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倭國局勢

第286章 倭國局勢

大明濟州島。

沒錯,這種天然馬場已經屬於大明瞭。

大明爲此付出的代價,僅僅只是給了那朝鮮大王李懌一個合法的身份。

這就是一場利益交換,偏偏朝鮮方面還沒有辦法反對。

因爲,弱國無外交,更何況朝鮮內部本身就充滿了隱患,再者李懌又只是個傀儡大王,朝政大權全都在樸元宗、成希顏、柳順汀這三大臣手中,而這三權臣出於自身權勢考慮,也不得不屈辱地答應了大明王朝的強盜般索求。

自此,濟州馬場乃至整個濟州島徹底易主,歸屬於大明王朝所有。

而湯木最開始鎮守濟州馬場,後被湯昊調回輔佐,接替湯木之人乃是錦衣衛一名百戶,楚天方。

楚天方是左一刀的親信心腹,對皇帝和朝廷忠心耿耿,不過駐守此地的自然不是四衛禁兵和大明戰兵,而是一支從山東遷徙過來的衛所。

湯昊也沒有想到,這個衛所的指揮使,反而是老熟人,殺了三個倭寇而且不幸斷手的王大寶。

“大寶,你怎麼會來這裡?”

湯昊皺着眉頭看向王大寶,後者支支吾吾地半天說不出話來,只是用獨臂摸着腦袋發笑。

見此情形,湯昊頓時臉色沉了下來。

“說清楚!”

“誰讓你來的?是不是有人趁機排擠打壓你?”

對於王大寶,湯昊還是很有印象的。

這小子當年在大明戰兵第一次出海遭遇海戰時,作戰異常勇猛,最後險些被倭寇亂刀砍死,臨死之前還不忘仰天高呼他是王大寶,他殺了三個倭寇,結果最後被湯昊及時救下來了,可惜斷了一隻胳膊。

換句話說,王大寶是因傷退役的功勳將士,湯昊對他們的安排則是全部留在了山東衛所裡面,出任中高層軍官,這樣可以保證他們能養家餬口,甚至在不改動大明軍制的情況下,他們還能給子嗣留下一個職位,怎麼說都不算是虧待了他們。

結果在這個節骨眼上,湯昊卻在濟州島看到了王大寶。

正常情況下,這種遷徙到海外的事情,大明百姓都不會同意。

因爲華夏子民安土重遷,如果不是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了,他們都決計不會離開自己的故土,淪爲四處流浪的流民。

那王大寶爲何會出現在這兒呢?

湯昊本能地想到,定是有人趁機排擠打壓這些傷殘將士!

正當他快要發飆的時候,王大寶急忙解釋道:“侯爺,不是這樣的,是我自己主動請求的!”

王大寶用獨臂摸着腦袋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是聽湯木大人提及過,侯爺準備在海外打造商路航線,那麼這濟州島肯定是航線之一,現在雖然貧瘠了一點,但是之後肯定會繁榮起來,所以這其實是個好職位……”

聽到這話,所有人全都是一愣,緊接着不約而同地大笑了起來。

湯昊也是覺得一陣好笑,他都沒想到,這小子還有這樣的見識。

不得不承認,王大寶說的沒錯,濟州島就是未來的航線站點之一,主要負責大明與朝鮮只見的貿易。

所以這個地方的衛所指揮使,日後絕對會成爲一個香餑餑。

王大寶這小子,有眼光也有膽量,選擇爲了未來賭一把,湯昊也不介意將這濟州島交給他鎮守。

畢竟,這怎麼說都算是自家兄弟,自己人坐鎮纔是最好的選擇。

“你小子,還挺機靈的!”

“既然你都來了,那本侯還能說什麼呢?”

湯昊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點了點頭。

“那個崔潭是個聰明人,你以後可以與他多多來往,負責兩國貿易的事情!”

“走之前本侯會修書一封,交給朝鮮方面,讓他們任用崔潭爲濟州商貿使,正式開啓兩國貿易來往!”

聽到這話,王大寶頓時驚喜不已,對着湯昊千恩萬謝。

他知道自己不但賭對了,而且還贏得了湯侯的認可,這個濟州衛指揮使的位置,誰也動不了他了。

轉而湯昊臉色一沉,鄭重囑咐道:“貪腐受賄這些事情,本侯也就不多說了,你心中有數就行了,別做得太過難看!”

