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4章 皇位繼承的改變

bookmark

天啓皇帝並不擔心自己一家的安全,因爲他知道,因爲他堅信,毛文龍是絕對不會對自己下狠手的。如果他真的那麼做,就不會將他的夫人孩子和他的精銳派到自己的身邊來,讓自己死於這場戰亂豈不更省事?

所以他堅定的認爲,他和毛文龍,和天下的羣臣還是可以談一談的。

和毛文龍,和元老議政院和內閣六部尚書的朝會,沒有按照毛文龍的要求,在集英殿裡召開,而是選擇在了最莊重的太和殿裡。

不但天啓親自參加,而且帶上了皇后和太子。他對羣臣的解釋是,這關乎祖宗江山,也關乎他們一家的命運,有必要讓當事人親自見證歷史。

他的這個決定,其實就等於給諸位大臣和天下百姓施壓,利用他和皇后的巨大威信影響,能爲老朱家爭取更多的利益。

羣臣感覺真正的爲難,但毛文龍卻是無所謂,反倒認爲這更好。既然是最後的攤牌,那麼大家就把手中的牌擺在桌面上,讓所有參加這一場攤牌大會的人都明白清楚,以防日後再出現後悔反覆。

既然皇上一家,全部到場了,既然這是一個攤牌的大朝會,內閣和元老參議院以及毛文龍也決定,將天下的督撫,各地的布政使,海外行省的代表,在京在外的勳貴公侯也一起召喚來,同時,也將大明各地的王爺能來的,也都召喚來來,將所有的事情一次性解決。

於是,原先計劃的,不過二三十人的攤牌大會,又在半個月之後,從各地趕回來的各地要員的加入,最終達到了100人。

當這100人魚貫進入皇宮紫禁城,午門緩慢而沉重的關閉之後,天下所有的人都屏氣凝神,死死地盯着那一扇硃紅的大門,等待着他的再次開啓。

再次開啓,這個苦難深重的大漢民族,不知道是走向輝煌,還是走向深淵。

三天之後,午門沒有打開,但是在午門之上,用最隆重的方式——龍筐,墜下了第一道聖旨,並且以邸報的形勢立刻傳遍天下。

天啓皇上下旨,但這份聖旨卻有些奇怪,上面不但有皇上的玉璽,內閣的署理大印,更多了一個元老議政院的硃紅印章:“大明權利統一歸中央,取消南京留守二朝廷,取消南京留守。取消鳳陽總督,取消鳳陽留守,所有一切都歸當地行省。從此結束一國三都的政治格局,施行真正的大明政令出於北京的統一。”

這樣的決定一出,當時讓國人放下了一份心,從此國朝分裂的可能就減少了許多。即便再有反覆,也就沒有了正當的藉口了。

第四天,又一道聖旨從午門上下來,依舊以邸報的形勢昭告天下,:“定性朱常洵爲叛逆,定性東林爲叛逆,定東林除了史可法外剩餘的三百黨徒有罪,罪不容恕,經過三法司合議之後,認定他們對大明產生了巨大的破壞,全部斬首棄市。但皇上和諸位朝臣勳貴以仁德之心,赦免他們的家人以及相關人,不株連,不抄家,不追究,此案到此結束。”

這樣的決斷立刻讓天下士紳百姓全部鬆了一口氣,天下竟然響起了徹夜不休的鞭炮聲,就連周圍一百屬國以及歐美大陸都傳來的歡呼慶祝聲。

畢竟,這個年代,大明是世界的中心,大明的一舉一動都牽扯着世界的走向,一個不折騰,走常規不偏執的世界中心,纔是大家所需要的。

第五天,再下詔書:“禁止東林黨人言論,降衍聖公爲衍聖候,取消朝廷對孔聖祭奠。但,確立山東新解儒學爲國學而不是國教,在全天下推行對孔聖孟聖六藝新學,以爲國本。”

