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去日本海

黃勝有了錢糧,不僅在自己體系內投資拉動內需,還在大明的許多州府大興土木,一個個“華夏大錢莊”拔地而起,一座座大劇院爭奇鬥豔。

京師外城的大劇院主體建築已經完成,內裝修也即將完工馬上將要投入使用,這個地標建築落成帶動周邊地價漲了一倍都不止。

緊靠大劇院的地皮當然被黃家預先拿下,修建的“華夏大錢莊”京師外城分號已經對外營業。

同時修建的臨街商鋪還沒有完成就銷售一空,賺了多少沒人知道,反正幾十艘戰船的建造銀子有了着落。

黃勝修建錢莊、劇院包括周邊商鋪的模式和後世的萬達廣場異曲同工,投資獲得回報的準確率遠遠地高於萬達廣場,目前百分百,獲利每一次都能夠翻倍。

這完全得益於大明政府沒有從地皮費裡厚顏無恥的拿去了大頭,又沒有後世諸多不一而足的稅費。

黃家不僅僅賺了銀子,還直接帶動了城市規劃新理念,大明城池的衛生管理向好的趨勢發展,特別是南直隸的城池,糞便成堆垃圾遍地的景象根本不可能出現。

疫病流行源於髒亂差,改善了居住條件,搞好了環境衛生就會較好的遏制時疫蔓延。黃勝可以打包票,自己的領地大規模爆發鼠疫的可能性全無。

黃家廣納人才,黃勝佈置軍情處特工在各地尋訪大工匠和名醫。

由於家主無比重視工匠,給了這些在大明地位卑賤的匠戶足夠的尊重,還給了他們依靠勞動和發明創造獲取財富的機會。

上行下效民間廣泛傳播,黃家厚待工匠的名聲大噪,在大明沿海簡直是家喻戶曉。

太多有一技之長的工匠主動投靠,一大家子被拖累無法逃跑的工匠只要能夠聯絡到“華夏大錢莊”的工作人員就完事大吉。

因爲牛皮哄哄的南安侯家丁指名道姓要幾戶工匠,地方上誰敢說半個不字。太多大明的城門口貼着南安侯黃家招募工匠、醫生、水手的告示,投效黃家的人民絡繹不絕。

去年春天,負責南直隸軍情處的易發才推薦了一位名醫來到黃家工作。

這位江南名醫姓吳名有性,字又可,號淡齋,是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他就是《溫疫論》的編撰人,當然此時他還沒有寫出這部醫學鉅著。

