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元日戰爭

第287章 元日戰爭

東海海域,江面上百舸爭流,旌旗蔽空。

龐大的船隊浩浩蕩蕩的往倭國方向行進,氣勢磅礴。

主艦福船上面,湯木、左一刀、安國、陳繼祖、雷雄等將領聚在一起,此時正在研究着倭國的地圖,商討着這一次征討倭國的細節。

“歷史上胡元曾經兩次遠征倭國,不過兩次都運氣非常的不好,都遇到了颶風,損失慘重,以失敗告終。”

安國這個人喜歡讀書,所以在諸將裡面算是學識淵博的那個。

在討論征討倭國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歷史上那胡元忽必烈時期,胡元朝廷兩次遠征倭國都以失敗告終的事情。

安國看向衆將,試圖引起他們對水戰的重視。

“昔年蒙古鐵騎兵鋒席捲天下,忽必烈繼承汗位,開始行用“漢法”,以中原皇帝自居,並採納阿術、劉整的建議,重視水軍訓練,力圖彌補蒙古軍隊的短板。”

“而後忽必烈想要征服這個隔海相望的海外小國,多次派遣使臣前往倭國卻都無功而返,隨即忽必烈失去了耐心,意識到倭國“執迷固閉,難以善言開諭”,堅定了對倭用兵的決心,現在想來也是忽必烈爲了組建水師選的一塊磨刀石罷了。”

蒙古鐵騎騎射無雙,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但有得必有失,正因爲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所以自然不習水戰。

喜好“漢法”的忽必烈也是個梟雄人物,爲了攻滅有淮水阻隔的南宋,迫切地想要彌補自身軍隊的這塊短板,所以給麾下兒郎們精心挑選了倭國這個海外目標,試圖檢驗磨礪自己的水師軍隊。

“這第一次遠征倭國之戰,胡元規模是高達兩萬五千人的蒙漢軍,以及八千高麗輔軍,一度殺入了對馬島、壹岐島等地,隨後開始了登陸戰,結果遭遇了倭人的頑強抵抗,就連元軍左副元帥劉復亨都中箭受傷,元軍選擇暫時撤退到海上,卻不料大風驟起,戰船失陷於颶風之中,將士死傷無數,船隻也焚燬無算,最後元軍倉皇撤退,共計折損了一半兵力,自此胡元第一次遠征倭國以失敗告終。”

“這之後忽必烈又多次派遣使團前往倭國,試圖讓其臣服,然而倭國竟然將胡元使團直接斬首示衆,這期間前宋王朝已經被忽必烈徹底攻滅,胡元接受了前宋朝廷大量的水師戰船和軍隊,所以他向前宋降將范文虎、夏貴、呂文煥、陳奕等詢問日本是否可伐,他們都贊成。”

“於是在崖山海戰的第二年,忽必烈再次開啓了第二次遠征倭國計劃,這一次規模比之先前更加宏大,忽必烈下令由忻都、洪茶丘指揮蒙、漢及高麗軍四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稱爲東路軍,范文虎率前宋降軍十萬人從江南出發稱爲江南軍,兩軍會師於倭國壹岐島,然後直取倭國。”

“胡元兩路軍兵力共計高達十四萬人,足見忽必烈踏平倭國的決心,然而東路軍在登陸對馬島時竟然再次遭遇颶風,死傷者不計其數,上岸後屠滅了對馬島倭人,緊接着進軍壹岐島,竟然再次遭遇風暴,又有不少將士死傷,後東路軍在志賀島登陸,不出意外地遭到倭人頑強且堅決的抵抗,雙方鏖戰良久,最終勞師遠征加上異地作戰的東路軍屢戰屢敗,而且東路軍內部開始流行瘟疫,不得不退回至壹岐島,等待范文虎的江南軍抵達。”

聽到這胡元東路軍的慘敗,在場諸將不由都變了臉色。

雖然說這其中有幾個因素不容忽視,比如勞師遠征軍心疲憊,比如異地作戰敵人佔據天時地利人和,但是不管怎麼說,那可都是橫掃天下的蒙古大軍啊,怎麼就戰敗了呢?

而且還是他娘地“屢戰屢敗”!

你就不能贏那麼一兩次,好歹也能提升士氣啊!

此外就是那個爆發於戰時的軍中瘟疫了,這是所有將士都爲之膽寒的東西。

軍中瘟疫也比較常見,尤其是這種異地作戰,喝了倭國的水吃了倭國的米,很容易就會造成水土不服然後生病發燒拉肚子,或者說作戰的時候被砍了一刀導致傷口感染,反正軍中瘟疫爆發的緣由簡直不要太多,而一旦真正爆發之後那可都是致命性的,對軍心打擊前所未有!

