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提出條件

說話其間,隨着腳步聲響,錦衣衛坐班王洪亮和東廠廠監馮世寶雙雙趕來,而隨着的就是一個老年太監,神情冷漠的拜見了毛文龍。

毛文龍就拉住了他的手:“魏監軍,來東江鎮多日,只是在幾次會上接觸,卻沒有獨自親近,真的是不好意思啊,等這段忙完,我們好好的敘敘。”

對於毛文龍的親熱,這個魏是會依舊冷淡的回答:“咱家來的時候,魏公公特意關照,不得對東江鎮軍事,尤其是民政胡亂插手,只要長個眼睛,長個耳朵,將毛帥軍事安排,作戰計劃彙報給皇上就成了,至於多親多近倒是不必了。”然後也不管毛文龍再說什麼,直接找了一把靠角落的椅子坐下,籠着手閉上了眼睛,就是一副你說吧,我就聽着記着呢的意思。

這樣的舉動讓毛文龍非常尷尬。當初自己向魏忠賢提議,以太監代替文官監軍軍隊的時候,嚴肅的和早就有心將手伸進軍隊裡的魏忠賢提出,太監監軍不過就是皇帝掌控武將動態的一個耳目,他們只是上傳下達,不能參與軍隊的指揮,因爲大明的每一場戰爭的失敗,都有那些根本不懂軍事的文官舉手畫腳的因素在裡面,如果在軍事上連文官都不如的太監們,同樣對軍隊指手畫腳,那這個大明,就真的毀在了你魏忠賢的手中,你會揹負千古罵名。

魏忠賢好權貪財,但卻非常愛惜名聲,其實他的所作所爲,出發點全部是爲了皇家,爲了這個老朱家天下。如果真因爲自己派出的太監胡亂指揮軍隊,最終弄垮這個大明朝,他對於自己的主子,那真就是千古罪人了。

所以在這一點上,他所派出的監軍太監,還是鎮守太監,還是各地的坐班太監,以及錦衣衛,東廠,都不再像前世那樣,到了個體作威作福,胡亂的插手指揮,最終弄的是天怒人怨,他嚴格的按照毛文龍的提醒,讓這些人只是負責監督,一旦他們管轄監督的官員有異心,只要上報上來,立刻嚴懲不貸,這纔是正道。

所以這個監軍太監雖然名聲顯赫,但卻沒有實權,好在距前面兩個同行的介紹,在毛文龍這裡,只要你亂說亂動,你就會光榮的戰死。而只要你完成你自己的職責,你不但生命有安全保證,而且榮華富貴和軍功,絕對少不了你一份,不但不會少,還會大大的出乎你的意料。

得到同行這樣的提點,這個魏是會就嚴守本分,就連和同僚之間,也儘量避免接觸,以免引起毛龍的不滿。即便毛文龍不在的時候,原則上是軍中的二把手的監軍,對許傑的軍事指揮與調度,絕不插上半嘴,就是默默的記下,然後傳回北京。

這樣的效果是明顯的,許傑對他態度恭敬,供給豐厚,短短的半年時間,就讓他還上了因爲謀求這個東江鎮監軍的職務,孝敬給魏忠賢的銀錢。而毛文龍回來之後,兩個人不過是簡單的見了一面,毛文龍就直接丟給他一份軍功,補發上蒙古之戰和豐潤之戰中,對將士們的那份犒賞,而且還是雙份,這成爲剛剛執行起來太監監軍的太監們中,是獨一份兒,因此得到了魏忠賢的誇獎,並且賞給自己的一個過繼過來的侄兒,一個錦衣衛小旗的職務。

既然省心有錢撈有軍功拿,還被上司欣賞,那還何必操心費力惹人嫌,最終弄得身死名裂呢?更何況在自己剛剛收留了一個流浪的孩子做兒子的時候,毛文龍立刻給自己的兒子一份把總的錢糧,其實這份錢糧按照別的地方軍隊正規來說,不過就是一句虛話,但東江鎮卻是實打實的每個月10兩銀子,已經相當不錯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於公於私,自己也沒有必要在和毛文龍較勁,做好自己的本分,聽聽就算了。