“但是有一點,濟州馬場絕不能亂,這些戰馬是朝廷緊要急需的東西,所以你必須把馬場看好了,絕不能出現任何亂子!”

“否則,別怪本侯不念舊情,第一個拿伱治罪!”

王大寶神情一滯,緊接着拍着胸脯做出了保證。

他就算是死,這輩子都不會讓濟州馬場出現任何問題。

得到了王大寶的承諾,湯昊也不再多說什麼了,他只能希望王大寶能夠守住本心,不然到時候湯昊真會做個惡人。

船隊在濟州馬場停留了三日,終於等到了錦衣衛傳遞過來的情報。

湯昊看罷之後神情頓時變得古怪了起來,將情報遞給了湯木、左一刀等將領。

“本侯還真是小覷了馬永和鄧伯顏這兩個傢伙啊!”

一衆將領看過之後,頓時發出了陣陣驚呼。

原來大明使團離開之後,馬永和鄧伯顏就率領兩千戰兵,成了大內義興的僱傭軍。

足利義稙,也就是足利義材,終於忍耐不住了,想要聯合大內氏,立刻反攻京都,奪回他那被奪走的幕府大將軍位置。

事實上,足利義材這個傢伙,自從逃亡在外後,就多次憑藉自己十代幕府大將軍的身份召集追隨者,試圖反攻京都奪回大位。

比如足利義材前往越前國受到朝倉貞景的庇護,改名義尹。同時得到了畠山尚順(畠山政長之子)的支持,一起進軍京都,又有延歷寺、根來寺和高野山僧兵的呼應,一時進逼近江國,但在近江阪本遭六角高賴的擊敗,逃往河內國時又爲細川政元所敗,足利義尹只得逃往周防國,投奔在應仁之亂中曾支持父親義視的大內氏,寄居大內義興的門下。

大內義興也是個梟雄人物,大內氏通過與大明王朝勘合貿易的利潤,早就成長爲了本州島的西部霸主,大內義興之所以選擇收留足利義材這條喪家之犬,也是看中了他曾經幕府十代將軍的身份,而且足利義材是被后土御門天皇親自任命爲將軍的,所以他這個喪家之犬還是有幾分含金量的。

手握足利義材這個正牌將軍,再加上大內氏強橫的家族實力,大內義興未嘗不希望進軍京都,學一學那細川政元,做幕府的實際掌權者,甚至是開創出一個大內幕府。 不過大內義興遠比足利義材更具備戰略眼光,他敏銳地察覺到現在還不是進攻京都幕府的時機,哪怕有兩千大明精銳戰兵助陣,可細川氏又不是什麼阿貓阿狗,一旦掀起了戰爭,大內氏只怕會瞬間陷入泥潭。

再者大內義興對馬永和鄧伯顏率領的兩千大明戰兵,也是心生提防之心,暗中防備有加,並不怎麼信任。

直到一個天賜良機終於出現,那就是廢立將軍操控幕府的一代梟雄細川政元,竟然被其家臣香西元長給暗中謀殺了!

其殺人的理由,是關於原本作爲嫡子迎來的細川澄之,和細川一族完全無關的細川澄之繼承一族的反對論根深蒂固,細川政元自己也逐漸後悔,導致了迎來細川家庶流的細川澄元作爲新的嫡子。

但是輔佐細川澄之的細川元長因此權力掃地,輔佐細川澄元的三好之長在細川家的權勢卻強大了,而且細川之長還介入起贊岐國的政治,導致贊岐出身的細川元長十分憎恨細川政元,另外細川政元的多問題的傾向也使細川元長對將來不安,這些因素都成爲香西元長想擁立細川澄之、自己當權的推手,暗殺事件隨之發生。

細川政元遭到暗殺,細川氏陷入內訌(永正錯亂),大內義興和足利義材立刻就意識到這是個反攻京都的大好機會,所以二人立刻聯合中國地方和九州的大名進軍京都,並得到細川高國等人的支持,率領大軍殺向了京都所在地。

也就是說,此刻的倭國徹底陷入了內戰之中,而且馬永和鄧伯顏這兩個傢伙還扮演着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

一衆將領看過情報之後,都是神情古怪。

這事兒吧……真是讓人……無話可說。

你說那大內義興是個人物吧,結果他偏偏帶着馬永和鄧伯顏的戰兵一起去了,所以這最後真正掌控倭國京都之人,那還真是不太好說了。

你說是他個蠢貨吧,人家知隱忍懂大局,一直都在暗中積蓄實力等待機會,只等機會一到立刻就選擇了出手,形勢可謂是一片大好!