所以最後這四萬東路軍不出意料地直接慘敗,連像樣的戰果都沒有。

一衆將領此刻擔心的也正是這一點。

四萬胡元東路軍都打不過,自己這一萬大明京軍戰兵,真能覆滅倭國嗎?

一時間,衆人都收起了對倭國的輕視之心,轉而對戰事開始擔憂了起來。

安國對衆人的憂慮表現,就好像沒看到一樣,繼續自顧自地開口。

“這江南軍從慶元、定海出征,動員的船隻多達三千五百多艘,時人稱“隋唐以來,出師之盛,未之見也”,不過搞笑的是,江南軍船隊一度偏離航向,駛至耽羅(濟州島),直到東路軍慘敗退回壹岐島後,江南軍先鋒船隊這才抵達壹岐島與東路軍成功匯合。”

“然而不等元軍重振旗鼓繼續進軍倭國,松浦黨、彼杵、千葉、高木、龍造寺、島津等各方勢力組成的數萬日軍直撲壹岐島,試圖殲滅東路軍,雙方血戰數日東路軍總算是勝了,隨後便放棄了壹岐島,前往平戶島與江南軍主力會師。”

“正當會師後的胡元大軍經過休整準備集結所有兵力,猛攻倭國展開登陸戰時,一場史無前例的恐怖颶風卻突然到達,洪濤萬丈涌山起,元軍船隊停泊的地方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尤其是江南軍的大船,江南軍死傷超過半數,反倒是高麗小船得以保。”

“倖存的元麗聯軍官兵集合於近旁的小島上,東征諸將爲下一步如何行動而起了爭執,一衆將領最後帶着直屬部隊再次選擇撤退,那個范文虎更是被颶風摧毀了鬥志,直接返回了高麗,捨棄了十數萬大軍,元軍至此軍心徹底潰散,忽必烈第二次遠征倭國也以失敗告終。”

“這之後忽必烈對東征倭國失敗之事耿耿於懷,很不甘心,此後多次遣使招諭和籌備征討,然而最終都因爲重重阻力而宣佈流產,主要還是因爲江南的動盪以及與安南的戰爭,再加上元廷內部守舊勢力堅決反對,就連忽必烈的皇太子真金都反對繼續東征倭國,直接促成了胡元弭兵一事,直到忽必烈駕崩,東征倭國一事徹底叫停,再無人提及。”

簡單敘述了一遍胡元東征倭國的慘敗後,安國提及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

“這兩次戰爭,致使胡元內部根基不穩,導致江南民間怨聲載道,不少人發動了反元起義,反倒是因爲戰勝了不可一世的蒙古大軍,所以倭國士氣高昂,尤其是那幾次莫名其妙產生的颶風!”

“倭人認爲在第二次戰爭中,正是因爲那幾次突然產生的颶風,摧毀了蒙古遠征軍的鬥志,這才使倭國得以渡過難關,這種勝利使倭人產生了一種幻覺,確信自己是在神佛庇佑下的國家,不受諸國之攻,延綿不斷,叫做什麼神國思想,而那導致元朝大量船隻將士覆沒的颶風也被倭人稱爲“神風”!”

神風!

庇護倭人!

不受諸國之攻,延綿不斷!

聽完了這整個胡元遠征倭國的戰爭經過,就連湯木和左一刀等人都不由暗自心驚。

難不成這些卑劣倭人當真是有這“神風庇護”?

不然爲什麼第二次戰爭裡面,那十數萬蒙古遠征軍竟然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莫名颶風?

如果不是因爲這些突然出現的颶風襲擊了船隊,蒙古遠征軍又怎會軍心淪喪,最後連打都不敢打了,直接就撤退宣佈了第二次遠征戰役的失敗?

十數萬大軍一旦順利登陸的話,就算是慢慢平推也能將這彈丸小國給推平了吧?

一切都是那些颶風!

或者說倭人口中的……神風!

所有將領全都看向了主心骨,大明中山侯湯昊。

他們迫切地想要從自家侯爺口中證實,倭人是不是當真有神風庇護!

不然這仗他娘地該怎麼打?

己軍可是隻有一萬人啊!