有時候貪婪遭天災,正是這個道理。

魏是會冷淡了毛文龍,就是一副別和我套近乎,我就監視你的態度不同,錦衣衛的王洪亮和東廠馮世寶,早就和毛龍處成了熟人,熱切的和他打招呼:“大帥有事,招呼一聲就行了,何必讓兩個孩子說聲請呢,我們是隨叫隨到。”然後看了一眼屋子裡這個陌生的範文傑,王洪亮就直言不諱的說道:“我雖然只是聽,不管大帥的意思,但是有敵國來臣,我還是要爲毛帥做個證,這也是我職責所在。”

毛文龍就哈哈大笑:“只要你給我做個證就行了,其他的倒也不求別的,我就是一個問心無愧,不管怎麼說,以我東江鎮一鎮之軍,對抗一個國家,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非常時期我只能行非常手段,還望你如實上報朝廷。”

王洪亮就依舊看着範文傑:“我的職責就是隻聽不判斷,將你們之間的談論上報給朝廷,最終怎樣評價?還是皇上說了算,你毛帥現在就可以開始了。”然後和馮世寶並肩坐在那個太監監軍的旁邊,直接做了一個人形佈景和記錄,再也不說別的話。

看到三個人這樣的作爲,毛文龍也不做作,對着範文傑道:“我們現在的狀況就是這樣,一切都要在朝廷和皇上的眼皮底下做事,但你就當他們是一個人形佈景,咱們就當他們爲空氣,咱們說自己的事情吧。”

結果對於毛文龍這樣的定論,王洪亮和馮世寶不但沒有惱怒,反倒衝着他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他的觀點。

讓所有人都談之色變的錦衣衛和東廠,竟然被毛文龍制的服服帖帖,這不得不讓範文傑佩服無比,也對他的各種手段提高了警惕,看來這一次的談判將艱難無比。

三個人對面坐着,毛文龍鄭重的問道:“請範先生說出您來的目的吧。”

範文傑就端正了身子,鄭重的道:“漢人不打漢人。”

毛文龍鄭重的反駁:“李永方等叛徒已經不是漢人了,他們已經是建奴的一條狗,遇狗則打,這是天下的規矩。”

“李帥投降建奴,也是情不得已,還請在座的諸位理解。”

許傑就正義凜然的反駁:“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大是大非面前,豈能說什麼情不得已,真豪傑,真漢子,當殺身成仁,這纔是我泱泱大漢民族歷經幾千年磨難而不倒的根本原因,若都是一個情不得已,便投降叛國,那這大漢氣數早已經亡了,這煌煌大漢精神,還怎麼能延續下去?”

範文傑爭辯道:“救亡之道,有多種辦法,當然要有義士站出來,拼死抵抗,但更應該有委曲求全,忍辱負重,曲線救國者。就比如說我家李帥,若不是他在遼東建奴的統治下,爭取了一塊地方,哪能收那麼多被建奴壓迫的漢人百姓?想當年,就是你們的大明官員,拒絕幾十萬遼東百姓入山海關,最終被建奴男子全部屠戮,女子和孩子全部被貶爲奴,一面眼睜睜的看着不伸手救援,一面忍辱負重收攏他們,誰是真國士,誰是真愛民豈不是一目瞭然?”

