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遣將

第245章 遣將

文淵閣。

隨着內閣首輔謝遷以年老體弱爲名請辭致仕,自此內閣就只剩下了一位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楊廷和。

而楊廷和自然順理成章地接替了內閣首輔之位,一人執掌內閣。

這等局勢當然引起了朝臣不滿,奈何這楊廷和乃是正德帝師,因此也沒人敢置喙什麼。

不過也正是因爲內閣僅有這麼一位大學士,致使楊廷和肩膀上的擔子就重了很多,他需要一人承擔起整個內閣機構的運轉職能。

此刻楊廷和正在行使“票擬”之權,即是代皇帝陛下批閱奏章做出決策。

然而一封奏章很快引起了楊廷和的主意,正是那封兵部左侍郎熊繡的奏章。

奏章裡面詳細論述了河北百姓深受馬政之害,楊廷和看得眉頭緊鎖,尤其是熊繡在奏章最後提及的河北響馬賊一事,更是讓他臉色大變。

響馬賊劫走災糧再分發給災區百姓,這分明就是收買人心的舉動,若是一個處理不好,朝廷沒有引起重視,那麼這夥響馬賊很有可能會變成……聚衆作亂的反賊!

楊廷和仔細看了看這封奏章的時間,距離過去了兩個月之久,明顯不合常理,他當即命人去通政使司查問,這封奏章轉呈途中經過了何人之手,又是因何原因遲遲沒有送達。

而他本人則是立刻帶着奏章,前去面聖求見天子。

此刻朱厚照還在津津有味地看着話本,來自於野人湯昊所撰寫的奇幻故事。

楊廷和一路暢通無阻,很快就見到了皇帝陛下。

“陛下,河北那邊情況不太妙!”

聽到這話,朱厚照頓時眉頭一挑,立刻放下話本接過了熊繡那本奏章。

“真是豈有此理!”

“明明是利國利民的國策,卻變成了貪官污吏貪腐謀利的手段!”

朱厚照怒斥了一番,隨後也察覺到了問題所在。

“不對!”

“這封奏章爲何此刻纔出現?”

“來人,立刻去通政使司查證,這封奏章爲何現在才送達!”

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鍛鍊和成長,朱厚照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小皇帝了,他只是一眼就發現了問題所在。

這分明就是有人故意扣下這份奏章引而不發,坐等河北局勢糜爛!

“陛下,通政司必須清查!”

“如果此事爲真,那麼他們的動作絕不僅於此!”

楊廷和臉色鐵青地開口道,正當他準備再次出言的時候,意外卻發生了。

一名宦官臉色蒼白地衝了進來,急聲道:“陛下,八百里加急!”

“霸州響馬盜劉六劉七聚衆造反,攻陷了文安縣城,殺害了一應官員,迅速發展了萬餘人,連下博野、饒陽、南宮等州縣……”

出乎意外地,聽到這個驚天噩耗,朱厚照竟然沒有動怒,而是面無表情地看向了楊廷和。

“楊師,果真被你給料中了。”

“嘿!”朱厚照冷笑道,“還真是好大的手筆啊!”

“他們這是在逼迫朕將中山侯調去平叛啊!一羣狼子野心的亂臣賊子!”

話說到最後,朱厚照終究還是沒有忍住,狠狠一腳踹翻了案桌。

這是第二次!

第二次有人公然聚衆造反!

造反這種事情,對每一個帝王而言,那都是絕對無法容忍的。

更何況他朱厚照這位正德皇帝,即位不久後山東就爆發了一場聚衆造反的大案,現在才過了兩三年,竟然又出現了這等造反大案!

天下百姓會怎麼想?

難道他這個正德皇帝真就如此昏庸無道嗎?

不然爲何頻頻有人造反叛亂呢?

先是白蓮教妖人,現在又是霸州響馬賊!

一次一次的聚衆叛亂,只會極大地打擊他朱厚照這位皇帝陛下的帝王威望!

朱厚照恨得咬牙切齒,死死地攥緊了拳頭。

“陛下,直隸不能亂,這是京畿重地!”

楊廷和嘆了口氣,還是硬着頭皮出言相勸。

就算他們看穿了那些亂臣賊子的陰險謀劃,但是問題在於朝廷不得不盡快出兵平息叛亂!

畢竟這可是聚衆造反啊!

而且這些反賊還連克數城聲勢浩大!

如果朝廷不調兵遣將立刻趕去平叛,以雷霆之勢將這些反賊叛軍給剿滅,那麼大明王朝在百姓心中的威信將會瞬間降至冰點!

