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

其實,天啓對孫師傅有了嫌隙微詞,問題就出在了毛文龍身上,孫承宗面對建奴的計劃,是計劃,即便說是計劃的進攻,就表現但手足失措,只能寄希望於毛文龍出擊牽制,而毛文龍出擊卻大獲全勝,一個每年幾百上千萬的投入,一個是沒有一分一文的支持,結果戰局卻是如此反差之大,讓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獨立思考的天啓不得不做出對比。

而就在這個時候,毛文龍在死戰,卻沒向朝廷要一分錢,(這其實不是毛文龍不要,而是他深陷敵陣,也沒功夫要,同時也知道,自己得罪的人太多,要也要不來)而孫承宗卻在沒有戰事的情況下,向天啓要二十四萬銀子的軍餉,說是趁着努爾哈赤全力對付毛文龍,遼河前線空虛的情況下,可以發動進攻了。

這樣的說法,簡直讓再厚道的天啓也發飆了。尤其是在羣臣的反對下,在魏忠賢不懷好心的吹風下,天啓真的怒了。

人家毛帥沒有要一分銀子就爲解遼西的困局,發動了這場轟轟烈烈的大戰,反倒你在遼河東面,沒有建奴一兵一卒的情況下,還要二三十萬銀子才肯出擊,這就是幾個意思?

這就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一年七八百萬的開支,孫師傅上任三年,竟然要了一千八百多萬,卻不如毛帥一個一文不要的人的戰功大,你是幾個意思?是不是要黑我?

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產生怨氣的時候,事情就會出現截然相反的兩個結局,那就是開始對自己最信任的人,不再以絕對信任出發,代之的是抱怨。

不過從這封天啓但信中,還只是抱怨而不是怨恨,事情還有但挽回。

“本來這事情還沒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馬維忠真的是痛心疾首,繼續說着事情的前因後果:“其實自打孫閣老擔任薊遼督師兩年下來,孫閣老和袁軍門一直沒有發動大戰役的機會,而發動戰略總反攻把後金趕出去的機會又不成熟。但反過來說,孫閣老在無爲的時候,雖然依舊耗費了巨大的錢糧,但也正因爲雙方沒有戰事,無形中爲朝廷省下了許多軍費,確保了山海關安然無恙,使國朝有了更多的機會養精蓄銳,充分顯示了天朝的不戰之威。”

對於這樣的話,毛文龍是保持中肯的認同的,不管怎麼說,在當時,遼西山海關是主戰場,大明的確沒有向建奴反擊的能力,真的大戰一開,必將依舊是一敗塗地,那時候,丟城失地不說,就是一個戰爭的使費,就是天文數字,戰爭,像大明這種被動的戰爭,真的是燒錢的啊。

“但事情卻壞在了東林的身上。”馬維忠恨恨的說。

這事情怎麼又扯到東林的腦袋上去啦,在自己的孤臣黨和閹黨的聯合打壓下,在皇帝的壓制下,東林現在不是很乖嗎。這讓毛文龍簡直就是一頭霧水。

馬維忠就繼續解釋:“按照你的建議,不再用文臣監軍,這其實是好事,最少太監被約束的不能瞎指揮,即便是瞎指揮,武將文臣對太監也敢反駁,不至於武將對文臣監軍唯唯諾諾,文臣對文臣監軍勾連一氣,這是好事。”

這種功勞推在毛龍的身上,毛龍就坦然受之,雖然這和歷史前後差別不大,但畢竟自己將這件事情提前了三年。

這件事的對與錯,其實根本不用現代人的評說,後來崇禎徹底的撤掉了太監監軍,撤掉了錦衣衛,其產生的惡果,就足以說明一切。

等後來崇禎發現,他太過相信文武百官的操守這其中的弊端之後,再次派出太監監軍重整錦衣衛,一切都已經晚了。

馬維忠就痛苦的說道:“但什麼事情都有個例外,就比如說孫師傅,這裡就是一個例外的例外,因爲孫師傅的身份的確太過特殊,他的性格也是老而彌堅,這雙方的條件加在一起,派太監監軍,在孫師傅認爲,這是皇帝對他的絕對不信任。”

