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屠殺不從的漢人太狠了,直殺的人口十去其八,無論毛文龍怎麼想要快速恢復旅順,但沒有人口是絕難實現再次振興。
中原人口密度過大,百姓無地而流離失所,但故土難離,百姓不願意搬遷,二來建奴猖亂,遼東就是死地,根本就沒有人願意來,所以,人口成爲了毛文龍發展旅順的最大阻礙。
到哪裡去獲得足夠的人口這已經成爲了當下之急。
但真的是天無絕人之路,坐鎮皮島的王洪亮給毛文龍送來了一個消息,埋伏在遼西的錦衣衛探子稟報,遼西十三山起義失敗了,大批難民被困遼西無處可逃,看看毛文龍是不是用一批戰船接納一些過來。
毛文龍立刻眼睛就紅了,因爲前世的毛文龍就是錦州義縣人,而十三山起義的百姓,正是自己幾百年前的老鄉,老鄉有難,怎麼不救?
於是毛文龍親自帶領二百條大小戰船,從旅順浮海直奔錦州,救援十三山失敗落難的百姓。
天啓二年正月,努爾哈赤親自率領後金軍渡過遼河進攻廣寧,遼河以西的人民紛紛逃人深山之中,躲避後金軍的搶掠燒殺。
努爾哈赤在遼西得手之後,決定遷移錦州百姓到遼河以東的遼陽,遷移義州的百姓到遼河以東的蓋州、威寧營。
錦州和義州的百姓不願遷徙做奴隸,又有一些人逃奔深山之中。這樣,先後逃到十三山山城(錦縣城東)的有四萬餘人,逃到前寺山的萬餘人,逃到查角山的有四萬餘人,此外還有人聚集在義州城南的戚家堡,錦州城南的雙堡、十官屯等地。以上這些人拒不歸降後金,他們在總領導人大俠楊三的指導下,拼死抵抗後金軍的進攻。
當時佟養性率後金軍前來進攻,先後殺害起義者五六百人,但仍無法清剿起義者。
後來起義者內部發生紛爭,混入暴動者隊伍中的畢麻子火併了起義軍。九月十六日,十三山起義被後金軍撲滅,畢麻子僅僅帶着兩個貼身心腹二人逃人關內。?
遼東地區漢民反抗後金暴政的武裝暴動,先是由於經撫不和,得不到熊廷弼和王化貞的武裝支援;後來由於新經略王在晉、高第實行消極防禦的龜縮政策,得不到王在晉和高第的武裝支持;有作爲的遼東經略孫承宗在十三山堅持苦鬥時,又因朝廷掣肘不能伸出援助之手。總之,明廷的遼東大員沒有一個人給遼東漢民的武裝暴動以切實支持,最終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這些暴動的百姓被屠殺殆盡。
現在是六愛,月,畢麻子火拼了楊三的悲劇已經發生,畢麻子還沒逃跑,還在堅持,但已經是大勢已去離這敗亡不遠了,現在去救那些百姓還來得及。
好吧,遼西的百姓你們都不救,那麼就由我來救吧。於是,懷揣着一份老鄉情結,毛文龍急匆匆親自帶兩千人馬,駕駛所有能動用的船隻二百浮海救援。
月黑風高,風大浪急,整個船隊在艱難前行,也不知道行了多遠,已經慢慢習慣了海上風浪的毛文龍心焦的手扒着船舷極目向北張望,他希望能儘快見到陸地,能夠儘快的將鄉親們救援出來。
正在他眼睛都瞪的發酸的時候,桅杆上的瞭望突然朝着下面大喊通報:“前面有一座島嶼,上面有燈塔。”
揉了揉眼睛,果然看到水天一色之間,黑黝黝中有一點微弱的燈光若隱若現,毛文龍立刻扭頭問船長老把式那是什麼地方。
這個老船長就低頭默算了一下,再看了看手中的羅盤,最終肯定的道:“大帥,前面是筆架山,錦州到了。”
總算是到了,毛文龍的眼淚差點出來,感覺上自己離自己的根越來越近,但心情卻更加焦急,於是連連催促。所有的船伕就一起奮力搖槳,老船長緊張的調整風帆角度,大船就帶着歸心似箭的毛文龍如飛衝向筆架山島。
筆架山不大,能停靠舟船的地方更小,毛文龍卻不管,他的大船第一個靠上去,也不等跳板放穩,就第一個衝上了海岸,然後雙腳踏上土地的一瞬間,止不住心潮澎湃,雖然這裡離着自己的生長之地還有百多裡,但一股家鄉的氣息已經撲面而來,聞着海風裡的泥土氣息,竟然是那麼的香甜甘美。
正在毛文龍感受家鄉故土氣息的時候,王強突然大吼一聲:“誰?出來。”
隨着他的一聲斷喝,黑暗裡靜了一下,轉而一個帶着哭音的聲音響起來回應:“是漢人嗎?是大明王師嗎?”
毛文龍趕緊緊走幾步上去觀察,就看見一個骨瘦如柴的老人,身上僅有麻袋半條,拄着一根木棍正驚慌失措的看着自己。
毛文龍就拉住了他的手:“老人家,我是漢人,我是大明東江鎮毛文龍,我來接您們來啦。”
這個老人就死勁的揉着眼睛,拉起毛文龍的衣角,仔細的辨認了一番之後,轉過身,對着黑暗裡聲嘶力竭的大喊:“鄉親們,王師來啦,王師來接我們啦,鄉親們啊,我們有救啦——”
隨着他的喊聲,一羣黑亞亞的百姓在黑暗裡走了出來,他們一個個衣衫襤褸容顏枯槁,沒有歡呼也沒有話語,就那麼走過來,默默的圍住了毛文龍。
看着這些前世的鄉親如此悽慘,毛文龍淚水不由得奪眶而出,看到一個女人懷裡抱着一個毫無生氣的孩子,不由得喃喃:“好了,孩子,這以後就不必再受苦了,長大了就不再是奴隸了。”但他的手摸上那孩子的額頭時候,卻是冰冷無比,根本就沒有體溫。
毛文龍的手就停在了那裡,然後轉頭,又看到了其他人懷裡的孩子,一個個也是如此,毛文龍大驚,趕緊一個個撫摸過去,卻都已經死去多時,當時毛文龍跳腳大怒的詢問:“這是怎麼回事,這些孩子怎麼都死去了?爲什麼,誰幹的,我和他拼啦。”
一個麻木的母親,在毛文龍的連番詢問下,臉上痛苦的扭曲着,好半天才低聲的喃喃自語:“是我們自己捂死了我們的孩子。”
毛文龍大驚,趕緊問到:“爲什麼?”
“孩子一哭,就會驚動建奴追殺,我們這一羣幾千口子就都得當奴才,我們不能也不願意做奴才。”
毛文龍呆呆的站了一會,猛轉身,衝到了一邊,蹲在地上捂住自己的臉,壓抑的嗚嗚痛哭,這就是我們的漢人脊樑,這就是我們漢人的血勇,爲了不做奴才,他們總是和無數侵略者抵死抗爭。
痛哭發泄了一陣之後,毛文龍再次回答大家的中間,對着鄉親百姓道:“我現在先將你們接到旅順去,在那裡先給你們土地耕作,但我保證,我總有一天會帶着你們,打回老家來,重回祖宗之地。”然後跺跺腳,踩着堅硬的土地:“我發誓,我將堅定不移。”