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敝掃自珍

忙完了整編,安頓了沒有補充進黃傢俬兵的一千多被解救的漢民,給他們都量體裁衣安排了工作。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手藝好的鐵匠,許多都是家傳手藝。黃勝爲了打消技藝出衆手藝人敝掃自珍的狹隘心理,給出了厚賞。

黃家每一位大師傅成功帶出一位手藝過關的徒弟,將會獲得這個徒弟一輩子的孝敬,具體體現方式由工廠領導通過黃家發放的帶徒賞銀來完成,以一個徒弟每個月給二錢銀子的標準執行。

這就意味着,如果大師傅有十個徒弟出師,他每個月就會平白多出二兩銀子的收入,而且是永遠,哪怕大師傅死了,只要徒弟還活着,還在替黃家工作,大師傅的家屬都會按月領到黃家工廠發放帶徒弟的賞銀。

少年火槍手以最快的速度,採取了多種多樣的宣傳方式,把這個政策宣傳到了每一個人的心裡,現在黃家兩個島嶼上的師傅都改變了觀念,人人都爭着備案選靈巧的徒弟。

黃勝現在有錢所以有個性,他選擇善待每一位技術工人,推出了一系列獎勵手段,提出有效技術革新方案的賞、有了發明創造的賞、給黃家提出來合理性建議的賞、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的也賞……。

總而言之一句話,厚待優秀產業工人,逼迫他們讀書識字,以後走工業強國的路子時纔會有忠誠可靠的中堅力量。

黃家兩個島嶼上的所有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在不愁溫飽的前提下,在安全的環境中,在其樂融融的氛圍裡,人人都在爲黃家的強大添磚加瓦。

這些人都經過兵荒馬亂生離死別,他們再也不想流離失所了,大家都知道黃家必須強大,自己才能幸福,共同利益產生的凝聚力當然是空前的。

大家自發盡心盡力工作的結果就是‘黃家出品必是精品’。無論是盔甲、燧發槍又或者是香皂禮盒和四輪馬車等等都是質量頂呱呱。

繳獲的兩艘大戰船留在黃家灣島的船塢在工作熱情飽滿的能工巧匠精雕細琢下改造升級,主要是加固和提速。

黃家已經成功改造升級了六艘草撇船,十艘馬船,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這一次還是趙時敏帶着技術團隊親自完成。

在沒有自己建造的主戰艦開始服役的情況下,黃勝對這兩艘戰船寄予厚望。

設計要求是這樣,寬大的船頭和船尾各安裝一門六磅銅芯鐵炮,火炮底座在鐵軌上可以一百九十度自由轉向。

全鋼底座設計承受五千斤後座力的彈簧減震十六個,如此一來大炮簡直就如同在席夢思上開火,對船體的傷害值可以忽略不計了。

左右舷一共六門六磅銅芯鐵炮和四門孫元化督造的四磅火炮,炮艙隱藏在甲板下,可以通過軌道和帶減震的底座轉向集中到一舷同時開火。

如此改造是爲了最大化利用爲數不多的火炮,掩護登陸作戰時,通過壓艙石調節船體的平衡,理論上可以有八門六磅炮四門四磅炮同時射擊。

因爲每一門炮都有專用加了彈簧減震的底座,後座力對船體的傷害小了太多,火炮齊鳴之時,船身的抖動也會減小了許多。

如此改造後的戰船還低調得很,因爲只有尾炮和船頭炮佈置在甲板之上,兩舷十門火炮都安裝在甲板下面的專用炮艙裡,炮口都有可以關閉的小炮門,開炮時打開炮門推出火炮炮管射擊。

打完炮彈拉回來裝填,由於配合了軌道,一個人都能夠把近兩千斤的六磅炮拉回來裝填,然後推出去射擊。當然這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如此,六磅炮配備的炮手是三人。

黃家訓練炮手可不是單一的會打炮就行,他們都要成爲多面手,每人都要學會操作戰船當水手,會打擡槍魯密銃。

一個人必須完全能夠獨立完成六磅炮的裝填,推送到射擊位、瞄準、放炮,拉回,清膛,繼續裝填等等整個開炮流程。

改造中的海盜船被黃勝命名爲‘遼陽號’、二號福船叫做‘海州號’。

節約了四門六磅銅芯鐵炮,已經安裝了一門在黃勝這一次開來黃家山島的‘廣寧號’船頭。其他三門也在給留在黃家灣島的‘蓋州號’、‘金州號’、‘復州號’三艘草撇船改造升級。

