這位官員致仕之後,宅子一直都沒人住,荒了有七八年了。不過你放心,前幾日劉知府已經專門差人去修繕、打掃過了,很是乾淨。你先去看看,若不合意,我再幫你重新找一處。”杜惟明說道。

“不用麻煩,有一處宅子住下就成了,豈敢讓劉知府和杜同知再多費心。”蘇昊說道。在淮安的時候,他住的也是舊宅子,可見各地的官府手上都掌握着一些這樣的老宅,預備不時之需。

杜惟明在前面領路,蘇昊與他並肩而行,一干人等前呼後擁地進了汝寧城,向着杜惟明說的那處官宅走去。一路上,杜惟明與蘇昊只是談論些閒話,並不涉及到蘇昊此行的政務。

跟在蘇昊身後的,有改換了面貌的李贄、陪伴李贄的歌伶,還有徐光祖、陳觀魚、周汝員等人,再就是由衛隊長熊民範帶領的幾十人的親兵衛隊。簿記官程儀也被蘇昊帶在身邊,他的理由是歌伶是個女孩子,需要有個人陪着才行。程儀老大不願意地答應了這個要求,此時跟在隊伍後面,臉色煞是難看。

走了大約有一刻鐘光景,衆人來到了一處府宅門口。宅子從外面看起來還挺大,白牆顯然是新粉刷過的,大門也新刷了漆,門上還有斗大的“蘇府”二字,看來汝寧府對於蘇昊前來任職一事還是挺上心的,至少沒有給他一個下馬威。

宅子門前早已有兩名衙役在等候着,看到杜惟明等人到來,衙役連忙推開大門,恭迎蘇昊一行進入。蘇昊與杜惟明互相客氣了一句,然後便手挽着手一起走進去了,其他人跟在他們身後,魚貫而行,也都進了宅子。

進宅子之後,蘇昊自然不能忙着去看自己的臥室啥的,而是與杜惟明一道,坐在大堂上喝茶聊天,有杜惟明臨時從同知衙門裡派來的衙役侍候着。杜惟明告訴蘇昊,汝寧城裡就有牙行,可以買到一些不錯的奴僕、丫環等等,蘇昊如果要在汝寧常住,府裡這些下人都是需要配備起來的。

陳觀魚兼着蘇昊管家的職責,進門之後,就開始安排衆人的住宿。歌伶和程儀兩個女孩子被安排在內宅的一角,據說是原來那位官員家的小姐住的地方。李贄、徐光祖這些人,就毫不客氣地佔了主人的臥室、書房等地,只給蘇昊留了一間屋子。

看看一切安排停當,杜惟明對蘇昊說道:“蘇學士一路辛苦否?若是不辛苦,可隨在下前往汝寧府衙,劉知府設了便宴,說要爲蘇學士洗塵的。”

“豈敢豈敢,在下原本也該去拜見知府的,此時再去,已然是失禮了。”蘇昊說道。

杜惟明笑道:“劉知府倒是個不拘俗禮之人,是他吩咐在下先帶蘇學士到府上歇息,然後再去府衙的。”

“那就多謝劉知府用心了。”蘇昊說道。

去汝寧府署拜見知府劉其昌,自然不必帶上太多的隨從。蘇昊只叫上了陳觀魚與自己一道前往,熊民範帶着幾名親兵隨同保護,那是另當別論的。

汝寧知府劉其昌是個50來歲的半大老頭,身材不高,其貌不揚,屬於那種扔在人羣裡就很難找出來的類型。蘇昊從淮安出發之前,曾經專門讓人蒐集過有關劉其昌的資料,得到的結果是,此人行事極爲低調,執政的理念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到汝寧當知府已經有三年時間,幾乎沒有幹過一件創新的事情,汝寧府的民生可以說是每況愈下,這與他的無能而治是不可分開的。