然後,大明的午門上接連十天再也沒有聖旨傳出,這讓大家最期盼的心再次懸起來了,所有的人都緊張的等待着新的消息。

第十五天,新的聖旨下來了,卻更加的震動天下。

天啓皇上宣佈退位,成爲太上皇,和皇后自由選擇榮養之地,朝廷戶部,每年給二十萬銀元爲供奉,其他由皇家內帑出資供養。

但接任的皇帝不是大家一致認爲的原先太子朱慈燃繼位,而是由元老議政院,和內閣公推二皇子朱慈焴繼位(由於毛文龍改變了歷史,天啓的三個兒子都沒有早夭)

這個結果有一個細節,被許許多多的人看到了,那就是皇帝的繼位,再也不是立長立賢。也不是先皇指定了,而是一個新鮮的辦法,以元老議政院和內閣公推。

這裡的內涵意義就大了去了。

雖然大家還不明白這裡真正的後續影響,但大家都看到了一種徹底的改變。於是,大家就靜靜的期待着後續。

新皇登基,大典後續補辦。這並沒有出乎大家的意料,但新皇的第一道聖旨卻非常新奇。

確定的年號,大明的年號,也再不延續原先的一帝一號或者是一帝多號,而是以大明開國第一年爲年號起始,定洪武元年爲大明元年,而後是二年——以此延續,到今年是大明曆爲268年,以後以此延續,達千年萬年。並且海外行省,大明一百屬國全部強制推行這種年號計算方式。

當然,小國悄悄的依舊以原先的習慣紀年也不是不行,但必須是雙軌制度。向大明宗主國上報國情賀表,請求冊封新的國君國王,必須按照大明的紀年來,否則就算僭越,就算背叛。

爲了這個,大明前後十次發動了滅越南,滅印度的戰爭,被歷史記錄爲年號戰爭。

也正是這種戰爭,在潛移默化裡被其他各地接受併成爲習慣,造成的影響就是,世界各國習慣性的以大明爲地球中心了。這其實是最直接的文化侵略和征服。

宣佈,大明政體施行虛君政體,大明真正執行治國的是內閣,施行監督內閣的是元老議政院。皇上不再是由上一個皇帝指定繼承,而是由先皇和元老議政院提名,由內閣和羣臣舉手表決產生。

對於這一點,天下臣民沒有一句反對的聲音。只要給大家一個皇帝,這個皇帝姓朱,大家就可以接受。

三百年大明王朝,有皇帝但不理政的多了,天下百姓臣民已經習慣了沒有皇帝的日子。當初那幾個不理朝政的皇帝躲在皇宮不露面,結果不但大明正常運轉,而且還運轉的非常好,乃至出現了少有的大明中興氣象。

結果幾個不靠譜的皇帝倒是勤政理政了,卻差點讓大明走向滅亡。反倒讓大家發現,其實這大明,有皇帝還不如沒有。

現在好了,在法律層面,徹底的讓皇帝不再理政了,從此再也不會兩兄弟將個江山當玩具似的推來推去,差點將漢人的江山推到坑裡去。這樣就避免了一件關鍵的事情,那就是不管未來的皇帝是個什麼,哪怕就是一頭豬,一個傻子,都不會對大明造成任何傷害了。中國,已經被這種好皇帝或者是壞皇帝害苦了。