更別提這直隸之地就在京師南側,萬一這些該死的叛軍奔着京師來了呢?

這是誰都無法保證的事情!

朱厚照沒有回答,而是冷聲下令道。

“召集文武重臣議事,立刻!”

半個時辰之後,大小九卿和公侯勳貴全都趕了過來。

他們也在入宮途中聽到了些許風聲,所以羣臣一見到皇帝陛下,立刻就請求調兵遣將前去平叛!

畢竟,現在河北可不叫河北,而是叫做“直隸”!

直隸,直接隸屬於京師管轄。

洪武初年,太祖朱元璋定鼎於金陵,以應天等十四府四州爲直隸。

後永樂初年,太宗朱棣決意遷都,永樂元年詔北平爲北京並稱其爲行在,即天子所在的地方,十八年正式遷都,改北平布政司爲直隸,稱爲北直。

當然南直隸也沒有被忽略,它畢竟是大明朝的龍興之地,還是全國賦稅最主要的來源,南方科舉的主考場江南貢院也地處於此,佔據着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地位,所以太宗還是在南直隸保留了一套與北直隸級別相同的中央機構,儘管在實權上遠遠不如北直隸。

北直隸地區是後世河北省的核心地區,包括了八府、二州和十七個屬州,其中就包括了京師——北京。

所以,北直隸絕對不能亂,這畢竟是大明朝廷的中樞所在。

更別提這些反賊叛軍異常驍勇善戰,短短一月多的時間就連克數城,萬一他們當真直奔京師而來殺到北京城下,且不說他們敢不敢這樣做,只要局勢崩壞到了這種地步,那大明王朝還有什麼威望可言?

只怕真個就會天下大亂了!

所以必須要立刻調兵遣將前去平叛!

調兵這一點好說,京軍戰兵不是已經恢復了戰鬥力嘛,直接調集個兩三萬大軍,就足以剿滅這羣該死的亂匪了。

但是唯一的問題在於,當派遣何人爲將?

現如今這大明王朝,還真是挑不出來一個像樣的將領。

保國公朱暉嗎?

這就是個虎父犬子,上次率軍前去抵禦蒙古,連蒙古韃子的面兒都沒有見到,他都敢直接一口氣爲兩萬將士請功,文臣縉紳自然不可能再讓這種跋扈廢物前去統兵。

更別提這傢伙前不久才惡了天子,直接都被皇帝陛下給變相抄家了,現在還老老實實地龜縮在家裡面舔舐傷口,自然就更不可能統兵出戰了。

可是除了這個保國公朱暉外,其餘那些勳貴也全都是清一色的紈絝廢物,沒有一個合適的人選。

難不成你讓英國公張懋統兵出戰嗎?

不可能的!

所以思來想去,最後經過文武羣臣的一致討論,這件事情最後還是得交給那位坐鎮山東的中山侯啊!

中山侯恰恰就在山東,距離霸州也不算太遠,要是立刻動身的話,可以迅速抵達戰場,這纔是羣臣想要看到的。

不過,朱厚照並不想看到這一幕,或者說他不想就這麼落入那些奸賊的陷阱之中。

“難道我泱泱大明,除了中山侯之外,就再無其他統兵將領了嗎?”

朱厚照掃視羣臣厲聲呵斥道。

戶部尚書韓文硬着頭皮出列,苦心勸道:“陛下,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

“直隸絕不可亂,更不可任由反賊叛軍折騰,必須要以雷霆之勢儘快平定叛亂,震懾天下心懷不軌之人,否則……”

“陛下,韓尚書所言極是,直隸絕不可亂!”吏部尚書王鏊同樣出列進言。

天官馬文升已於日前正式致仕,並且極力舉薦王鏊繼任吏部尚書,朱厚照對此自無不可,畢竟王鏊的德行和能力有目共睹,無疑是最佳的人選。

“陛下,臣附議!”

“臣附議!”

一名名九卿大員出列,支持調遣中山侯前去平叛。

朱厚照冷冷地看着這些人,臉色鐵青,面容平靜。

如果說先前遇到這種叛亂之事,他們絕對不會讓野人領兵出征,爲的就是限制中山侯攫取軍功繼續加官進爵!

現在倒是好笑至極,眼瞅着馬上艦隊打造完畢,可以準備出海貿易了,結果突然間就爆發了一場叛亂,而且羣臣還一個接一個地提議讓中山侯領兵出戰!