湯昊笑眯眯地看向安國。

諸將聽完安國這些話,軍心有些動搖,這是湯昊沒有想到的。

他方纔之所以沒有出言制止安國,起初是想借安國之口警醒衆將,不要掉以輕心,打仗不是兒戲,而是會死人的。

不過現在看起來,安國的警示有些過頭了,以致於這些傢伙都心生不安了。

還是得自己開口啊!

湯昊看向衆將,笑呵呵地開口道。

“在海上作戰,天氣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不僅僅是颶風,連風向、風速都是極爲關鍵的東西。”

“很多時候,逆風和順風都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比如倭國的小船隻能順風而行,而我大明戰船卻可逆風而上,若是得風向相助,那即便在海面上遭遇倭寇也沒有戰敗的道理。”

大航海時代早期的海戰,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搶佔上風向,因爲這個時候大家的造船水平都差不多,沒有什麼跨時代的先進戰艦,一切都只有看風向作戰了。

若是搶佔了上風向,船的速度可以更快,同時自己的火炮射程可以更遠,反之在下風向,船的速度會非常慢,火炮的射程也會變短。

“胡元那忽必烈遠征倭國,兩次都非常的倒黴遇到颶風,結果自然就不用說了,遠征倭國的胡元大軍因爲颱風死傷慘重,就像安國剛剛說的那樣,這些莫名其妙出現的颶風摧毀了胡元將士的鬥志!”

“不過你們想過一個問題沒有,我軍船隊行進到現在,馬上就要登錄倭國本土了,可曾遇到過什麼颶風嗎?”

此話一出,衆人皆驚。

“對啊,我們還真沒遇到!”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這是天意讓我大明滅倭嗎?”

諸將議論紛紛,臉上充斥着激動之色。

Wωω ¤тt kдn ¤¢ Ο

安國也是陷入了沉思,這一點確實是不折不扣的事實,大明戰船至今都沒有遭遇颶風。

爲什麼?

難道倭國神風今天不上班?

看着這些傢伙在那兒扯什麼“天意”、“神風”,湯昊忍不住笑着搖了搖頭。

說起來,這還真不好怪他們,因爲這是整個時代的愚昧。

在腐朽儒學的思想禁錮下,帝王將相對這些漫天神佛那都是十分敬畏的,一旦扯上什麼關係,都會深信不疑,顯得愚昧且可笑。

以後若是有機會的話,得想辦法將這腐朽儒學給拉下神壇,科學纔是硬道理啊!

“本侯讓你們多讀書,你們偏要去餵豬!”

中山侯爺一句話,直接把衆將給罵傻眼了。

“哪有什麼神風?”

“這只是倭人給自己臉上貼金罷了。”

“這些颶風,其實就是一種氣候現象,亞熱帶季風氣候形成的颱風罷了。”

衆人聞言一愣,安國下意識地問道:“侯爺,啥是“颱風”?”

湯昊:“……”

沉默了片刻,中山侯還是耐心地爲這些傢伙解釋了一遍。

畢竟這些都是將種,以後大部分也會進入水師爲將,這些基礎知識還是得了解的。

“颱風是是一種極強烈的風暴,經常出現在海洋與近海區域,常帶來狂風、暴雨和風暴潮,人力難以抵擋。”

“要是出海頻繁,就可以經常在海面上見到了,就好比咱們第一次出海見到的那一次風暴,同樣也是颱風,距離倭國千百里之遠,這是什麼神風?所以根本不存在什麼勞什子神風,都是氣候變化罷了。”

“蒙元征伐倭國不成,是因爲蒙元自身決策出了問題,喜歡在夏季秋季出兵,這是蒙古人常年身居草原等到秋肥馬壯出兵的習慣,夏季秋季出兵恰巧趕上中原王朝的秋收,他們可以劫掠一番回去過冬!”

“但是偏偏在這個時候,颱風最是容易出現,所以那只是倭國狗命好罷了,蒙元第二次出海直接遭遇了大量颱風,不然蒙古鐵騎早就滅了這個彈丸小國了!”

鼎盛時期的元朝,幾乎征服了亞洲大陸的每一個角落,戰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颱風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至少在後世都做不到,更別提現在了。

衆將如釋重負地點了點頭,可是緊接着安國一句話直接讓他們臉色慘白了起來。

“侯爺,那咱不也是秋季出兵嗎?”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傻眼了。

好像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那按照侯爺的說法,自己等人不也是會……

“瞎操心個什麼?”

湯昊沒好氣地呵斥道:“本侯既然知道這颱風,還會把你們帶進溝裡面不成?”

