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被逼一戰

來了,來了,日本人的軍隊開始在北方出現。

他們也已經偵查到了毛文龍的動向,於是邊行進,邊有揹着認旗的旗本在陣型中穿梭調整,慢慢的,日本人在行進間,擺開了攻擊的陣型,慢慢的,日本足輕那特有的黑壓壓的的草帽就鋪滿了北面的地面山崗,最終鋪到了天邊地平線下。

“人過一萬無邊無沿,人過五萬,扯地連天,真的壯觀啊。”毛文龍看着那恢宏的場面,真的是沒心沒肺的感慨啊。“我戎馬半生,還是第一次經歷這麼大的場面啊。”

劉興治也感慨:“建奴就那麼多,大帥當初面對最多的也不過是建奴的一個旗,最多加上點漢軍,建奴倒是想一次投入五萬人馬,他也得有啊。”

毛文龍認爲劉興治說的對。自己從若到強,其實真的還要拜託努爾哈赤對自己的輕視,從而給了自己機會,如果當初努爾哈赤在林畔一次給自己來個全軍壓上,自己早就成爲一堆枯骨了。

王強一邊擺弄他的燧發槍,一面撇嘴:“得虧建奴就那麼多人,要是當初一次來五萬,我們早就灰飛煙滅啦。你不應該感慨,而是應該慶幸。”

實在人就是說實在話,但這實在話聽到耳朵裡,真的不好消受,毛文龍就厭惡的低吼一聲:“閉嘴,沒人當你啞巴。”

王強就悻悻的提着他的燧發槍走開了,毛文龍的耳根就清靜了。

“看來敵人是倉促而來,他們沒有帶重武器,這很好。”劉興治伸着脖子觀察了一下之後彙報。

“但五萬人,在行進中就順暢的擺開了進攻陣型,如行雲流水一般沒有半點凝滯,就衝着這一點,我就不得不承認,日本鬼子果然是訓練有素啊。”毛文龍邊觀察邊總結道。

劉興治就一撇嘴:“五萬又如何?訓練有素又如何,還不是來送死來了,剛剛,我們殺他們三萬,還不是輕而易舉地事,來了,滅了他就是了。”

毛文龍就一皺眉,對劉興治教育道:“輕敵啦,輕敵了不是,這樣的心態要不得啊。”然後看看滿山的將士,他看到一個個將士全部神情輕鬆,根本就沒有面對強敵,即將發生一場慘烈大戰的緊張嚴肅,看來,劉興賢說的對啊,輕敵了,這不是一個好苗頭。

但這樣的情緒暫時還不能打壓,要是打壓了,就會使得軍心混亂起來。

“你們先得意一陣子吧,有的你們哭的時候。”毛文龍就這麼說。

當時劉興治驚訝的看着自己的大帥,這是自己的大帥嗎?自己的大帥怎麼能這麼說自己人呢?

信男君傑坐在高高的五十人擡着的巨大平臺上,手中拿着指揮用的三角扇子,雙手扶着膝蓋,遙望對面的敵人大陣,當他看到那面高傲飛揚的帥旗大禱上那斗大的毛字的時候,他的心不由得一陣激動:“該來的還是來了,中日必有的一戰,從現在就開始了。”

但看到毛字大禱的時候,他的心反倒放下了,因爲那就是一個毛字大禱,沒有大明其他家的帥旗,說明什麼?說明這次出戰攪局的,只有東江鎮毛文龍,而大明的朝廷沒有出兵,這就是說,自己將面對的敵人,只有一個區區的東江鎮。

東江鎮的詳細情況,李旦早就替日本人摸的一清二楚了,兵馬滿打滿算也就十二萬多點不足十五萬,但是他們卻被建奴壓着,自己日本再來,他就是兩面受敵了。

在兩大集團的壓迫下,毛文龍應該想着怎麼自保,而不是主動出擊,結果毛文龍真的就違背了兵家大忌,進行了兩面作戰,在這一點上,信男君傑真的佩服了毛文龍的勇氣。

一個旗本上前稟報:“啓稟將軍,我們的孝義正男將軍的隊伍幾乎被全殲了。”

信男君傑連眉頭都沒皺一下:“我也不是瞎子,那麼多的勇士屍骸難道我沒看到嗎?”