這事情發生不久,就在眼前,許傑也就理屈詞窮了。

第1010章 視察軍工廠第113章 象關城破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1088章 主動出擊第957章 引君入甕計劃開始第424章 一趟渾水第1417章 美洲歸來第557章 咱不打,咱閱兵第664章 軍火買賣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132章 議政裕安來人第155章 送子爲質第1207章 天啓皇太極一起坑第943章 幹嘛教別人聰明第630章 徹底亂了的朝局第289章 皮島的僞幣販子第1237章 扳倒袁崇煥第459章 朱由檢的判斷第1318章 大火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第786章 大朝會第397章 利益交換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1104章 無情的屠殺第471章 戰朝堂第297章 略作調整第374章 最佳拍檔第997章 第一場海戰第637章 張繼先的策略第564章 細心安排第533章 開海?門都沒有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946章 毛帥吃癟第1292章 目標鳳城第1150章 曹文詔之死第730章 拉攏魏忠賢第884章 軍心所向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682章 將士百戰歸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1350章 鐵山仍在戰鬥第239章 紮下根基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917章 視察新附軍第422章 炸藥和銀元第500章 黨派本質第1217章 騎射無雙第652章 繼續坑你第592章 愣頭青馬維忠第040章 諉過爲功第141章 躍躍欲試的羣臣第938章 假仁假義第123章 再回象關第993章 整軍備戰1第687章 長袖善舞張繼先第926章 要挾與支持第943章 幹嘛教別人聰明第1137章 積極備戰第1091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557章 咱不打,咱閱兵第400章 整編成軍第1251章 抓住曹文詔第961章 安插楊嗣昌第1433章 銀子多了是禍害(關於金融的一點淺見)第096章 大敵壓境第110章 絕境反擊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1163章 從回草原第325章 海岸慘敗第612章 邊軍的騷動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552章 收買科學家第112章 孤注一擲的阿敏第101章 奴隸大軍第1280章 商人們的反抗第1050章 新的戰爭模式開啓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917章 視察新附軍第020章 大敗漢軍第1197章 回到原點第424章 一趟渾水第115章 興師問罪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1140章 裝腔作勢第649章 袁毛結仇第435章 被逼的衝鋒第900章 朝鮮來人第1434章 盧象升討債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1024章 燃燒的烈火第1338章 初勝第009章 必須一戰第1278章 李永芳的日子第1074章 攻佔金川第923章 對外戰爭,就要賺錢第1286章 又是政變
第1010章 視察軍工廠第113章 象關城破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1088章 主動出擊第957章 引君入甕計劃開始第424章 一趟渾水第1417章 美洲歸來第557章 咱不打,咱閱兵第664章 軍火買賣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132章 議政裕安來人第155章 送子爲質第1207章 天啓皇太極一起坑第943章 幹嘛教別人聰明第630章 徹底亂了的朝局第289章 皮島的僞幣販子第1237章 扳倒袁崇煥第459章 朱由檢的判斷第1318章 大火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第786章 大朝會第397章 利益交換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1104章 無情的屠殺第471章 戰朝堂第297章 略作調整第374章 最佳拍檔第997章 第一場海戰第637章 張繼先的策略第564章 細心安排第533章 開海?門都沒有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946章 毛帥吃癟第1292章 目標鳳城第1150章 曹文詔之死第730章 拉攏魏忠賢第884章 軍心所向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682章 將士百戰歸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1350章 鐵山仍在戰鬥第239章 紮下根基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917章 視察新附軍第422章 炸藥和銀元第500章 黨派本質第1217章 騎射無雙第652章 繼續坑你第592章 愣頭青馬維忠第040章 諉過爲功第141章 躍躍欲試的羣臣第938章 假仁假義第123章 再回象關第993章 整軍備戰1第687章 長袖善舞張繼先第926章 要挾與支持第943章 幹嘛教別人聰明第1137章 積極備戰第1091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557章 咱不打,咱閱兵第400章 整編成軍第1251章 抓住曹文詔第961章 安插楊嗣昌第1433章 銀子多了是禍害(關於金融的一點淺見)第096章 大敵壓境第110章 絕境反擊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1163章 從回草原第325章 海岸慘敗第612章 邊軍的騷動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552章 收買科學家第112章 孤注一擲的阿敏第101章 奴隸大軍第1280章 商人們的反抗第1050章 新的戰爭模式開啓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917章 視察新附軍第020章 大敗漢軍第1197章 回到原點第424章 一趟渾水第115章 興師問罪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1140章 裝腔作勢第649章 袁毛結仇第435章 被逼的衝鋒第900章 朝鮮來人第1434章 盧象升討債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1024章 燃燒的烈火第1338章 初勝第009章 必須一戰第1278章 李永芳的日子第1074章 攻佔金川第923章 對外戰爭,就要賺錢第1286章 又是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