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勝利閱兵

戚家軍被毛文龍招安了,這個舉動傳到朝廷,當然又是一片非議,但現在毛文龍不管他們,準備在自己滅了朵彥之後,老賬新帳和東林一起算。

之所以毛文龍並沒有按照當初自己,在和老將軍戚軍密談的時候承諾的那樣,是以爲戚家軍正名洗冤爲代價,進而獲得戚家軍的幫助,反倒是用了幾乎是做實了戚家軍造反的名頭,以招安的名義獲得戚軍的認可,當時毛文龍還是苦口婆心的和戚軍詳談了一夜的。

整倒能征善戰的戚家軍,在當時大明大環境下,是整個朝堂官員上下一致的想法決斷。

什麼是大環境呢,依舊是揚文抑武。

戚家軍當時的軍功太大了,大到了已經嚴重的威脅了文官集團,大到了,最終已經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的地步,如果一定要將這些百戰有功的將士封賞下去,按照他們的功勞,這些將士就會站滿朝野,那樣的結局就是災難性的。那就是一個勳貴集團,更可怕的是掌握實職的集團,那還了得?

這樣一來,按照皇帝的意思,就這已經不能夠再行封賞的官員,尤其是戚家軍這種集團,就只能給予剿滅了。

而剿滅戚家軍的最關鍵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從戚家軍成軍以來,他們的命門——錢糧後勤,幾乎全部是由江浙集團的財閥們支持,根本不受大明國朝的控制。一個軍功顯赫,沒有封賞餘地,更不需要朝廷捏拿命門錢糧的集團,存在這個大明帝國裡,的確是讓所有的文官以及皇上不能安睡。

這樣一來,不滅你滅誰?

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毛文龍大張旗鼓的給戚家軍翻案,會得到文官集團,最主要是皇上的堅決反對,那是一件絕對不能夠實現的事情。

所以,毛文龍就勸說戚軍,走曲線救國的道路,反正大明朝廷有一個道德約束,那就是對沒有稱帝的所有反賊,都認爲他們依舊是大明的子民,如果能夠招安,那就是皇上體恤子民,百官仁德深厚。

這種仁厚,貫穿了整個大明帝國對內部戰爭的始終,即便後來張獻忠直接挖了老朱家的祖墳,這對一個平民百姓來說都是你死我活的仇恨,結果崇禎依舊原諒了他們,並且接受了他們的歸順。

所以毛文龍和戚軍苦口婆心的說:“什麼事情都是先易後難,只要現在戚家軍接受招安,在大明這個內憂外患需良將的時候,就會水到渠成,這樣一來,大家就真正洗白了身份,然後等到和自己殲滅了朵顏部,獲取了天大的軍功,戚家軍再一次名正言順的向天下宣佈自己的忠誠之後,再上書爲自己鳴冤,這樣纔是事半功倍。

這樣入情入理的解釋,最終獲得了戚軍的理解,在做足了手下子弟的思想工作之後,戚軍整合戚家軍主力十個哨合計一千子弟,留下一半爲後手。交給自己的兒子,少帥戚朗留守三屯營,帶着剩下一半子弟進了復遼軍,開始傳授訓練復遼軍的車陣,準備向朵彥部展開報復。當然,襲擊朵彥的戰爭毛文龍是絕對不會讓老將軍去的,不是年齡問題,而是因爲這是個難得的人才,必須留在自己的軍中,給自己訓練軍隊,真要是出戰了,有個三長兩短,毛文龍哭都找不到墳頭。

這樣的軍報報到朝廷,天啓還蒙圈於什麼時候自己手下還有這麼一股賊寇,但聽說接受招安了,也就不當回事了。

而東林當然反對,要不怎麼叫大明攪屎棍子呢。

但魏忠賢和葉向高認爲,這時候正是大明需要良將賣命的時候,來了一羣很能打的炮灰也不錯的。尤其這羣炮灰直接收在了東江鎮復遼軍裡,估計也不會鬧出什麼亂子,於是,不說恢復名譽,只是按照招安規矩,封賞戚軍老將軍一個遊擊將軍名頭,這事情就這樣波瀾不驚的過去了。

名份有了,戚軍也就安心的在復遼軍幫襯毛文龍訓練車兵。

毛文龍的車兵構思理念真的和別的不同,似是而非的大陣也是漏洞百出,戚軍乾脆深思了多日之後,直接將原先自己複雜的陣法簡單化,那就是按照一車一杆槍,一車十個人的編制,直接將未來的車陣改爲,遇戰則圍成刺蝟,追擊則全力奔馳,在時間和戰鬥力上更加簡潔快速,因爲,時間也來不及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寧遠前面的關寧鐵騎閱兵也正式開始了。