“我們是晚秋出兵的,時至今日差不多快立冬了,就算真有颱風也不會太大,憑藉我們的大船完全可以逆風而行,再者馬上就要登陸了,你們還在擔心什麼?”

被自家侯爺這麼一罵,衆將總算是放下心來。

“此外胡元遠征倭國失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倭國內部團結。”

“經過第一次抵禦胡元戰爭後,在胡元積極備戰之時,鎌倉幕府也在防備元軍再次來犯,着手構築和加強九州沿海防禦機制,那時候的鎌倉幕府甚至還制定了“異國征伐”計劃,想要以攻爲守,準備以九州島爲中心,動員山陰、山陽和南海諸道武士在次年三月出兵高麗。”

“雖然這個可笑的“異國征伐”計劃最終未能實行,但是被集合於博多灣一帶的船隻和兵力長期留在九州北岸一帶,負責該海域的警備工作,那個時候鎌倉幕府也趁機加強了統治力,所以整個倭國都在積極備戰抵禦即將來犯的胡元大軍。”

“換句話說,天時地利人和,全都站在了倭國這一邊,胡元大軍就算人數再多,也沒有任何作用,最終只有失敗的道理。”

話音一落,湯昊起身伸了個懶腰。

“但是這一次,我軍進攻倭國,情況卻完全不同。”

“首先是天時,我軍並未遭遇颱風,所以天時是站在我軍這邊的。”

“其次是地利,馬永和鄧伯顏沿途會留下信息,只待我軍順利登陸,就可按照他們留下的行軍路線直接進軍京都,所以倭人即便土生土長,對我軍而言也不佔什麼地利之優。”

“最後就是人和了,此刻的室町幕府陷入了內戰,根本無暇顧及其他地方,而那些倭國大名也都不是什麼安分之人,開始互相攻伐征戰,想要吞併掉對方,所以說現在的倭國就是一個內亂不休的混亂之地,再者他們也不會知道我大明會突然出兵奇襲倭國,誰會在沿海構築防線抵禦我軍進攻呢?”

“天時地利人和,我軍盡皆佔優,而元軍盡皆不佔,這就是爲什麼元軍會戰敗,而我軍必勝的道理!”

“不要想那麼多,下去好好準備,馬上開始作戰了!”

“這一次,若是不能屠滅倭國,爾等全都跳海自殺吧!”

聽到這話,所有將領全都身子一顫,立刻領命前去準備。

湯昊則是開始擦拭起了手中寶刀。

胡元戰爭也不是什麼影響都沒有,當時倭國的統治者鎌倉幕府也因爲抵擋北元進攻元氣大傷,這也爲後來室町幕府的崛起創造了條件和機會。

如果當時的胡元大軍強硬一點,直接滅掉了倭國,那歷史是不是會改寫?

可惜沒有如果啊!

但是既然湯昊來了,那他就要彌補這個遺憾!

忽必烈一輩子都沒有做到的事情,湯昊親手幫他完成!

覆滅倭國,屠戮倭人,徹底解決掉這個令人厭惡的卑劣民族!

