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臘月,遙遠的石柱土司官衙後堂,秦良玉和幾位孃家子侄秦拱明、秦擁明等等在聽馬香菱讀馬祥麟、秦翼明的來信。
七千石柱子弟在遼東參戰,家鄉父老當然牽腸掛肚,秦良玉自然不例外。
況且還有渾河血戰的陰影揮之不去呢。秦良玉乃是具備實戰經歷的女將軍,她自然知道建奴的戰鬥力,每每有遼東來信她都第一時間讓馬香菱細細讀。
以前遙遠的遼東跟四川聯絡,非動用官驛不可,尋常人要郵寄書信恐怕不太現實。由於有了黃家的江海聯運,又有了“華夏郵局”,普通戰士都可以花十文錢把書信寄到親人手中,甚至可以郵寄匯票給妻兒。
介於七千白桿兵在遼東戰鬥,“華夏郵局”特意推出特快專遞,有新式哨馬船專門通郵,不到二十天就能夠把書信送到四川石柱,回信順江而下十一二天足以。
聽女兒讀完來信,秦良玉知道明軍人馬目前還僅僅處於和建奴對峙階段,明軍在南國公指揮下小小便宜了幾把而已。
秦良玉道:“南國公用兵真不簡單!建奴剛剛對上陣就開始吃虧,黃大人居然能夠派人飛進錦州城傳遞消息,不可思議太不可思議啊!”
秦拱明滿臉嚮往道:“兄長來信也不說清楚如何飛進錦州城,真想親眼見見如此神奇之事啊!”
馬香菱紅着俏臉道:“娘,可惜您沒有跟南國公並肩作戰,他真的是如假包換的“戰神”,什麼意想不到的點子都想得出來,打仗絕對能夠算無遺策,每次都能夠在戰士傷亡有限的情況下取得巨大戰果。“
秦良玉似笑非笑瞧着女兒道:“因此你們就自作主張送了一千石柱子弟給了黃大人?”
馬香菱撒嬌道:“娘,人家南國公可沒虧待咱家,你瞧着咱們帶回來的四門鋼炮不也是樂得合不攏嘴麼。”
黃勝爲了謝謝秦家兄弟留下一千白桿兵,送了四門六磅野戰滑膛炮和三百支滑膛槍給他們,還派了二十幾位教習來到石柱幫忙訓練火器部隊,秦良玉對這些火器愛不釋手,對黃家教習禮敬有加。
秦良玉承認道:“那四門火炮真是好東西,關鍵是幾個人就能拆卸開用獨輪車推着走,有了這個大殺器,以後攻擊叛軍盤踞的山寨,我石柱子弟要少犧牲多少啊!”
馬香菱道:“南國公對咱家沒的說,那些火槍多好啊,不用點火繩直接就能打響,那些來石柱的黃家教習不僅人人有本事還不拿架子,咱們的白桿兵都喜歡黃家派來的人……。”
秦良玉發現女兒這一次回家老是心不在焉,經常談論黃勝,開口閉口都是誇讚,心裡有了察覺。
只是可惜這位黃勝大人已經位極人臣,家中嬌妻美妾可謂左擁右抱,自己的女兒恐怕註定癡心妄想了。
秦良玉看着自己的女兒,心裡嘆息,道:“香菱,孃親從來不逼你嫁人,可你馬上就滿二十歲了,也要自己拿定主意!有些事往往都是飄渺虛無,你不能着相啊!”
馬香菱滿臉通紅,低着頭良久,驀然堅定道:“孃親,女兒想帶着本部人馬去遼東追隨哥哥參戰,求您恩准。”
秦拱明、秦擁明上一次跟着黃勝打仗痛快極了,見表妹開口相求,兩人馬上也要求去遼東追隨父兄作戰。
秦良玉這兩年手頭寬裕了不少,這完全得益於和黃家合作做生意,遼東有自己的子侄即將惡戰建奴,她其實也很牽掛。
朝廷根本沒有再次行文調石柱兵增援,她當然不能私自出兵,她想了想,決定派遣女兒和兩個侄子帶上五百人以押運家鄉父老勞軍物品的名義順江而下轉海路去山海關。
看着馬香菱興奮的摸樣,秦良玉不由得幻想南國公黃勝早日進郡王爵位,她早就看出來自己女兒對那位“戰神”暗生情愫。
只是堂堂石柱土司的嫡出千金如何能夠做妾,即便嫁給南國公爲妾也不行,可是如果得一個側王妃的身份就可以考慮。
秦良玉其實相當欣賞黃勝,如果這位名滿天下的奇男子能夠成爲自己的女婿當然是美事一樁,她決定不管女兒,一切看天意。
京師英國公府邸熱鬧非凡,吳襄、朱大成等等勳貴在這裡尋歡作樂。
酒過三巡吳襄提議道:“幾位小公爺、小侯爺,本爵想拉上大家在年前去遼東走一遭,不知你們有沒有這個膽子?”
朱大成瞟了吳襄一眼道:“伯爺在遼東爬冰臥雪跟建奴惡戰幾年,咱們兄弟都有耳聞,可是我等兄弟也不是樣子貨,咱們都曾經去過遼東兩次,每一次都立功而還。去就去難道區區建奴還奈何得了我大明‘戰神’?”
吳襄道:“在京師日子過得淡如水,本爵準備出關耍耍,咱們號召勳貴慷慨解囊,準備一些勞軍物資在年底前送去山海關,想必天子會很高興,北直隸軍民一定也會挑大拇指。”
張之極道:“好主意,銀子花不了幾個,好名聲會撈一大串,可行!可惜我去不成,如今有官職在身由不得自己啊!只能看着你們去遼東混軍功嘍!”
朱大成放下酒杯道:“去,當然要去,哥兒幾個別喝酒了,咱們分頭通知各做準備,出發時再次搞得滿城風雨如何?”
一衆紈絝來了精神,他們分頭行動出錢捐物效率奇高。
因爲這一次他們實力完全不同,有了商人將軍吳襄,一應事務、錢糧調度都有章有法,由此可見吳襄打仗很不行,做個管理後勤的將軍綽綽有餘。
勳貴湊了一千多馬車準備出關慰勞將士的消息傳到紫禁城,崇禎皇帝龍顏大悅,高調頒旨嘉勉出錢糧的諸多勳貴,他還號召所有官宦助餉。
可惜文武大臣吝嗇得很,收效甚微,戶部沒有得到多少捐贈銀兩。
但是有兩筆募捐能夠入眼,一筆是藍尚儀以劇組名義積極響應皇帝號召捐資五萬枚華夏通寶銀幣,一筆是朝鮮信海君委託“華夏大錢莊”捐助八萬枚銀幣。
崇禎皇帝見文官武將一個個不肯舍財,而朝鮮的信海君和一個劇組毫不猶豫慷慨解囊,他不由得對文武大臣灰心失望。
朱由檢細想想沒有黃勝在時的遼東,朝廷文官武將避之猶恐不及,現在建奴兵臨錦州城下,一衆勳貴居然自己出銀子巴巴的跑去忠明堡勞軍。
崇禎搖頭嘆息,人和人真的不好比啊!他此時心裡也是亂如麻,黃勝的形象在他心裡總是揮之不去,他知道黃勝乃是能臣、實幹家,可是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