吳又可來到黃家灣島已經獨立出來的醫科專業學校,本來只不過答應易發纔來看看而已的他被這裡吸引了。

黃家醫科學校如今有試驗醫院十幾家,醫生有三四百,學校在讀的學生有八百多,在實習的學生有二百餘。

胡建亞已經是校長,他親自接待吳又可,根本不敝掃自珍,大大方方帶他參觀學校和醫院,並且展示諸多研究成果。

根本無需多言,這位具備“醫者父母心”的江南名醫樂滋滋留在黃家教書育人的同時還每天坐診,他把未完成的幾部醫書拿出來跟胡建亞等等資深醫務工作者共同探討。

像吳又可這樣的大明名醫黃家已經挖來了好幾十,自己體系培養的中西合璧醫務工作者又有幾百,他們互相學習融會貫通,實力自然蒸蒸日上。

有了團隊,有了超時代的理念、有了領先世界的醫務技術,最重要的是有不設上限的資金扶持,黃家對流行病的研究突飛猛進。

黃勝懂得如何提高黃家醫務工作者的整體水平,首先不能閉門造車,醫術的提高是建立在成功治癒許多病人的基礎上。

因此黃家體系每一位有教學任務的優秀醫生每年都要去基層醫院坐診,各地醫院的醫生不定期回學校深造。

遇到疑難雜症都要進行會診,無論是否成功救治都要把經過和得失形成文字。

現在的黃家灣島、“華夏島”和舟山島的醫院已經名聲大噪,許多病人根本不是黃家體系人民,而是大明商人的家眷爲了求醫問藥特意尋來住院治療。

現在領地多了,人口暴增,海南島、交趾的醫院也在絡繹不絕的開設之中,太多完成實習的畢業生走向治病救人的偉大工作崗位。

————

崇禎四年十一月底,黃明理帶着爲數不多的新式戰艦來到“華夏島”。

趙時敏去海南島、交趾轉了一圈也回來了,他知道“華夏島”這個領地太重要,不敢外出太久。留下了一部分大師傅和設計師在海南島的新船塢建造“驅逐艦”。

“華夏島”有太多戰士的家眷在這裡工作、生活,現在島上所有的工廠和作坊都在盈利,商貿已經形成規模,各國商船絡繹不絕。

如此富庶且商業繁榮的地方會有不少宵小覬覦,來往的外國商船如果發現有機可乘,也不會介意來打劫一把跑路。

這裡是趙時敏姐弟的心血,姐姐剛剛生產不久,不能太操勞,他當然放心不下,總要時時刻刻看着纔會安心。

黃明理拉着趙時敏詳詳細細問了家主奪取交趾的戰況,得知那裡已經被完全拿下興奮不已,他知道交趾大着呢,黃家得到了這個地盤已經有了一箇中等國家的實力。

趙時敏得知黃明理要去支援李國助海戰倭寇,決定把新下水的戰船和“華夏島”留守的新式戰船交與黃明理指揮,把今年畢業剛剛服役的海軍水手炮手全部充實到各艦,兵力足夠。

趙時敏留下韓寬的騎兵把總留守,讓黃明理把馬五的火槍手把總全部帶上,肖長貴的炮兵帶去一半。

韓寬他們駐守“華夏島”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半,有了這些時間當然會訓練出太多熱兵器部隊,最關鍵的條件是兵源素質一年好於一年,這完全得益於黃家普及教育。

現在由於實力大不相同,學校已經開辦了許多,學期也相應增加,可不是剛開始完全是速成,僅僅以識字會簡單算術爲主。

現在黃家體系依舊提供免費教育,基本教育由兩三年變成了足六年,三年是小學、還有三年是高小。

三年中學也是免費但不是普及教育,而是通過考試擇優錄取,中學畢業願意繼續深造通過考試升入大學依舊是免費。

孩子們無論男女滿七週歲必須入學,新移民的孩子超過了入學年齡也必須入學,低於十四歲一樣在學校從讀一年級開始,超過十四歲就需要去成人夜校專門開辦的少年班讀書識字。

古代所謂的十年寒窗而已,黃家一箇中學生就實打實苦讀九年,學到的知識恐怕比秀才、舉人多出太多。大學生都會學習十二年,以後這些人走向工作崗位會給大明帶來什麼樣的新景象?

