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打到印度洋

漫漫征途數千裡,軍紀嚴明的南下大軍不僅僅進行宣傳蠱惑,還會扶危濟困給度日艱難的老百姓希望。

有機會在老百姓面前展示,“戰神”菩薩兵一定深入人心,政治影響不容小覷,到了時機成熟之時,天下歸心不是想當然。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物資準備即刻緊鑼密鼓開始,江海聯運的效率很高。

交趾三熟的水稻田有勤懇勞作的漢民精耕細種,水利設施有政府不遺餘力投入,這裡糧食結餘連年增加。

黃勝再也不必爲糧食發愁,便利快捷的海運使得運輸成本和損耗可控,南通州、海州的筒倉糧庫以經存糧超過百萬石。

長江上,來往穿梭的大小船隻懸掛“華夏發展江海聯運”“大明操江提督”大旗,大量的獨輪車和糧食沿江而上送到漢口鎮,那裡是大軍出發地。

如此長征不是癡人說夢,三百多年前蒙古人都能夠做到,以“南明”體系的實力當然更加辦得到。

爲了充分利用內河水運的便捷,沿途的糧食補給點都選擇靠近大江、大河的城池。

半個月後,先頭部隊兩個營伍由顧山河帶領南下,帶上兩萬流寇青壯作爲隨軍勞力。

他們都是期盼成爲“戰神”鄉勇的積極分子,他們的任務是去洞庭湖畔常德府建立大軍補給基地。

屆時會有許多人由於工作認真、肯苦幹成爲鄉勇,表現突出之人被選拔爲輔兵也大有可能。

這個時代運輸難,難得讓現代人無法想象,水運是效率最高的存在。

之所以唐漢之時的絲綢之路發展到了宋朝、蒙元、明朝逐漸被海上絲綢之路取代,就是因爲陸運前路艱辛安全沒有保障成本不可控。

爲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長江流域洞庭湖支流可以通航的沅水當然要利用好,顧山河下一個任務是沿着沅水向西南前進,到達無法通航處再次建立一個大型補給基地。

這裡是沅州府黔陽縣,再往西就會進入雲貴高原,也就意味着運輸給養需要依靠獨輪車和馱馬。

那裡跑四輪馬車不現實,除非以後大力進行基礎建設投資,修建大馬路,才能夠提升陸運效率。

這不要緊,“南明”如今實力強大糧食充足,勞力多、獨輪車多、馬匹也很多,後勤工作絕對能夠保障。

況且即將奪回的信地,已經被東籲王朝經營得像模像樣,明軍可以就地打糧能夠節約太多進軍成本。

在佔領國用不着“餓死也不搶掠老百姓”,而是採取就食敵國一斗米可以節約本國一石糧食的方針政策。

就食於敵國,以戰養戰纔是善莫大焉,黃勝當然不會和東籲王朝那些反賊客氣,搶了大明的加倍還回來,吃了大明的連膽水都要吐出來。

殺了大明子民?嘿嘿!等着亡國滅種吧!

“戰神”軍隊是征服者,不是救世主,大軍從雲南出發會一直打到印度洋,把“南明”國土連成一片。

如此大戰不可能速戰速決,決勝的條件就是後勤保障。

黃勝會以每一家白送五畝水稻田而且免稅的巨大誘惑吸引沿途大明西南窮苦百姓南下移民。

這些人在鄉勇帶領下成爲運輸隊員,當然還會有太多投誠流寇參加。

獨輪車很適和山地運輸,有科學家考證,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其實就是獨輪車而已。

以後漫長山路上都會出現推着獨輪車運送糧食和物資的隊伍,即便一輛獨輪車僅僅能夠載重四五石糧食,但是這時只要有數量就會有質量,投入二十萬壯勞力十五萬獨輪車黃勝完全能夠做到。

後世老百姓能夠用獨輪車推出淮海戰役的勝利,那時天上還有飛機轟炸,地上還有還鄉團、土匪、潰兵襲擊,支前老百姓要承擔七八十萬戰士的糧食和軍需,他們都做到了。

崇禎十二年漢人運輸隊也能推出席捲東南亞開疆拓土的大勝仗。

這不是憑空想象,“南明”生產的獨輪車跟解放戰爭時老區百姓使用的相比,質量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爲那時老區人民的獨輪車居然大多數還是木頭輪子。

