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委婉拒絕了原意追隨自己南下剿寇的各路官軍,因爲剿寇不在於人多,而在於齊心協力。
這些軍頭後來發現自己弄巧成拙了,因爲皇帝見士氣可用,調了此次京畿勤王的一大半人馬去了山陝歸五省總制洪承疇指揮。
嶽拓、濟爾哈朗出賣蒙古人獲得了逃跑的機會,他們繼續繞道蒙古回遼東,路上不敢節外生枝,遠遠地躲過錦州城下集結的明軍過三岔河,終於在十月初到達盛京。
紅歹是接到兵敗的報告大驚失色,命令岳拓、濟爾哈朗留下人馬由豪格指揮,加強三岔河一線的防禦,讓兩個貝勒立刻來“新京”彙報此戰得失。
嶽拓兩人雖然屬於敗逃,但是本部人馬損失有限,收穫其實不少,金銀財寶搶到手的價值超過百萬兩銀子。
他們會來事,收集了價值七十萬兩銀子的財物送交公衆,紅歹是聽嶽拓講清楚了來龍去脈,沒有責備兩人,還好言好語安慰。
紅歹是認爲嶽拓反應迅速,處理問題很果斷,避免了大清軍被“戰神”人馬圍殲的命運,因爲他已經獲知超過五萬蒙古騎兵被堵在大明關內,最後無一人成功逃出。
況且他根本不待見飛揚跋扈的多鐸,也不喜歡阿巴泰,此戰兩個靠己的貝勒嶽拓和濟爾哈朗回來了,丟了多鐸、阿巴泰貌似因禍得福。
多爾袞見皇帝根本不處置大敗而歸的嶽拓和濟爾哈朗怒不可遏,在大街上攔住他們討要自己的弟弟多鐸,最後三個貝勒的親兵打起來了,雖然沒敢用刀子也導致十幾人受傷。
紅歹是乘機讓多爾袞閉門思過,罰了正白旗七個牛錄給另外七旗瓜分。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紅歹是開始清除異己,目標直指正白旗,蟄伏的莽古爾泰看在眼裡,他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和多爾袞聯絡,以後共同對付紅歹是。
在錦州前線和黑虎、魯承祖對峙的豪格太子意外地見到了比他小几歲的叔叔多鐸。
以前傲慢無禮的多鐸如同喪家之犬,連背都有些駝,還不時地冒虛汗。
一同回來的阿巴泰還好,他沒有被割了卵蛋,也沒有被過分虐待,被俘期間睡了吃、吃了睡還胖了一圈。
豪格得知兩個貝勒和一百戰士是被俘後由“戰神”釋放歸來,立刻把他們全部逮捕。
他不敢擅自處理這些人,派了一個甲喇額真押送多鐸他們去“新京”交給父皇發落。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很快滿清上上下下都知道大明捉住了兩個貝勒沒殺還放還,一時間議論紛紛,都知道是因爲清軍不刻意屠殺漢民有了好報。
接到了黃勝扔來的燙手山芋,頗有帝王心術的紅歹是也表現了大度,他沒有把一百人斬立決,而是讓這些人成爲農奴,永遠不給他們披甲的機會。
兩個貝勒被貶爲庶人圈禁。如此處置在野蠻人這裡已經足夠仁慈,沒有一個滿清軍事貴族有異議。
紅歹是擔心“戰神”再接再厲去打自己的太子,立刻讓豪格退兵去盛京駐防,至此大明北方暫時可以歇刀兵。
洪承疇得知這個消息極爲興奮,他上書請調黑虎和魯承祖部參與剿殺山陝流寇。
介於遼東寧遠、錦州一線還有何可綱、慶格爾泰、成大事麾下兩萬餘“戰神”系強軍駐防,堡壘也形成體系,建奴已經受到了教訓,如今由攻勢變成守勢,北方戰局可有先放一放。
崇禎再次召集重臣平臺議事,諸位權臣得知洪承疇所請,紛紛贊同以關外強軍入內地參加剿寇,爭取徹底解決流寇這個大明心腹大患。
因爲南王早就表態一定消滅在南直隸江北、湖廣、河南流竄的獻賊。
朝廷再集中精兵猛將圍殲在山陝流竄的高迎祥部流寇,一兩年平定內亂大有可能。
南王的大軍已經南下,黃勝以行動表明不與大明爲敵,放棄了帶領驕兵悍將直入皇城取代大明的天賜良機。
崇禎已經有些相信黃勝的爲人,南王不謀反,這個隱患排除,皇帝這幾天又是信心滿滿,他又看到了大明中興的曙光。
皇帝下旨,冊封黑虎、魯承祖太子太保並且給予武經略虛銜,兵部調他們兩位將軍所屬人馬去陝西參加剿滅高迎祥。
此次大明發威了,集結了十幾萬大軍,其中強悍的邊軍不下三萬,有黑虎、魯承祖率領的關寧、青膠鐵騎七千餘,洪承疇獲得如此實力,以他的才能,高迎祥日子難捱了。
朝廷能夠承擔這一次大規模剿寇的糧餉,當然得益於賴皮了南王的軍費,得益於南王承擔了攻擊張獻忠部的開銷。
黃勝預備去消滅張獻忠、劉國能等等流寇的隊伍有十一個千總,外加一萬餘輔兵。
還出動了黃家關外鐵騎一萬三千不足,內地騎兵足七千,人馬四萬五千足,一路上還會有留在內地發展的步兵和鄉勇前來會師。
黃勝爲了擴大影響,南下的隊伍以三個千總人數爲一營,不連中軍分七營以不同路線南下,親自率領中軍接近兩萬人馬沿着大運河行軍。
雖然北風蕭蕭,天寒地凍,但是“戰神”人馬精神煥發,一路上軍歌嘹亮,老百姓簞食壺漿迎接仁義之師。
豪邁的軍歌:“……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大明要讓四方來賀……。”沿途軍民已經耳熟能詳,“戰神”軍人餓死也不搶掠老百姓已經家喻戶曉。
行軍途中每天都在上演軍民魚水情,“戰神”麾下從來不騷擾老百姓,都住自帶的行軍帳篷,根本不進老百姓的家門,他們還給衣食無着的老百姓送上救命糧。
晚上駐紮時,宣傳隊會走村串戶宣傳“戰神”紀律,告知老百姓如果難以爲生可以跟隨南王去“南明”領地討生活。
愛民如子的南王會保證每家每戶衣食無憂,漸漸地過上富足的好日子。……。
這一次偉大的長征又會記載於史冊,一路上覆蓋的地域很廣泛,宣傳隊會把“戰神”菩薩兵的美談廣泛傳播,黃勝塑造的人民大救星光輝形象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