黃勝特地在海上讓王連發用船頭六磅炮以不同的角度射擊,發現這樣的設計,船頭火炮完全可以在和敵船平行時,打到敵船的任何一個目標。

開炮時已經沒有了未安裝減震底座前那一種驚天動地的感覺。

經過親眼所見,黃勝對黃家以後的戰艦更加有信心了,一億多漢人的大明,能工巧匠何其多也,只不過有些創造性的點子他們沒有想到又或者沒有銀子去試驗而已。

自己沒有製造實踐,但是有許多見識啊!只要提示這些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給他們一個建議再給不計成本的銀子,他們就會給黃家帶來一個奇蹟。

黃勝帶着‘廣寧號’戰船來到了黃家山島。完全沒想到已經有兩人在島上等他了,原來是吳襄帶着李公子登島拜訪。

黃家山島戒備森嚴,在碼頭修建了一個獨立的院落接待來往送貨、拿貨的船主,不許任何來島上的人瞎溜達。

吳襄兩人被看着一點也不介意,他們是有見識的人,看到這裡的軍人和鄉勇都是衣甲鮮明精神抖擻,對於外來之人防範得如此嚴格,對黃家更放心了。

李公子對吳襄道:“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吳將軍果然好眼力,我家管事李二把那個黃大人已經說成了天神下凡了,如今到了黃家的地盤才知道名副其實矣。”

“這裡還不是黃家的全部,在登萊還有一個更大的海島呢,以後咱們的海船由那裡出發豈不是可以少帶許多給養。”

“唉!形勢比人強,明年黃大人的份額恐怕要翻倍才行啊!”

“饒是如此,有了黃大人的猛兵護航,咱們的福船根本不需要武裝,隨隨便便再拉兩條來入夥跑倭國,給黃大人一半增加的份額咱們還會多了許多好處有什麼不好?”

“吳將軍的意思是讓黃大人出五萬兩本錢?這恐怕多了些吧?”

吳襄冷笑道:“黃大人多精明,五萬兩恐怕只是本官想當然了,反正本官只是牽頭人,具體談成什麼結果李公子自己看着辦吧!”

李公子是前閣老李三才的孫子輩,叫李文友,讀書不行,做生意是把好手。

他見吳襄臉色不太好,陪着笑臉道:“吳將軍,李家跟你合作多年,這一次你無論如何也要幫着美言幾句,學生也很難做,畢竟合夥的家族都不是省油的燈啊!”

本書起點首發,如果各位看官覺得本書還行,請到給本書投一下免費的推薦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節回報給書友們!