按照當初的計劃,整個閱兵要進行十天,是要邀請蒙古諸部的首領觀戰的,結果出了信王被截的這個岔子,雖然這些蒙古部落的首領,知道是被人利用了,但還是恐懼大明王朝的報復,別被邀請去看熱鬧,被扣押下來做了人質。

在大明的後續工作做得好,又一批使者分赴蒙古諸部,向他們解釋了這次建州女真挑撥離間的鬼把戲,並且從申了大明的態度,這才讓這些蒙古首領欣然接受邀請,紛紛帶着親兵衛隊趕到了寧遠,參加這場史無前例的秋操勝會。

整個閱兵相當順利,現在兵強馬壯的關寧鐵騎,雖然沒有經過真正的戰爭鍛鍊,但在無數錢糧堆砌起之下,在孫師傅嚴厲的督促訓練之下,不是面對敵人,感受一下軍威那是絕無問題的。

當時孫師傅的關寧鐵騎分作三軍,騎兵,車兵,火器營。

騎兵成了關寧軍的主力,戰陣變化往來喊殺,真是士氣如虹,讓人看是目癡神迷。

車兵戰陣轉換變化無窮,聚合之間井井有條。

而火器營火銃二人擡是主力,一時間是硝煙瀰漫槍聲震天,其他各自火器更是花樣翻新,名字繁多的讓人髮指,尤其是一窩蜂,那簡直就是後世的多管火箭炮,發動起來,火箭漫天尖嘯刺耳,那熱鬧花哨的讓人感覺比過年的鞭炮可好多了。

而袁崇煥也展示了他新建的寧遠的高大與巍峨,尤其是城上上百門各式大炮,更是威猛無比。

最後的壓軸戲,就是炮火的展示,當時已經有了開花彈。袁崇煥爲了在蒙古諸部首領面前展示自己的威武,在信王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更是做足了功課,親自操炮,百門大炮一起開火,真的是驚天動地,從實心彈,打到霰彈,再打到開花彈,單單炮兵就打了一天,那真是硝煙瀰漫聲震天地,從十里遠一路打到城下,將眼前的城牆前預留給敵人的戰場打的是土石飛濺彈坑累累。

這纔是真正的震撼,這纔是真正顯示了自己大明軍隊的軍威,更彰顯了——咱們大明有錢。

就單單這一場炮戰,打出的銀子就不下十萬,而這一場閱兵,花出去的銀子就不下百萬,然而看看大明的信王,看看孫師傅,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這不得不讓蒙古諸部首領感佩汗顏。

於是,就在山上山下無數住在遼西走廊裡的蒙古人的歡呼中,在女真無數探子,包括躲在蒙古百姓中幾個重要女真人物的驚心中,整個大閱兵以完美的展示了軍威實力之後,勝利結束。

那幾個後金重要人物回去之後如何回報總結,那是以後要說的,但在座的蒙古諸部的首領,在看完整個過程之後,竟然一個個呆呆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好久好久沒有動彈,他們的確是被大明的這種軍威和實力嚇到了。

林丹汗好半天才艱難的站起來,走到信王面前,捂住自己的胸口,給信王深深的施禮,再也沒有他剛來的時候,對這個小屁孩的那種倨傲和輕視了。

經過血火之後的信王朱由檢也沒有了一個十三歲孩子的稚嫩頑劣,臉上也帶上了一個大明最大的貴族,皇家的威儀,輕輕的虛扶一下,淡淡的道:“大汗平身。”

一句大汗,其實這不是信王的口誤,因爲大汗在蒙古等同於皇上,而在大明的正統規矩裡,這是不可能出現的。

但這在信王出行閱兵之前,天啓和內閣以及毛文龍都事先商量好的,要想讓對方爲自己賣命,那就要適當的承認對方的地位。

對於林丹汗,這個不是汗的汗,就要培養他的野心,讓他能夠在得到大明的認可之後,能夠聚合更多的蒙古部落,和建奴對着幹。

現在,大明上下已經一致認同,建奴後金,纔是現在大明最大的敵人,因爲他們已經讓大明有了切膚之痛,不單單是戰死無數大明各地抽調遼東的精銳,最主要的還是錢。

面對被震懾住的林丹汗,信王很滿意,他總算看到了閱兵的效果,林丹汗都臣服恐懼了,那麼其他的蒙古諸部還敢不臣服嗎?