毛文龍就一捂臉:“孫師傅的狀況的確與衆不同,尤其是老小孩小小孩,這個老小孩對上皇上這個小小孩,雙方的逆反心理都會突然爆發,我真的已經想象到了最壞的結局。”

馬維忠就更痛苦,這倒不是他做作,而是因爲他處在這個位置上,結果已經有了一定權力的皇帝,和一個皇帝的老師,天下公認的名臣之間出了點矛盾,那絕對不是小矛盾,這讓內閣絕對無所適從。

“皇上本來就喜歡視察邊關,掌握第一手材料,經常派東廠的人到各地邊軍,然後將邊關的事情上報給朝廷和皇上。當時孫師傅沒有得到申請的20萬兩銀子的軍費,本來這件事情就是東林黨人掌握的兵部和工部阻撓造成,是他們向皇帝進讒言,讓皇上拒絕了孫師傅的要求。但其實皇上後來想一想,還是有些後悔,但天子金口玉言,實在是沒有辦法反悔,於是就命令魏忠賢派遣他的黨羽劉朝、胡良輔、紀用等四十五人,以監軍的身份,帶着數萬武器裝備來到關門,供給邊關軍隊。又用內帑白銀十萬,蟒、麒麟、獅子、虎、豹等銀幣賞賜將士,賜給孫承宗蟒服、銀幣等慰勞軍隊。”

毛文龍就長舒了一口氣:“這不是好事情嗎?雖然孫師傅最終還是沒有發動反攻,但最少可以緩和皇上和孫師傅的關係。”

結果馬維忠就痛心疾首的敲桌子:“天下事情若都是像哥哥這樣坦然,那這天下就沒有什麼亂事了,結果事情壞就壞在東林的那幫別有用心之人的身上。他們造謠說,皇上派出去的犒賞隊伍,表面上是慰勞軍隊,實際上是魏忠賢但閹黨,想要竊取孫師傅但兵權去窺探軍情的。”

“這樣的造謠,簡直就突破了底線。窺視軍情,難道魏忠賢掌握的無孔不入的錦衣衛就吃乾飯的嗎?難道窺視軍情非要帶着十萬白銀,各種銀幣嗎,非要帶着蟒袍玉帶嗎?有這些東西,直接收買不就行了嘛?這樣窺視軍情,能窺視到什麼?信這個的人,難道都是豬腦子嗎?”毛文龍簡直被這三歲小兒都知道的道理氣瘋了。

毛文龍說的對,但對和錯,卻還是要站在什麼立場上,什麼角度上,就比如老小孩孫承宗,正因爲皇上不給自己二十萬銀子反攻,而讓毛文龍立了那麼大的功勞而憋屈呢,這下好了,簡直就直接爆發了。

“當時孫師傅出關巡視寧遠,聽到這個消息立刻上書給皇上,說不能讓宦官監軍,但皇上卻回覆說這沒什麼。於是使者到邊關後,孫承宗只用茶水招待。連一頓飯都不管,直接將監軍給俄起來了,剩下的事情,哥哥就應該知道了。”