這個旗本當時被噎的一愣,也就低頭不再說話了。

孝義正男的戰敗,在信男君傑認爲毛文龍可能偷襲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而逃出來的足輕等也給他帶來了毛文龍出兵的確切消息。

一個是準備充足出其不意,一個是疲憊不堪毫無防備,孝義正男要不戰敗就出了鬼了。

但這沒什麼,自己是一定會戰勝毛文龍的復遼軍的。

原因就是,毛文龍是偷襲,沒有後方的深入到了自己的身後,前有漢城集團,後有平壤集團,兩個集團將他夾在中間,再在沒有後勤的情況下,他是蹦噠不了幾天的。

看到毛文龍兩個集團夾谷列陣,信男君傑不由得點頭,看來毛文龍還有點本事,能夠依靠地形設立犄角之勢,等於縮小了攻擊面,這個讓自己很難辦了。但即便是這樣又如何?自己五萬大軍和他旗鼓相當,自己的將士都是百戰老兵,戰鬥力和戰鬥意志絕對是這一片地區所有的國家最強悍和有經驗的。

輕輕的揮動角扇子,傳令兵立刻大聲的傳令:“第一旗本隊與第二旗本隊,對敵人左右陣地進行試探進攻。”

兩個旗本立刻接令,分別帶着自己的兩千屬下,在略一整頓之後,排開易於鐵炮射擊的三列橫隊,開始嚮明軍的兩個陣地慢慢逼近。

毛文龍站在高地上看到敵人的本陣裡,各出兩千左右的敵人,便知道這是敵人的試探進攻。於是給劉興祚打旗語:“隱藏火器,只用燧發槍和剛剛繳獲的敵人的鐵炮對敵。”

劉興祚當然明白,於是命令二人擡和虎尊炮不得發射,只憑借燧發槍給於打擊。

日本的足輕在自己的小隊帶領下,扛着鐵炮踏着自己兄弟的屍骸向前行進,當他們還沒有接近鐵炮的射擊射程的時候,對面的明軍陣地就突然冒出了一陣白煙,然後就如同鞭炮一般的槍聲傳來,大家還納悶,這樣的距離能打到自己?這不是浪費情緒嗎。

後面觀陣的信男君傑笑了。

他作爲一軍主帥,註定要和大明一戰的,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於是,他刻意的仔細的研究了明軍的每一次對敵,尤其是對後金成爲分水嶺的薩爾滸一戰,更是讓他看到了明軍的失敗關鍵。

看來明軍還是缺乏訓練啊,這一定是他們中的一個,一時間緊張,慌亂的開了槍,結果羊羣效應就出現了,大家就都跟着開槍了。

這樣的現象在新兵和缺乏訓練的隊伍裡最是常見,但這樣的打擊對敵人是沒有效果的,反倒因爲緩慢的裝填速度讓敵人靠近首先開槍了。

這是通病,也是大明軍隊面對呼嘯撲來的建奴女真,有火器的反倒失敗的主要原因。

面對呼嘯而來的騎兵,由於缺乏訓練而慌亂的開槍,不能殺傷阻止敵人,在裝填的過程中,如風的騎兵就衝到了鼻子底下了,於是,拿着燒火棍一樣的火銃兵,就成了被屠殺的對象,留給他們的生存機會只能是轉身而逃,這樣一來,就徹底的衝亂了陣腳身後的步兵陣型。