蘇昊在杜惟明的引導下,來到府署的大堂,以下官禮節見過了劉其昌。劉其昌草草地問了幾句蘇昊此行的使命,然後便打着哈哈道:“蘇學士年輕有爲,身受聖命來到汝寧府,定能做出一番功業。來來來,本府已經安排下了一桌便宴,給蘇學士洗塵,咱們邊喝邊聊。”

“多謝劉知府。”蘇昊應道。

便宴就安排在府署的後堂,一共擺了兩桌,一桌爲主,一桌爲次。蘇昊自然是坐在主桌的,陳觀魚作爲蘇昊的隨從,就只能坐在次桌了。

主桌上有兩個主位,劉其昌作爲知府,自然要佔一個主位,至於另一個主位,蘇昊有些遲疑,不知道會不會讓給自己坐。從品級上說,杜惟明作爲同知,是正五品,而蘇昊是從五品,杜惟明算是上官,位次應當比蘇昊更高。但從潛規則來說,蘇昊是京裡派來的官員,背後站的是萬曆和王錫爵,所以讓他坐在上首也合理。蘇昊想着,若是一會劉其昌讓他坐另一個主位,他當如何假意推辭,才能顯得不卑不亢,像是經常出席這種場合的樣子。

誰知,就在蘇昊糾結之時,劉其昌卻不知從哪請出了一位20來歲的年輕人,把他讓到了另一個主位上。這位年輕人對於這個安排似乎並不覺得有何不妥,他從容不迫地坐下去,然後擡起手向衆人比劃了一下:“各位不必拘禮,快快請坐吧。”

蘇昊滿腹狐疑地在給自己安排的位置上坐了下來,這是除主位之外的上首位置,正好與杜惟明面對面,倒省卻了互相推辭的麻煩了。看着蘇昊一臉困惑的樣子,劉其昌笑道:“蘇學士初來乍到,本府還是先向你介紹一下吧。這位就是崇王世子,想必蘇學士也聽說過他的大名吧?”

崇王世子!

蘇昊一下子明白過來了,難怪這哥們年紀輕輕就能夠坐在知府的身邊,原來是皇親。

崇王是明英宗年代分封的藩王,就藩地就是汝寧府。第一代崇王是英宗的嫡六子朱見澤,現任的崇王是朱見澤的第五代孫,名叫朱翊爵,與萬曆是同一個輩份的。朱翊爵沒有嫡子,萬曆6年的時候,封了庶一子爲世子,結果這個世子沒等襲封就死了,於是在萬曆14年,又封了庶二子朱常津爲世子,也就是蘇昊現在見到的這個世子。

(說明:崇王和世子的名字都是異體字,打不出來,也沒法念,於是修改了一下,史學愛好者請勿批判)

看到朱常津出現在知府的宴席上,蘇昊心中五味雜陳,對於劉其昌這個人又多了幾分不同的看法。

明代的規制中,對於藩王的權利限制得是非常嚴的。藩王不得結交地方官員,尤其不能與軍隊的將領深入交往,這個規定的用意非常明白,那就是避免藩王培育自己的勢力,威脅皇權。按照規定,藩王除了生辰之外,不得會有司飲酒,也不得參加地方上的各種慶典。世子此時出現在這個宴席上,是非常犯忌諱的一件事情,如果被都察院的官員奏報上去,崇王和劉其昌都要受到非常嚴厲的處罰,世子甚至有可能被貶爲庶人。

但是,這樣的事情偏偏就發生了,而且是當着蘇昊的面。蘇昊現在的身份是考察院的經歷,而且與劉其昌也是初次見面,他就真的不怕蘇昊會把這件事捅到宗人府去嗎?劉其昌敢這樣做,就說明他有恃無恐,而且很明顯是做給蘇昊看的,那麼,他是想用這種方式來向蘇昊暗示什麼呢?