第1280章 商人們的反抗第061章 增援阿敏第177章 絕望的百姓第1259章 收買計劃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1308章 出擊第1289章第659章 挾功以自重第1001章 日本出兵了第1250章 暗中佈置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311章 暗潮涌動第1101章 慘烈爭奪第363章 遽然發動第1251章 抓住曹文詔第1320章 錦州前線第495章 世子駕到第956章 天下輿圖第1004章 中日海戰-交鋒第955章 口是心非第1023章 敵佔區第1698章 入主京師第843章 繼續進攻第1022章 敵後義勇軍第014章 初戰大勝第522章 利國害敵的利器第385章 兄弟對答第542章 緊賺不夠花第1095章 陳忠的迂腐第1363章 兵進漢城第072章 朝堂紛爭第927章 避重就輕第008章 大敵殺至第1148章 父子齊上陣第1262章 國士歸心第1694章 拼死爭奪第1264章 天下局勢第1035章 慘烈屠城第1218章 兩皇陣前會第1697章 過把癮就死第178章 拼死守城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1285張 陰謀詭計第130章 分贓方案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266章 尋找把柄第236章 毛文龍的作用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373章 默契配合第427章 照顧大局第818章 提出條件第1223章 氣勢 是忽悠出來的第877章 嫌隙初顯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334章 救與不救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030章 獵戶來投第650章 毛文龍的萬年許諾第1114章 金川解圍戰第602章 集結號第141章 躍躍欲試的羣臣第1347章 鐵山失守第1136章 朝鮮也要***第785章 匯兌天下第623章 示敵以弱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597章 天啓來書第1406章 新老交接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第343章 反攻第649章 袁毛結仇第1039章 拼了第1043章 入朝第一戰第368章 改進辦法第523章 人情的味道(還是爆更)第588章 悲壯的援軍第1387章 背叛的朝鮮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1134章 緊急部署第453章 冷水與火炬第1704章 皇位繼承的改變第178章 拼死守城第957章 引君入甕計劃開始第343章 反攻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053章 招募失敗第1366章 形勢逆轉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780章 漕幫第904章 混亂的局面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243章 佈防第274章 紛紛上書第1189章 被軟禁了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1256章 內外交困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1187章 選將之法
第1280章 商人們的反抗第061章 增援阿敏第177章 絕望的百姓第1259章 收買計劃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1308章 出擊第1289章第659章 挾功以自重第1001章 日本出兵了第1250章 暗中佈置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311章 暗潮涌動第1101章 慘烈爭奪第363章 遽然發動第1251章 抓住曹文詔第1320章 錦州前線第495章 世子駕到第956章 天下輿圖第1004章 中日海戰-交鋒第955章 口是心非第1023章 敵佔區第1698章 入主京師第843章 繼續進攻第1022章 敵後義勇軍第014章 初戰大勝第522章 利國害敵的利器第385章 兄弟對答第542章 緊賺不夠花第1095章 陳忠的迂腐第1363章 兵進漢城第072章 朝堂紛爭第927章 避重就輕第008章 大敵殺至第1148章 父子齊上陣第1262章 國士歸心第1694章 拼死爭奪第1264章 天下局勢第1035章 慘烈屠城第1218章 兩皇陣前會第1697章 過把癮就死第178章 拼死守城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1285張 陰謀詭計第130章 分贓方案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266章 尋找把柄第236章 毛文龍的作用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373章 默契配合第427章 照顧大局第818章 提出條件第1223章 氣勢 是忽悠出來的第877章 嫌隙初顯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334章 救與不救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030章 獵戶來投第650章 毛文龍的萬年許諾第1114章 金川解圍戰第602章 集結號第141章 躍躍欲試的羣臣第1347章 鐵山失守第1136章 朝鮮也要***第785章 匯兌天下第623章 示敵以弱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597章 天啓來書第1406章 新老交接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第343章 反攻第649章 袁毛結仇第1039章 拼了第1043章 入朝第一戰第368章 改進辦法第523章 人情的味道(還是爆更)第588章 悲壯的援軍第1387章 背叛的朝鮮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1134章 緊急部署第453章 冷水與火炬第1704章 皇位繼承的改變第178章 拼死守城第957章 引君入甕計劃開始第343章 反攻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053章 招募失敗第1366章 形勢逆轉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780章 漕幫第904章 混亂的局面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243章 佈防第274章 紛紛上書第1189章 被軟禁了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1256章 內外交困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1187章 選將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