知識改變命運不是空談,科學改進生產力不是夢想,學生們接受了黃勝務實、實用的教育和培養,他們讓漢文明繼續傲立世界之巔大有可能。

黃家所有的學校都進行軍訓,孩子們才十一二歲就有許多會打燧發槍,人人都聽得懂號鼓,都知道服從命令聽指揮。

有了好兵源,馬五、韓寬幾個帶着一千餘戰士這段時間成功訓練了太多鄉勇和輔兵。

去年十月份出動了一萬三千高級鄉勇去交趾參戰,如今“華夏島”又有了五千中級鄉勇通過考試成爲了高級鄉勇。

第一百四十三章:羣衆運動第二百八十一章:巧取豪奪第一百二十章:逗海盜玩第七百一十三章:拉一批打一批第二百九十一章:撫寧縣丞第二百六十三章:加強教育第七百三十九章:集結兵馬第四百八十二章:秋季攻勢第六百七十九章:末路狂飆第二百七十二章:製造噱頭第六百零一章: 華夏發展第四百九十六章:穩紮穩打第六百三十六章:捨得第三十七章:大明萬勝第三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命第一百四十四章:勞動改造第三百三十章:絕處逢生第一百二十五章:輕取敵船第二百七十四章:玩玩政治第二百八十二章:回饋社會第五章:血戰建奴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佈局第七百零九章:摧枯拉朽第二百四十七章:如此好箭第二百二十章:搶海盜船第五百四十八章:將要高飛第六百八十章:軍民魚水情第五百七十六章:衝殺蒙古右營第九章:小小隊伍第七百八十四章: 窮追猛打第四百四十三章:遊擊建奴第十四章:曲高和寡第八百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零六章:巡航艦第三百二十七章:黃雀在後第六百六十八章:只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第六百五十七章: 緊張刺激第三百七十一章:再次出海第六百六十九章:集中爆發第六百一十六章:舍財保命第四百七十二章:耕者有其田第六百八十三章:黃袍加身第五百三十一章:崇禎期待第一百一十五章:草原立威第三百五十九章:喜得千金第二百零七章:如蒙大赦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一百零六章:風聲鶴唳第二百四十一章:有了追求第六百章:別惹大明第二百零九章:我佛慈悲第六百零八章:進爵瓊崖郡王第六章:虛驚一場第六百七十九章:末路狂飆第八百五十六章:九月十八日第二百五十三章:彰顯軍威第八百零七章:迎接新的曙光第五百三十三章:叛軍跑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魚皮韃子第五百五十一章:嚴防死守第六百四十二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八百三十二章:情義無價第一百二十六章:明軍剿寇第七百九十二章:有糧自安第二百四十五章:目標出現第一百一十六章:終成眷屬第一百零六章:風聲鶴唳第一百三十四章:暗流涌動第六百零九章:一方樂土第八百一十九章:賊兵崩潰第十七章:技術人才第六百七十八章:圍殲多鐸第三百一十章:寸土必爭第三百五十四章:海外建國第三百七十三章:初具規模第一百零三章:天下表率第七百零七章:窮追猛打第一百九十四章:十室九空第七百三十章:福祿湯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益共享第六百一十九章: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九十三章:謀事在人第七百四十四章: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五百四十八章:將要高飛第四百章:雨季行軍第七百五十八章:不能分裂國家第三百三十六章:埋下伏筆第八百三十二章:情義無價第三百零三章:解圍寧遠第五百九十二章:靜觀其變第七百三十七章:英明神武的王第六百八十一章:藩屬國第三百三十七章:秋毫無犯第七百七十六章:奪取旅順口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二百一十七章:美麗家園第二十九章:和衷共濟第四十章:哭笑不得第五百五十七章:人不能比人第一百二十六章:明軍剿寇
第一百四十三章:羣衆運動第二百八十一章:巧取豪奪第一百二十章:逗海盜玩第七百一十三章:拉一批打一批第二百九十一章:撫寧縣丞第二百六十三章:加強教育第七百三十九章:集結兵馬第四百八十二章:秋季攻勢第六百七十九章:末路狂飆第二百七十二章:製造噱頭第六百零一章: 華夏發展第四百九十六章:穩紮穩打第六百三十六章:捨得第三十七章:大明萬勝第三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命第一百四十四章:勞動改造第三百三十章:絕處逢生第一百二十五章:輕取敵船第二百七十四章:玩玩政治第二百八十二章:回饋社會第五章:血戰建奴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佈局第七百零九章:摧枯拉朽第二百四十七章:如此好箭第二百二十章:搶海盜船第五百四十八章:將要高飛第六百八十章:軍民魚水情第五百七十六章:衝殺蒙古右營第九章:小小隊伍第七百八十四章: 窮追猛打第四百四十三章:遊擊建奴第十四章:曲高和寡第八百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零六章:巡航艦第三百二十七章:黃雀在後第六百六十八章:只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第六百五十七章: 緊張刺激第三百七十一章:再次出海第六百六十九章:集中爆發第六百一十六章:舍財保命第四百七十二章:耕者有其田第六百八十三章:黃袍加身第五百三十一章:崇禎期待第一百一十五章:草原立威第三百五十九章:喜得千金第二百零七章:如蒙大赦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一百零六章:風聲鶴唳第二百四十一章:有了追求第六百章:別惹大明第二百零九章:我佛慈悲第六百零八章:進爵瓊崖郡王第六章:虛驚一場第六百七十九章:末路狂飆第八百五十六章:九月十八日第二百五十三章:彰顯軍威第八百零七章:迎接新的曙光第五百三十三章:叛軍跑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魚皮韃子第五百五十一章:嚴防死守第六百四十二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八百三十二章:情義無價第一百二十六章:明軍剿寇第七百九十二章:有糧自安第二百四十五章:目標出現第一百一十六章:終成眷屬第一百零六章:風聲鶴唳第一百三十四章:暗流涌動第六百零九章:一方樂土第八百一十九章:賊兵崩潰第十七章:技術人才第六百七十八章:圍殲多鐸第三百一十章:寸土必爭第三百五十四章:海外建國第三百七十三章:初具規模第一百零三章:天下表率第七百零七章:窮追猛打第一百九十四章:十室九空第七百三十章:福祿湯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益共享第六百一十九章: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九十三章:謀事在人第七百四十四章: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五百四十八章:將要高飛第四百章:雨季行軍第七百五十八章:不能分裂國家第三百三十六章:埋下伏筆第八百三十二章:情義無價第三百零三章:解圍寧遠第五百九十二章:靜觀其變第七百三十七章:英明神武的王第六百八十一章:藩屬國第三百三十七章:秋毫無犯第七百七十六章:奪取旅順口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二百一十七章:美麗家園第二十九章:和衷共濟第四十章:哭笑不得第五百五十七章:人不能比人第一百二十六章:明軍剿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