“草原需要如您這樣雄才大略的人統一成爲一個整體,如此才能和大明成爲一個整體,現在,建奴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在這一點上,我們有着共同的語言,爲此,我大明將和你共同對敵。”

對於信王如此表態,林丹汗感激涕零。

第1271章 首蹬遼西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425章 將相不和第602章 集結號第917章 視察新附軍第1131章 日本來人第1688章 圍攻天啓第745章 強行出城第459章 朱由檢的判斷第603章 鴛鴦陣發威第1164章 詆譭英雄第045章 派系問題第1405章 整治遼西第072章 朝堂紛爭第556章 遼西危機第934章 別開生面的決戰第925章 沿途留軍第326章 穿越失手第035章 計算繳獲第526章 政治遊戲的結局第826章 艱難的決斷第638章 夜襲第593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1357章 決戰皮島第210章 對廣寧戰役的影響第601章 尋訪戚家軍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248章 民生故事第467章 準備充足第141章 躍躍欲試的羣臣第876章 不想死的代善第1110章 解圍第998章 海面之上炮聲隆第1211章 放出老虎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347章 繳獲第1023章 敵佔區第077章 趕緊轉進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548章 小集團第801章 咆哮金殿第325章 海岸慘敗第1160章 消耗銀子第591章 和孫承宗交鋒第1168章 讓人氣餒的對比第1040章 出兵朝鮮第087章 前路茫茫第805章 順利通過第1253章 壞消息不斷第233章 悲壯落幕第106章 軍之根本第1237章 皇太極之死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956章 天下輿圖第1185章 盪滌心靈的是人心第249章 大建設開始第1182章 需要再設個總督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146章 貪佔軍功第427章 照顧大局第071章 天啓皇帝第097章 一炮之威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669章 我給你活路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1295章 接收鳳凰城第1187章 京城冷暖第742章 陰謀詭計第198章 屠殺男丁1329章 四佔鎮江第005章 沒有援軍第1324章 千里奔波第1317章 埋伏第054章 激勵鼓動第703章 可怕的僭越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499章 孤臣黨成第1221章 確認的半仙第176章 一馬當先第1230章 讓人暈倒的現實第1024章 燃燒的烈火第566章 論關寧的作用第016章 人頭軍功第063章 進入陣地第1197章 回到原點第499章 孤臣黨成第1006章 中日海戰-改變第1326章 老謀深算第1200章 許傑的決斷第555章 出大事了第206章 不做嶽武穆第934章 別開生面的決戰第445章 皇上賜宴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1004章 中日海戰-交鋒第917章 視察新附軍第841章 推倒從來第462章 各自的評估第1241章 有你無我第297章 略作調整
第1271章 首蹬遼西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425章 將相不和第602章 集結號第917章 視察新附軍第1131章 日本來人第1688章 圍攻天啓第745章 強行出城第459章 朱由檢的判斷第603章 鴛鴦陣發威第1164章 詆譭英雄第045章 派系問題第1405章 整治遼西第072章 朝堂紛爭第556章 遼西危機第934章 別開生面的決戰第925章 沿途留軍第326章 穿越失手第035章 計算繳獲第526章 政治遊戲的結局第826章 艱難的決斷第638章 夜襲第593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1357章 決戰皮島第210章 對廣寧戰役的影響第601章 尋訪戚家軍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248章 民生故事第467章 準備充足第141章 躍躍欲試的羣臣第876章 不想死的代善第1110章 解圍第998章 海面之上炮聲隆第1211章 放出老虎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347章 繳獲第1023章 敵佔區第077章 趕緊轉進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548章 小集團第801章 咆哮金殿第325章 海岸慘敗第1160章 消耗銀子第591章 和孫承宗交鋒第1168章 讓人氣餒的對比第1040章 出兵朝鮮第087章 前路茫茫第805章 順利通過第1253章 壞消息不斷第233章 悲壯落幕第106章 軍之根本第1237章 皇太極之死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956章 天下輿圖第1185章 盪滌心靈的是人心第249章 大建設開始第1182章 需要再設個總督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146章 貪佔軍功第427章 照顧大局第071章 天啓皇帝第097章 一炮之威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669章 我給你活路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1295章 接收鳳凰城第1187章 京城冷暖第742章 陰謀詭計第198章 屠殺男丁1329章 四佔鎮江第005章 沒有援軍第1324章 千里奔波第1317章 埋伏第054章 激勵鼓動第703章 可怕的僭越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499章 孤臣黨成第1221章 確認的半仙第176章 一馬當先第1230章 讓人暈倒的現實第1024章 燃燒的烈火第566章 論關寧的作用第016章 人頭軍功第063章 進入陣地第1197章 回到原點第499章 孤臣黨成第1006章 中日海戰-改變第1326章 老謀深算第1200章 許傑的決斷第555章 出大事了第206章 不做嶽武穆第934章 別開生面的決戰第445章 皇上賜宴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1004章 中日海戰-交鋒第917章 視察新附軍第841章 推倒從來第462章 各自的評估第1241章 有你無我第297章 略作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