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心領神會

反差太大,成管庫受不了,他在顫抖,在哭泣,情緒太激動,身體都抽搐起來許久都無法平靜。

“成管庫,你還有許多事情要做,等忙完了大事在慢慢哭個痛快不遲。”

黃勝看着這位秀才哭成這個樣子,完完全全像個娘們還沒完沒了了,趕緊制止。

成管庫羞紅了臉,抽抽噎噎道:“大人,小的情難自已爾,讓您見笑了,大人儘管吩咐,小的不會誤事。”

“你帶着胥吏去把覺華島所有的倖存者走訪一遍,把總旗以上級軍官和他們的家丁以及這些人的家小都統計出來,對了,還有那些陣亡武官的家丁也統計出來。”

“是,大人,小的馬上就辦,所有家丁和武官的名冊小的這裡都有,倖存者的統計也用不了多久。只是小的不知大人準備如何處置他們?”

成管庫不解其意,心裡有些忐忑,這些人都是戰友啊!以前都是低頭不見擡頭見,大人準備幹什麼啊?

“你和他們一起隨着高督師大人的二位公子以及黃明理麾下的倖存者分享斬殺建奴一百二十八級的功勞。”

原來是如此好事,成管庫樂壞了,又跪下磕頭不已,大聲道:“是,小的遵命。小的代表他們謝謝大人的恩典!其他人應該都戰死了或者被該死的建奴屠殺了對不對啊?”

黃勝笑而不答,成管庫心領神會。

之所以選擇這樣做,完全是因爲軍官和家丁都是生活條件相對好一些的,他們有財物存在黃家,人也相對不是太多,立功回山海關應該能夠得到妥善安置。

如果把這些人強行留下,恐怕會適得其反,忠誠度談不上,說不定還會有許多人想着逃跑,黃勝不幹這樣沒有把握的傻事,給他們自由和軍功,結個善緣。

黃家把孤兒寡婦都留下,最貧苦無依的普通兵丁和水手讓他們自由選擇何去何從,願意爲黃家效力的歡迎,不想留下的歡送。

消息放出去後,那些失去家園的軍民知道黃大人讓他們選擇是否自願留在黃家做家丁?

這還要問嗎?別說自己現在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即便是在覺華島好好地當差,有機會去黃家也願意啊!

所有大難不死的倖存者,不管是準備回山海關的家丁們還是自願投奔黃家的普通軍民,都在拼命幹活,他們都心存感激,想以微薄之力報答黃家的救命之恩。

劉良才、馬成、關志成等等經驗豐富的老水手帶着投靠的造船工匠們在第一批挖出來的船隻裡精挑細選了二號福船十艘,草撇船十五艘,馬船三十艘。

這裡將要有一千艘海船被挖出來,不到總量的一半,已經根本不是歷史書上記載的兩千多船舶都付之一炬。

船隻而且是越來越好挖了,因爲漫天大火燒紅了半邊天,造一艘大海船需要十幾到幾十萬斤木材,一千多海船着了火,就意味着海量的木材在燃燒。

已經大半天時間過去了,巨大的熱量融化了海冰,最後許多海船根本不需要挖直接就可以開走。

黃家不可能人心不足把近一千艘海船都據爲己有,準備留下三成,當然是挑新船、好船,裝備了火炮的戰船。

黃勝派黃明理把這些船偷偷地送去黃家灣島,隨船運送一部分物資回去,黃家山島堆積的物資太多了,許多都是露天臨時存放,只有油帆布覆蓋當然不能長期以往。

黃明理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火速把高第大人的公子和家丁接來覺華島議事,告訴他們斬獲了超過一百級建奴,估計兩位高公子聽到這樣的消息應該恨不能插上翅膀立刻飛來。

覺華島的武官死傷慘重,倖存的最高級別就是五品千戶金梓,他剛開始聽成管庫告知,黃大人準備讓他們隨督師大人的公子去山海關報功。

一時間悲喜交加,根本不敢相信。

“成先生,你不要哄騙本官,黃大人救了覺華島這許多人已經不容易,我等保住一條小命已是難得,如何敢要大人的軍功啊?”