“南明”生產獨輪車已經形成流水線,輪子都類似於後世板車輪,都已經使用橡膠充氣輪胎。

從沅州府糧食物資集散地用獨輪車起運,四個壯勞力搭檔推三輛滿載五石糧食的車行程三千五百里到達目的地。

一路上都會有後勤部門專門修建的營地作爲落腳處,有維修車輛的門店,運輸隊員用不着自己造飯,只要留下糧食耗用即可。

晚上有現成的休息地,連開水都能夠在沿途得到供應。

運輸一次耗時接近兩個月,路上要消耗糧食足一石,也就意味着五石糧食出庫,到達目的地入庫數是四石。

黃勝從來都是科學管理,現在有了團隊運用民力更加會合理安排,因此不可能讓所有的獨輪車都滿載長途跋涉三千五百里到達目的地。

當然會考慮勞逸結合,以五天路程爲一個換載點接力前往目的地,運輸隊員一個組合四人推三輛車滿載走五天,接下來用四天推着空車回來繼續下一次運輸。

以十五萬輛獨輪車一年跑三四趟計算,二百萬石糧食的運輸任務完全能夠完成,運輸隊還不會太辛苦,比揹着沉甸甸的貨物跑茶馬古道爲商賈送貨的專業腳伕幸福多了。

這些糧食足以讓近一百萬軍民飽食,況且即將到達的地方又不是不毛之地,當地也有糧食產出,河裡有魚、山上有野味和山珍。

即將攻打的國度據說比較富庶,既然不窮那麼糧食肯定不缺,“南明”大軍就食與敵國應該不成問題。

黃勝不着急,進軍人馬陸續跟進,最後到達集結地克欽邦的位置應該就是後世緬甸的八莫附近。

克欽邦自唐、宋、大明以來都屬於中華故土,唐代屬於中國地方政權南詔國的領土,宋代屬於大理國的領土,包含江心坡地區、坎底地區、胡康地區,這些地方在滿清末年被英國佔領併入英屬緬甸。