第219章 反擊開始第117章 反腐政策!都察院的第一把火!第245章 遣將第152章 長蘆鹽場!竈戶天生就處於煉獄之中第67章 虞臺嶺慘敗!第120章 海圖到手!許尚書做何選擇?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77章 主動出擊!小皇帝的憤怒!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67章 虞臺嶺慘敗!第251章 魯王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130章 倭國使團!殺了又如何?第83章 上架感言!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2章 鬥惡虎!哪裡來的小屁孩?第126章 革除功名?絕不能開此先河!第34章 什麼叫做內廷大璫!第290章 倭國震動第78章 天下大弊!所謂的弘治三君子!第257章 狗賊第51章 五年計劃!第101章 大逆不道!歪理邪說第一人!第281章 信息壁壘第42章 中山侯!湯昊!第55章 新軍提督中山侯!第310章 五府重建!第298章 走肖爲王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108章 三十二言官下獄!真是一條好狗!第144章 船隊規模!湯侯要剿倭!第58章 威壓衆人!小皇帝出手!第154章 隨便折騰!等朝廷來人!第64章 練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13章 嚴刑拷打!劉瑾又支棱起來了!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256章 震動第213章 陳寬出手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181章 你們委屈什麼?一羣廢物垃圾!第309章 三侯七伯!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27章 巨頭出手!請誅閹人!第7章 劉瑾的真正目的!第236章 鐵廠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273章 虛與委蛇第199章 因地制宜第169章 上朝治政!開始死亡點名!第154章 隨便折騰!等朝廷來人!第232章 大婚!第243章 響馬!第98章 操練新軍!演武真正意義!第212章 下獄!第326章 囚車入京第21章 大戲開幕!第70章 大鬧內閣!有本事就不給錢糧!第47章 組建班底!第98章 操練新軍!演武真正意義!第274章 謠言四起第163章 屠!雞犬不留!第52章 專職提督!第250章 孔氏第153章 世道不公!湯昊再殺人!第273章 虛與委蛇第223章 開誠佈公第84章 天子掌兵!他再如何也只是一個人!第53章 與內閣首輔的對話!第219章 反擊開始第74章 骨頭軟得站不起來了是吧?第209章 危局第115章 新任大司馬!割裂文臣縉紳!第215章 削髮明志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266章 背刺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264章 人選第116章 整改都察院!新政第一刀!第6章 劉瑾的狠辣!小皇帝的智慧!第324章 收尾與懲處第265章 宗藩新制第143章 江南士紳!那藏銀上億的銀礦!第298章 走肖爲王第229章 李東陽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320章 攻打鎮撫司第104章 戍邊流放!老首輔的請求!第45章 劉瑾與張永!第229章 李東陽第39章 激烈交鋒!第3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317章 各方反應第187章 密信真假!開啓追責制度!第63章 中興之主!京營糜爛的真正原因!第326章 囚車入京第42章 中山侯!湯昊!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38章 風水輪流轉啊!
第219章 反擊開始第117章 反腐政策!都察院的第一把火!第245章 遣將第152章 長蘆鹽場!竈戶天生就處於煉獄之中第67章 虞臺嶺慘敗!第120章 海圖到手!許尚書做何選擇?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77章 主動出擊!小皇帝的憤怒!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67章 虞臺嶺慘敗!第251章 魯王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130章 倭國使團!殺了又如何?第83章 上架感言!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2章 鬥惡虎!哪裡來的小屁孩?第126章 革除功名?絕不能開此先河!第34章 什麼叫做內廷大璫!第290章 倭國震動第78章 天下大弊!所謂的弘治三君子!第257章 狗賊第51章 五年計劃!第101章 大逆不道!歪理邪說第一人!第281章 信息壁壘第42章 中山侯!湯昊!第55章 新軍提督中山侯!第310章 五府重建!第298章 走肖爲王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108章 三十二言官下獄!真是一條好狗!第144章 船隊規模!湯侯要剿倭!第58章 威壓衆人!小皇帝出手!第154章 隨便折騰!等朝廷來人!第64章 練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13章 嚴刑拷打!劉瑾又支棱起來了!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256章 震動第213章 陳寬出手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181章 你們委屈什麼?一羣廢物垃圾!第309章 三侯七伯!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27章 巨頭出手!請誅閹人!第7章 劉瑾的真正目的!第236章 鐵廠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273章 虛與委蛇第199章 因地制宜第169章 上朝治政!開始死亡點名!第154章 隨便折騰!等朝廷來人!第232章 大婚!第243章 響馬!第98章 操練新軍!演武真正意義!第212章 下獄!第326章 囚車入京第21章 大戲開幕!第70章 大鬧內閣!有本事就不給錢糧!第47章 組建班底!第98章 操練新軍!演武真正意義!第274章 謠言四起第163章 屠!雞犬不留!第52章 專職提督!第250章 孔氏第153章 世道不公!湯昊再殺人!第273章 虛與委蛇第223章 開誠佈公第84章 天子掌兵!他再如何也只是一個人!第53章 與內閣首輔的對話!第219章 反擊開始第74章 骨頭軟得站不起來了是吧?第209章 危局第115章 新任大司馬!割裂文臣縉紳!第215章 削髮明志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266章 背刺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264章 人選第116章 整改都察院!新政第一刀!第6章 劉瑾的狠辣!小皇帝的智慧!第324章 收尾與懲處第265章 宗藩新制第143章 江南士紳!那藏銀上億的銀礦!第298章 走肖爲王第229章 李東陽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320章 攻打鎮撫司第104章 戍邊流放!老首輔的請求!第45章 劉瑾與張永!第229章 李東陽第39章 激烈交鋒!第3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317章 各方反應第187章 密信真假!開啓追責制度!第63章 中興之主!京營糜爛的真正原因!第326章 囚車入京第42章 中山侯!湯昊!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149章 大朝儀!正德朝堂的變化!第38章 風水輪流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