“建奴破覺華島所有軍需糧草付之一炬,碼頭被凍結的海船全部被焚燬,軍民戰死九成……。你我奮勇殺敵得高公子救援得以保全……。”

成管庫把自己杜撰的戰報搖頭晃腦讀了一遍。

沒有誰是傻瓜,金梓千戶恍然大悟,馬上配合成管庫跟倖存武官都對上了口供,然後就主動和成管庫帶着心腹家丁收集黃大人簽字的文書。

他們把能夠收集到的黃家領取覺華島物資的文書都找了出來,一張張交給了荷香秘書燒燬。

許多武官爲了表示誠摯的謝意把他們私人財物的收條都送來交給荷香,有些捨不得錢財的武官見大家如此,也把藏在懷裡的收據交了出來。

人人都懂識時務者爲俊傑的道理,留着欠條人家不認賬自己難道敢強要?還不如痛痛快快送給救命恩人黃大人。

意外情況出現了,他們很快得到了寄存在黃家的所有財物。所有人都震驚了,這位黃大人該是何等光明磊落啊?到手的鉅額財富都不屑一顧。

這些最基層的武官們淚流滿面,他們紛紛來到黃大人面前磕頭如搗蒜,黃大人議事艙的甲板都是保持着不斷“咚咚咚”的撞擊聲。

死者長已矣存者且偷生,這些武官不但僥倖逃出生天,還保全了積攢的家底,大部分人的妻兒都健在,一時間唏噓不已。

他們都表示以後把黃大人的長生牌位供奉起來,讓大人每天享受他們子子孫孫的香火,這一刻所有人都是真摯的。

被解救的覺華島軍民區分開了,有兩千多人準備去山海關,黃家把他們的私人物品都交還完畢。

留下的人口有六千多,婦孺兩千多,青壯不到四千,裡面超過一半是水手和炮手。

其實選擇留下的不止這麼多,許多失去主人的家丁也想留下,黃家婉言拒絕了,理由是讓他們去山海關爲家主討要了封賞,幫家主的遺孀孤兒安頓下來後再說。

這些家丁立刻羞得面紅耳赤,再也沒有人好意思提出留下。

因爲這個時代都敬重忠僕,受到的教育也是如此,主人死了就理所當然幫主人料理身後事,照顧孤兒寡母。

由於孤兒寡母都不在面前,這些家丁沒想到這一茬提出留在黃家,如今被黃家人指出來了,自然羞愧難當。

平時接受的教育不同,人的意識形態截然不同,封建社會那些忠僕對主人的愚忠可不是現代人能夠理解的。

三天時間,覺華島上罹難軍民的屍體都收集起來了,全部擺放在屯糧城的街道上,一萬一千多具。

失去親人的倖存者都在嚎啕大哭,他們雖然悲傷但是對未來充滿了嚮往。

因爲他們都得到了黃家主人的承諾,收留他們做家丁,從今往後保證他們衣食無憂,把他們的孩子培養成爲戰士,有朝一日屠盡建奴爲親人報仇雪恨。

祭拜過遇難的親人,他們擦乾眼淚,留下了五百身強體壯的兵丁,其餘衆人跟隨着回家的船隊去了那個夢想中的黃家灣島,新的生活很快就會到來。

島上地凍三尺,無法埋葬如此之多的受害者,也不能匆匆埋了,總要等建奴退兵後,朝廷來了官員驗看過才行。

金梓千戶挑選了倖存武官的一百多個家丁照料這些遺體,免得讓野獸侵犯了。

本書起點首發,如果各位看官覺得本書還行,請到給本書投一下免費的推薦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節回報給書友們!