說一千道一萬,恐怕連大內義興自己都沒有想到,他早有防備的兩千大明戰兵,會徹底粉碎掉他的宏圖霸業!

“侯爺,當立刻出兵!”

湯木沉聲道:“倭國內戰纔是我們最好的機會,一旦那大內義興徹底掌控了京都,到時候可是個不小的麻煩。”

這句話說得很直白,也很簡單。

現在倭國內戰,前代幕府大將軍足利義材率領大軍反攻京都,進攻現在的幕府足利義澄,其結果就是倭國地方大名要麼選擇加入戰爭,要麼選擇按兵不動坐觀局勢。

換句話說,現在的倭國是陷入了內戰無序狀態,這對明軍而言無疑是最好的機會。

如若繼續拖延下去,等到大內義興殺入了京都,支持那足利義材復辟再次成爲幕府將軍,然後以幕府之名統管天下,明軍這個時候再進攻倭國,難度上升得不只一星半點。

這些道理,湯昊自然也明白,所以他立刻下令出海,直奔倭國而去。

從濟州島到倭國,其實路程並不算遠。

湯昊這麼急切的原因,除了湯木的分析之外,他更擔心馬永和鄧伯顏這兩千將士的安危。

大內義興這種梟雄人物,一旦真正殺入了京都,擁立足利義材重新復辟成爲幕府將軍,那麼這個傢伙的下一步,絕對就是對馬永和鄧伯顏這兩千戰兵動手了!

大內義興是想做那細川政元,想將足利義材變成傀儡,廢立將軍操縱幕府,成爲倭國的無冕之主!

那麼,一旦到了那個時候,馬永和鄧伯顏率領的兩千精銳戰兵,就會成爲大內義興的眼中釘肉中刺了,因爲他們會成爲大內義興踏出那最後一步的阻礙,除非將這個阻礙給徹底抹除了!

就算馬永和鄧伯顏選擇支持足利義材,與大內義興分庭抗禮,但是問題在於足利義材就是個廢物點心。

湯昊依稀記得,歷史上這足利義材和大內義興也確實趁着細川政元被暗殺,而立刻舉兵殺入京都,重新坐上了幕府將軍的位置。

然而坐上將軍位後,足利義稙不得不任命細川高國、大內義興爲管領代,並以大內義興爲軍事支持。

可惜由於足利義稙有很強的親政傾向,簡單來說就是不願意始終做個傀儡將軍,幕府大權被細川高國和大內義興所掌控,暗中小動作不少,由於與細川氏、大內氏、畠山氏等家族的對立,足利義稙再次逃往甲賀,並在當地生了病,又成了喪家之犬。

足利義稙再次出奔,到達和泉國的堺,由於同月將舉行後柏原天皇即位儀式,將軍的出奔可能會使即位儀式推遲,因此天皇大怒,在沒有將軍參加的情況下照常舉行了即位儀式,命令細川高國擔任警備事務。

在後柏原天皇的同意下,細川高國擁立足利義澄的兒子足利義晴爲新任將軍,而足利義稙失去了朝廷的支持和信賴,逃亡淡路再次舉兵試圖討伐高國重新振作,結果卻戰敗了,最後黯然病逝。

所以不管怎麼看,這足利義稙就是個廢物中的廢物,兩次廢立成爲幕府將軍,卻兩次淪爲傀儡受他人操縱,卻又不甘心做個傀儡,又被逼得開啓逃亡,活脫脫廢物一個。

馬永和鄧伯顏若是選擇支持這足利義稙,那麼問題可就麻煩了,他們恐怕不是大內義興的對手,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這兩千戰兵可都是初代精銳,湯昊親自培養訓練出來的精銳驍勇,可不能就這樣折在了倭國。

再有馬永和鄧伯顏這兩個傢伙,也都是可造之材,更加不能就這麼折了。

船隊一路航行,於三日後抵達了對馬島。

這座昔日三島倭寇盤踞之地,此刻已經變成了人間煉獄。

上次湯昊率軍屠戮之後,還將所有屍體全部堆積在一起鑄成京觀,直到今日還矗立在原地,只是顯得有些噁心罷了。

看來這些倭人也確實是被殺破了膽子,連收斂屍體遺骨的勇氣都沒有,更加沒有繼續出海劫掠大明朝鮮的勇氣了。

“這些倭寇還真是廢物啊!”