這其中的貓膩,傻子都看得出來!

朱厚照狠狠攥緊了拳頭,看着眼前這些人,最後還是不得不頹然下旨。

“下旨,拜中山侯爲討賊大將軍,即刻領兵前去霸州平叛!”

“三萬京軍戰兵立刻動身,由武定侯郭勳統帥,趕去霸州與中山侯匯合!”

下達了旨意,朱厚照就憤然拂袖離去,留下面面相覷的羣臣。 回到寢宮之後,朱厚照喚來了陳寬。

“大璫!”

“這些奸賊當真可恨!”

陳寬也瞭解了事情原委,自然明白皇帝陛下因何動怒。

爲了那海貿利潤,這幕後黑手竟然如此膽大妄爲地掀起叛亂,置百姓朝廷於不顧,置江山社稷於不顧……其心可誅啊!

上一次邊雄、黃興輔和朱懋恭等人就來了一回,暗中唆使慫恿白蓮教造反作亂,結果現在纔過去了多久,竟然又出現了這等惡劣的事情。

“皇爺,廠衛正在清查通政司,揪出那故意扣下奏章之人!”

“如果順利的話,未嘗不可順藤摸瓜地揪出這些奸賊,將其斬盡殺絕!”

陳寬臉上閃過一抹厲色,老太監這次也是動了真怒。

“一定要將這些雜碎揪出來!”

“否則朕咽不下這口惡氣!”

隨着聖旨下達,錦衣衛立刻行動。

不過他們自然分得清輕重緩急,眼下最爲要緊之事,還是在於平定叛亂,因此通過錦衣衛的消息渠道,皇帝陛下的旨意很快抵達了山東。

湯昊正在指揮將士們進行火器訓練,左一刀立刻臉色蒼白地衝了過來。

“侯爺,出大事了!”

“霸州劉六劉七叛亂,聲勢浩大,連克數城!”

“陛下已經命您即刻動身前去霸州平叛,郭勳也帶着三萬戰兵從京師出發了。”

劉六劉七叛亂?

湯昊聞言一怔,眼中閃過了一抹詫異。

歷史上好像確實是有這麼一回事,但是問題在於此刻爆發這場叛亂,是不是有些太過巧合了?

那些士紳縉紳,當真喪心病狂到了這種地步嗎?

他們就不怕人家真給大明王朝掀翻了?

現如今這大明王朝,劉大夏曾經說過,軍民困苦,民窮財盡,但距離徹底崩壞尚且有一段時間。

這些士紳縉紳也絕不會眼睜睜地看着大明徹底崩壞,畢竟他們的基本盤可就是這大明王朝。

如果真是坐視大明王朝被取而代之,那這些士紳縉紳就無法確保自己的既得利益。

所以,這場叛亂,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罷了。

“侯爺!”

“這事情太蹊蹺了啊!”

湯木忍不住開口道:“早不叛亂晚不叛亂,偏偏這個時候叛亂,傻子都知道這裡面有鬼……”

“嗯,然後呢?”湯昊嘆了口氣,“就算知道這裡面有鬼,但是我們也不得不一頭鑽進去!”

“畢竟這可是直隸,不是什麼無關緊要之地,而是大明王朝的京畿重地!”

“要是直隸發生叛亂,朝廷卻無力鎮壓,那天下人會怎麼看?”

此話一出,衆人全都打了個寒顫。

連自己的老巢都守不住,那誰還會對這大明朝廷保持敬畏之心呢?

只怕到了那個時候,可就是真正的亂世將至,狼煙四起了啊!

“所以,陛下才不得不派遣本侯去平叛!”

“直隸不能亂,京師不能亂,天下更不能亂!”

“這幕後黑手就是看中了這一點,纔會導演出這麼一場好戲!”

湯昊冷笑道,心中殺意凜然。

這是一個陽謀。

那些人就是要朱厚照做出選擇。

要麼選擇江山社稷,要麼選擇海貿利益。

對於一個帝王而言,不用懷疑肯定會選擇前者。

朱厚照就算再如何不甘心,他也不得不立刻調遣湯昊前去平叛。

“左一刀,率領三千禁軍和兩千戰兵,繼續駐守清河船廠!”

“沒有陛下和本侯的命令,任何官員不得窺伺此地,否則格殺勿論!”

“趁機作亂者,殺!染指船廠者,殺!擅自硬闖者,殺!”