第五百五十三章:“戰神”會飛第四百二十八章:柳如是第三百七十六章:濱田事件第四百一十五章:誰主沉浮第一百四十六章:合作共贏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佈局第七十六章:耳目一新第二百九十一章:撫寧縣丞第六百五十章:討要公道第三百六十六章:時不我待第二十九章:和衷共濟第二十五章:建奴懵了第八百一十二章:厲害了,……第四百三十八章:撫寧難攻第七百四十二章:掛馬頭賣人肉第一百三十九章:此消彼長第二百五十四章:跟蹤追擊第四百一十二章:阿敏來戰第四百一十二章:阿敏來戰第六百六十九章:集中爆發第八十九章:醉得開心第三百七十五章:婉約江南第四百一十八章:兩面開花第一百零一章:戰鬥號角第八十八章:民族主義第二百零九章:我佛慈悲第七百零五章:打到印度洋第一百零四章:車載步兵第三百零三章:解圍寧遠第七百一十七章:捲土重來第五百九十七章:奪回琉球第六百六十章:徐霞客第一百六十章:處心積慮第七百八十三章:建奴要跑第八百五十四章:寧武郡王第六十三章:驚動奴酋第五百二十一章:包圍錦州第六百三十章:投資人第四百一十一章:兵分兩路第二百八十二章:回饋社會第六百三十二章:撤僑第三百七十章: 高手暗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強中取強第一百五十六章:看住老爺第二十七章:任重道遠第三百七十九章:開拓精神第五十八章:發現漏洞第六百五十章:討要公道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六百九十四章:逮張獻忠賞條褲子第二十一章:服從命令第二百七十五章:永遠的痛第四百七十二章:耕者有其田第五百一十三章:吳橋兵變第三百五十四章:海外建國第一百五十三章:同仇敵愾第三百四十二章:放虎歸山序章第三百六十章:真情流露第五百一十三章:吳橋兵變第五百一十五章:陰奴酋第四百九十九章:兩路夾擊第六百七十四章: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第二百一十八章:揚帆遠航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六百六十章:徐霞客第八百一十三章:疑竇重重第一百八十五章:醉翁之意第七百一十九章: 崇禎十三年第五百六十五章:等待廝殺第十八章:連升兩級第四百一十八章:兩面開花第二百九十五章:捷報頻傳第七百八十九章:平定遼東第三十六章:背後下手第一百一十三章:皆大歡喜第二百六十一章:厲兵秣馬第一百七十九章:好事連連第四十九章:遭遇悔婚第二百八十四章:展望南海第二百三十三章:炮火外交第二百一十三章:趕去交貨第一百七十章:準備報復第一百四十五章:敝掃自珍第四十七章:督師召見第六百三十八章:慢慢挖掘第五百六十五章:等待廝殺第一百八十六章:吸引百姓第三百六十一章:高調進京第五百一十八章: 陣斬李九成第五十九章:吐氣揚眉第七百九十九章: 建奴打倭寇第四百二十一章:攻破瀋陽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恩賞第七百五十一章:監督機制第二百九十一章:撫寧縣丞第三百七十章: 高手暗戰第一百六十一章:搶運物資第一百二十七章:炮火覆蓋第一百四十章:顆粒歸倉
第五百五十三章:“戰神”會飛第四百二十八章:柳如是第三百七十六章:濱田事件第四百一十五章:誰主沉浮第一百四十六章:合作共贏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佈局第七十六章:耳目一新第二百九十一章:撫寧縣丞第六百五十章:討要公道第三百六十六章:時不我待第二十九章:和衷共濟第二十五章:建奴懵了第八百一十二章:厲害了,……第四百三十八章:撫寧難攻第七百四十二章:掛馬頭賣人肉第一百三十九章:此消彼長第二百五十四章:跟蹤追擊第四百一十二章:阿敏來戰第四百一十二章:阿敏來戰第六百六十九章:集中爆發第八十九章:醉得開心第三百七十五章:婉約江南第四百一十八章:兩面開花第一百零一章:戰鬥號角第八十八章:民族主義第二百零九章:我佛慈悲第七百零五章:打到印度洋第一百零四章:車載步兵第三百零三章:解圍寧遠第七百一十七章:捲土重來第五百九十七章:奪回琉球第六百六十章:徐霞客第一百六十章:處心積慮第七百八十三章:建奴要跑第八百五十四章:寧武郡王第六十三章:驚動奴酋第五百二十一章:包圍錦州第六百三十章:投資人第四百一十一章:兵分兩路第二百八十二章:回饋社會第六百三十二章:撤僑第三百七十章: 高手暗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強中取強第一百五十六章:看住老爺第二十七章:任重道遠第三百七十九章:開拓精神第五十八章:發現漏洞第六百五十章:討要公道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六百九十四章:逮張獻忠賞條褲子第二十一章:服從命令第二百七十五章:永遠的痛第四百七十二章:耕者有其田第五百一十三章:吳橋兵變第三百五十四章:海外建國第一百五十三章:同仇敵愾第三百四十二章:放虎歸山序章第三百六十章:真情流露第五百一十三章:吳橋兵變第五百一十五章:陰奴酋第四百九十九章:兩路夾擊第六百七十四章: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第二百一十八章:揚帆遠航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六百六十章:徐霞客第八百一十三章:疑竇重重第一百八十五章:醉翁之意第七百一十九章: 崇禎十三年第五百六十五章:等待廝殺第十八章:連升兩級第四百一十八章:兩面開花第二百九十五章:捷報頻傳第七百八十九章:平定遼東第三十六章:背後下手第一百一十三章:皆大歡喜第二百六十一章:厲兵秣馬第一百七十九章:好事連連第四十九章:遭遇悔婚第二百八十四章:展望南海第二百三十三章:炮火外交第二百一十三章:趕去交貨第一百七十章:準備報復第一百四十五章:敝掃自珍第四十七章:督師召見第六百三十八章:慢慢挖掘第五百六十五章:等待廝殺第一百八十六章:吸引百姓第三百六十一章:高調進京第五百一十八章: 陣斬李九成第五十九章:吐氣揚眉第七百九十九章: 建奴打倭寇第四百二十一章:攻破瀋陽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恩賞第七百五十一章:監督機制第二百九十一章:撫寧縣丞第三百七十章: 高手暗戰第一百六十一章:搶運物資第一百二十七章:炮火覆蓋第一百四十章:顆粒歸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