第九十三章:心有靈犀第七百零一十二章:劍指曼德勒第六百六十六章:傳子傳孫第二百一十八章:揚帆遠航第五百六十二章:絕不拖欠第六百一十一章:流民四起第五百零七章:團團包圍第一百一十二章:老奴將死第二百零七章:如蒙大赦第五十章:主僕易嫁第二十二章:佈置戰場第二百三十五章:樂翻天了第二百七十二章:製造噱頭第八百二十一章: 活捉劉宗敏第五百二十九章:漢人值得擁有第八百一十八章:幹掉劉宗敏部第四百一十五章:誰主沉浮第五百二十七章:光復海南島第九十一章:受益匪淺第五百四十六章:斥候戰小勝第二百九十三章:小有斬獲第三百八十六章:情報收集第五百一十二章:這幫混賬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第六百四十一章:捨生取義第五百二十三章:異族戰士第九十七章:公然舞弊第八百四十八章:不光彩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七百三十二章:鬆錦大會戰第一百四十七章:爭搶屯糧第七百二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七百一十九章: 崇禎十三年第七十五章:愛來不來第七百七十五章:四方佈置第三百零八章:刺激奴酋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捲遼東第二百七十七章:皇帝要來第八十四章:姐姐妹妹第六百二十三章:龍旗飄揚第一百六十三章:再生父母第八百四十九章:崇禎痛毆李自成第四百八十四章:敢於搏前程第三百八十一章:四李分朝第六百三十二章:撤僑第八百一十一章:巾幗英雄第七百三十章:福祿湯第七百七十四章:陳圓圓第四百七十八章:勇於任事第二百四十六章:未來可汗第二百六十九章:久別重逢第三百九十八章:宋末三傑第六百七十章:惡性循環第五百七十八章:皇帝放心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手癢難耐第三百章:再次小勝第四百二十一章:攻破瀋陽第四百八十一章:廣西狼兵第九十五章:解放小腳第七十六章:耳目一新第五百七十九章:流放海南島第三百八十四章:不做孫子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絕軍閥第五百八十四章:走馬換將第三百五十五章:東江來訪第六百八十七章:訓練內操第二百七十三章:遊說信王第三百一十六章:建奴退兵第五百四十四章:結硬寨打呆仗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古奴才第七十四章:好詞好曲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恩賞第七百三十三章:反常即爲妖第二百三十章:連戰連捷第七十二章:黃公子賞第七百二十八章:崇禎十四年第四十章:哭笑不得第五百八十五章:全面進攻第七百七十六章:奪取旅順口第四百一十四章:誰更悍勇第一百零七章:好事多磨第七百零四章:三宣六慰第三百二十八章:關門打狗第二百八十二章:回饋社會第五百二十七章:光復海南島第七百六十八章:軍火貿易第八百三十二章:情義無價第七百六十七章:印度洋海盜猖獗第九十七章:公然舞弊第一百三十七章:城市巷戰第八百五十三章:剮了闖賊過年第一百五十七章:時光荏苒第四百八十一章:廣西狼兵第七百七十九章: 風水輪流轉第三百零六章:實而虛之第六百六十章:徐霞客第六百一十三章:中原糜爛第五十四章:四輪馬車第八百四十一章:大明中興大帝第三百零二章:人心思歸
第九十三章:心有靈犀第七百零一十二章:劍指曼德勒第六百六十六章:傳子傳孫第二百一十八章:揚帆遠航第五百六十二章:絕不拖欠第六百一十一章:流民四起第五百零七章:團團包圍第一百一十二章:老奴將死第二百零七章:如蒙大赦第五十章:主僕易嫁第二十二章:佈置戰場第二百三十五章:樂翻天了第二百七十二章:製造噱頭第八百二十一章: 活捉劉宗敏第五百二十九章:漢人值得擁有第八百一十八章:幹掉劉宗敏部第四百一十五章:誰主沉浮第五百二十七章:光復海南島第九十一章:受益匪淺第五百四十六章:斥候戰小勝第二百九十三章:小有斬獲第三百八十六章:情報收集第五百一十二章:這幫混賬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第六百四十一章:捨生取義第五百二十三章:異族戰士第九十七章:公然舞弊第八百四十八章:不光彩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七百三十二章:鬆錦大會戰第一百四十七章:爭搶屯糧第七百二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七百一十九章: 崇禎十三年第七十五章:愛來不來第七百七十五章:四方佈置第三百零八章:刺激奴酋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捲遼東第二百七十七章:皇帝要來第八十四章:姐姐妹妹第六百二十三章:龍旗飄揚第一百六十三章:再生父母第八百四十九章:崇禎痛毆李自成第四百八十四章:敢於搏前程第三百八十一章:四李分朝第六百三十二章:撤僑第八百一十一章:巾幗英雄第七百三十章:福祿湯第七百七十四章:陳圓圓第四百七十八章:勇於任事第二百四十六章:未來可汗第二百六十九章:久別重逢第三百九十八章:宋末三傑第六百七十章:惡性循環第五百七十八章:皇帝放心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手癢難耐第三百章:再次小勝第四百二十一章:攻破瀋陽第四百八十一章:廣西狼兵第九十五章:解放小腳第七十六章:耳目一新第五百七十九章:流放海南島第三百八十四章:不做孫子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絕軍閥第五百八十四章:走馬換將第三百五十五章:東江來訪第六百八十七章:訓練內操第二百七十三章:遊說信王第三百一十六章:建奴退兵第五百四十四章:結硬寨打呆仗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古奴才第七十四章:好詞好曲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恩賞第七百三十三章:反常即爲妖第二百三十章:連戰連捷第七十二章:黃公子賞第七百二十八章:崇禎十四年第四十章:哭笑不得第五百八十五章:全面進攻第七百七十六章:奪取旅順口第四百一十四章:誰更悍勇第一百零七章:好事多磨第七百零四章:三宣六慰第三百二十八章:關門打狗第二百八十二章:回饋社會第五百二十七章:光復海南島第七百六十八章:軍火貿易第八百三十二章:情義無價第七百六十七章:印度洋海盜猖獗第九十七章:公然舞弊第一百三十七章:城市巷戰第八百五十三章:剮了闖賊過年第一百五十七章:時光荏苒第四百八十一章:廣西狼兵第七百七十九章: 風水輪流轉第三百零六章:實而虛之第六百六十章:徐霞客第六百一十三章:中原糜爛第五十四章:四輪馬車第八百四十一章:大明中興大帝第三百零二章:人心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