一連三個“殺”字出口,饒是左一刀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不過他還是當即領命,沒有絲毫猶豫。

事實上,湯昊本想留下湯木守住這清河船廠,但是問題在於湯木的身份歸根結底也只是一個區區京軍統領罷了。

而左一刀卻是錦衣衛的正千戶,四衛禁兵的正千戶,這二者可都是天子親軍,只對大明皇帝負責,所以不管誰來了左一刀都可以將其拒之門外!

再加上手底下的三千四衛禁軍和兩千京軍戰兵,不管是誰想要趁機摘桃子染指清河船廠,那他們想得都有些多了!

“一刀,一定要守住這清河船廠!”

湯昊神情冷峻地看向左一刀。

“這是我們一年多時間辛苦努力的結果,絕不能被什麼阿貓阿狗給奪了去!”

左一刀深吸了一口氣,隨後重重地點了點頭。

“侯爺放心,絕不會出問題。”

就算是他左一刀戰死,也不會讓任何外人踏入這船廠半步!

湯昊欣慰地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了湯木。

“湯木,立刻收集軍中的三眼銃,另外讓火器工坊全力生產打造三眼銃,三日之內本侯要看到五千支!”

“另外,傳訊山東諸衛將領及所有巡檢,立刻加強戒備,一旦發現任何人試圖趁機作亂,格殺勿論!”

“告訴他們,若是本侯不在期間,山東出現了什麼亂子,本侯會親手廢了他們!”

記憶裡面,劉六劉七這場聲勢浩大的起義,不只是波及到了河北,還有山東。

山東現在正進行衛所改制,承擔着試點的職責,自然不能因此就被破壞掉了。

左一刀立刻前去傳令,做好一切戰前準備。

三日之後,湯昊只帶了諸將星夜疾馳趕往霸州。

此刻饒陽縣衙,漫天血腥味還未曾消散。

齊彥名大馬金刀地坐在縣太爺的位置上面,靜靜聽着手底下的人員。

他們自從起事之後,只殺官紳,焚燬官府,劫取兵庫,釋放獄囚,召集青壯……時至今日,早已發展壯大到了將近三萬人。

看似聲勢浩大,但齊彥名心中清楚,這些不過都是假象罷了。

朝廷勢必已經得知了消息,接下來就是派遣大軍前來圍剿。

這三萬兒郎大部分都是些民夫青壯,就算髮給他們甲冑弓弩他們也不一定會用,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可言。

再者隊伍越來越大,他們需要的糧食就越來越多,這幾乎是逼着大軍不斷去攻城拔寨,不斷去掠奪糧食!

至於什麼逃入深山老林裡面躲藏起來,根本就不現實。

難道讓大家全都去啃樹皮、吃草根嗎?

一想到這些問題,齊彥名忍不住重重嘆了口氣。

正當這個時候,先前那名攛掇慫恿他起事的江南商賈卻再次現身。

一見到此人,齊彥名彷彿就找到了主心骨。

“範先生,接下來當如何是好?”

江南商賈範文成輕笑道,緊接着繪製了一副宏偉藍圖!

“大將軍不用過多憂慮,接下來我軍應當……”