這一瞬間,蘇昊飛快地想了許多,也猶豫了一下是否應當拂袖而去,避免與世子坐在同一張桌子上喝酒。但他最終還是沒有這樣做,既然這一桌子的官員都敢留下來,世子也敢堂而皇之地出席,那麼就說明他們是評估過風險的,自己馬上離開的話,與當地官員以及崇王府的關係就完全割斷了,自己在汝寧府的差使也就告吹了。

沒準劉其昌就是想用這樣的辦法來把自己擠走呢?

既是如此,那我就更要留下來了,且看你們還有什麼把戲要演。蘇昊迅速地做出了決定。(未完待續)

271 偷樑換柱099 搶飯風波367 要不要出兵426 混戰167 通風報信181 追殺236 曾奉先串聯324 進攻是最好的防禦357 攻城之爭028 改之265 劫持人質359 遊說288 盤根錯節322 不打不相識239 窮寇勿追249 地主問題181 追殺224 初見潘季馴331 找祖墳009 出水277 小乞丐301 各使狠招251 精兵強將260 喪盡天良131 當堂對質283 世子的豔羨402 龍江寶船廠088 傾囊相授130 始作俑者002 鬥神棍088 傾囊相授297 查抄錢莊171 丹砂342 潰敗392 新思維342 潰敗056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143 兵部主事152 盯梢133 左右爲難091 蘇昊的事業036 分配方案008 人情世故363 哱拜出逃092 軍中效力224 初見潘季馴完本感言與新書預告358 困獸猶鬥230 暗樁373 鬱悶的哱拜023 下馬威399 傳授知識250 百戶所170 深度合作363 哱拜出逃430 大海戰077 成煤環境129 礦難178 外出038 兩個井位314 崇王的覺悟276 傷心故地267 女醫生176 清風道觀056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158 保寧客棧127 防身利器064 鬥毆337 攻城009 出水039 此間的少年351 故伎重演085 手藝人022 安居321 捉對羣毆171 丹砂391 脣槍舌劍345 論功行賞002 鬥神棍098 吃飯的問題227 募兵242 好漢275 謀定後動420 老虎不發威357 攻城之爭083 地241 誓死不退349 後悔晚矣048 夜宴319 平虜所120 英雄救美359 遊說152 盯梢154 宣示武力133 左右爲難101 與子同袍388 謠言四起239 窮寇勿追277 小乞丐002 鬥神棍
271 偷樑換柱099 搶飯風波367 要不要出兵426 混戰167 通風報信181 追殺236 曾奉先串聯324 進攻是最好的防禦357 攻城之爭028 改之265 劫持人質359 遊說288 盤根錯節322 不打不相識239 窮寇勿追249 地主問題181 追殺224 初見潘季馴331 找祖墳009 出水277 小乞丐301 各使狠招251 精兵強將260 喪盡天良131 當堂對質283 世子的豔羨402 龍江寶船廠088 傾囊相授130 始作俑者002 鬥神棍088 傾囊相授297 查抄錢莊171 丹砂342 潰敗392 新思維342 潰敗056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143 兵部主事152 盯梢133 左右爲難091 蘇昊的事業036 分配方案008 人情世故363 哱拜出逃092 軍中效力224 初見潘季馴完本感言與新書預告358 困獸猶鬥230 暗樁373 鬱悶的哱拜023 下馬威399 傳授知識250 百戶所170 深度合作363 哱拜出逃430 大海戰077 成煤環境129 礦難178 外出038 兩個井位314 崇王的覺悟276 傷心故地267 女醫生176 清風道觀056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158 保寧客棧127 防身利器064 鬥毆337 攻城009 出水039 此間的少年351 故伎重演085 手藝人022 安居321 捉對羣毆171 丹砂391 脣槍舌劍345 論功行賞002 鬥神棍098 吃飯的問題227 募兵242 好漢275 謀定後動420 老虎不發威357 攻城之爭083 地241 誓死不退349 後悔晚矣048 夜宴319 平虜所120 英雄救美359 遊說152 盯梢154 宣示武力133 左右爲難101 與子同袍388 謠言四起239 窮寇勿追277 小乞丐002 鬥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