謝謝一直支持的書友,謝謝你們的訂閱、打賞,謝謝你們不厭其煩投給小作月票、推薦票。封禁後二十幾天,回來了不少書友,也有不少新讀者來了,人氣恢復了一半。

第三十八章:解救漢民第四百五十五章: 幫助秦良玉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第六百五十六章:兄弟挺住序章第二百六十二章:尚武之風第五十二章:新的任務第七百九十章:佔領雅庫次克第一百一十一章:插手海貿第五百二十六章:建立制度第六百二十六章:不敢覬覦第六百九十三章:以武立國第一百五十章:歷史未變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八百一十八章:幹掉劉宗敏部第三百五十五章:東江來訪第五百二十八章:澳門迴歸第七十章:芳心竊喜第八百一十九章:賊兵崩潰第二百八十三章:喜上眉梢第五百五十章:夸父逐日第五百九十三章:以時間換空間第六百六十八章:只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第七百八十五章:死纏爛打第五百二十九章:漢人值得擁有第三百五十五章:東江來訪第二百七十五章:永遠的痛第九十章:又添猛兵第五百二十三章:異族戰士第六百五十一章:活捉賊將軍第七百三十一章:跟清軍死磕第四百一十二章:阿敏來戰第六百五十二章:罄竹難書第四百二十二章:斬草除根第二百零八章:血性迴歸第五百四十九章:天外飛仙第一百八十一章:動歪腦筋第一百八十二章:萬人空巷第一百九十一章:製造緊張第七百九十四章:佳期如夢第二十八章:朝中無人第九十三章:心有靈犀第五百三十三章:叛軍跑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魚皮韃子第五百二十二章:欣欣向榮第五百三十八章:封候非我意第六百八十一章:藩屬國第二十二章:佈置戰場第三百四十五章:祖國愛你第八百零九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五十九章:明軍鋪天蓋地而來第一百一十一章:插手海貿第一百一十七章:實力見長第三百七十九章:開拓精神第八十七章:淒涼無助第六百零三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七百八十四章: 窮追猛打第五百九十七章:奪回琉球第五百六十章:決一雌雄第一百七十四章:嚇得自殺第五百四十四章:結硬寨打呆仗第六百六十四章:利國利民第五百九十三章:以時間換空間第一百三十二章:各打各的第七百八十三章:建奴要跑第八百四十七章: “大順”朝的喪鐘第九十章:又添猛兵第五百六十八章: 斬獲頗豐第三百一十六章:建奴退兵第四百九十六章:穩紮穩打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六百二十章:“戰神”不好惹第十三章:再立新功第五百九十六章:討伐薩摩藩第二百六十八章:北方馬耕第三百七十七章:開拓眼界第四百八十五章:李代桃僵第二百六十章:回家過年第三百三十三章:歷史轉身第七百六十章: 韃子屠建奴第六百六十一章:南美洲第一百六十章:處心積慮第一百二十七章:直搗賊穴第六百五十一章:活捉賊將軍第七百四十九章:漢奸出使第五百一十八章: 陣斬李九成第五百一十一章:平戶藩不好打第八百一十章:歸順或者毀滅第七百一十七章:捲土重來第三百一十六章:建奴退兵第五百八十六章:殺伐果斷第二百六十六章:遼東換將第一百八十四章:轟動京師第四百一十一章:兵分兩路第二百五十三章:彰顯軍威第七百四十二章:掛馬頭賣人肉第七十六章:耳目一新第一百八十章:功課做足第七百零五章:打到印度洋第五百八十二章:馬六甲漢人值得擁有
第三十八章:解救漢民第四百五十五章: 幫助秦良玉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第六百五十六章:兄弟挺住序章第二百六十二章:尚武之風第五十二章:新的任務第七百九十章:佔領雅庫次克第一百一十一章:插手海貿第五百二十六章:建立制度第六百二十六章:不敢覬覦第六百九十三章:以武立國第一百五十章:歷史未變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八百一十八章:幹掉劉宗敏部第三百五十五章:東江來訪第五百二十八章:澳門迴歸第七十章:芳心竊喜第八百一十九章:賊兵崩潰第二百八十三章:喜上眉梢第五百五十章:夸父逐日第五百九十三章:以時間換空間第六百六十八章:只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第七百八十五章:死纏爛打第五百二十九章:漢人值得擁有第三百五十五章:東江來訪第二百七十五章:永遠的痛第九十章:又添猛兵第五百二十三章:異族戰士第六百五十一章:活捉賊將軍第七百三十一章:跟清軍死磕第四百一十二章:阿敏來戰第六百五十二章:罄竹難書第四百二十二章:斬草除根第二百零八章:血性迴歸第五百四十九章:天外飛仙第一百八十一章:動歪腦筋第一百八十二章:萬人空巷第一百九十一章:製造緊張第七百九十四章:佳期如夢第二十八章:朝中無人第九十三章:心有靈犀第五百三十三章:叛軍跑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魚皮韃子第五百二十二章:欣欣向榮第五百三十八章:封候非我意第六百八十一章:藩屬國第二十二章:佈置戰場第三百四十五章:祖國愛你第八百零九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五十九章:明軍鋪天蓋地而來第一百一十一章:插手海貿第一百一十七章:實力見長第三百七十九章:開拓精神第八十七章:淒涼無助第六百零三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七百八十四章: 窮追猛打第五百九十七章:奪回琉球第五百六十章:決一雌雄第一百七十四章:嚇得自殺第五百四十四章:結硬寨打呆仗第六百六十四章:利國利民第五百九十三章:以時間換空間第一百三十二章:各打各的第七百八十三章:建奴要跑第八百四十七章: “大順”朝的喪鐘第九十章:又添猛兵第五百六十八章: 斬獲頗豐第三百一十六章:建奴退兵第四百九十六章:穩紮穩打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六百二十章:“戰神”不好惹第十三章:再立新功第五百九十六章:討伐薩摩藩第二百六十八章:北方馬耕第三百七十七章:開拓眼界第四百八十五章:李代桃僵第二百六十章:回家過年第三百三十三章:歷史轉身第七百六十章: 韃子屠建奴第六百六十一章:南美洲第一百六十章:處心積慮第一百二十七章:直搗賊穴第六百五十一章:活捉賊將軍第七百四十九章:漢奸出使第五百一十八章: 陣斬李九成第五百一十一章:平戶藩不好打第八百一十章:歸順或者毀滅第七百一十七章:捲土重來第三百一十六章:建奴退兵第五百八十六章:殺伐果斷第二百六十六章:遼東換將第一百八十四章:轟動京師第四百一十一章:兵分兩路第二百五十三章:彰顯軍威第七百四十二章:掛馬頭賣人肉第七十六章:耳目一新第一百八十章:功課做足第七百零五章:打到印度洋第五百八十二章:馬六甲漢人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