湯木忍不住嘲諷道:“過去這麼久了,連這屍體都不收斂一下嗎?任由其腐爛發臭?”

“呵呵。”湯昊冷笑了一聲,“倭人是出了名的天性卑劣!”

“他們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向強者獻上膝蓋,向弱者露出獠牙!”

“就比如當年爲了幫助百濟戰勝,倭國不僅援助了百濟大量的戰備軍資,甚至還派出了一百七十艘艦船協助百濟征戰,這種行爲無疑是在挑釁盛唐,結果就是那場大名鼎鼎的白江之戰,唐軍左右夾船繞戰,巧施包抄合擊之術,致倭軍赴水溺死者衆,艫舳不得迴旋。”

“倭國派往百濟增援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與此同時,百濟政權也宣告終結,存在近七百餘年的高句麗政權也隨之滅亡,唐朝重新確立了其在朝鮮半島上的宗主國地位,並同時稱霸整個東亞。”

“倭國這一戰被盛唐打怕了之後,認識到了盛唐的強大,所以立刻轉變態度放低姿態,向唐朝開始派遣使者,重新恢復自隋末以來幾近斷絕的使節團,這便是倭國遣唐使的由來!”

“這些遣唐使自然是帶着目的來大唐的,他們瘋狂學習大唐的文化,學習大唐的軍事,學習大唐的技術,學習大唐的一切,然後再將這些文化技術帶回到倭國,以此發展自己。”

“然後到了元朝忽必烈時期,他們靠着颱風的幫助打贏了忽必烈的遠征之戰,所以覺得自己又行了,覺得倭國是有天神庇佑,因此纔會在明初的時候對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不敬,對我大明一再挑釁有加,甚至還僞裝成倭寇肆意劫掠朝鮮大明沿海地區!”

“說得直白一點,這些倭人骨子裡都是些賤骨頭,知小禮而無大義,畏威而不懷德,強必寇盜,弱而卑伏,不顧恩義,不慕教化,不知禮義廉恥……都是些披着人皮的畜生禽獸!”

話音一落,全場皆寂。

包括湯木和左一刀在內,所有將士全都膽戰心驚地看着湯昊。

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中山侯爺如此評價一個種族,那言語之間的憎惡和仇恨絲毫不加掩飾,甚至都快要凝練成實質的殺氣了!

這是……什麼情況?

侯爺爲何對倭人如此痛恨?

衆人驚懼不安,但也不好多問什麼。

他們只是明白了一個道理。

這場遠征倭國的戰爭,將會無比血腥且殘忍!