第1027章 火油彈發威第421章 吃出來的辦法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472章 戰朝堂2第157章 小黨的手段第364章 火器呈威第325章 海岸慘敗第630章 徹底亂了的朝局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334章 救與不救第287章 我要資敵第1189章 被軟禁了第049章 被逼一戰第381章 再卻敵人第432章 山東殺官第1056章 教育八賢王第592章 愣頭青馬維忠第1312章 騎兵與火槍第074章 後金處斷第1166章 轟轟烈烈戰火燃第1370章 關寧鐵騎 出擊第837章 挖人祖墳的道理第1158章 大裁軍第1298章 懲奸除惡第361章 戰心動搖第1109章 打破包圍圈第12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426章 無兵無將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614章 屠殺草原第1029章 天下局勢第091章 一變再變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305章 大軍出征第1059章 一諾千金第894章 兵變第056章 長途奔襲第118章 我們反擊第1419章 應對危局244章 宗族安置第957章 引君入甕計劃開始第012章 真的豪傑第104章 慘烈衝擊第745章 強行出城第500章 黨派本質第867章 毛帥 丟了第427章 照顧大局第160章 困難重重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900章 朝鮮來人第639章 恐怖的營嘯第457章 暴打文官第882章 密謀兵變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1112章 敵人在哪裡第786章 大朝會第378章 皇太極的皇權神權第1399章 解救皇帝天啓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452章 費了遼餉第997章 第一場海戰第064章 暗夜急行第545章 拉人入股第575章 戰陣烈第369章 分田分地第1233章 反覆無常毛文龍第218章 堵門之戰1第243章 佈防第1049章 血火的考驗第565章 羣賢齊集第1293章 坐困愁城第614章 屠殺草原第1041章 準備迎敵第457章 暴打文官第693章 兄弟交心第1220章 分兵行動第1446章 又是一場亂局第1424章 恢復實力的滿清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1169章 逍遙出行第065章 遽然發動第900章 朝鮮來人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1129章 向天下宣戰第818章 提出條件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1346章 鐵山朝鮮官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1119章 直插軟肋第1102章 重新調整第1267章 未來的展望第169章 漢城爭奪戰第1320章 援兵第874章 努爾哈赤的書信第1401章 天啓重生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496章 皇親國戚(繼續爆更)第802章 再接再厲
第1027章 火油彈發威第421章 吃出來的辦法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472章 戰朝堂2第157章 小黨的手段第364章 火器呈威第325章 海岸慘敗第630章 徹底亂了的朝局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334章 救與不救第287章 我要資敵第1189章 被軟禁了第049章 被逼一戰第381章 再卻敵人第432章 山東殺官第1056章 教育八賢王第592章 愣頭青馬維忠第1312章 騎兵與火槍第074章 後金處斷第1166章 轟轟烈烈戰火燃第1370章 關寧鐵騎 出擊第837章 挖人祖墳的道理第1158章 大裁軍第1298章 懲奸除惡第361章 戰心動搖第1109章 打破包圍圈第12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426章 無兵無將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614章 屠殺草原第1029章 天下局勢第091章 一變再變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305章 大軍出征第1059章 一諾千金第894章 兵變第056章 長途奔襲第118章 我們反擊第1419章 應對危局244章 宗族安置第957章 引君入甕計劃開始第012章 真的豪傑第104章 慘烈衝擊第745章 強行出城第500章 黨派本質第867章 毛帥 丟了第427章 照顧大局第160章 困難重重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900章 朝鮮來人第639章 恐怖的營嘯第457章 暴打文官第882章 密謀兵變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1112章 敵人在哪裡第786章 大朝會第378章 皇太極的皇權神權第1399章 解救皇帝天啓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452章 費了遼餉第997章 第一場海戰第064章 暗夜急行第545章 拉人入股第575章 戰陣烈第369章 分田分地第1233章 反覆無常毛文龍第218章 堵門之戰1第243章 佈防第1049章 血火的考驗第565章 羣賢齊集第1293章 坐困愁城第614章 屠殺草原第1041章 準備迎敵第457章 暴打文官第693章 兄弟交心第1220章 分兵行動第1446章 又是一場亂局第1424章 恢復實力的滿清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1169章 逍遙出行第065章 遽然發動第900章 朝鮮來人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1129章 向天下宣戰第818章 提出條件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1346章 鐵山朝鮮官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1119章 直插軟肋第1102章 重新調整第1267章 未來的展望第169章 漢城爭奪戰第1320章 援兵第874章 努爾哈赤的書信第1401章 天啓重生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496章 皇親國戚(繼續爆更)第802章 再接再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