而漢人對騎兵的每一次勝利,都是依靠他們傳承下來的大陣取勝的,大陣垮了,剩下的就是騎兵的追亡逐北了。

看來,這次,毛文龍就犯了這致命的錯誤,你的失敗已經註定了。

第406章 總結得失第963章 信王就藩第871章 絕不過河第1383章 戰報評估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616章 搶掠的聖人光環第609章 忽悠 相互忽悠第653章 你要感謝我的吝嗇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1143章 突然的暴怒第1250章 決死反攻第1318章 大火第1152章 岌岌可危第410章 下馬威第1283章 相約起事第209章 根基形勝第911章 一封家書第379章 提振民心第888章 除惡務盡第1390章 漢城計劃第385章 兄弟對答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322章 灘塗遭遇戰第736章 改革稅制第1260章 崇禎元年第581章 兩雄相撞第1210章 皇帝被圍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1169章 逍遙出行第1276章 發動羣衆第030章 獵戶來投第1179章 再建新城第395章 回家的 那抹溫柔第1238章 打倒宿敵第412章 合法化第1006章 中日海戰-改變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556章 遼西危機第955章 口是心非第378章 皇太極的皇權神權第780章 漕幫第114章 玉石俱焚第950章 造反不造反?第576章 情況不妙第1277章 都是老實人第481章 落井下石的技巧第1353章 皮島危機第1142章 出賣老兄弟第1397章 天啓落水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1062章 國際貸款第379章 提振民心第1188章 突然翻天第594章 都是烈士第929章 清平裡之戰第542章 緊賺不夠花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293章 利益交換第355章 無可阻擋第101章 奴隸大軍第790章 有奸佞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892章 李永芳的決斷第525章 三巨頭的態度第227章 大搬運第1251章 抓住曹文詔第290章 工匠營的寶貝們第579章 一路殺官第1211章 放出老虎第1279章 天津血案第414章 自請點檢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1001章 日本出兵了第340章 裹挾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050章 軍民分家第1304章 炮戰第926章 先敲一筆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1059章 一諾千金第1199章 撫卹分發的誓言第1148章 父子齊上陣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346章 光復第535章 黨徒的作用第861章 強悍的正紅旗第427章 甩袖子走人第708章 狗急跳牆的晉商第003章 義士張盤第1181章 意見分歧第1310章 鎮江少主第938章 假仁假義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1274章 行不通的戰略第342章 籌糧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976章 培養尚可喜第145章 情況逆轉
第406章 總結得失第963章 信王就藩第871章 絕不過河第1383章 戰報評估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616章 搶掠的聖人光環第609章 忽悠 相互忽悠第653章 你要感謝我的吝嗇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1143章 突然的暴怒第1250章 決死反攻第1318章 大火第1152章 岌岌可危第410章 下馬威第1283章 相約起事第209章 根基形勝第911章 一封家書第379章 提振民心第888章 除惡務盡第1390章 漢城計劃第385章 兄弟對答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322章 灘塗遭遇戰第736章 改革稅制第1260章 崇禎元年第581章 兩雄相撞第1210章 皇帝被圍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1169章 逍遙出行第1276章 發動羣衆第030章 獵戶來投第1179章 再建新城第395章 回家的 那抹溫柔第1238章 打倒宿敵第412章 合法化第1006章 中日海戰-改變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556章 遼西危機第955章 口是心非第378章 皇太極的皇權神權第780章 漕幫第114章 玉石俱焚第950章 造反不造反?第576章 情況不妙第1277章 都是老實人第481章 落井下石的技巧第1353章 皮島危機第1142章 出賣老兄弟第1397章 天啓落水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1062章 國際貸款第379章 提振民心第1188章 突然翻天第594章 都是烈士第929章 清平裡之戰第542章 緊賺不夠花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293章 利益交換第355章 無可阻擋第101章 奴隸大軍第790章 有奸佞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892章 李永芳的決斷第525章 三巨頭的態度第227章 大搬運第1251章 抓住曹文詔第290章 工匠營的寶貝們第579章 一路殺官第1211章 放出老虎第1279章 天津血案第414章 自請點檢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1001章 日本出兵了第340章 裹挾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050章 軍民分家第1304章 炮戰第926章 先敲一筆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1059章 一諾千金第1199章 撫卹分發的誓言第1148章 父子齊上陣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346章 光復第535章 黨徒的作用第861章 強悍的正紅旗第427章 甩袖子走人第708章 狗急跳牆的晉商第003章 義士張盤第1181章 意見分歧第1310章 鎮江少主第938章 假仁假義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1274章 行不通的戰略第342章 籌糧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976章 培養尚可喜第145章 情況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