第216章 可笑伎倆第97章 聯姻!還是兵書更香啊!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193章 倭寇第109章 大司馬!立場在九邊軍民!第269章 心比天高第124章 生個兒子!大明皇帝易溶於水!第325章 罪有應得第147章 君臣一心!大明永遠不缺忠良!第20章 苟延殘喘?絕地反擊!第245章 遣將第197章 萬勝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97章 聯姻!還是兵書更香啊!第257章 狗賊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95章 恢復舊制!再踹劉瑾!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226章 弱小即原罪第194章 出海第272章 宗室造反第265章 宗藩新制第286章 倭國局勢第285章 九邊將種第40章 講規矩那就講三楊!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285章 九邊將種第324章 收尾與懲處第310章 五府重建!第248章 悔恨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103章 廷審!楊源的巔峰時刻!第106章 惡名昭著!都察院的瘋狂彈劾!第90章 好一位聖君明主!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140章 海權思想!中國成爲世界性帝國的機第328章 交易與認罪第126章 革除功名?絕不能開此先河!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224章 楊一清第247章 利刃第324章 收尾與懲處第120章 海圖到手!許尚書做何選擇?第281章 信息壁壘第69章 黨派之爭!絕不能讓天子掌兵!第16章 釐清局勢!郭勳登門!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245章 遣將第203章 威逼利誘第80章 選鋒結束!先登先登!第205章 陽謀與陰謀!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301章 興王朱祐杬第136章 罪名坐實!足利義維登場!第200章 屠戮第161章 他竟是中山侯!要麼煮鹽要麼死!第147章 君臣一心!大明永遠不缺忠良!第184章 狠辣毒計!衛璋戰死!第19章 土木之禍的真相!第274章 謠言四起第188章 觀刑!兇狂暴虐中山侯!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81章 斬配營!新軍終成!第3章 誰敢動他?他是朕的救命恩人!第302章 海權與西方第236章 鐵廠第317章 各方反應第311章 楊一清第183章 收攏兵權!你們這是在找死!第9章 皇權半步都不能退!第155章 中山侯的禮物!帝師楊廷和!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146章 出師表?被黑得最慘的大明雄主!第73章 這一手髒得很!第272章 宗室造反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250章 孔氏第4章 你太看得起自己了!第82章 劉瑾起復!不要低估任何一個皇帝!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148章 老國公的請求!突如其來的噁心!第247章 利刃第308章 封賞變故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113章 致命疏忽!心狠手辣的對手!第82章 劉瑾起復!不要低估任何一個皇帝!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233章 霸道兇狂第179章 亂兵流匪!好一齣人間慘劇!第320章 攻打鎮撫司第293章 興師問罪第14章 磨刀!小皇帝開始用腦子了!第108章 三十二言官下獄!真是一條好狗!第115章 新任大司馬!割裂文臣縉紳!第42章 中山侯!湯昊!第134章 爲什麼和有什麼!第202章 濟州牧胡!第301章 興王朱祐杬
第216章 可笑伎倆第97章 聯姻!還是兵書更香啊!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193章 倭寇第109章 大司馬!立場在九邊軍民!第269章 心比天高第124章 生個兒子!大明皇帝易溶於水!第325章 罪有應得第147章 君臣一心!大明永遠不缺忠良!第20章 苟延殘喘?絕地反擊!第245章 遣將第197章 萬勝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97章 聯姻!還是兵書更香啊!第257章 狗賊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95章 恢復舊制!再踹劉瑾!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226章 弱小即原罪第194章 出海第272章 宗室造反第265章 宗藩新制第286章 倭國局勢第285章 九邊將種第40章 講規矩那就講三楊!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285章 九邊將種第324章 收尾與懲處第310章 五府重建!第248章 悔恨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103章 廷審!楊源的巔峰時刻!第106章 惡名昭著!都察院的瘋狂彈劾!第90章 好一位聖君明主!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140章 海權思想!中國成爲世界性帝國的機第328章 交易與認罪第126章 革除功名?絕不能開此先河!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224章 楊一清第247章 利刃第324章 收尾與懲處第120章 海圖到手!許尚書做何選擇?第281章 信息壁壘第69章 黨派之爭!絕不能讓天子掌兵!第16章 釐清局勢!郭勳登門!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245章 遣將第203章 威逼利誘第80章 選鋒結束!先登先登!第205章 陽謀與陰謀!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301章 興王朱祐杬第136章 罪名坐實!足利義維登場!第200章 屠戮第161章 他竟是中山侯!要麼煮鹽要麼死!第147章 君臣一心!大明永遠不缺忠良!第184章 狠辣毒計!衛璋戰死!第19章 土木之禍的真相!第274章 謠言四起第188章 觀刑!兇狂暴虐中山侯!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81章 斬配營!新軍終成!第3章 誰敢動他?他是朕的救命恩人!第302章 海權與西方第236章 鐵廠第317章 各方反應第311章 楊一清第183章 收攏兵權!你們這是在找死!第9章 皇權半步都不能退!第155章 中山侯的禮物!帝師楊廷和!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146章 出師表?被黑得最慘的大明雄主!第73章 這一手髒得很!第272章 宗室造反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250章 孔氏第4章 你太看得起自己了!第82章 劉瑾起復!不要低估任何一個皇帝!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148章 老國公的請求!突如其來的噁心!第247章 利刃第308章 封賞變故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113章 致命疏忽!心狠手辣的對手!第82章 劉瑾起復!不要低估任何一個皇帝!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233章 霸道兇狂第179章 亂兵流匪!好一齣人間慘劇!第320章 攻打鎮撫司第293章 興師問罪第14章 磨刀!小皇帝開始用腦子了!第108章 三十二言官下獄!真是一條好狗!第115章 新任大司馬!割裂文臣縉紳!第42章 中山侯!湯昊!第134章 爲什麼和有什麼!第202章 濟州牧胡!第301章 興王朱祐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