第13章 嚴刑拷打!劉瑾又支棱起來了!第290章 倭國震動第41章 老湯家做出的犧牲!第3章 誰敢動他?他是朕的救命恩人!第249章 焦芳第29章 大小攪屎棍!第146章 出師表?被黑得最慘的大明雄主!第235章 規矩!第5章 小皇帝的心思很深啊!第136章 罪名坐實!足利義維登場!第137章 無妄之災!李東陽氣得吐血!第274章 謠言四起第183章 收攏兵權!你們這是在找死!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100章 緊急情況!小皇帝病了!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31章 大戲開幕!韓文死諫!第8章 司禮監!第184章 狠辣毒計!衛璋戰死!第19章 土木之禍的真相!第301章 興王朱祐杬第242章 涌動!第87章 利益交換!道阻且長!第241章 暗流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48章 巨漢之戰!降服衆將!第162章 你敢出兵嗎?給本侯封了整個天津衛第312章 天下震動第28章 張懋進場!第212章 下獄!第47章 組建班底!第249章 焦芳第40章 講規矩那就講三楊!第279章 主動請纓第244章 造反第214章 各方反應第322章 爲什麼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43章 利害得失第118章 馬踏司馬府!本侯要一樣東西!第234章 前倨後恭第135章 佈局倭國!開荒打副本!第122章 官吏哭,總好過百姓哭;一家哭,總第62章 母子決裂!哀家還要感謝你?第250章 孔氏第247章 利刃第58章 威壓衆人!小皇帝出手!第298章 走肖爲王第66章 敗壞鹽政之人!第60章 鬧大咯!皇帝的束縛!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150章 漕運!那就換個平江伯!第192章 衛所第10章 瘋狗之所以是瘋狗!第238章 鋼鐵!第249章 焦芳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230章 以德報怨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141章 颳起了一陣風!吹動了士紳的心!第22章 湯昊入殿!第46章 調教張永!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64章 練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312章 天下震動第227章 糜爛馬政第140章 海權思想!中國成爲世界性帝國的機第193章 倭寇第115章 新任大司馬!割裂文臣縉紳!第223章 開誠佈公第104章 戍邊流放!老首輔的請求!第199章 因地制宜第78章 天下大弊!所謂的弘治三君子!第118章 馬踏司馬府!本侯要一樣東西!第46章 調教張永!第122章 官吏哭,總好過百姓哭;一家哭,總第152章 長蘆鹽場!竈戶天生就處於煉獄之中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場!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7章 劉瑾的真正目的!第187章 密信真假!開啓追責制度!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97章 聯姻!還是兵書更香啊!第125章 富國強兵!元輔大人的請求!第240章 商賈第285章 九邊將種第79章 千古罪人劉大夏!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257章 狗賊第48章 巨漢之戰!降服衆將!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177章 興風作浪!好陰損的手段!第204章 弱小即原罪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225章 帝師第195章 海戰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217章 湯家異動第43章 利害得失
第13章 嚴刑拷打!劉瑾又支棱起來了!第290章 倭國震動第41章 老湯家做出的犧牲!第3章 誰敢動他?他是朕的救命恩人!第249章 焦芳第29章 大小攪屎棍!第146章 出師表?被黑得最慘的大明雄主!第235章 規矩!第5章 小皇帝的心思很深啊!第136章 罪名坐實!足利義維登場!第137章 無妄之災!李東陽氣得吐血!第274章 謠言四起第183章 收攏兵權!你們這是在找死!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100章 緊急情況!小皇帝病了!第35章 司禮監的職責!第31章 大戲開幕!韓文死諫!第8章 司禮監!第184章 狠辣毒計!衛璋戰死!第19章 土木之禍的真相!第301章 興王朱祐杬第242章 涌動!第87章 利益交換!道阻且長!第241章 暗流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48章 巨漢之戰!降服衆將!第162章 你敢出兵嗎?給本侯封了整個天津衛第312章 天下震動第28章 張懋進場!第212章 下獄!第47章 組建班底!第249章 焦芳第40章 講規矩那就講三楊!第279章 主動請纓第244章 造反第214章 各方反應第322章 爲什麼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43章 利害得失第118章 馬踏司馬府!本侯要一樣東西!第234章 前倨後恭第135章 佈局倭國!開荒打副本!第122章 官吏哭,總好過百姓哭;一家哭,總第62章 母子決裂!哀家還要感謝你?第250章 孔氏第247章 利刃第58章 威壓衆人!小皇帝出手!第298章 走肖爲王第66章 敗壞鹽政之人!第60章 鬧大咯!皇帝的束縛!第157章 腥羶之藪!戶部都察院集體出動!第150章 漕運!那就換個平江伯!第192章 衛所第10章 瘋狗之所以是瘋狗!第238章 鋼鐵!第249章 焦芳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230章 以德報怨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141章 颳起了一陣風!吹動了士紳的心!第22章 湯昊入殿!第46章 調教張永!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64章 練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312章 天下震動第227章 糜爛馬政第140章 海權思想!中國成爲世界性帝國的機第193章 倭寇第115章 新任大司馬!割裂文臣縉紳!第223章 開誠佈公第104章 戍邊流放!老首輔的請求!第199章 因地制宜第78章 天下大弊!所謂的弘治三君子!第118章 馬踏司馬府!本侯要一樣東西!第46章 調教張永!第122章 官吏哭,總好過百姓哭;一家哭,總第152章 長蘆鹽場!竈戶天生就處於煉獄之中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場!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7章 劉瑾的真正目的!第187章 密信真假!開啓追責制度!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97章 聯姻!還是兵書更香啊!第125章 富國強兵!元輔大人的請求!第240章 商賈第285章 九邊將種第79章 千古罪人劉大夏!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257章 狗賊第48章 巨漢之戰!降服衆將!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177章 興風作浪!好陰損的手段!第204章 弱小即原罪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225章 帝師第195章 海戰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217章 湯家異動第43章 利害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